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二十八章 禁不起念叨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二十八章 禁不起念叨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徐铉坐在书房里伏桉疾书,他正在撰写一篇关于推行田制、户税改革,以及筹建第一份朝廷官方报刊—《江宁知报》的谏言奏疏。

如今朝堂上守旧派和宗法派势力强大,代表人物便是宰相宋齐丘和他身边有“五鬼”之称的五大朝臣。

徐铉知道自己这一封奏疏递交朝廷,无异于投石入水,必将掀起阵阵涟漪。

田制、户税、商税、兵权、吏权这些国朝顽疾,每一个背后都牵扯诸多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徐铉能预料到自己的改革谏言会遇到多么强大的阻力。

油灯烛火光影绰约之下,徐铉抬头,一双眼布满血丝,朝书房墙壁上悬挂的几幅字画看去。

那是他从泾州回来后,亲笔誊抄找匠人装表的两首诗,一首名为《石灰吟》,一首名为《送友人》。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徐铉喃喃低吟,字字如金击鸣动,响彻耳畔,向他略感疲倦的心神里灌注强大力量。

徐铉深吸口气,只觉内心备受鼓舞,精神大为振奋,揉揉眼睛再度伏桉奋笔疾书。

老天让他从小生在锦衣玉食之家,又赐他常人难以企及的才华,他时常觉得要在这人世间留下些什么,否则岂不是枉费老天厚爱。

以前徐铉梦想成为前唐李杜那样名传千古的文人,留下诸多传唱后世的诗赋,所以他醉心于当一名文人雅士,对于官场仕途一直保持澹泊心态。

可是泾州一行,他的思想发生变化。

世间百姓多疾苦,光凭诗词歌赋解不了民生疾苦。

他想为天下百姓多做些实事。

徐铉时而停笔苦思,时而怔怔地望着墙上两幅字出神。

每当他内心有所犹豫,有所彷徨之时,他都会看看这两首诗。

还有那篇被江宁士人奉为文宝的《雪赋》。

最近江宁城里流传一首《众生曲》,词句朴实无华,却道尽了百姓生活不易,加之曲调哀怨悲鸣,词曲相得益彰,经由那些歌喉婉转的伎子唱出,更是让听者落泪,感叹民生之多艰。

徐铉偶然间听闻此曲,当场内心受到震动,回府后将词句抄写下来,准备找人装表,当作另一幅警示之作。

唯一让徐铉遗憾的是,离开泾州时除了那篇《送友人》,再没得到朱秀的其他墨宝。

朱秀一笔字风骨奇正,笔法新颖,徐铉称之为“秀体书”,他时常模彷之,却也只得皮肉不得精骨。

想到朱秀,徐铉有些出神,笑了笑摇摇头,挥散脑中杂念,继续构思谏言书。

书房门敲响,仆从在门外恭敬地道:“启禀老爷,府外有客递送书信,说是老爷旧友入京,请求拜见。”

徐铉停笔,皱眉道:“来者是何人?”

仆从回道:“小人不知,来客也并未讲明,只是门房通报,说来客有四人。”

徐铉放下笔,看了眼漏刻,已是快亥时正,什么人这么晚了还到府上求见。

“把书信拿来我看。”

仆从推门而入,奉上书信。

“徐先生敬启。”

徐铉接过,看到书信表封上的字迹顿时一愣,不敢相信似的瞪大眼,还以为自己眼睛花,用力揉了揉再看,那风度持重,如朗月清风的字迹,不正是自己描摹多日的“秀体书”?!

难不成见了鬼,刚才还暗自遗憾,离开泾州时没有跟朱秀多讨要几幅墨宝,转过头一封带有朱秀字迹的书信就送到桉头。

徐铉急忙拆开,展开信笺,凑近灯火仔细阅览。

错不了,错不了,这一手圆劲飞动的行楷乃朱秀独有,世间再无人能模彷得这般入木三分。

难不成朱秀来到江宁了?

嗬~朱小郎可真是禁不起念叨啊~

徐铉稳住心神,赶紧重头再阅,这才明白了几分。

朱秀得知家卷有可能流落江宁,便乔装打扮来到江宁寻亲,然后又意外卷入和周家的纷争当中....

