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二百九十三章 郭大爷的心思比海深

正月二十,郭威在澶州节度府正厅升殿议事。

随军出征的各级将领、官员如上朝一般分列两侧,有官袍者身着官袍,有军职者穿戴甲具。

离当日郭威在中军大帐外,被李重进等一干将领“强行”披上黄袍已过两日,澶州城很快恢复了平静。

两日来,澶州城似乎一切如常,又似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四门城楼之上,之前高高悬挂的刘汉杏黄大旗悄然扯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青色郭字龙纹大旗。

军中一切与刘汉标识有关之物彷佛一夜间消失不见,青色军旗又在一夜间遍地开花,军中随处可见。

郭威也换上一身紫色公服,头戴平脚长翅纱帽,或许是嫌紫色公服不够端庄华丽,还别出心裁地在对襟大袖两侧绣上云龙纹,腰间悬佩双龙青玉佩。

朱秀站在厅中位次靠前的一侧,身前是柴荣、王峻、魏仁浦等人。

朱秀探出脑袋,朝端坐大厅上首正中的郭威瞟了几眼,神情怪异地咧咧嘴。

他对历代朝服、公服没什么研究,但也看得出郭威这一身打扮有些不伦不类,既不是寻常上朝时官家所穿的公服,也不是祭祀、重大典礼时该穿的冕服,有些混搭的意思。

不过看得出,郭大爷本人倒是对今日这一身隆重的装束很满意,虎目之中包含睥睨之色,神情冷傲,已经有皇权至尊,天命神授,高贵不可侵犯的气势。

再偷瞟四周,诸多将领神情肃穆,对于郭大爷一身不符合仪制的打扮,显然没几人能看出来。

或许即便看出来,也无人会在意。

反正人人都觉得,战乱年代,礼乐崩坏,这些繁琐的礼仪规制,大家还是将就着来吧。

再说除了几个礼部的老学究,也无人有闲心去研究历朝礼制,更无人能说清楚,以郭威目前的身份,应该作何种打扮才符合礼制。

“孤已将澶州之事快马传报至开封,奏请太后知晓。孤决定,三日后回师开封,各军兵马有序前行,药元福率领所部兵马为先锋,前往七里郊,为大军安营扎寨,等候太后诰命。”

大厅里响起郭威威严低沉的声音。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把腰弯下去几分。

郭威的意思众人都听出来了,三日后回师开封,但为了表示对刘汉朝廷和李太后的尊重,大军不入城,驻扎在七里郊,把澶州兵变的消息通报太后,请太后决断。

在奏疏里,郭威的态度很谦虚也很恭敬,姿态摆得很低,兵变之事非我所愿,与我无干,是众将士不忿刘氏继续坐享帝位,极力拥护我做这个皇帝。

这皇帝可不是我想当的,是此次出征的将士们拿刀架在我脖子上,逼我当的!

恰好河北方面,契丹人暂时消停了,没有进犯边关,所以我率领大军先回开封,驻扎在七里郊,之后要怎么办,全凭太后决断。

如果太后愿意让我当这个皇帝,那我就只能半推半就、勉为其难的接下这份重任。

如果太后不愿意让我当,那我就不当,再派人去宋州,把刘赟请来,奉他继位便可。

也请太后和留守开封的大臣们放心,我郭威一定会约束好这二十几万兵马,不会让他们生乱,祸乱开封城....

这份由枢密直学士王溥执笔的奏疏,言词写得那叫一个委屈无奈,从字里行间看,郭威本人跟这次澶州兵变没有丝毫关系。

所有的一切都是被将士们所逼迫,裂黄旗为黄袍也是他们披在我身上,可不是我想披的。

我极力挣扎、拒绝,想把黄袍扯下来,可将士们不同意。

群情汹涌之下,我只能被逼无奈接受。

太后啊,开封的旧臣们啊,你们可要看清楚,我郭威一心忠于汉室,可麾下将士对汉室心怀不满,他们逼着我夺了汉室天下。

唉~我郭威实在太难了!

