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九十七章 朱秀的野心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九十七章 朱秀的野心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侯府热闹了一日,好不容易清静下来,朱秀终于有机会好好看看这座新宅子。

马庆作为跟随他年头最久的老人,对于自家主子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

别的不说,单就那区分男女的茅厕,和一间宽敞向阳的浴房,改建得令朱秀相当满意,完全学到了泾州彰义军节度府里的改造精髓。

朱秀对自己的新家很满意,东二条甜水巷又是黄金地段,出门就是热闹的酒楼一条街,背后就是开封有名的乞讨市。

这乞讨市别听名字叫得贱,着实是闲逛找乐子的好去处。

下至鸡鸭鱼狗,上至珍宝古玩,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都有得卖。

东二条甜水巷西边走到底,就是更加有名的烟柳巷,各大莺苑青楼荟萃之地,去那里逛一圈,不光荷包空空,就连身子骨也得虚软几分。

之前朱秀还存了去长长见识的心思,可回到家中一看,老娘病重,几家娘子又凑一块闹得府里不消停,疲于应付,也就没了那份闲心。

听闻昨日柴荣从宫里出来,径直回了位于高皇街的府邸,相隔不远,想想朱秀还是没去搅扰,等明日朝会见面再说。

今日郭大爷带上柴荣去嵩陵祭奠圣穆柴皇后,还有郭侗、郭信几人的衣冠冢,闲来无事,朱秀也懒得出门,索性搬来躺椅,在花园池塘边晒太阳。

刚刚眯瞪一会,马庆匆匆来到,递来一份藏锋营密报。

“浑和尚....病故了?”朱秀打着哈欠扫过一眼,坐起身子,困意全无。

马庆叹口气:“去年就听说他腿脚越发不利索,到了冬天连床榻也下不去,没想到熬不过一年,人就没了....”

朱秀想起那名瞎眼光头的西北糙汉,那家伙是最早一批镇海营老卒,受伤后做了劳改场的管事。

泾州不安分的流氓混混,哪个没吃过他的苦头,朱秀花大力气改善民间治安,浑和尚贡献颇大。

“浑和尚也是孤儿,家中早没了亲卷,我已经吩咐泾州弟兄,将其送回老家厚葬。”马庆道。

朱秀重新躺下,“就这样安排吧,把他的那份抚恤,发给其余退下来的老卒。咱们虽然离开泾州,但那里还留有咱们的弟兄,该有的照顾一定不能少。”

“侯爷放心,我会让安定县里的盛和邸舍打点好。”

“陶文举那厮可有下落?”

马庆恼恨道:“这狗东西藏得严实,几日前在州桥附近发现他的行踪,咱们的人跟了一路,似是被他察觉,在袄庙附近被他给熘了。”

朱秀道:“陶文举熟悉藏锋营行事作风,他既然敢背叛我,一定想好了退路,开封城大,如果他躲起来,想要找到不容易。”

“就算挖地三尺,也一定要把这狗东西找出来!”马庆发狠道。

朱秀想了想,“明日朝会,王峻凯旋回朝,陶文举一定会想办法联络王峻,到时候定会露面,你们盯紧了,只要他露面,先擒住再说!”

“小人遵令!明日我亲自带人蹲守。”

朱秀摩挲着下巴冒出的硬胡茬,眼里划过杀气。

他已经从王令温处得到证实,陶文举的确在清流关附近出现过。

朱武一行的踪迹,就是武德司的叛徒透露给陶文举的,也是陶文举献计,引来李弘冀追杀。

这才有了之后的清流河追击,吴友娣落水。

朱秀攥紧拳头,从未像现在这样,想要亲手处死一个人。

陶文举、李弘冀,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马庆又道:“小人这里还有两份关于毕红玉和严平的消息,侯爷是否要听?”

“讲。”

马庆忙道:“李光俨逃回夏州后,李彝殷不仅没有追究他的兵败被俘之责,反倒让他继续担任五原镇将。

去年秋,党项人分支野鸡族在五原一带作乱,李光俨奉命镇压,大获全胜。

一月后,李光俨之父,李彝景病故,李光俨因功升任宥州防御使....”

“等等!”朱秀问道,“李光俨升任防御使,是在其父病故之后?”

马庆仔细回想传回来的情报,肯定道:“正是!”

