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五十一章 埋在江南的种子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五十一章 埋在江南的种子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当周宗入宫觐见李璟时,朱秀已经乘车在回鸿胪寺的路上。

胡广岳驾车四平八稳,一路过街穿市没有片刻停留。

朱秀靠坐车厢闭目养神。

有关南楚之战的消息,李璟手上的机密军报自然不可能外泄,虽说徐铉和李从嘉和他说起此事时不会有任何隐瞒,但他们本身就不是知情人,只知道荆襄之地的战事并不像唐国朝廷对外宣称的那般顺利。

朱秀命胡广岳到江宁城里打听一圈,加上从李从嘉和徐铉口中得来的零散消息,很容易就判断出,此时在湖南一地发生的大战,正是历史上南唐灭楚之战。

只是时间上有所提前,荆襄马氏出了马希崇这么个带路党,早早率领全家归顺,以至于促使李璟下定决心对湖南用兵。

有关南楚的情况,朱秀自问比唐国朝廷任何一人都要了解,马氏家族和湖南境域大小藩镇首领的混乱程度,朱秀前世从史书上管中窥豹,得见一斑。

唐国朝廷放出的消息不过是为安抚民心,实际上荆襄战局困难无比,远超李璟和朝臣们战前所料。

虽说最终结局还是以唐军暂时得胜告一段落,但那也是唐军依仗国力硬生生把楚军给拖死的,要非说唐军战力有多么强大,边镐大将军有多能征惯战,倒还真不见得。

灭楚战争是唐国近两年内最重大的国事,也是李璟和满朝臣子最重视的一件大事,朱秀想借此让唐国上下对自己产生足够多的重视,这才不惜又以玄之又玄的天象说吸引眼球。

郭威派薛居正出使江宁,其中定然有把自己带回开封的目的。

但朱秀有预感,事情恐怕不会如此顺利。

李弘冀、宋齐丘为首的太子党派,主张加强武备,对淮水北边的新邻居大周朝采取强硬立场。

更别说李弘冀对他恨之入骨,只怕不会甘心情愿放他离开。

所以,即便薛居正以大周皇帝使臣的身份来江宁要人,他也不一定能轻易走出江宁城。

一旦李璟和唐国朝臣不放他走,他就必须想办法自救。

李重进在宿州演兵,又隔三差五写信给唐军大将,坐镇真州的水军大将军陈觉,要求唐国马上释放朱秀一家,书信里措辞严厉,甚至李重进亲自提笔臭骂一通。

郭威也派薛居正作为国使前来江宁,这一切动作都说明大周朝对朱秀有多看重。

但这些不足以保证李璟一定会放他走。

朱秀知道郭大爷现在日子同样不好过,盘踞银夏的党项人小动作不断,太原刘崇又联络契丹人整兵备战,紧锣密鼓筹谋着反周复汉。

兖州慕容彦超算算时间,也快到了和郭大爷撕破脸的时候。

新生的大周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时刻。

如此局面下,根本无力对淮南用兵。

所以不管郭大爷态度有多强硬,有多瞧得起他朱秀,都不可能为了他轻起战端。

朱秀双眸微阖,大脑飞速旋转。

一旦李璟反悔不愿放他离开,他就必须另外想办法逃离江宁.....

突破口或许就是此次灭楚之战,只是究竟该从何处入手,还得仔细谋划.....

“吁~”

胡广岳一声吆喝,马车猛地停下。

朱秀坐在车厢里身子往前摇晃了下,掀开帘子探出头:“何事?”

胡广岳指着前方被兵丁封锁的道路:“好像是刑部监牢在转移囚犯。”

