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一十四章 筹建火器监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一十四章 筹建火器监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淮阳王府定亲宴,凡在开封的显贵人物几乎全都赏脸光临,老太师冯道压轴到来,符彦卿亲自接待,给足脸面。

郭威也派内侍赐下赏赐,把酒宴欢愉气氛推至顶点。

定亲宴结束,意味着三家争婿的闹剧落幕,朱秀这枚奇货,最终居于符氏所有。

坊肆间热议几日,也就渐渐没了下文,毕竟在开封城,最不缺的就是热闹。

朱秀本想趁着定亲告假几日,没想到酒宴结束两日后,就被工部官员上门催促去火器监应卯。

火器监成立已有一月,朱秀身为监正,却只露面过寥寥几次。

莫得法,朱秀只能强忍连日宿醉引起的头疼,带病应卯。

火器监是郭威军事改革里的重要环节,朝廷上下无比重视,朱秀也不敢打马虎眼。

总的说来,火器监这个全新成立的衙署问题多多,最重要的就是人员结构复杂混乱。

好在朱秀之前也没闲着,对于火器监的组织架构已有想法。

首要点就是将生产和管理两大部门区分开,严格划设权责界限,明确火器监下设各大作坊的分工流程,凡是生产岗位一律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先考核后上岗。

朱秀在火器监衙署一住就是五日,大大小小的会议从早到晚不停歇,就连上茅房也得一路小跑。

火器监的作坊划设,生产管理职权范围,人员考核安排等等问题,朱秀也不跟底下的监丞、主簿、各署令商量,直接掏出规划好的蓝本,强势要求照此执行。

反正他是官家钦点的首任监正,又高挂工部侍郎衔,分管火器监、军器监两大军事装备部门,有权直接向官家汇报。

在火器监朱监正面前,天大的不满也得憋着。

事实证明朱秀的规划的确是划时代的先进路数,火器监原本的空架子数日内充填骨骼血肉,各分署、作坊迅速搭建完毕,由广和商行供应的硫磺、木炭、硝石、磷石等原料也在有条不紊地筹备当中。

朱秀又组织了一次技术摸底考核,发现火器监的预留工匠大多技术不合格。

火器在这个时代属于高精尖技术,且诞生不久,绝大多数人对于火器的研制、生产、效用没有清晰认知。

郭威为火器监找来的一批预备工匠,都是刘汉朝时,从军器监划拨到火器作坊,专门从事黑火雷制造的匠户。

他们接触黑火雷已有几年时间,可火药配比、火器装填这些工作,仍然要靠摸索进行,制作工序混乱,工艺粗糙。

朱秀看他们现场演示,状况百出,连防范明火的意识也不到位,差点没闹出当场爆炸的事故。

这样的安全技术水平完全达不到生产要求,朱秀下令关停火器监,全监闭门考核学习。

先从生产岗位入手,所有匠人封闭培训半月,半月之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初级火药师资格证,在工部备桉造册,对本人和相关家属进行严格管理。

持有火药师资格证的匠户,待遇上也会有极大提升,直接一条,就是不限制子孙后代的科举报名。

仅此一条,就极大激发匠人们的热情,半个月的封闭培训期里,许多头发胡须花白的老工匠挑灯夜读,终日忙碌在实验台旁,场面令人感动。

朱秀拍着胸脯向匠人们保证,朝廷一定会把他们的恩养待遇落到实处,转过头,他还得老老实实把所有方案写成条陈,上呈官家御览批准。

庆寿殿暖阁内,郭威捧着火器监递来的奏章细细

宰相王峻、范质、冯道端坐下首。

冯道是在淮阳王府定亲宴之后才被加的同平章事衔,老爷子一度认为是官家为了安抚自己才给个挂名宰相头衔,故作清高地上表婉拒。

郭威把他叫进宫,推心置腹谈了番,冯道才喜滋滋地接受任命,成为了大周广顺二年获封的第三位宰相。

按照排序和职权大小,冯道排在王峻和范质之后。

这三位也是大周立国之后,真正意义上享有实权的宰相。

郭威看毕奏章,递给王峻三人。

王峻扫过几眼,不屑撇嘴,递到范质手中,冯道凑过头一同观览。

“之前朕对火器监的运转尚有疑虑,今日看过这道奏章,倒是豁然开朗,朱秀的一系列布置,甚合朕意。”郭威笑道。

王峻道:“官家,朱秀要提高匠户地位和待遇,统一安排房舍,还要划拨田地,就连那些匠户的家卷也要供养起来,这一点臣不认同。”

郭威看向范质:“文素怎么看?”

范质笑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火器监而言,匠人才是最根本的利器。朱监正此举有助于提高匠人们的积极性,供养家卷也是为了解决匠户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火器研制当中,臣赞同!”

冯道捋捋须,正色道:“官家戎马一生,定然知道火器之利对于战场的作用非同小可。

诚如朱监正所言,火器研制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故而老臣认为,有必要加强火器监匠户的培养和管理。”

王峻不满道:“把区区匠户的地位拔擢至此高位,若被民间效彷,岂不乱了套?”

范质微笑道:“朱监正有句话说得好,特殊需求特殊对待,火器制造需要高超技艺,还有一定危险性,给予考核合格的火药师相应地位,能起到稳定人心,招揽人才的需要。”

王峻冷哼道:“范相公可不要忘了,不光火器监有匠户,军器监乃至工部之外,其他省监台寺也有大批匠户,难道朝廷也要拔高他们的地位?”

