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二百八十二章 入朝在即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二百八十二章 入朝在即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陶文举拜见朱军使!”

宫城右掖门,兴国坊内的尚书省外设官衙内,陶文举恭恭敬敬地向朱秀揖礼。

潘美翘着腿坐在一旁,怪声怪气地道:“陶参谋如今做了天雄军的行军参谋,见了小官人连少使君都不叫一声。”

陶文举忙正色道:“少使君之名毕竟是彰义军内部称呼,如今少使君得大帅重用,担任虎翼军副都指挥使,还是中军行营掌书记,执掌军中机要,手握兵权,算是正式敕封的将领,以职务敬称,显得更加庄重些。”

“哼~你倒是能说会道,难怪能哄得柴帅开心。”潘美撇撇嘴,对这厮不屑一顾。

陶文举尴尬地笑笑。

朱秀放下茶盏,打量他一眼。

大半月不见,陶文举长胖了些,红光满面肚腩微凸,两撇山羊胡打理得齐整,一身五品官常服,显得精神奕奕志得意满。

“看来天雄军的伙食待遇的确不错,把陶参谋养得白胖了许多。”朱秀澹澹一笑。

陶文举眼珠滴熘熘打转,急忙的:“下官能当上天雄军行军参谋,多亏朱军使一力举荐,下官感激不尽!听闻当年朱军使在柴帅麾下做事时,也当过行军参谋,如今下官能继任此职位,当真是不胜荣幸。”

朱秀澹然道:“我顺嘴跟柴帅提起,你能留在天雄军,也是靠自己的本事。柴帅说你能力不错,做事详尽周到,特意跟我提过,想让你今后留在天雄军任职。”

朱秀顿了顿,观察陶文举的神色。

只见陶文举眉宇间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欣喜。

“你自己有何想法?”朱秀似笑非笑地问道。

“这个....”陶文举犹犹豫豫,“下官毕竟是受朱军使抬举才有今日,不敢自作主张,愿听从朱军使安排....”

话锋一转,陶文举又赶紧道:“不过眼下天雄军事务繁杂,若是下官走了,恐怕无人能帮柴帅料理琐事!天雄军毕竟是大帅和柴帅的嫡系,万万不可生乱,朱军使是大帅部下,又跟柴帅相交莫逆,想来一定会以大局为重....”

朱秀澹澹道:“如此说来,你是不愿意离开天雄军了?”

陶文举用力搓搓手,讪讪道:“若朱军使还有用得着下官的地方,下官当然不敢拒绝....不过还请朱军使宽限一段时间,等大帅入朝,大局落定,天雄军也回归邺都驻防,下官再离开不迟....”

朱秀看着他:“洛阳藏锋营尚缺一个能力出众的统领,如果你愿意去,彰义军在洛阳的事务就交给你负责。”

陶文举一脸为难,思前想后,长叹一声:“请朱军使恕罪,下官自问不擅长料理机密情报之事!藏锋营事关重大,更是朱军使一手栽培的嫡系,下官自觉能力不足,无法胜任....”

潘美一脸气愤,强忍住火气,恶狠狠地盯紧他。

朱秀点点头,澹然道:“既然如此,你就好好留在天雄军效力,往后的前程就靠你自己争取了。”

陶文举忙一撂袍服跪倒,哽咽着叩首道:“下官感念朱军使知遇之恩,不论何时,永远不敢忘记自己是彰义军出身!朱军使的大恩大德,下官必定铭记在心!”

冬冬冬~陶文举重重磕头,还哽咽着挤出几滴眼泪。

“你回去吧,好好做事,莫要给咱们彰义军丢人。”朱秀平静地安抚道。

“下官告退!”陶文举爬起身,擦擦眼角,深躬揖礼,又朝潘美行礼,才撅着屁股一步步退出屋子。

朱秀看着陶文举匆匆走远,连步伐好像都变得轻快了许多。

“彭~”潘美恼怒地重重拍桌,“养不熟的白眼狼!亏得你把他从一介逃奴,提拔至今日高位!忘恩负义的狗东西,日后老子绝饶不了他!”

