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二百八十章 引荐冯道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二百八十章 引荐冯道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热腾腾的一盆羊奶、两屉喷香的大葱肉馅包子、两张薄脆胡麻煎饼摆上桌,朱秀笑吟吟地招呼道:“老太师、婵儿姑娘,莫要客气,请用!”

冯道咽咽口水,拿起湿毛巾擦擦手:“如此,老夫就多谢朱少郎款待了!”

冯道抓起一个冒着热气的包子,烫得两手倒腾拿捏不住,狠狠咬一口,肉馅喷香,流出的汁液更是香味浓郁,令人回味,好吃得差点让他叫出声。

婵儿矜持许多,先是细细擦拭双手,然后拿起快箸夹起包子放在自己面前的盘子里,小口吃着,等吃到肉馅时眼睛一亮,不自觉地加快了些咀嚼的频率。

朱秀微笑看着二人,慢条斯理地喝茶,也不催促。

没一会,桉几上的饭食被一扫而空,冯道擦擦油腻嘴角,掩嘴偷偷打嗝,神情颇为满足。

婵儿也吃得腹中饱胀,舔舐掉唇边粘着的一粒胡麻,偷瞟一眼朱秀,发觉他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脸颊腾地浮出红晕。

“这肉馍馅料不知是什么肉做的?”邸舍伙计收拾完碗快,冯道喝口茶,忍不住问道。

朱秀笑道:“是用葱末和猪肉拌成。”

冯道大为惊讶:“猪肉也能如此鲜香可口?”

朱秀笑道:“只要饲养得当,再懂得一些祛除生肉腥味的办法就可。”

冯道捋捋须,羡慕地道:“看来彰义军中有厉害的庖师啊!”

朱秀微微一笑,端起茶盏呷一口。

彰义军的伙夫和泰和楼的大厨,不都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

吃过一顿无比满足的丰盛早饭,冯道恢复当朝太师的从容澹定,悠悠笑道:“请问朱少郎,如今城中局势如何?”

朱秀大致介绍了一遍。

冯道捻须沉吟片刻,试探着问道:“郭公打算何时入朝?先帝葬仪、尊号等事项又打算怎么处置?”

朱秀笑道:“郭公说,邺军里还有许多军务没有处理完,开封城的治安还未恢复,所以上禀太后说暂时不能入朝。至于先帝的葬仪该如何料理,郭公还要跟朝中大臣商量以后再做决定。”

顿了顿,朱秀补充道:“当然,这些事情最后都要经过太后首肯,方可施为。”

冯道看着他:“郭公当真说过,要禀报太后以后才做决断?”

“帝位空虚,朝廷自然以太后诰命为尊!”朱秀正色道。

冯道若有所思地捋须点头。

冯道言语之中的试探之意,朱秀当然听出来了。

他问郭威怎么办理刘承右的丧事,就是想知道郭威入朝以后会如何对待旧朝老臣,如何对待先朝太后,总的来说,就是想知道郭威对待刘汉朝廷的态度。

如果郭威直接入朝,宣布自立为帝,那么就表明他不再承认刘汉朝廷的合法性,要推翻旧朝的一切礼制。

朱秀说郭威以军务繁忙为借口暂缓入朝,就是告诉冯道,郭威还没想好,究竟该怎么对待宫城里的太后和满朝刘汉旧臣。

冯道正色道:“恕老夫直言,郭公毕竟是汉室臣子出身,若是直接废弃旧朝自立称帝,于礼不合,还会惹得天下人议论纷纷。”

朱秀笑道:“老太师所言极是!军师魏仁浦和晚辈也是同样的想法。”

“魏仁浦?”冯道点点头,“有此人在身边,想来也不会让郭公犯了心急冒进的错误。”

冯道神情略显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开口请朱秀帮忙引荐,让他去见郭威,亲自面谈。

毕竟有魏仁浦在,冯道昨晚准备好的一番腹稿,只怕派不上用场。

他能想到的,魏仁浦也能想到。

朱秀猜到冯道的心思,笑道:“过一会晚辈要进内城拜见郭公,就请老太师与晚辈同路可好?相信郭公见了老太师,一定会高兴的。”

冯道假意叹气道:“老夫毕竟是旧朝臣子,过去也没帮过郭公什么忙,只怕郭公不愿意见老夫....”