朱秀望去,一排排兵丁封锁道路两侧,严禁行人通过,百姓被堵在十字路口两头,腾空中间道路,有打着刑部监牢旗号的甲士押送一辆辆囚车驶过。

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像这样大规模押送死刑犯倒是不多见。

“侯爷快看!”胡广岳指着其中一辆囚车。

朱秀定睛一看,那囚车里押着一名披头散发的汉子,身上囚衣血迹斑斑,脸色苍灰目瞳无神,赫然是那位东宫左率将军郑存禄。

“传闻此人侍奉太子多年,也算尽职尽责,没想到却落得个革职处斩的下场。”胡广岳满脸唏嘘。

朱秀紧皱眉头,目送关押郑存禄的囚车驶过长街。

旁边有几个士子也在议论郑存禄,朱秀侧耳倾听片刻,发觉他们大多认为郑存禄是个忠义之士,不该受到太子迁怒,落得如此下场。

“先回鸿胪寺,然后你去打听打听,这郑存禄平时的人品官声究竟如何。”朱秀吩咐一句,放下帘子回车厢坐好。

“属下领命。”胡广岳抽打马鞭,调转马车走另外一条街回鸿胪寺。

下午时,朱秀和李从嘉坐在凉亭里玩象戏,这种早期象棋形制的游戏经过朱秀改良,基本上与现代象棋无二,更具可玩性。

李从嘉倒是沉迷其中不亦说乎,算是除了麻将之外的又一大爱好。

胡广岳气喘吁吁地跑来禀报道:“侯爷,属下探听清楚了,聚景苑之事过后,郑存禄被以渎职罪收押大理寺,李弘冀本来要求大理寺不审而斩,可大理寺卿孙晟以不符合刑律为由拒绝。

审查之后,孙晟认为郑存禄有过而无罪,更不至于处斩,只是判了个革职为民,流放岭南三年的罪名。

不曾想宋齐丘亲自施压,要求大理寺重审,改判郑存禄死刑,明日问斩!

为此,孙晟和宋齐丘当着皇帝之面大吵一架。”

朱秀点点头,孙晟可是南唐史上又一大名臣,没想到因为聚景苑的事情,也把他牵扯进来。

李从嘉拎着一枚还未落子的“車”,愤愤不平地道:“太子兄长为聚景苑之事,已经将当日值守的东宫卫率校尉以上职务者全数处斩,今日又枉顾国家法度,越过大理寺直接插手刑案,真是~真是~”

兔牙小胖子气得不轻,脸色涨红。

朱秀叹口气道:“郑存禄忠心尽职,并无过错。当日在方山之上,他一直率兵撵在我们身后,担心太子安危,才不敢轻举妄动。

否则的话,他完全可以带兵把我们围困山顶,哪里用得着跟在后面跑一夜,在那潮湿难耐的树林子里钻来钻去。”

李从嘉不忿道:“郑存禄出身寒门,自幼投军,在攻打汀州、泉州时,是他冒着矢石率人登城,死战不退,这才有唐军连战连捷,一举平定闽国之乱。

此人靠着军功一路升迁,父皇见他忠义勇猛,授他东宫左率将军之职。

可就因为他出身寒微,不受太子兄长待见。

如此一位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没死在战场上,却因小过要死在奸相手中,实在可惜!”

李从嘉不好得骂李弘冀,只能把火气撒在宋齐丘头上。

朱秀忽地道:“此事,说到底皆因我而起,若是连累一位忠义之人无辜枉死,实在心中难安!

不如想办法,救郑存禄一命!”

李从嘉挠挠头道:“小弟也有此心,只是不知该如何做。”

朱秀笑道:“郑存禄在太子、宋齐丘眼里不过是小人物,太子迁怒他,可总不至于亲自到刑场监刑。

郑存禄从大理寺转押刑部,听闻刑部侍郎王质与宋齐丘等人不和,又与晋王、徐先生交好,可以请他帮帮忙,找个死囚犯把郑存禄替换出来....”

李从嘉一惊,胖手捏着的棋子差点掉落,瞪大一双重瞳眼:“偷换囚犯,那可是触犯唐律的大罪啊~”

朱秀开导道:“是太子、宋齐丘等人破坏规矩在先,你为救人不得已而为之!

一为杀人,一为救人,只要不违背道义,有何不可?”

李从嘉胖脸紧皱,犹犹豫豫。

朱秀道:“你想想,郑存禄该不该死?”

李从嘉毫不犹豫地摇摇头,胖脸上的肥肉一阵晃动。

“郑存禄遭受迫害,不该枉死,那么你救他乃是义举,即便有些不合规矩,也无伤大雅,这便是成大义而不拘小节!”

朱秀语重心长地拍拍李从嘉的肩膀:“小六啊,做人有时不可太过拘泥。规矩是死的,无所谓对错,而人却是活的,做事情无愧于心便可。”

李从嘉眨巴眼,胖脸一肃,揖礼道:“朱兄诫言,小弟铭记在心!”