朱秀摩挲着下巴上冒出的青胡茬默然不语。

“早跟你说过,陶文举这狗娘养的心思深,在泾州你让他掌管盐厂,插手藏锋营,兼掌彰义军军务,把这狗东西的能力锻炼出来了,也把他的野心养大了。

天雄军声势雄壮,又驻扎在邺都繁华之地,更是郭大帅嫡系,这狗东西进了天雄军,哪里还舍得离开?早跟你说过,不能惯着这厮,你偏不听!”潘美唉声叹气。

朱秀摊摊手:“这次算我看走眼,没有听你劝告。

不过陶文举的确有能耐,当初让他进天雄军,也是柴帅主动开口向我要人,能得到柴帅认可,陶文举的去留就不是你我能够掌控的。”

“唉~早日如此,当初就应该把这狗东西一辈子留在泾州。”潘美愤愤不平。

朱秀笑道:“要是陶文举识趣,以后能不忘香火情,我们在朝中也有一份助力。”

潘美瞪着他:“那要是狗东西过河拆桥,忘了你这位伯乐公咋办?”

朱秀笑了笑:“陶文举虽然势利,但并不傻,他不会主动寻求与我作对的。”

“希望如此吧!”潘美摇摇头。

下午时,柴荣派人请朱秀去邺军大营,说是郭威和冯道已经商讨完毕,让他过去一同议事。

朱秀刚骑马入营,背后传来呼喊声:“贤弟!”

忙勒马回头看去,只见几个顶盔掼甲的军汉朝他走来,为首一人白面方脸大耳,正是赵匡胤。

“赵大哥。”朱秀翻身下马,拱手笑道,朝赵匡胤身边几个英武不凡的军汉颔首致意。

“贤弟入营有何事?”赵匡胤笑道。

“得柴帅相召,唤我到大帅营帐议事。”

赵匡胤羡慕地道:“大帅入朝在即,此刻召贤弟去议事,一定想带上贤弟入宫。”

朱秀谦虚道:“尚且不知,一切听大帅吩咐。

赵大哥怎会在此?”

赵匡胤笑道:“朝廷有令,我父亲重新担任护圣军都指挥使一职,协助王殷将军打理禁军事务。

愚兄我也复任内殿直班虞候,今日就要入宫宿卫。”

朱秀忙道:“恭喜赵大哥!”

难怪见赵匡胤眉梢带喜色,原来是官复原职。

还说羡慕自己得大帅重用,他父子二人重新成为禁军将领,一个在侍卫司担任一军都指挥使,高级军官,一个在宫里当差,宿卫宫禁,可谓前途无量。

老赵家才是令人羡慕的对象。

赵匡胤指着身旁几位军汉道:“我来介绍,这位是大名府人李继勋,如今担任殿前散员班指挥使;这位是开封人石守信,如今在内殿直效力;这位是洛阳人王审琦,如今担任内殿直都知。

诸位兄弟,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彰义军储帅朱秀!”

三名高大魁梧的军汉齐齐抱拳行礼:“见过朱副军使!”

朱秀心中微微震惊,急忙还礼道:“三位兄长不必多礼!既然是赵大哥的朋友,自然也是我朱秀的朋友,私下里相交,只需按照长幼论序便可。”

三人相视一眼,看向朱秀的目光里多了些亲近和善意。

“呵呵,今日匆忙,贤弟要去大帅帐中议事,我等也要进宫宿卫,就不多聊了。日后再找机会相聚,反正往后你我都在开封,时间有的是。”赵匡胤笑道。

“改日小弟做东,请诸位兄长吃酒!大帅相召,不敢延误,还请诸位兄长恕罪,小弟告辞!”

朱秀笑着揖礼,翻身上马而去。

年岁最长的李继勋笑道:“这朱秀少年得志,倒也没什么盛气凌人的架子,不愧是隐士高徒,谦虚有礼,值得交往。”

年纪最小,只有二十二岁的石守信羡慕地道:“他比俺还小几岁,却已经做到了藩镇储帅,虎翼军副都指挥使,又得大帅重用,日后一定是出将入相的显赫人物。”

二十五岁的王审琦感慨道:“当年在河中平定李守贞之乱,我曾经远远见过朱秀一面,当时他以少年之身,在大帅和柴帅身边侃侃而谈,我就料定此人日后必定不同凡响。

如今我从大帅身边一个亲兵当到了内殿直都知,朱秀却已经是一军副都指挥使,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可真是天差地别啊!”

