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五十三章 紫云楼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五十三章 紫云楼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我得用这扎丝线为秀哥儿编个长命缕....”

吴友娣念叨着,佝偻腰身从一大堆布兜里翻找出一扎丝线。

她花白的盘发上斜插艾花,是一种艾草编织的头饰,又用剪纸做成草虫、蚰蜒之类的毒虫样式点缀在旁。

在端午时节,妇人如此装束有辟恶驱邪的用意。

朱秀忙拦住她:“您眼神不大好,还是不要耗费精神,这里不是有现成的?”

一堆布兜里,还剩几个草绳编织好的长命缕,涂抹得五颜六色。

吴友娣摇摇头道:“这些留着娘和你大哥戴,你是做官的,得用丝线编,还得娘亲手编,这样福分才足!”

朱秀怔了怔,无奈地笑笑。

朱武咧嘴道:“弟,你就让娘亲手编吧,图个吉利!”

朱亮举着银洋鼓儿摆弄:“小叔,往年阿嬷只给俺和大丫编长命缕,今年俺们轮不上,只能给你编喽!”

朱秀笑着摸摸小侄子的脑瓜,朝吴友娣揖礼,轻声道:“孩儿多谢母亲!”

吴友娣愣住,混浊的眼眸里渐渐蓄满水雾,扭过头迅速擦了擦眼角,责怪道:“娘能为你亲手编长命缕,心里头不知多高兴!当娘的替儿子做点事,哪里用得着谢!”

吴友娣说完,佝偻腰身缓步走进屋里。

她常年有腿寒的症状,湿气重遇冷时两条腿就疼得厉害,有时难以落地,勉强走路只能弯腰驼背,久而久之把腰杆也弄坏了。

这两日江宁城里阴雨不断,她的腿寒有所发作,从走路时沉重的脚步就能看出。

不过今日,吴友娣仿佛忘却了腿疼,褶皱暗黄的沧桑面庞洋溢笑容,手里拿着丝线走得那样轻快....

朱秀一声母亲叫出,高兴的不止吴友娣,朱武和杨巧莲同样笑意盎然,高兴的好似过年。

这声母亲,仿佛彻底把朱秀融入进了朱家人里,那是一种源自血脉相连的温情,割舍不断,有天然的亲近感....

朱秀也傻呵呵地笑了,心里似乎有汩汩暖流淌过。

这声母亲,比他预想的来得早。

他们相处时日不算长,但从一个眼神,一个笑容,更多不经意的举止间,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份母亲对儿子深沉的情感。