朱秀随手拨乱棋盘,笑呵呵地道:“好了,事不宜迟,六郎还是尽快去联系徐先生、王侍郎。

为免太子和宋齐丘生疑,我看此事最好还是由我出面跟郑存禄解释。

就算事情败露,太子和宋齐丘也只会迁怒于我。

虱子多了不怕咬,我倒是不在乎多得罪他们一次。”

李从嘉感激地作作揖:“朱兄考虑周到,小弟多谢!既如此,小弟这就去联络营救郑存禄!”

李从嘉放下手里的“車”,拱拱手快步离去。

朱秀拿起那枚黑“車”把玩了一阵,瞥了眼黑红棋子打乱的棋盘,暗暗有些郁闷。

YY小说

李从嘉这小子麻将玩得一般,学起象棋来倒是精进迅猛,这才几天,朱秀已经隐隐有压制不住的感觉。

这一盘棋如果不打乱,只怕输的人就是他。

胡广岳站在一旁憋住笑,朱秀瞥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查桧那边进展如何?”

胡广岳忙道:“回禀侯爷,查桧在徐氏的相助下,顺利筹建起昌兴货行,正在招收伙计购买骡马车辆,只等徐氏帮忙收购的一万石粮食送抵江宁,就能开始第一笔生意。”

朱秀满意道:“派人联络广和商行的吴大签,往后就由吴大签和查桧联系,昌兴货行在江北的生意,广和商汇要多多支持。

但是要注意保密,不要让吴大签和查桧知道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当作是我们从中撮合两家商行合作。”

胡广岳抱拳道:“属下明白!”

朱秀重新摆放棋盘,笑眯眯地朝他招招手:“过来,陪本侯爷玩一局!一局十贯钱!”

胡广岳脸一垮,不情不愿、磨磨蹭蹭地坐到石桌对面。

朱秀愉快地执红方先行,玩不过李从嘉,还玩不过你个河西蛮子?