王溥当日当着众将面诵读这份奏疏的时候,朱秀差点没笑岔气。

魏仁浦、柴荣、王峻等人听得明白,却觉得这本就是一件非常严肃的政治形式,没什么可笑的地方。

史彦超、李重进几人则是完全听不懂,不明白这里面的深刻含义。

朱秀偷笑,他们也跟着偷笑。

王溥带着郭威充满无奈的奏疏赶回开封上奏去了,郭大爷下令出征大军挥师南下,慢悠悠回开封去。

经过大半月的整合,原开封禁军已经基本融入邺军体系,邺军将领也混插在禁军里任职。

如今这股大军,已经不分邺军、禁军序列,他们头顶郭字帅旗,所效忠之人惟有郭威。

如今的开封城犹如一位披着纱衣刚刚出浴的美人,无论是芳草妻妻地还是巍峨双峦峰都一览无余,娇娇怯怯地躺在那任君采撷。

面对郭威和这二十余万禁军、邺军混搭军团,开封美人没有任何反抗余地。

只等一道诰命,郭威就能成为开封城新一任主人,这天下新的皇帝。

朱秀目光四处一瞟,把大厅里站着的众人神情尽收眼底。

所有人都是一副激动亢奋难耐的样子,所有人都明白,郭威称帝,建立新朝,今日这大厅里站着的众人,就是新一届从龙元老之臣。

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郭威又沉声道:“澶州改镇宁军,由柴荣担任节度使,统领镇宁军坐镇澶州!李洪义调任天雄军节度副使,暂代节度使职权,等孤回开封,与太后和众臣商议后,请临清王高行周复任天雄军节度使....”

郭威毫无征兆地抛出一连串任命。

原澶州节度使李洪义急忙站出来,推金山、倒玉柱般拜倒,诚恳叩首谢恩。

李洪义知道自己去邺都担任天雄军节度副使,只是郭威为了表彰他的投诚功劳刻意嘉奖,他这个节度副使没什么职权,而且恐怕也做不长。

但李洪义很知足,去邺都镀金然后回朝,肯定能捞个清闲显贵的官位,足够他安享富贵太平。

“臣谢官家隆恩!”李洪义感激地再度拜谢。

郭威澹澹一笑,没有对他的称谓进行纠正。

一众将领谢恩之后,柴荣急忙躬身道:“孩儿请求随父帅一同南下回开封!等太后诰命下达,父帅正位,新君仪典过后,孩儿再回澶州不迟!”

郭威摇摇头,澹笑道:“此次南返,有诸多将士随行,大郎就不必去了,安心留在澶州,带好镇宁军。澶州扼守河北和中原咽喉,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有大郎在此坐镇,孤才可以安心回开封。”

“可是新君即位大典如此大事,孩儿想陪在父帅身边....”柴荣急道。

郭威摆摆手,语气严厉了几分:“此事孤已经决定,你就不要再多说了。仪制典礼都是小事,你镇守好澶州才是大事!”

柴荣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苦笑了下抱拳躬身:“谨遵大帅令!”

郭威脸色稍微缓和,扫视厅中众人:“王朴何在?”

一名穿青绿官袍的高大男子走出来,拜倒:“王朴拜见大帅!”

朱秀侧目望去,只见那王朴身材高大魁梧,颌下留三寸短须,是个白脸大汉。

光从外形来看,他倒像个军中厮杀的将校。

王朴跪倒在地,面容平静。

郭威指着他对柴荣笑道:“此人乃是去年进士科擢第的士人,有上辅之器,之前一直在秘书省担任秘书郎,现在孤任他为镇宁军节度掌书记,留他在你身边辅左。”

“臣谢大帅洪恩!”王朴叩首,又起身朝柴荣长揖及地:“下官王朴,拜见节帅!”

柴荣勉强挤出一丝笑:“王先生免礼。”

柴荣心绪稍显纷乱,没有心思理会王朴。

王朴也不以为意,退到自己的位置站好,低眉顺眼神情平静。

郭威站起身,沉声道:“其余人,随本帅回师开封!”

议事完毕,众将士陆续离开大厅。

王峻眼珠轱辘转了转,尾随在郭威身后进了内室。

内室里只有郭威一人,光线稍显昏暗,郭威捧着茶盏,浓眉紧皱陷入沉思。

“官家....”

王峻凑上前,谄笑着低声唤道。

郭威回过神,看了他一眼,放下茶盏,沉声道:“未得太后诰命,往后还是莫要这般称呼,以免显得某太过狂妄。”

“嘿嘿~大帅迟早要高坐万岁殿,享受群臣山呼磕头,臣也不过是提早让大帅适应适应....”

郭威笑了笑,又皱眉道:“把大郎留在澶州,是否有些不妥?我看,还是让他随军南下,等开封仪典完毕后,再让他启程赴任....”

王峻忙道:“大帅万万不可动摇啊!柴帅留守澶州,一来可保邺都、澶州、滑州至开封道路通畅,河北有任何情况,大帅都能了如指掌!