渴望亲密却又夹杂些许疏离,甚至还有一丝丝谦卑。

更多的,却是一份愧疚、自责。

那是当年在契丹人肆虐下,一个母亲没能保护好幼子而悲痛欲绝的情感,沉重且深刻。

朱秀清楚记得,当他第一次面对朱家人,认同自己就是朱家遗失幼子那一刻,吴友娣激动却又手足无措的样子。

这声母亲,消融了他和朱家人之间最后薄薄的一层隔阂。

从此后,这世上,他不再是孤苦伶仃之人,他有老母、有兄嫂、有侄儿女,有一个小家族需要他维系、保护。

朱秀感觉肩头上的责任加重了几分,内心却更加充实。

整一个晌午,一家子围坐在庭院里,编长命缕、包香果粽子,用白团、紫苏、菖蒲、木瓜摆盘装匣,一家人其乐融融。

四年多来,他度过了一个最温馨踏实的节日。

下午时,太傅府派人送来请帖,今晚周宗在紫云楼设宴,为韩熙载加授勤政点大学士、太子右庶子庆贺,邀请朱秀作陪。

届时,徐铉、李从嘉,周宗一家都会出席。

朱秀写了回帖,表示自己一定会准时赴宴。

本来朱秀想把朱家人带上,到时候在紫云楼单独摆一桌筵席。

吴友娣和杨巧莲不愿去,说是酒楼吃席价钱太贵,划不着,她们又有早睡的习惯,怕熬不住夜。

朱秀也不勉强,让她们带着两个娃娃留下,胡广岳也留下守卫,只带潘美和朱武前往。

朱秀知道她们还不习惯官宦人家迎来送往的礼节,对于如何跟官僚贵族应酬陌生且抗拒。

这些都不要紧,慢慢习惯就好。

不管朱家人什么样,只要有他朱秀在,天下就没人敢轻视他们。

晚饭吃得早,朱秀陪着家人们随意用些,等到时辰差不多了,就和朱武、潘美各自骑马前往紫云楼。

~~~

华灯初上,桑家瓦子早已是灯火通明,各大酒楼高挂大红灯笼,大街小巷人声鼎沸,空气里弥漫酒肉香气。

杂耍的艺人喷火、踩石球、吞宝剑、变戏法,主街上人群围成堆,叫好声不断。

卖糖人的、糖球的、枣糕的、各色粽子的、造型各异的白团兽花果的,叫卖声不绝。

酒肆里传出口音天南地北的划拳声,瓦子里表演着戏曲歌舞,大姑娘小媳妇成群结队,小娃娃们在人堆里钻来钻去,身后追赶着骂嚷声不断的爹娘们....

“哇!好热闹!”朱武满目新奇地瞪大眼,骑在马上转头四望。

一行三人进了桑家瓦子就寸步难行,拥挤的人群从马匹两旁紧贴着走过。

“自营马舍,代拴坐骑!

一百五十文钱,可寄放一宿,包水料!”

两个十七八岁的褐衣少郎挤到朱秀跟前,大声嚷嚷。

朱秀冲他俩招招手,翻身下马。

“我们三匹马,需要寄放马舍。”

“得嘞!小郎君放心,交给我们便好!”

一个少郎利索地挽起缰绳,另一个拿笔往舌头上蘸了蘸,在三块木牌上写下马匹编号毛色特征。

朱秀接过来一瞧,字写得歪歪扭扭,胜在准确迅速。

“这是五百文钱,剩下的算打赏,给爷看好马。”

潘美递过去半缗钱,虎着脸喝道。

两个少郎笑嘻嘻地接过,连连作揖道谢。

“大爷放心,我家马舍在这桑家瓦子里也是有名的,喏您瞧,就在那边!”

少郎指了个方向,朱秀望去,只见远处偏街拐角,竖立一杆幌子,上面隐约写着几个大字:洪记宝马寄放

三人迈步往紫云楼走去,不用牵马,在这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反倒走得快。

“娘嘞,拴一夜马就得一百五十文钱,忒贵了!”朱武心疼不已。

朱秀笑道:“这些拴马行做生意也是看人下菜,逢年过节价钱上涨,骑什么马给什么价,精明着呢!”

朱武感慨道:“俺们在板桥店跑船,一整个夏天忙活下来,倒还不如几匹马往厩舍里拴一夜....”

潘美两手抱在胸前,眼珠子不停扫过街上的漂亮娘子,哼哼道:“桑家瓦子寸土寸金,能在这里开马舍,背后怎么都有些门路,这种躺着挣钱的好事,轮不到普通百姓头上。”

朱武咂嘴,来到江宁半月,增长的见识比他前二十八年的人生加起来还要多。

朱秀更加在意的是江宁城宽松的营商氛围,直接促使了城市手工商业的兴盛。

因为朝廷政局稳定,当朝皇帝李璟又以宽仁之名享誉民间,这些都让江宁城里的气氛趋近于平和。

开封城与之相比,多了些严酷冷肃之气,随处可见的巡街使、府衙差役、坊市兵丁,使得整座都城的气氛趋于严肃。

“朱兄!”

紫云楼前,身后传来呼喊,朱秀回头望去,李从嘉和徐铉联袂而来。

身后还有两人,一个是曾经在洪福楼以扇会友的李德明,另外一位老者,年逾五十,一身绯色绸袍,头戴黑帻巾,相貌儒雅,老态明显,一双眼睛沧桑有神。

从五官相貌看,老者年轻时候,必定也是一位俊朗倜傥的美郎君。

“你二人乘车来的?”朱秀拱手见礼,笑问道。

李从嘉道:“街上行人太多,车马难行,交给拴马倌找地方停车去了。”