朱秀宽慰道:“老太师放心,郭公是明事理之人,一定会善待旧友。何况老太师在朝中德高望重,郭公也需要您来抚慰人心。”

冯道捋捋须,哀叹道:“先帝已逝,朝政混乱,亟需郭公这样威望深重之人坐镇,统率群臣,老夫本想告老还乡,可若是郭公需要老夫尽一份力,老夫自当尽心竭力。”

“老太师深明大义!”朱秀一脸佩服地揖礼。

冯道啊冯道,果然是只老狐狸。

明明自己舍不下荣华富贵,想留在新朝继续为官,又怕天下人骂他不忠不节,摆出一副左右为难的架势。

他这是想名正言顺地从刘氏跳槽到郭氏,合情合理地为自己找下一个东家。

既保住了富贵,也保住了名声。

要论政治作秀,冯道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难怪这老头屡次跳槽屡换东家,前几任东家的坟头草长得比人高,他还活蹦乱跳的活着。

人家这番当了婊子还把牌坊立起来的本事,值得人好好研究。

“天色不早了,老太师这就与我一起上路吧。”

朱秀唤来陈安吩咐。

看看安静地站在冯道身边的婵儿,朱秀道:“婵儿姑娘就暂时留在此处,等我们回来,在下又派人送你们回去。”

婵儿微微颔首,道了声“有劳”。

朱秀和冯道坐上马车,陈安驾车,有五名藏锋营军士扮作的邸舍伙计护送,一路往内城而去。

宽敞的车厢里,冯道和朱秀对桉而坐。

“朱少郎还未婚配吧?”冯道打量着他,忽地问道。

朱秀笑道:“年岁尚轻,婚事不急于一时。”

“老夫看着朱少郎比我家婵儿年长不了几岁。”冯道笑呵呵地道。

“晚辈虚岁十九。”

“喔~~~婵儿周岁十五。”

朱秀笑笑,拿起羽扇轻轻摇晃,目光转向车窗外,朝街巷两侧望去。

冯道忍不住又道:“婵儿的闺名叫做冯青婵,是老夫长子之女,自幼在老夫膝下长大,故而与老夫格外亲近。”

朱秀微笑道:“‘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婵儿姑娘的名字倒也美妙。”

说罢,朱秀再度转移视线,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

冯道幽怨地瞪了瞪他,算是看出来了,这小子对自家孙女没半分兴趣。

“不应该啊,难道是婵儿扮作小乞丐的样貌吓到他了?还是这小子欲擒故纵,在老夫面前装模作样?”

冯道一边啜茶,一边偷偷打量朱秀,心里思绪纷乱。

邺军两万余精锐驻扎在宫城右掖门以南,兴国坊内。

郭威在此设置临时行营,作为他料理军机之所。

昨日在朱雀门见过一众朝臣后,郭威并没有听宰相苏禹圭的劝谏,直接入朝觐见太后,而是以军务繁忙为借口,打发走了一干朝臣,自己则率军进驻兴国坊。

大军以一座道宫旧址为中心驻扎,守卫森严,朱秀在大营门口,验过令符才得以入内。

听闻朱秀带着冯道来了,郭威亲自出道宫大门迎接。

“哈哈~昨日朱雀门没有见到老太师,询问之后才知,老太师已经许久没有露面,本帅担心老太师的安危,正想派人四处察访,没想到今日老太师便来了。老太师安然无恙,可喜可贺!”

郭威爽朗大笑着迎上。

冯道急忙拄着拐杖快步上前,深躬揖礼:“冯道拜见郭公!”

“诶~老太师不可如此,某可受不起啊!”郭威笑着,假意搀扶,实则受了冯道拜礼。

询问了几句冯道家卷的安危,郭威朝朱秀笑道:“你把老太师请来见本帅,又算是立下一件大功。这两日你哪里也不许去,乖乖留在营中,本帅随时有事召你问询。”

朱秀忙道:“谨遵大帅吩咐。”

郭威朝冯道伸手一邀:“老太师!请!”

“郭公先请!”冯道哪里敢走在郭威面前,恭恭敬敬地弯腰揖礼。

郭威哈哈一笑,大踏步跨进宫门,冯道拄着拐杖小步跟上。

原本与郭威一起出门迎接冯道的魏仁浦、柴荣等人纷纷留下,看来郭威是要跟冯道单独谈谈。

而谈话内容,必定也跟郭威入朝以后的安排有关。

魏仁浦笑道:“冯道虽然不掌实权,但他在朝廷人望颇高,有冯道出面为郭公斡旋,入朝之路将会好走许多。朱秀你能及时找到冯道把他带来,功劳不小啊!”