嘿嘿~

~~~

翌日傍晚,江宁城东北三山门外,朱秀坐在一处草棚子下,百无聊赖地翻看一本《大唐西游记》手抄版本。

这手抄本还是从淮北流传过来的,看得出经过无数人之手,早已破损不堪。

《大唐西游记》的故事在江宁城很受欢迎,可惜受限于印刷技术的落后,难以大规模普及开,江宁百姓听到看到的,都是些零散章节内容。

前年在泾州时,朱秀已经招募刻工,率先在崆峒山采石场开展活字印刷术试验,看看能不能比毕昇提早百年把活字印刷术捣鼓出来。

泾州生活小报就是由于需要大量人手抄录誊写,大大限制了报纸产量,影响力始终局限在泾州安定县附近。

如果能改进印刷术,那必将是一次跨时代的壮举。

可惜离开泾州也快一年了,不知道崆峒山上的几处试验场进展如何....

“禀报侯爷,胡广岳驾车来了~”

查桧一溜烟地跑进草棚子。

朱秀起身望去,一辆骡车从官道驶来。

“进去,别露头。”朱秀朝草棚子里间,一处破茅屋努努嘴。

“诶~”查桧作作揖,躲进茅屋。

骡车停下,车板上跳下一名短褐汉子,乱糟糟的头发随意地用布巾扎着,脸颊处有刚刚结痂的伤疤,像是鞭子抽打留下的。

此人正是郑存禄。

郑存禄警惕地环视四周,看到朱秀时明显一愣,眼神瞬间变得极其复杂,怨愤、痛恨、感激等等神色交织。

“郑将军,别来无恙!”朱秀施施然地上前揖礼,笑容亲和,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

郑存禄紧紧看着他,说话声低沉:“你....为何救我?”

朱秀笑道:“那日我在街上闲逛,见到郑将军坐在囚车里穿过街市,便派人打听了一番,得知郑将军遭遇不公,心生惋惜,于是就请安定郡王和徐尚书等人出面,想办法救郑将军一命....”

郑存禄低吼道:“若非你们,某何至于被太子下狱问罪?”

胡广岳扶刀站在朱秀身旁紧盯他,浑身紧绷不敢松懈。

朱秀浑然不惧,讥诮道:“李弘冀刻薄寡恩,你在东宫当值多年,他可有对你高看过一眼?

你寒门出身,虽说战功斐然,但没有家世背景,永远不可能得到李弘冀和宋齐丘的重用。

这次,大理寺对你的判决是削职为民,流放岭南,可李弘冀却要你的命!”

郑存禄捏紧双拳,额头暴起青筋:“还不是拜你所赐!”

朱秀冷笑道:“的确是因为我!没有我们夜闯聚景苑,劫持李弘冀,也就没有你受到牵连。

李弘冀杀不了我,自然只能拿你泄愤!

你郑存禄为之效死命的主子,在他眼里,你不过是个承载怒火,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罢了!

你当年冒死登城,血战汀州、泉州,到头来却要死在李弘冀这样一个暴虐残忍、淫乐荒唐的废物手里,你甘心吗?

还是说,能被太子赐死,是你郑存禄的荣幸?”

朱秀的话,一字一句刀子般扎在他的心口。

郑存禄指尖陷入双掌,一片血腻,浑身轻轻颤抖,充斥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紧朱秀,眼瞳深处倒映他的身影。

朱秀微微仰头,冷冷地与之对视。

忽地,郑存禄浑身像泄尽力气般,往后退了一步,身子微微摇晃,他掩面狠狠抹了把泪水,双膝一屈重重跪倒,砰砰砰磕头。

朱秀神情漠然,并未阻止。

“你害我被太子所恶,逐出东宫,又救我脱狱,保住性命....今日某磕头谢恩,往后,你我恩怨两清,再不相干!”

郑存禄声音嘶哑,脑门淤青一片。

他站起身,深深看了眼朱秀,折身大踏步离去。

“敢问郑兄,此去可是要到寿州投奔刘仁瞻?”朱秀在他身后喊道。

郑存禄脚步一顿,没有回头,冷冷道:“是又如何?”

朱秀咧嘴一笑:“郑兄好眼光,刘仁瞻不错,是唐国少有的良将,他日必受重用。

只是刘仁瞻不肯投靠太子党,在朝中缺乏助力,郑兄如果去投效的话,最好还是换个名字,隐瞒过往经历。

相信以郑兄的能力,用不了多久就能崭露头角。”

郑存禄没说话,却把朱秀的话听完,沉默了片刻,一言不发地大踏步离去。

查桧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朱秀背后,小声道:“侯爷要我接近之人,就是他?”

朱秀淡淡道:“不光接近,你还要想办法和此人保持联络,培养感情,拉近关系,用一切利益和手段,让他和昌兴货行彻底绑在一起!”

查桧吓一跳:“侯爷这是何意?”

朱秀道:“不该问的别问,你只需要按照我要求的去做,我只看结果,不问过程!

给你个建议,昌兴货行做的是大宗货物贩运生意,难免要经常往返各处城关,和各地城关的守军搞好关系尤为重要。

寿州乃是淮西要地,也是昌兴货行的重点经营地,你可以从这方面入手,一步步接近郑存禄。

切记,不要让他知道你和昌兴货行的底细。”

查桧咽咽唾沫:“小人记住了。可是、可是侯爷,这人已经被革职,就算投到寿州刘仁瞻麾下,也不过是个小军卒,无职无权,侯爷何必高看他?”

朱秀看了他一眼,笑道:“两个月前,你也不过是个板桥店酒肆跑堂的小二,如今却当了昌兴货行的大掌柜,出入郡王、尚书府邸,还跟大名鼎鼎的吴郡徐氏做生意,那你说说,我当初又为何要高看你?板桥店那么多堂倌,我为何偏偏找你?”

“这....”查桧语塞,眼珠轮了轮,谄笑道:“小人明白了,这姓郑的和小人一样,都属于那种一朝不开窍,开窍就要发达的主儿!

这就叫、就叫慧眼识珠!侯爷有一双慧眼,小人和那姓郑的就是陷在泥巴窝窝里的珠!”

朱秀扯扯嘴角,一时间不知道该夸他还是该骂他,拍拍他的肩膀以作鼓励:“好好干吧!”

朱秀钻进车厢,胡广岳又用力拍拍查桧的肩,沉声道:“记住,你今日拥有的一切,都是侯爷给的,侯爷能给,也能收回!能给你,自然也能给别人!用心做事,侯爷赏罚分明,必定亏待不了你!”

“是是,小人一定铭记胡大统领吩咐!

小人恭送侯爷!”

查桧跪倒在路旁,目送胡广岳赶着车回城。

等到马车走远,查桧才站起身,拍拍身上灰土,咧嘴露出个灿烂笑容,学着朱秀平时的样子,两手后背,昂首挺胸,四十五度角望天,一股逼人之气油然而生。

从今往后,没了板桥店跑堂的店小二查桧,只有江宁城昌兴货行的大掌柜查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