几人相视而笑,都对这寸步难行的瓦子街道感到无奈。

“某来介绍....”徐铉侧身让开,刚要说话,朱秀跨前一步,率先揖礼道:

“德明兄,洪福楼一别,没想到今日再见。”

李德明手里拿着朱秀赠送的精美折扇,笑吟吟地道:

“李某却没想到,慷慨赠扇的贤友人褚珣,竟然就是闹得江宁满城风雨的朱侯爷!”

“哈哈~让德明兄见笑了!当日化名与兄相识,还请见谅!”朱秀道。

李德明微笑道:“朱侯爷当日深陷囹圄,依旧有闲心听曲,这份从容镇定叫人佩服!”

李德明扬了扬手里的折扇:“这扇子乃是朱侯爷所赠,价值更是倍增,李某可算是占了大便宜!”

“哪里哪里,德明兄堂堂状元,这扇子经兄把玩,沾染状元财气,如果他日德明兄不要了,可记得还给我,打着德明兄的旗号转手一卖,还能净赚不少!”

二人你来我往相互吹捧,又存了取笑对方的心思,一时间言词上谁也没能占便宜。

李德明后退一步,拱拱手无奈道:“恩师您也看见了,这朱侯爷口才之伶俐,徒儿却是及不上的....”

儒雅老者微微一笑,捻着须目光平和地看着朱秀。

“晚辈朱秀,见过韩夫子!”朱秀面色一肃,恭敬揖礼。

能让李德明堂堂状元尊称为师的,自然就是名传江左的韩熙载韩夫子。

也是今日筵席主角。

偷偷打量韩熙载,嗯,比流传后世的画像更清瘦些。

“朱侯爷无需多礼。”

韩熙载微笑颔首,受他一礼,算是默认了和朱秀之间,长辈晚辈的身份次序。

“老夫与鼎臣互为知己好友,安定郡王也称老夫一声韩师,今日是好友相聚的私宴,老夫就倚老唤你一声文才。”韩熙载淡笑道。

朱秀忙道:“韩师是弟子尊敬的江南名士,能聆听韩师教诲,是弟子的荣幸!”

韩熙载微笑不改,直视朱秀,目光灼灼:“听闻文才辩才无双,刚才和德明寥寥几句听得老夫委实不过瘾,待会,老夫倒想跟你好好辩驳辩驳。”

徐铉和李从嘉相视苦笑。

朱秀眨眨眼:“不知韩师想辩论的题目是?”

韩熙载捻着须,神情认真:“没有辩题,老夫想好好痛骂你一番,你可以自辩甚至回骂,无需顾忌!”

“呃~”朱秀愕然,头次见面,这韩夫子是想跟他打一架吗?

李德明硬着头皮苦笑道:“恩师,不如我们先上楼再说,想必老太傅一家已经久等了。”

徐铉也苦劝道:“叔言兄切莫冲动,有话好好说。”

李从嘉小声道:“韩师,我们上楼再说,这里人多眼杂,韩师又是这江宁城里的知名人物,可不能做有损形象之事....”

韩熙载捻须冷哼道:“老夫从不在意什么名声形象,也罢,今日老夫和你朱文才皆是客人,还是先见见主人再说!请吧~”

韩熙载伸手邀请,朱秀哪里敢走在他前面,拱手道:“韩师先请!”

韩熙载点点头,也不客气,率先登上紫云楼。

徐铉、李德明向朱秀使眼色,紧跟韩熙载身后。

李从嘉小声道:“朱兄,待会说两句软话,不管韩师说什么,你可千万不要当真!”

朱秀迷糊道:“韩师为何要骂我?”

李从嘉皱着胖脸:“我也不知,似乎是因为韩师知道那首众生曲是你所作,有些生气....”

“噢?”朱秀心思微动,似乎明白了韩熙载为什么生气。

“总之朱兄作为晚辈,能忍让的地方还是尽量忍让,韩师年纪大了,脾气急躁,可别真惹他老人家动怒....”

李从嘉忧心忡忡地叮嘱。

“....我省得。”朱秀苦笑。

跟在李从嘉身后迈进紫云楼阁门,走楼梯登上紫云楼三楼。

潘美凑近压低声道:“你欺负过那韩夫子的闺女?”

朱秀大翻白眼,嘴唇启合轻吐:“放屁!”

“那就是文人相轻,韩老头瞧不上你的诗作!”潘美一脸恍然。

朱秀哭笑不得:“不可胡说!韩夫子虽然只有李德明一个弟子,但他从不吝指教后辈学问。”

潘美瞪大眼:“那为啥韩老头一见面就说要骂你?”

朱秀耸耸肩,表示自己也不知。

朱武气恼道:“待会要是打起来,俺第一个冲上去揪住那臭老头,问问他俺兄弟到底哪里得罪他啦!”

潘美看热闹不嫌事大,嘿嘿道:“来到江宁这么久,听过的名头最响之人就是这韩老头,要是把他揍一顿,只怕比聚景苑劫持太子更轰动!”

朱武面露凶狠:“太子都敢揍,还怕一个糟老头?敢骂俺兄弟,叫他尝尝朱氏铁拳的厉害!”

朱秀好笑又无奈,赶紧劝阻道:“两位哥哥稍安勿躁,韩夫子乃是真正的高洁清正之士,他要教训我,我听着就是了,无需动怒!

况且,论嘴皮子功夫,韩夫子可不一定说得过我!”

潘美大笑:“那倒是!这天下没见过比你小子还能鬼扯忽悠之人!”

朱武呵呵道:“嘴皮子功夫也是功夫,俺兄弟就是厉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