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四十八章 文才深得朕意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四十八章 文才深得朕意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历史上真正的淮南战役爆发在显德年间,距今还有数年之久。

作为和郭威、魏仁浦、范质等人讨论过大周发展路径的人,朱秀当然知道大周对于收复淮南失地势在必得。

不过计划归计划,短期之内不可能实现。

郭威的战略目标很清晰,要用三至五年时间休兵养民,最起码不能有大的战事爆发。

镇淮军的组建只是未雨绸缪,特别是水师部分,要形成战力还需要数年时间操练。

中原自唐末以来积弊太多,百姓赋税沉重,朝廷财政吃紧,郭威对此很清楚,当下的首要任务是改革国内弊政,恢复农业生产,繁荣国内贸易往来。

四个字总结,搞钱,囤粮!

等到三五年后,政权稳固,民生得到恢复,郭威才会开始对外用兵。

这些大周内政方略朱秀当然不会透露给李璟,稍作斟酌后说道:“回禀陛下,我主向来重视和江南的沟通往来,还下旨开放边境贸易,鼓励两国商贾互通有无。

依外臣之见,我主并无对淮南用兵的意图,最起码短期内不会有!

我大周上下都明白一个道理,南北之争,不管胜负如何,终究是我汉人内部矛盾。

而契丹人,才是我华夏子民共同的大敌!

若是不能收复幽燕,御敌于长城之外,九州天下终究不得安宁!”

李璟有些高兴,更多的却是狐疑:“周主当真这么说过?”

朱秀严肃道:“外臣岂敢欺瞒陛下?我主在开封万岁殿上,当着满朝文武金口说过,大周最大的敌人,永远是契丹胡虏!

大周的目标,就是要把契丹人赶回白山黑水之间,重建松漠都督府,对契丹人施行羁縻之策!”

“壮哉!大周皇帝气概非凡啊!~”李璟钦佩地赞叹一声。

“可朕还是担心,万一两国有朝一日不幸爆发战事,以至于给了契丹人可趁之机,不管是大周还是大唐,终究都是我汉人百姓,河北中原再度面临契丹铁骑摧残,想来大周皇帝和朕都会于心不忍啊~”

李璟话锋一转,又忧心忡忡地叹气。

朱秀看着他:“依照陛下之意,两国应该怎么做?”

李璟笑道:“朕愿效仿昔日秦昭襄王和赵王渑池会盟,两国休兵止戈,共结盟好,就以淮水为界,相约永不侵犯,唐周两国结成兄弟之邦!”

朱秀睁大眼,差点忍不住喷出一句“你特么在想屁吃”!

李璟这白胖子小算盘拨得啪啪响,还想搞划江而治那一套!

自始皇帝扫灭诸侯一统神州以来,历代帝王莫不是以统一九州为目标,以分裂割据为耻。

这片古老大地的诸侯们,要真是心甘情愿霸占一块地盘当个小国主,中华神州早就四分五裂了。

既然手中有粮有兵有地盘,个个想的都是扫灭群凶混一天下,做个万世流芳的开国之君。

封建军阀诸侯们要是连这点志气都没有,谁好意思建立国号称王称皇?

李璟这老小子难道享福久了?连这口心气也消磨干净了?

他老李家不是心心念念想着还都长安麽?

朱秀满心狐疑,偷瞟一眼李璟,发觉这老小子直勾勾盯着自己。

不对!差点上当了!

这家伙说结盟是假的,恐怕是想为唐国争取时间,等到并吞荆襄之后,腾出手来,再倾举国之力对付大周!

好个李璟,果然野心不小!

朱秀刚想一口回绝,但转念又想,三五年内唐国无力北进,大周又何尝不是如此?

现在还不到两国决战的时机,大家都有严重的国内矛盾亟需解决,还需要时间积蓄实力,争取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此时结盟,不仅利于唐国,同样利于大周!

朱秀沉吟片刻,犹豫道:“陛下见谅,外臣并非使臣,无权代表我主,结盟之事,还请陛下等我主使臣到来后,再详细商议!

不过陛下所言确实有利双方,相信我主一定会仔细考虑,等我方使臣到来后,外臣定会把陛下之意转达开封。”

李璟露出笑颜:“甚好!甚好!还望朱军使从中撮合,促成两国友好往来。”

“请陛下放心,外臣一定尽力!”

李璟在心里长长地松口气。

朱秀没有回绝两国结盟的建议,相反,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说明此刻大周朝廷当真没有对淮南用兵的打算。

李璟当然不愿意结盟,一纸盟书不过是给双方戴上一副道义的枷锁,象征短期内的和平,实际意义不大。

等到撕破脸时,该怎么打还怎么打。

李璟只想保持淮南现状,唐国能有机会并吞荆襄之地,不要让周军在江淮牵扯精力。

这份和平能保证三五年也就足够了。

“呵呵,来人,赐座!”

