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二百七十八章 何徽投效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二百七十八章 何徽投效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离开司徒府,郭威在史彦超的护送下前往内城朱雀门。

以宰臣苏禹圭为代表的朝廷众臣,已经在朱雀门恭候两个多时辰。

朱秀目送郭威和史彦超率领一支骑军慢悠悠而去,敢肯定郭大爷是故意晾着那帮墙头草不管,让他们在寒冷的冬风里多吹吹。

有史彦超保护,郭威的安全无需担心,朱秀思考的是郭威入朝之后,怎么和群臣交涉,还有那坤宁宫里的李太后。

如何名正言顺地从一个臣子摇身一变坐上皇位,还要尽最大可能确保开封和各地藩镇的安稳,非常考验郭威和他身后团队的政治智慧。

朱秀倒是有些许想法,可惜郭大爷没开口问,他自然也不好得多说。

反正有魏仁浦在,总不至于让郭威说错话走错路。

柴荣派人去调两个指挥的天雄军牙军,转头一看,瞧见朱秀盯着郭威队伍远去的方向怔怔出神。

“怎么,你想随父帅入朝?”柴荣笑道。

朱秀凝重道:“大帅此去还有诸多考验,可谓步步凶险处处陷阱,稍有不慎就会遭人非议,甚至激起天下之变。不过有魏军师在,想来应该能帮大帅规避凶险。”

柴荣四处看看,轻声道:“其实父帅还未想好应该如何面对李太后,在朱雀门见过群臣以后,父帅会找借口暂缓入宫,等到想出具体的应对之策后再入宫不迟。”

朱秀想了想道:“但是也不能拖延太久,河东节度使刘崇、徐州节度使刘赟,这父子二人手握兵权,又是宗室身份,一旦君位悬而不决,难免这二人生出野心,他们手下将官也会想入非非。”

柴荣点点头,朱秀说的确实是个严重隐患。

“你先随我去捉拿刘铢,而后我带你去见父帅,把你的想法跟父帅好好说说。”

“也好。”

两人翻身上马,准备带兵去开封府衙门,抓捕前府尹刘铢。

“什么人?止步!不许靠近!”

就在二人要挥打马鞭离去的时候,身后不远处传来卫兵呵斥。

二人回头望去,只见一个满脸横肉,面相凶恶的灰袍汉子,推着一辆板车想要靠近,被天雄军牙兵拦住。

那板车上沾染大片深黑色的血迹,堆满麻袋,麻袋里不知道装了什么东西,轱辘辘滚来滚去。

朱秀皱眉,总觉得这汉子在哪里见过。

灰袍汉子看见柴荣,面露喜色,隔着卫兵阻拦,大声叫嚷道:“邢州安**刘词节帅麾下都知兵马使何徽,求见柴大将军!”

“刘词的人?”

柴荣翻身下马,朝何徽走去,令卫兵放他过来。

朱秀一惊,急忙跟着下马。

难怪这家伙看着眼熟,原来是不久前在邢州见过一面的何徽。

这家伙被刘词赶出邢州下落不明,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此?

“何徽叩见柴帅!”何徽双膝一弯重重跪地。

柴荣刚要说话,朱秀拉着他走朝一边,低声道:“柴帅不可信他!此人当初暗中投靠聂文进,妄图策动刘节帅发邢州之兵进攻邺都,牵制邺军后方,幸亏刘节帅识破他的奸计,没有信他,我邺军后方才能保持稳定,大军才能一路南下直捣开封!

此人已经被刘词逐出安**,今日来见柴帅必定有阴谋!”

柴荣皱起眉头,稍显犹豫。

何徽虽然听不清朱秀说的话,但也能猜到肯定是劝说柴荣不要理会自己。

何徽急得汗如雨下,眼珠子乱转,悲愤地大声道:“何某与朱少郎无冤无仇,为何要对何某赶尽杀绝?当日在邢州,何某的确与朱少郎起过争执,如果朱少郎至今耿耿于怀,何某愿意向朱少郎磕头赔罪!”

说着,何徽当真“砰砰”磕头,脑门子磕出一片红印。

柴荣道:“且听听他想说什么。”

“诶~柴帅!”

柴荣没有理会朱秀的阻拦,径直朝何徽走去。

朱秀拦不住,忿忿跺脚,赶紧跟过去。

“你来见我,所为何事?”柴荣打量他一眼,澹澹地道。

何徽跪地抱拳道:“某有礼物,愿献给柴帅!”

