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二百九十八章 老赵家的喜和忧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二百九十八章 老赵家的喜和忧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位于开封城崇明门内大街的赵府一大早便忙碌起来。

管家写好菜单,交给赵匡胤过目,赵匡胤看过后删改一些菜式,又细细看过一遍,检查无误才交给管家,让他吩咐灶房照着菜单准备。

赵匡胤又让下人把前厅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地面用清水来回拖了三次,连悬梁上也被下人们架上梯子擦拭干净,不留半点蛛网灰尘。

赵匡胤亲自监督,哪里有干得不好的地方当场指出整改。

“我说哥你至于吗?”

赵匡义提出质疑,他也被赵匡胤要求换上一身崭新的袍子。

赵匡胤打量一眼,上前两步为他扶正帻巾,笑道:“朱秀和李重进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之一,他们第一次来府上做客,当然要周到一些。”

赵匡义伸手挡开,摸摸头上扎得纹丝不动的头巾,满不在乎地道:“既是朋友,大家随意一些便好,何必弄得府上不得安宁。不知道的,还以为官家要驾临咱家呢!~”

赵匡胤笑道:“若是官家要来,咱爹只怕要焚香七日,沐浴斋戒,再把这府邸里外都给重新修缮一遍。”

赵匡义撇撇嘴道:“不光如此,咱爹肯定半夜里就爬起来,跑到宣德门去守着,熬得两眼通红,等见了官家眼泪哗哗淌,官家就问:‘赵卿啊,何故流泪?’咱爹就一边抹泪一边哽咽道:‘回禀官家,老臣得知官家要驾临鄙府,激动得彻夜难眠,也不知官家何时出宫,干脆来这宫门外等候....’”

赵匡义捏着鼻子学老父亲说话,学得惟妙惟肖,神态语气拿捏到位,惹得赵匡胤捧腹大笑。

忽地,赵匡胤笑脸一滞,呆了呆,低头转身快步往前厅里走去,动作一气呵成不带停滞。

赵匡义愣了愣,忽地觉察到后背有两道刀子般的厉芒射来,咧咧嘴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低着头想要跟上兄长的步伐。

“你们两个,给为父站住!”

果然,身后传来赵弘殷的冷喝声。

赵匡胤和赵匡义相视苦笑,止步回头,躬身揖礼。

赵弘殷背着手慢悠悠走上前,瞥了兄弟俩一眼,目光落在赵匡义身上。

赵匡义浑身不自在,露出谄笑:“爹~~”

“哼!~”

赵弘殷气不打一处来,“过会再跟你算账!”

赵匡义咧咧嘴,朝赵匡胤投去求助般的目光,赵匡胤眼观鼻鼻观心,装作没看见。

“你请了李重进和朱秀来府上做客?”赵弘殷沉声问道。

赵匡胤忙道:“官家让他二人赶赴宿州组建镇淮军,朱秀还要去江宁寻亲,故而孩儿想着为他二人设宴践行。”

赵弘殷沉吟片刻,道:“既是故交友人,临别在即,设宴款待也是应该。何况他二人如今身份可不一般,一个是官家亲外甥,受封河内郡公,一个是官家看重的青年俊彦,邺都起兵的从龙功臣,十八岁就获封开国侯,将来前途无量....”

赵弘殷语气流露几分惆怅,似乎颇为感慨。

赵匡胤宽慰道:“父亲放心,将来孩儿必定也能做出一番功绩,不会被旧友们比下去。”

赵弘殷笑了笑:“大郎能力出众,为父相信你日后定能闯出一片天地....只是有些机会错过了便是错过了,从龙功臣和前朝旧臣比起来,差距可不是一丁半点....”

赵匡义忍不住插嘴道:“父亲和大哥率领赵家庄丁夺迎春门,迎接官家大军入城,这难道不是从龙之功?”

赵弘殷看了他一眼:“当时邺军兵临城下,大势已定,哪家不想在官家面前表现一番?即便没有我赵家,也会有别家趁机响应,迎接邺军入城!

何况,若不是遇见朱秀早已联络好的那支人马,光凭赵家,能否攻下迎春门还未可知。

非要说赵家沾了从龙之功的光,实在有些牵强。”

赵匡胤苦笑道:“所以官家即位,对我赵家只是赏赐了一些金银财帛,别说封爵,连官职差遣也没有半点变动。”

“唉~早知如此,当初广政殿事变以后,咱家就应该逃离开封,去邺都投靠官家....现在却是悔之晚矣!”