李璟和颜悦色,命宦官送来软凳。

朱秀道谢后,施施然地坐在殿中。

李璟越看朱秀越有几分喜爱:“朱军使比朕的六郎稍微年长些,朕听六郎称你为兄,如此算来,朕也勉强算是你的长辈,你即将弱冠,不知可取了表字?”

朱秀觉得有些难以启齿,硬着头皮道:“亡父故去前为我取字文才....”

“喔,文才,朱文才....”李璟捻着须,念叨了几遍,觉得有些可惜,他本想赐朱秀一个表字,借此拉近关系。

取字文才,李璟觉得取的一般,一听就是那种没读过多少书的乡下穷书生起的。

不过这是人家故去多年的老父亲取的,李璟也不好得说什么,笑道:“往后私下里,朕就以表字唤你,显得亲近些。”

朱秀佯装受宠若惊地站起身道:“陛下垂爱,外臣荣幸之至!”

李从嘉乐呵呵地,颇为高兴。

虽然他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俩人关系进展如此神速,从一开始见面时的斥责诘难,到现在亲热得快要以叔侄相称。

但,李从嘉觉得这样挺好。

他也用不着夹在中间为难。

“文才啊,朕还有一事想问问你,据说如今城里风传的《众生曲》是你所写?朕也写了一篇怨词,套用《众生曲》的曲谱,却怎么也吟唱不出众生曲的意境,这是为何?

你说说看,朕要如何改曲谱。”

李从嘉赶紧清清嗓,把李璟写的那篇《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念了一遍。

朱秀一听乐了,这首词可是李璟流传后世的名篇。

朱秀笑道:“陛下,外臣的拙作《众生曲》和陛下的这首浣溪沙虽说都是怨词,但却有本质区别。”

李璟大感好奇:“说说看,有何不同?”

朱秀委婉地道:“众生曲吟唱的是世间百姓之疾苦,而摊破浣溪沙讲述的是妇人思念远征在外的夫郎,百姓之怨和小妇人之怨,自然是有所区别的....”

李璟愣了愣,旋即哈哈大笑,指着朱秀对李从嘉道:“六郎可听出来了,你文才兄是在说两首词的格调和意境不在同一层次!”

朱秀狡黠笑道:“外臣可从没这么说过,陛下冤枉外臣了!”

李从嘉也赶紧说话好:“两首词都是难得一见的好作品,只是作者意图不同,想要表达的含义不同,实在难分高下。

依儿臣之见,众生曲的曲词缺乏连贯,格律也有所残缺,比较下来还是父皇的摊破浣溪沙更胜一筹!”

“呵呵,六郎说的可是真心话?”李璟笑问道。

李从嘉胖脸一肃道:“儿臣句句出自真心。”

朱秀也笑道:“外臣也认为陛下的摊破浣溪沙不论用词、韵律都更高明。”

李璟捻着须很高兴,眼里藏不住得色。

“文才的《石灰吟》、《送友人》都是少有的佳作,《雪赋》更是数十年来赋文里的珍品,此文一出,五十年内天下再无文士敢以雪作赋。”

李璟也七分赞赏三分客套地说了些褒扬之言。

文人嘛,相互吹捧才是正常操作。

李璟越发觉得朱秀不光见识广博,更兼文采斐然,最难得是不是那种刻板书生,言谈风趣雅俗皆有。

李璟兴致勃勃地道:“近日无事,不如文才留在宫里,陪朕品鉴诗词,顺便听听朕最近让教坊司新编排的乐曲?”

朱秀脸色僵滞了下,他可不想陪着李璟吟风弄月,欣赏什么舞乐表演。

“陛下,外臣其实不善音律....不如这样,外臣懂得一种新式博戏,名曰麻将,不如外臣和安定郡王陪陛下玩上几把!”

朱秀眼珠一转,赶紧笑道。

“哦?此物倒是从未听过。呵呵,既然如此,就让朕开开眼界....”

李璟来了些兴趣,博戏他也喜欢,叶子戏、骰子、投壶都是个中老手,有时还喜欢踢踢蹴鞠。

朱秀朝李从嘉笑道:“劳烦小郡王派人把麻将取来!”

李从嘉哭笑不得,只能点点头,下去吩咐一名太监,到他的府里取麻将。

半个时辰后,昭庆殿里传出一阵阵稀里哗啦的声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