柴荣看看他,视线朝那板车移去。

何徽叩头起身,站在板车旁,翻找出一个带血麻袋,解开草绳,抖落出一个圆滚滚、黑乎乎的东西。

等那东西滚落在地,朱秀定睛一看,竟然是一颗沾满血污的人头!

柴荣紧锁眉头,冷冷道:“这是何意?”

何徽提起人头,狞笑道:“柴帅请看,这便是开封府尹刘铢的脑袋!”

柴荣一怔,急忙上前几步,凑近仔细看。

那黑发覆面的灰青色人脸,的确是刘铢!

“刘铢满门老小的人头皆在此,请柴帅过目!”

何徽解开绑缚麻袋的草绳,抖落出一颗颗人头,有大有小,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近二十颗人头在板车里滚来滚去,场面极其惊悚。

天雄军牙军也是身经百战的悍卒,见到此情形也不由得倒吸凉气。

朱秀面色有些发白,强忍作呕的冲动。

何徽邀功似的提起一颗颗人头介绍着,脸上带着凶狠得意的笑容。

这家伙,的确是个狠人啊!

柴荣紧皱的眉头渐渐舒缓开,平静且冷漠地盯着那颗刘铢的人头。

“说吧,你想要什么?”柴荣澹澹地问道。

何徽屈膝跪倒,恳切道:“小人只愿从此投在柴帅麾下,做一个鞍前马后的小卒!”

“你想投效于我?”柴荣似乎没有想到何徽带着刘铢一家老小的人头,目的只是为了投效他。

“柴帅乃当世雄杰,人中龙凤,小人愿投在柴帅麾下,从此忠心侍奉,为柴帅效死命!”何徽砰砰磕头。

柴荣盯着他,沉吟不语。

“柴帅不可!”朱秀顾不得理会何徽吃人般的凶光,拱手沉声道:“此人残忍狠毒,受刘词节帅知遇之恩,仍然不思回报,暗中勾结李业、聂文进一党,妄图与我邺军对抗。

如今见邺军势不可挡,大帅入主开封在即,便趁机跑来投效,此种不忠不信、不仁不义之徒,留之无用!请柴帅速速驱逐此人!”

何徽牙齿咬得咯咯响,恨不得爬起身拔刀砍了朱秀。

胡广岳暗暗握紧刀柄,死死盯住何徽,生怕他暴起伤人。

柴荣沉默了片刻,冷冷地道:“你勾结李业、聂文进一党又该如何解释?”

何徽急忙叩头道:“柴帅明鉴,当初小人也是被李业等人蒙蔽,他们许诺小人的种种好处,根本没有兑现。

小人回到开封,李业等人还派人追杀小人,朝廷之上,小人早早成了通缉要犯!

小人之前愚昧,受奸臣蒙蔽,做出了对不起刘节帅的事,但小人从来没有想过要和邺军作对!

小人出身贫寒,靠着一路战场拼命才有今日,恳请柴帅给小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小人一定会忠心侍主,若有二心天打雷噼!”

柴荣默然不语,似乎还在犹豫。

朱秀看出柴荣起了几分收留的心思,急忙道:“此人手段残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副投机取巧的小人心思,柴帅万万不可信他!”

何徽怨毒地看看朱秀,勐地咬牙拔出绑腿短刀,伸出左手小指,厉声道:“小人愿断指为誓,今后若有二心,当惨遭横死之祸!”

鲜血喷溅,何徽挥刀斩断自己的左手小指。

短刀掉地,何徽捂住冒血的断指,满脸煞白冒冷汗,浑身发颤。

朱秀倒吸一口气,这家伙好狠啊!

柴荣深深看他一眼:“今日我姑且信你,往后就留在天雄军麾下,做一个步军都头,日后若立下战功,本帅一定不吝升赏!”

何徽大喜过望,冬冬磕头:“末将拜见柴帅!为柴帅效死,末将万死不悔!”

“柴帅....”朱秀还想说话。

柴荣摆摆手,低声道:“眼下用人之际,当不拘小节,若是他能悔过自新,不妨给他一条活路。若是今后还敢首鼠两端,我自然不会轻饶。”

朱秀苦笑摇头,不知道说什么好。

柴荣看看地上那截染血断指,澹澹地道:“此人心性狠厉,若能忠心侍奉,倒也有他的用处,你无需担心,有我在,他翻不出什么浪花。”

朱秀拱拱手:“但凭柴帅做主。”

柴荣点点头,对何徽道:“将来若见到刘节帅,你该向他磕头赔罪,请求原谅。

朱秀是我知己好友,你们在邢州有些过节,此后当不必放在心上,应该化解矛盾,精诚合作。你切记不可寻衅此事,否则本帅定不轻饶!”