二来,契丹人虽然暂时消停了,但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趁着大帅在开封时生乱。

有柴帅坐镇澶州,河北有事,柴帅也能尽快赶到。

柴帅能力出众,深耕天雄军多年,在邺都的名望仅次于大帅,将来大帅登基坐镇开封,柴帅就镇守澶州,为开封屏障,岂不正好?”

郭威看了王峻一眼,从他的话里听出几分别样的意思。

王峻是在隐晦地提醒他,柴荣现在的兵权人望已经不小了。

王峻语气随意地笑道:“大帅入主开封,新朝鼎立百废待兴,柴帅作为大帅养子,又手握兵权,留在开封太过引人瞩目,难免成为朝臣争抢追捧的对象。

呵呵,到时候也不知他们效忠的到底是大帅还是柴帅?

虽说大帅父子情深义重,但往后君君臣臣,该注意的、该避讳的还是应该有所准备....”

郭威虎目微凝,默然不语。

王峻又提醒他,柴荣是他的养子,而且是唯一在世的成年儿子,征战多年功勋卓着,又担任天雄军节度副使数年,不管是人心、威望都足够高,与其他手握兵权的将领也有诸多联系。

在新朝建立之际,以柴荣的身份若是留在开封,反而会尴尬不已,臣民们不知道该如何对待他,甚至不知该如何称呼他。

甚至还会让野心之辈遐想连篇,滋生隐患。

与其如此,不如不让柴荣进京,让他留在地方藩镇。

郭威缓缓点头,认为王峻说的有些道理。

“大帅春秋鼎盛,即位后当广纳后宫,不出一年半载就能诞下皇子,日后悉心教导,多年栽培之后,大帅就有了后继之人....”

王峻小心翼翼地说话,一边说一边观察郭威反应。

当他看到郭威眉头皱了皱,急忙改口道:“当然,柴帅作为大帅的养子,也算是郭家的长子,追随大帅征战多年,功劳赫赫,颇有大帅风范。

大帅若是有意立柴帅为嗣,托付社稷之重,自然也是我等臣民之幸....”

郭威忽地出声问道:“你看重进如何?”

王峻瞪大眼,一口气憋在嗓子眼,差点脱口而出:“李重进那悍匪似的黑大王哪能当皇帝哟!!”

王峻咽咽唾沫,强忍满心震惊,结结巴巴地道:“李重进....李将军也、也是个很优秀的人才呢!~~大、大帅难道属意他?”

郭威笑了笑,不置可否。

王峻眼珠飞速转悠,之前他可是从未想过,郭威竟然会看中李重进,还有意让他继承自己的大业!

在他看来,李重进那黑大王只配下放岭南,占山为王当个野人王。

让他来当新王朝的继承人,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郭威笑呵呵道:“重进这两年长进许多,特别是结识朱秀以后,为人成熟了不少,也不像过去那般胡闹。

他只身闯贝州永清军,几乎以一己之力降服永清军将校,一战而威名大盛,风头不在大郎之下。再过两年,重进必定也是一员天下瞩目的骁将。”

王峻强忍心中腹诽,假惺惺地恭维道:“李将军乃是大帅外甥,从血缘来说,与大帅的关系更亲近。”

郭威点点头,微微一笑:“所以孤让王朴去澶州辅左柴荣,让朱秀和重进同掌虎翼军。如此一来,双方岂不势均力敌?

朱秀要南下寻亲,孤也打算让重进去宿州,筹建镇淮军。等朱秀回来,就让他留在宿州,辅左重进....”

王峻大惊,急忙道:“大帅要让柴荣和李重进互争高下,将来用柴荣进取幽燕,用李重进征伐伪唐?”

郭威澹澹道:“将来之事,未雨绸缪而已。”

王峻满心惊骇,深躬揖礼:“大帅思虑长远,臣远不及万一!”

听到这里,王峻终于明白郭威的用意。

他要让柴荣和李重进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各自经营自己的势力集团,相互比较一争高低,再用此两大工具人南征北伐,从中择取一位最适合的后继之君!

而这几年间,也不排除郭威纳妃之后有亲儿子诞生!

嗣君之位究竟花落谁家,无人能猜透!

这就是所谓的平衡之道,帝王心术!

“这件事,孤只说与你听,万不可泄露分毫。”

郭威澹澹地瞥了他一眼,威势浓重又饱含杀意。

王峻浑身一凛,拜倒叩首:“臣遵旨!”

------题外话------

祝各位朋友端午安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