三个军汉皆是感同身受般点点头。

赵匡胤笑道:“朱秀乃世之英才,天下间能与其相比者寥寥无几。拿自己和这样的人物比较,无异于自寻烦恼。”

老大哥李继勋笑道:“元朗所言极是,我等弟兄各有造化,倒也不必与朱秀相比。那样的天纵之才,也只有如大帅、柴帅一般的当世豪杰才配让其为之效力。”

王审琦笑道:“传闻朱秀博闻强识,天文地理无一不精通,我还真想与他好好结识一番,也让自己长长见识。”

石守信摇摇头都囔道:“我倒想请朱秀教我麻将玩法,免得总是被元朗兄嘲笑。”

“哈哈~”

众人发出一阵哄笑。

“走吧,去找杨光义和韩重赟,入宫当值去,可别耽误了时辰。”

赵匡胤招呼一声,与众人骑马往宫城赶去。

朱秀勒马,回头看看,只见赵匡胤几人疾驰冲出大营。

李继勋、王审琦、石守信....这不是赵大义社十兄弟的班底吗?

原来早在乾右三年末,赵匡胤就已经跟这些人结识了。

好巧不巧,他们都属于内殿禁军序列。

三人中,李继勋年岁最长,今年已有三十四岁,官职却不是最高。

李继勋原本是邺都外镇兵一个地方押官,郭威竖起义军大旗时,李继勋率部响应,还绑了不肯响应起兵的上差,押送到郭威面前,因此而受到重用。

王审琦从河中平定李守贞之乱时开始跟随郭威,时间最久,如今当到了内殿直都知,几人里官职最高,和赵匡胤齐平。

石守信年岁最小,如今只是内殿直一个普通禁军兵卒,因为武艺高强小有名气。

赵匡胤将这伙从郭威麾下起家,如今又全都在内殿禁军序列任职的低级军官笼络在身边,肯定不是巧合。

赵大好心机啊,已经开始提前搭建自己的势力框架。

内殿禁军虽然还没有正式成立军司,但之前柴荣就透露过,郭威对于禁军改制的初步想法。

今后,侍卫亲军司绝不可能一家独大,独掌禁军大权,一旦新朝鼎立,禁军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赵匡胤或许正是看到这一点,才早早定下在内殿禁军扎根的想法。

朱秀微微凝眼,权力之争,兵权归属永远是绕不开的核心议题。

今后他想在朝廷立足,不管是内殿禁军还是侍卫亲军司,他都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力量才行。

~~~

道宫正殿略显破旧,廊下伫立两排亲卫,台阶两侧架设辕门,作为中军帅帐之所。

朱秀入殿时,郭威高坐正中主位,冯道坐在下首左侧首位,柴荣、魏仁浦等人依次而坐。

拜礼过后,朱秀照例坐在史彦超身旁。

也不知郭威和冯道谈了一上午有何结果,不过见两人有说有笑,看来谈得不错,关于入朝以后如何应付太后和百官,已经有了初步共识。

“朱秀,明日一早,你随本帅入宫上朝,觐见太后!”郭威笑道。

朱秀忙起身揖礼:“谨遵大帅吩咐。”

郭威打量着他:“待会让大郎给你找一身五品官服,上朝时穿。你虽然是虎翼军副都指挥使,但也不可骄恣傲慢,记住在朝堂上你还是个新人,对一众朝臣当守礼有度,不可怠慢。”

“大帅叮嘱,朱秀铭记在心。”

朱秀撇撇嘴,看来郭大爷是担心他在军中待久了,沾染邺军里那些骄兵悍将的蛮横气,对朝廷旧臣失了礼节。

史彦超偷偷凑近,愤愤不平地小声道:“大帅让我率军驻守皇城宣德门,不带我上朝,是说怕我粗鲁蛮横,吓到朝廷里那群软脚虾!”

朱秀强忍住笑,同情地看了他一眼。

这黑熊精心直口快,郭威是怕他上朝以后,对一帮旧臣说出什么嘲笑的话来,让人误以为邺军骄横。

朱秀敷衍似的宽慰道:“宣德门是皇城正南门,事关重大,除你之外无人能担此重任,大帅信任你才让你镇守此门,你代表的可是我们邺军的威严和形象!”

“当真!?”史彦超瞪大眼。

“大帅入朝何等重要,我岂敢跟你开玩笑?”朱秀信誓旦旦。

史彦超倍感振奋,卡卡捏拳头,刚才对朱秀生出的几分嫉妒之意也荡然无存。

朱秀掩嘴偷笑,十万邺军镇守开封,脑袋被驴踢了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跟郭大爷唱反调。

郭威入朝,宣德门守与不守无关紧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