何徽忙爬起身,朝朱秀躬身揖礼:“朱少郎乃是大帅亲口夸奖的世之英才,大人不记小人过,以往误会全是何某之错,朱少郎宽宏大量,莫要跟何某一般见识!”

朱秀勉强挤出一丝笑,拱拱手道:“何都头言重了,之前误会也有在下之错,请何都头见谅!”

二人相视一眼,又各自把视线挪开。

柴荣满意地笑道:“很好。都是本帅部下,有误会说开了也就算了,犯不着正锋相对彼此为难。何徽随我回天雄军驻地,找来军医治伤,朱秀自从入城以来,还没有好好歇息过,先回去歇息一晚,明日我再派人去找你。”

朱秀拱手道:“多谢柴帅体谅。”

柴荣跨上马,带着何徽往保康门大街而去。

天雄军驻扎在保康门街,蔡河北岸。

目送柴荣一行走远,朱秀脸色阴沉下去,恼火地狠狠呸了一口:“何徽!当真是个奸邪小人!”

胡广岳笑道:“小官人莫要动怒,正如柴帅所言,小人也有小人的用途,新朝鼎立在即,收拢人心才是第一位,何徽这种不择手段的家伙,只要使用得当,也能发挥出他的作用。

何况,他还杀了刘铢一家,也算是报了司徒府血仇,柴帅为了收拢人心,肯定会将他收为己用。”

朱秀斜了他一眼,哼哼道:“你倒看得通透。”

胡广岳讪笑道:“跟随小官人久了,小人这颗榆木脑袋也变得聪明了许多。”

“哼!马屁精!”朱秀瞪他一眼,跨上红孩儿,调转马头小跑而去,胡广岳急忙上马跟紧。

“走!先回老鸦巷盛和邸舍!”

~~~

内城宜秋门以西,宝相寺背后的一条偏街,有十几间废弃的瓦舍。

这里原本是宝相寺的僧舍,数年前宝相寺扩建,整体院舍往东迁移,这些破旧的僧舍瓦房便闲置出来。

宝相寺的主持大和尚心善,有乞丐留宿瓦舍也不驱赶,还派僧人布施粥饭。

渐渐的,这里成了附近有名的流民窟,许多乞丐、逃难的流民、落魄的商贩经常聚集在此。

靠近宝相寺菜园后门的几间破瓦房,最近住了一伙人,有老有小,拖家带口近十人。

白日里,总见到有个须发皆白的老头,拄一根藤木仗,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晒太阳打盹。

老头穿一身破烂的麻袍,披一件旧皮袄,年岁颇大精神却显得不错。

管菜园子的和尚见了他,还会主动上前尊称一声马老施主。

这位自称姓马的老头之前是个商户,经营有方挣得些家财,经常往宝相寺供养些僧衣、香烛,还出钱出力帮宝相寺修建佛堂,是寺里挂了名的善客之一。

最近这马老施主一家生意遭灾,听说连房宅也抵押了去,一家老小没了地方住,求助到宝相寺,主持大和尚本来请马老施主一家住进寺里,可马老施主说携带女卷不方便,只跟主持和尚求了菜园子后门的几间破旧瓦房,用作一家落脚之处。

菜园子里有水井可以取水,寺里还给了些米面,想吃菜的话只能去附近野地里挖些野菜。

只是这寒冬腊月的,野地里也没啥刨的。

没人知道的是,这马老施主正是当朝太师冯道。

没人能想到,朝廷派人满城搜寻都找不到的冯老太师一家,竟然会藏身在这宝相寺菜园子后门,和一帮乞丐、流民为邻。

冯道拄着藤杖慢悠悠地走出破瓦房,走到路口一棵大榆树下,拍打石头上的灰土,拄着藤杖坐下,一双昏黄的老眼眯成一条缝,假寐似的注视着坡下路口。

好半天,老头的身子都不会动弹一下,好像入定的老僧。

不知过了多久,日头西斜,坡下土路口,一个怀抱纸袋的乞丐少年身影出现。

冯道捋捋白须咧嘴笑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