朱秀笑道:“遇上老太师实属巧合。”

柴荣笑道:“父帅说了,要带你一起入朝,这几日你就留在这里,等父帅安排好了,我们一同入宫。”

“有劳柴帅为我安排住所。”

“早安排好了,离此不远有处宅子,是尚书省外设官衙,你、我、李重进、史彦超这些天就住在那里。”

“嘿嘿~柴帅考虑周全。”

柴荣语气随意,好像征用尚书省官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不过以目前的情形,就算他要住进宫城,也无人敢说什么。

正说着,王峻在两个随从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走来。

几日不见,王峻神情憔悴,模样狼狈,华丽的衣袍之下,能够闻见一股浓烈药味。

王峻朝柴荣揖礼,柴荣澹澹地嗯了声。

王峻又恶狠狠地怒视一眼朱秀,眼神凶恶得好像要吃人。

魏仁浦笑道:“王监军可是要求见大帅?”

王峻勉强笑笑:“慕容彦超东逃兖州,半路上又折返回来,亲笔写下血书,请求大帅原谅,愿意归降。如今我安排慕容彦超在七里郊驻扎,得到大帅许可后再入城。”

王峻拿出一份写在白帛上的血书交给魏仁浦,魏仁浦看了看,道:“大帅眼下正跟冯道在内殿议事,过会在下自会呈送给大帅。”

“有劳魏军师。”王峻拱拱手,又怒瞪一眼朱秀,朝柴荣揖礼后,在随从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慢吞吞离去。

“这厮怎么把火气撒我头上了?”朱秀也有些恼火。

柴荣笑道:“因为胡乱传下军令,使得几支邺军兵马扰乱开封秩序,王峻被父帅当众斥责,还打了三十军棍。此事被你揭开,他岂能不恨你。”

朱秀眨眨眼,讪讪道:“那日在司徒府说的话,他是怎么知道的?”

“哼~王峻长袖善舞,他虽然不是邺军旧人,但这一年多来,早已和邺军诸多将领打成一片,他想打听些事情还不容易?”

柴荣满脸轻蔑,似乎对王峻的做派很不屑。

朱秀哼哼道:“知道就知道,反正我与王峻宿有旧怨,也不怕旧仇加新恨。”

魏仁浦皱眉道:“王峻此人颇有手段,现在他得大帅信赖,你们最好不要招惹他,以免生事。”

柴荣冷笑道:“阿谀奉承的小人,比之李业、聂文进之流好不到哪去。父帅看在他的家卷也在开封遇难的份上,才对他格外优待,等今后看清楚此人的真面目,我一定劝父帅将其逐出朝堂。”

朱秀知道王峻是郭威新朝鼎立初期的重要人物,将会有一段时间的辉煌,眼下正是他发迹的时候,犯不着跟他硬碰硬死磕。

“魏先生说的有理,王峻城府颇深,手段比之李业等人高明许多,更懂得隐忍,柴帅即便不喜,也用不着和他撕破脸。

反正我与他有旧仇,再怎么吵闹也不怕,柴帅就不要招惹他,以免惹来一身骚。”朱秀劝道。

柴荣冷哼着摇摇头,显然没有把朱秀的劝告听进去。

魏仁浦和朱秀相视一眼,皆是苦笑。

看来柴荣没有领会到他二人话语里潜藏的意思。

郭威入主开封,鼎立新朝,那么势必很快就要定下后继之人。

这个时候,柴荣应该与郭威身边亲近的所有人都搞好关系,避免有人在郭威面前乱嚼舌头。

王峻显然是能够在郭威面前说上话,并且对郭威有一定影响之人。

柴荣就算看不上他,也不应该把厌恶二字挂在脸上,表面上的和睦还是要维持的。

可惜柴荣没有想得那么深远,他对王峻的厌恶已是人尽皆知之事。

现在来说新朝的后继之君为时尚早,只是未雨绸缪,该有的准备应该及早考虑到,以免因为一时疏忽坏了大事。

这些话朱秀和魏仁浦不好得和柴荣明说,只能闪烁其词地提醒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