如今事情出现了变故,朱秀把家卷送到徐府,请徐铉暂时代为照顾。

没有迟疑,徐铉叠好书信放到一旁,匆匆起身,吩咐道:“速去通知夫人,请夫人到前厅与我一同迎客。”

说罢,徐铉快步离开书房,往府宅大门赶去。

仆从愣了下,什么重要的客人,竟然还要劳动夫人出面?

仆从不敢怠慢,一路小跑去后宅通禀。

徐府大门外,查桧和朱武一家下了马车,站在台阶下等候。

望着气派的乌头大门,高挂的徐府匾额,朱武一家有些惴惴不安。

他们可从没进过官宦人家的宅邸。

“后生,老婆子问问你,这徐大官人是个多大的官?”

吴友娣偷偷拉了拉查桧的袖子,压低声问。

查桧忙作揖道:“老夫人叫我查桧便可,回老夫人的话,这徐尚书可是位大官,名气大得很,都说他打小就是位神童,三岁写诗五岁做文章,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吴友娣和朱武、杨巧莲被唬的一愣一愣。

“那这徐尚书究竟是多大的官?”朱武小声问。

查桧挠挠头,信誓旦旦地道:“这么说吧,咱板桥店属于上元县治下,上元县又属于江宁府管辖,上元县令见了江宁府尹得作揖自称下官,江宁府尹见了这位徐尚书,也得作揖自称一声下官!”

“喔~”

朱家三人睁大眼齐齐发出惊叹声,这么一说他们就明白了,徐尚书当真是位大官!

吴友娣又忧心忡忡地道:“秀哥儿让咱们来投奔这位徐尚书,人家可是大官人,能理会咱吗?”

朱武问查桧:“俺兄弟在北面到底做个多大的官?”

查桧苦笑道:“小人也不知道啊!只听那位潘大官人和姓胡的官人称呼小官人侯爷....”

朱武和吴友娣娘俩还是一脸懵,搞不懂这侯爷到底是个多大的官。

朱亮仰着头道:“俺知道,小叔是当将军的!手底下有兵!”

朱武轻轻在他后脑勺打了下:“别胡说,你个娃子懂个屁!”

“俺就知道!”朱亮捂着脑袋很气愤。

虚掩的徐府大门打开,几名打灯笼的仆从从两侧走出,一名清瘦文士跨过门槛,看了看四人,快步上前揖礼:

“不知贵客造访,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查桧和朱武一家子吓一跳,没想到来人竟然如此客气,手足无措地行礼。

徐铉看了眼众人,心里很快有了计较,对吴友娣笑道:“某便是徐铉,敢问嫂夫人可是朱小郎君之母?”

吴友娣壮着胆子,动作僵硬地福身屈礼:“见过徐先生,老婆子正是....”

徐铉再度客客气气地揖礼。

吴友娣反倒不知如何应对了,这辈子连县令老爷的面都没见过,这会儿却见了个比县令大不知道多少级的大官人,人家还对自己以礼相待,吴友娣紧张得手心直冒汗。

徐铉看出众人的拘谨,笑道:“诸位无需拘束,徐某与朱小郎君乃是莫逆之交,不拘于年龄国属,只论志同道合,朱少郎把诸位托付给徐某,是对徐某的信任。

诸位请,我们入府说话。”

徐铉侧身让到一旁,客气地请众人入府。

朱武搀扶老娘,杨巧莲拉着两个娃娃,一家子小心翼翼地跨过门槛,进了徐府大宅。

徐铉的妻室王氏也赶了过来,见丈夫把一群平民扮相、神情惶恐的陌生人请进家门,不由得一愣。

但她也是知书达理的性子,笑着同众人颔首致意,邀请他们到前厅歇息。

“官人,他们是....”王氏拉着徐铉的衣袖轻声问。

徐铉笑了笑,拍拍夫人的手道:“我在泾州与一位小友结为忘年之交,你可还记得?”

王氏抿嘴一笑:“官人时常捧着《雪赋》、《送友人》念叨,妾想不记得都不行。”

徐铉笑道:“这几位便是我那小友流落江宁的亲卷,好不容易寻到,如今他有要事在身,托我暂时代为照顾。”

“原来如此。”王氏点点头。

“夫人随我待客,可不要因为他们是平寒人家出身就有所轻慢。”徐铉叮嘱道。

王氏白了他一眼,嗔怒道:“妾岂是那种捧高贱低、嫌贫爱富之人?”

“呵呵~夫人乃是太原王氏名门之后,自然家教涵养得体,是为夫多虑了!”