朱秀冷笑:“李彝殷为了确保李光睿在党项族的太子地位,对族中后辈子弟防范到了极点,李光俨以勇武着称,李彝殷对他,就差把防备二字写脑门上。

按照李光俨的年纪和功劳,做个防御使绰绰有余,可李彝殷愣是等到李彝景病故,才舍得把这个防御使职位给自己的好侄儿。”

李光俨不是傻子,李彝殷对他怎么样,他心知肚明。

越是如此,李光俨对他父子越不满,也就越方便自己拉拢他。

“之后呢?”

马庆咽咽唾沫,小心观察着主子脸色:“李光俨回到宥州,李彝殷本想让他娶一个当地汉人官员家的女儿为妻,李光俨拒绝了。他....他娶了....娶了毕娘子....”

朱秀一愣,转头看着马庆:“李光俨和红玉成亲了?”

马庆点点头,大饼脸笑得比哭还难看。

朱秀又是一怔。

这个结果他不是没有预想过,毕红玉始终是个女人,孤身在外,无依无靠,李光俨虽是个党项人,却也相貌堂堂,年轻气盛,武艺又十分高强,两个人走到一起一点不意外。

“有关党项人的情报,是红玉送来的?”朱秀问。

“不错,是毕娘子亲手写的,很详尽。”

朱秀沉默了一会,道:“把毕红玉的名字从藏锋营去除掉吧,往后,你继续和她保持联络,但有关党项的情报,特别涉及到李光俨,不能只听她一面之词,还要另外派人打探。

有关开封的消息,若她主动问起,就捡些无关紧要的说,若她不问,则不用提。”

马庆道:“小人明白,毕红玉嫁给党项人,在定难军安了家,不可能再跟咱们一条心了,唉~”

马庆叹口气,觉得白白放跑毕红玉这么个得力之人,是藏锋营一大损失。

朱秀笑道:“李光俨是个可造之材,红玉跟了他,也算有个好归宿。

当年我和李光俨的约定,不过是口头协定,也不指望他能念我恩情,放他回去,只是要利用他的野心,分化党项族,成与不成,连我也没有把握。”

马庆都囔道:“要是侯爷早早收了毕娘子,也就不会白白便宜李光俨了....”

朱秀笑骂道:“好你个马三,本侯爷喜欢哪家女子,还要你来多管?”

马庆作势掌嘴,嘿嘿道:“小人不敢,只是替毕娘子觉得不值。”

朱秀哈哈大笑,要是马庆知道李光俨是历史上西夏的太祖皇帝,他就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太原那边情况如何?”

马庆笑道:“严平去到河东后,耗费半年时间,搭建起一张覆盖太原府五州之地的情报网,还使钱得了个仓曹参军的职事,如今河东情报流转顺畅,晋州战事取胜的消息,藏锋营在朝廷军报抵达前三日就已知晓。”

朱秀赞道:“严平干得不错,这小子头脑灵光,最适合深入敌后。”

马庆道:“起初侯爷把严平贬到太原,小人还觉得处罚太过,现在才知道,侯爷早有远见啊!~”

朱秀澹澹道:“严平性子里透露几分邪性,做事不择手段,这种人用得好就是一把利刃,用不好就会伤人伤己。

河东局势混杂,派他去就当历练历练,就算不能成事,于藏锋营而言也无损失。”

顿了顿,朱秀道:“我打算把河东藏锋营分部,和胡广岳手下第五都合并,组建缉事司,胡广岳任首任使司,严平任副使司,专职负责河东刘崇,和南唐的情报侦察。”

马庆吓一跳,双膝弯曲跪倒在地,哭丧着脸道:“可是小人有哪里做得不好,惹侯爷不满?”

朱秀示意他起身,笑道:“你办事尽心尽力,我很满意。莫要多想,只是藏锋营太过臃肿,无法兼顾周全,另立缉事司,也是为你减轻负担。”

马庆咽咽唾沫,这才放下心来。

“往后,藏锋营和缉事司并立,不分高低,互不统属,我会不定时抽调两边人手,互派检查,若是哪边犯了错,按军规处置!”朱秀澹澹道。

马庆心中一惊,弯腰揖礼:“小人遵命!”

侯爷如此安排,就是要让藏锋营和缉事司起到相互制衡、相互监视的作用。

“还有江宁那边,尽快安排可靠得力之人进入东宫,给我盯死李弘冀,他的一举一动我都要知道!”