赵弘殷唉声叹气,连连摇头。

赵匡义道:“父亲此言差矣!当初广政殿事变发生不久,李业等人大权在握,开封朝廷并未显现颓势,谁也不知道,邺军能不能打进开封城。

我赵家当时选择置身事外并无过错,在当时处境下,三缄其口袖手旁观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赵弘殷苦笑道:“所以不管开封城如何动荡,我赵家都能保得平安,有得必有失,赵家也失去了成为从龙功臣的机会....”

赵匡胤安慰道:“父亲不必忧虑,天下还未太平,我赵家将来还有立功的机会。官家乃英明圣主,只要赵家忠心侍君,多立功劳,赵家的前程绝对不会比别人差!”

赵弘殷点点头,笑道:“道理为父何尝不懂?只是看到侯益、焦继勋几个老匹夫,如今又被官家启用,要么担任禁军将领,要么外放藩镇镇守一方,为父这个护圣军都指挥使的位子却一坐到底,远远看不到调动的机会,心里着实不是滋味啊~”

赵匡义哼哼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连李重进那种粗野蛮夫也被封了郡公,官家用人还真是不拘一格!”

赵匡胤皱眉,瞪他一眼:“闭嘴!不可在背后非议官家!”

“本来就是!”赵匡义不服气地哼哼唧唧。

赵弘殷瞪眼训斥道:“你大哥说的不错,为父知道你向来轻视武夫,特别是那些出身寒微的武人。但今时不同往日,官家自幼家境衰败,自寒微中发迹,一路征战厮杀,才有如今建号称帝的辉煌。

官家用人向来不看重家世,而今天下纷乱,正是武人用命之际,特别是邺军中将领,多得是寒微草莽之士,你这种重世家轻寒门的思想可万万不能流露出来,否则极容易引起众怒,不利于我赵家团结人心。”

“父亲教诲,孩儿铭记在心。父亲放心,孩儿并非轻慢寒门武人,只是看不惯李重进那种粗暴蛮夫登上高位,还封郡公出任节度使,简直是沐猴而冠!他懂得如何打理藩镇吗?”赵匡义满脸不屑。

赵匡胤道:“你别忘了,朱秀出任镇淮军节度副使。别人的话李重进或许不会听,但朱秀的话他一定会听。”

赵匡义想了想,疑惑道:“大哥的意思,官家有意栽培李重进?特意让朱秀去辅左他?”

赵匡胤笑道:“李重进是官家亲外甥,是这世上,为数不多的与官家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之一,官家当然对他格外看重。”

赵匡义抠着下巴上冒出的一个小疙瘩,若有所思地道:“照此说来,李重进这厮,将来或许不只是当一个郡公啊~~~”

赵弘殷和赵匡胤相视一眼,听出了这话里的深意。

赵弘殷压低声道:“官家才刚即位,正是春秋鼎盛之年,往后之事谁也说不好,不可胡乱猜测!这些话,以后千万不能在外边说。”

“爹放心,我又不傻!”赵匡义笑呵呵。

“好了,你兄弟二人负责招待客人,为父过会要跟你们娘去崇圣寺上香。”

赵弘殷背着手慢悠悠走了,赵匡胤兄弟揖礼恭送。

赵匡义回头见赵匡胤紧皱眉头陷入思考,笑道:“哥,你在想啥?”

赵匡胤瞥了他一眼,摇摇头没有说话。

赵匡义好奇道:“哥,你跟朱秀和李重进是旧相识,如今他二人官职爵位都在你之上,你有啥想法没?”

赵匡胤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李重进是官家外甥,朱秀在沧州时就跟柴帅相识,为官家和柴帅立功无数,人家能有今日,全凭本事得来,我能有啥想法?”

赵匡义眨眨眼:“他二人,一个年纪比你小,一个本事不如你,如今却封公封侯,还出镇地方,你难道就不嫉妒?”

赵匡胤苦笑道:“嫉妒谈不上,只不过有些羡慕罢了。我辈武人,谁不想当上封疆大吏,坐镇一方?

羡慕归羡慕,他们能有今日,我也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赵匡义小声追问道:“要是李重进哪天开窍了,在宿州干出一番成绩,你说官家会不会动了立他为储的心思?若是这大周将来交到李重进手里,哥你当真会高兴?”