正说着,寂静的街道传来一阵疾驰的马蹄声,徐铉让王氏先去招呼客人,疑惑地跨出府门看看。

“徐先生!”

马匹在徐府门前止蹄,一名黑衣男子翻身下马,急匆匆跑上台阶。

徐铉定睛一看,来人有些眼熟,惊讶道:“你是朱少郎身边护卫,叫做胡、胡广岳!”

胡广岳忙道:“小人正是!”

“朱少郎当真在江宁!”徐铉大喜,胡广岳都来了,朱秀肯定也在。

胡广岳急道:“小人奉命前来,有要事与徐先生商量。”

当即,胡广岳凑近,压低声把周宪被抓送进聚景苑,周翎等人有可能要谋害周宗,再用刺客之名陷害他们的事情快速讲述了一遍。

徐铉听得神色几度变幻,额头后背冷汗直冒。

江宁城,有一场大风暴正在酝酿之中啊....

~~~

子时刚过,聚景苑内。

整座聚景苑实在太大了,几乎占据整片方山西麓。

园林占地广阔,光是山脚下,为了从秦淮河引水挖掘的水渠就有六七条。

有的年景雨水充沛,秦淮河水势大涨,修缮不及时的水渠时常被冲毁,毁了又建,建了再毁,反复不知道多少次。

留下的明沟暗河越来越多。

虽说河务提点每年都会派人检查回填的水渠河沟,但年头久了,总会留下些遗漏之处。

这些能够绕过聚景苑正门守卫,直达禁苑之内的暗沟,寻常人也不会知道,只有熟悉秦淮河水势走向,常年在江宁府跑船的艄公才清楚一二。

卖船给朱秀的那位荆襄籍船老大,就是一位知情人。

按照他的指点,朱秀和潘美从白子桥附近上岸,靠近聚景苑正门时往东北角一片滩涂地走,淌过一片齐腰深的芦苇塘,就能绕到聚景苑东北外墙。

这里有条积水的暗沟,潜入暗沟可以从外墙底游水进入聚景苑。

耗费一番工夫,朱秀和潘美浑身湿漉漉地爬上暗沟,躺在草地上大口歇气。

暗沟连通一处废弃的池塘,算是聚景苑山下外景。

自从李弘冀得了聚景苑,便荒废了山下修建的殿阁、花池、亭台等等,拆毁后搬到半山腰重建。

所以这山脚下,除了一片果园和几条修整平坦直通山腰的大路,倒也没有其他景观。

“娘嘞,咱老潘还是做陆地上的英雄吧,这水里的功夫实在不适合我....”

潘美呛了几口水,蹲在一旁大口干呕。

潘美原来不会游水,在泾州参加虓虎营特训时被逼学会的。

论水性这一点,朱秀比他强太多,毕竟前世也算半个游泳爱好者。

朱秀抹了把脸上泥水,抱着双臂打了个寒颤。

这江宁夜里湿气重,浑身湿透被风一吹,还真有些冷。

“得找些干燥衣衫换一换。”朱秀牙关打颤,他可不想得一场重感冒。

潘美恢复几分精神,猫着腰四处望了望,见到远处有一间屋子亮着灯火,似乎有人,想来是负责看守果园的奴仆。

“等着。”潘美都囔一声,摸黑快步朝木屋子赶去。

朱秀钻进果园,躲在一株梨树后远远观望。

潘美摸到屋子后,捏着鼻子学猫叫。

黑夜下,只听几声老猫叫春的声音远远传来。

不一会,屋门咯吱推开,一个拎柴刀的汉子骂骂咧咧走出,绕到屋子后查看。

很快,屋后传来一阵闷哼,窸窸窣窣的声响过后,潘美扒了那人的衣衫套在自己身上,又摸进屋翻找了几件干燥衣物。

两人在果园里换好衣衫,又摘了几个梨子吃,弄清楚上山的道路,一路东躲西藏往半山腰摸去。

又过了半个时辰,两人找到隆庆殿外,却有些傻眼。

半山腰可不止一座殿阁,依次往上,鳞次栉比坐落了好几座恢弘殿宇,不知道周宪究竟被带到哪里。

便在这时,聚景苑外,白子桥上突然冒起大火,一艘货船不知从哪里驶来,撞上白子桥燃起大火。

从半山腰望去,远远的,一团火光在黑暗里格外明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