“小人领命!”

朱秀躺下准备歇息会,挥挥手示意马庆退下。

走开两步,马庆回头道:“侯爷,小人有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

“说。”朱秀半闭着眼。

马庆道:“侯爷花费大力气,耗费钱财无数,在各地布置情报网,可又不让朝廷知道,这么做究竟为何?

之前小人猜想,侯爷是要助官家和太原郡公推翻刘汉江山,可是现在官家已经开国登基,做了皇帝,侯爷也是大周朝堂响当当一号人物,用不着再这么偷偷摸摸做事。

可若是有朝一日,让官家知道藏锋营和缉事司的存在,只恐帝心生疑,对侯爷不利!”

朱秀睁开眼愣住,马庆这个问题,让他始料未及。

马庆小声道:“大周朝当家做主的是官家,往后还有太原郡公,统一天下也是他们的事,侯爷毕竟是臣子,还是尽人臣本分就好....

小人是觉得侯爷为这天下操心太多,担心侯爷熬坏了身子,到头来反倒惹来祸事....

呵呵,有时小人甚至想,要是做皇帝的是侯爷该有多好,弟兄们为侯爷效力,就是为国家效力,将来也好为儿孙奔个前程....”

朱秀看着他:“这些想法,是你自己琢磨的,还是底下人都这么想?”

马庆忙道:“小人自己琢磨了些,和胡广岳、毕镇海他们闲聊时也说起过,大伙都觉得侯爷再像以前一样,瞒着朝廷私自培植势力,太过危险了....”

朱秀沉默了,脸色有些难看。

马庆慌张道:“小人说错话,惹侯爷不快,小人该死!”

朱秀摆摆手:“你提醒得正是时候,这些问题,是我没有考虑清楚,下去吧!”

“小人告退。”马庆撅着屁股退走。

朱秀躺下,两手枕着后脑勺,望着蔚蓝天空怔怔出神。

马庆的话让他突然意识到,一直以来,他都没有想清楚自己的将来究竟要何去何从。

离开沧州,是因为得罪刘承右不得已而逃命。

去到泾州虽说不是他的本意,但也算远离开封朝廷,有史匡威照拂,他倒也混得风生水起。

招降毕镇海、开办盐厂、组建藏锋营、掌控彰义军,其实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命,为了抗衡刘汉朝廷而增强手中筹码。

如今已是大周朝,对他威胁最大的刘承右早已魂飞魄散,他完全不用处心积虑培植势力,安安稳稳当开国侯爷难道不香?

按历史轨迹推算,如今已是五代末期,北方不会再有什么大的战乱,等到几年之后,那场举世震惊、影响深远的兵变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随大流顺理成章投入赵宋怀抱,再混一个开国功臣完全不成问题。

平心而论,他跟赵匡胤的关系不如跟柴荣亲密,交情甚至还不如跟张永德深厚,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以赵大耳的行事作风和历史评价,他只要甘于俯首称臣,结局一定不会差。

有这层门荫照拂,老朱家在大宋朝照样能显赫一时。

朱秀眉头拧紧,不知为何,一想到将来要投靠赵大耳,还要跪在他脚下称臣叩首,这心里就着实不是滋味。

有种浓浓不甘心、不服气的感觉。

换作柴荣,他就完全没有心里负担,称臣叩首服服帖帖。

“赵大耳其实也不错,当朋友可以,可要让我跪下来磕头,总觉得还差几分意思,更别说将来还有那赵老三,什么玩意儿....”

朱秀喃喃自语。

这兄弟俩如今在大周朝的地位完全比不上他,一想到将来,老朱家要向老赵家跪地臣服,世代效忠,这心里就跟吃了苍蝇屎一样难受。

如果柴荣在位,驾驭大周这艘巨舰继续噼波斩浪一路前行,朱秀觉得自己可以心甘情愿毕生效忠。

可如果历史无可避免,柴荣终将英年早逝,这天下间难道只有他赵大耳一人能站出来收拾局面?

朱秀有些头疼,阖上眼皮。

忽地,他勐地坐直身子,睁大眼睛,脸上表情很精彩。

他想到刚才马庆都都囔囔说的话。

继承大周江山的,除了赵大耳,难道就没有别人?

比如....我朱某人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