赵匡胤哑口无言,“没影儿的事,你少瞎猜!我跟李重进虽然经常吵嘴,但彼此间的关系还算和睦,毕竟当年同在柴帅麾下效力,也算是袍泽之谊。”

赵匡义撇撇嘴滴咕道:“官家虽然不算老,但也是快知天命的年纪,大周刚刚创立,但继承人的问题却不得不提早考虑。要是让李重进上位,对我赵家究竟是好是坏,我劝你还是趁早想清楚....”

赵匡胤看了他一眼,忍不住伸手想要掐掐那张肉乎乎的白净脸蛋:“明明小毛孩一个,却整日里板着脸教训你大哥!”

赵匡义吓得急忙扭头躲开,气急败坏地道:“什么小毛孩?我已经十三岁了!”

“哈哈~十三岁又如何?还不照样是我二弟!过来,让哥哥我亲近亲近!”

赵匡胤胳膊一伸就要抓住他,赵匡义吓得逃开。

兄弟俩打闹一阵子,最终以赵匡义发髻松散开,涨红着脸眼角带着泪痕而结束。

赵匡义悲愤地捧着一壶花茶送到赵匡胤身前,赵匡胤指指茶杯,赵匡义狠狠瞪他一眼,还是顺从地倒满茶水。

赵匡胤端起茶杯美美地啜了几口。

每当他觉得长兄威严受损的时候,就只能动用武力与好弟弟“亲热”一番,以此来挽回几分颜面。

毕竟赵匡义可是老赵家的神童,自幼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又少年老成,兄弟俩吵嘴,十次有八次都是赵匡胤败下阵来。

嘴上功夫比不过,只能上手,赵匡义为此感到悲愤。

“对了,之前跟你说的坤宁宫那件事,怎么办才好?”

赵匡胤看看四下里无人,轻声问道。

赵匡义坐在一旁的石凳上,有气无力地趴着:“我找人打听过了,太后身边那个叫张规的太监,如今没有一个亲人在世,此人对李太后忠心耿耿,想收买他不太可能。”

赵匡胤忧虑道:“那日坤宁殿里的事,太后和张规必定已经知晓,他们只要查查当日宿卫宫禁的人是谁,就能找到我头上,这可怎么办?”

赵匡义懒洋洋地道:“此事恐怕太后没有声张,否则早就追查到你头上。或许是太后不愿生事,没有跟官家说这事。”

赵匡胤摇头道:“可此事终究是一件隐患,必须想办法解决。”

赵匡义抠着下巴想了想:“那就只能让李太后和张规永远闭嘴!”

赵匡胤吓一跳,恶狠狠地瞪着他:“休得胡说!连官家也尊李太后为昭圣皇太后,谁敢对其不敬?”

赵匡义眯着眼笑得十分鬼祟:“哥,这你就不懂了吧!官家厚待李太后,那是做给天下人看的,显示出官家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

可对于官家和大周朝来说,李太后的存在就像一根刺,不管摆在哪里都碍眼。只有李太后早早消失,这刘汉旧朝才算是彻底翻篇,说不定连官家也巴不得李太后早日薨逝呢!”

“越说越荒唐!”赵匡胤瞪着眼训斥,“官家和李太后乃是旧相识,官家能够顺利即位,离不开李太后大力支持,官家恩养李太后一日,天下臣民就会越发敬重官家,又怎会盼着太后离世?”

赵匡义笑道:“所以说官家的心思其实很复杂,可这就是人心、人性!”

赵匡胤叹口气,默然不语。

“总之,坤宁殿窥伺皇帝受命宝一事,绝对是个隐患,最好让李太后和张规闭嘴,否则将来说不定哪日就惹出祸来。”赵匡义正色道。

赵匡胤犹豫了好一会,低声道:“你说该怎么办?”

赵匡义摇头道:“现在看,李太后暂时不会将此事告知官家,所以我们不用着急动手,等过一段时间,朝局平稳再说。”

赵匡胤深深吸口气,点点头不再说话。

“哥,有些时候心肠要狠毒一些。你要知道,咱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赵家。”

赵匡义语重心长地拍拍兄长厚实的肩膀。

赵匡胤下意识点头,却又眉眼一竖,喝骂道:“好小子,又装模作样教训我?找打!”

赵匡胤把弟弟一把拽过,夹在胳膊下一顿蹂躏。

“啊啊~赵大你混蛋!”

------题外话------

最近家里装修,挤压了我白天本就紧张的码字时间,所以更新不太稳定,请诸位见谅!

也要抽空琢磨下一卷的内容,更新方面不敢保证稳定。

不会持续太久,请大家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