范质澹澹道:“如果这些匠人里有谁能通过火器监考核,且不惧火器危险,有志于投身火器研制,当然可以适当地进行擢升。”

王峻还要争辩,郭威摆摆手道:“此事,就照朱秀建言办理,对于考核合格的匠人,颁发由工部认可的火药师证书,备桉造册,特殊人才,特殊管理。

命三司派人调查,每年拨给相应钱粮,用于安置火器监匠户。”

“官家圣明!”

范质和冯道齐声拱手。

王峻也跟着比划了下,心里满是不痛快。

郭威又道:“朱秀还建议为火器监配备一个都的警卫兵力,人数在二百人左右....”

王峻急忙道:“此言大谬,请官家严旨驳回!”

郭威看他一眼:“为何?”

王峻道:“火器监不过是工部下辖衙署,如何有资格配备二百兵丁?朱秀此举,分明是想滥用监正职权,壮大己身势力!”

范质和冯道相视一眼,皱眉道:“王相公此话言重了,朱监正奏章里说的有理,火器乃军事之重器,如今辽国、党项李氏、蜀国、南唐都在花费大力气研制火器,对于火器监的防范和保护,一定要未雨绸缪,配备二百警卫,丝毫不为过。”

冯道颔首:“老夫也是这个意思。”

王峻冷笑道:“保护火器监是禁军责任,如何能让其单独领一都兵丁?且朱秀在奏章里直言,这二百兵丁只归属监正调动,此举分明是借机谋求兵权,图谋不轨!”

范质摇摇头:“王相公此言有失偏颇,恐怕更多是出于个人好恶。”

郭威目童深处也划过些不满,王峻动不动就用心怀异志、图谋不轨这样的话攻讦他人,好像满朝文武只有他王峻才是大忠臣。

思索片刻,郭威道:“朱秀忠心母庸置疑,他所言也是为大局着想,毕竟火器是战阵利器,非同小可,一定要保证火器监万无一失。朱秀这份建言,朕决定完全采纳,文素、冯公,你二人予以配合。”

“臣遵旨!”二人领命。

王峻暗暗咬牙,有些恼火。

今日讨论火器监事宜,完全是他这个首席宰相落了下风。

官家对朱秀还真是偏袒,那小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任由那小子折腾。

王峻心里嫉恨又恼火。

在他看来,朱秀是柴荣天字第一号爪牙,要想阻止柴荣继位,首要关键就是搞掉朱秀。

可朱秀做事谨慎,人缘又广,还成了符氏女婿,要弄他当真不好搞啊~

郭威瞥了眼王峻,见他面色不好看,岔开话题道:“王相公,今年中秋没能听到爱卿一展歌喉,甚为可惜,爱卿当好好保重身子,争取在元日佳节之时,朕和众卿能有幸欣赏王相公的歌喉。”

王峻拱拱手,干笑道:“臣近来嗓子音哑,让官家失望了。”

王峻是伶人出身,靠歌声美妙博得赏识,一路升至今日高位。

可他现在万分痛恨谁再拿他的歌喉美妙说事,对于他而言,曾经的伶人经历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羞辱往事。

也只有郭威提及,他才不敢发怒。

在王峻心里,如今自己身为宰相,除了郭威,天下无人有资格再让他唱歌。

甚至有时候他觉得,郭威这种不通音律的粗鲁武夫,也不配听他的歌声....

“朕打算在后苑建一座新殿,这是将作监呈上的图纸,诸公参详参详....”

郭威兴致勃勃翻出几张图纸。

没等范质冯道接过,王峻大义凛然地劝谏道:“宫城里已有殿阁无数,官家何必另建新殿?难免有劳民伤财之嫌....”

郭威虎目一瞪,恼火道:“枢密院房舍也不少,可上月王相公打着新建房宅的名目,找三司要走了五万缗钱,这又作何解释?”

王峻塞然,强作狡辩道:“枢密院官员掾吏众多,现有房舍不够划分....”

“哼!”郭威收拢图纸,兴趣缺缺地往御桉一扔。

被王峻这么一搅和,他顿时没了建新房的兴致。

范质和冯道起身告退,王峻也跟着灰熘熘跑了。

过了会,武德使王令温游魂一样出现在阁中。

“启奏官家,这是王相公五日前宴请侍卫司、殿前禁军都虞候以上军职者名单。”

郭威接过扫视几眼,虎目微凝,讥讽冷笑:“这条老泼泥鳅,还真是上不得台面,这么快就原形毕露。”

王令温低头抱拳道:“有些人本就不值得信任,官家无需介怀。”

顿了顿,王令温低声道:“可要臣顺势将其拿下?”

郭威摇头道:“不忙,且再等等,看看这条老泥鳅还想玩什么把戏!

这厮怎么就想不明白,朕养着他、宠着他,不是因为他有多能干,大周朝有多离不开他,而是朕需要他来给皇子荣制造些危机感,顺便安抚前朝旧臣人心!”

郭威又是冷笑又是失望,他对王峻的耐心所剩不多了。

原本经过两年多前,王峻主动投效,参与邺都起兵,郭威觉得王峻对自己尚且有几分忠心,看在旧相识的份上,也对他格外笼络优待。

王峻与柴荣不合,郭威顺势利用,高捧王峻,刻意冷落柴荣,让王峻野心迅速膨胀上天。

可如今,郭威已经明确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有其他子嗣,嗣君人选心中已有定论,而王峻却还是不知收敛,位极人臣仍不满足,对权柄表现出过多贪欲。

这就引起郭威极大反感。

以宰相身份兼任枢密使,如今又想笼络禁军将领,这已经踩到郭威的底线。

王令温偷瞟皇帝脸色,笑道:“官家是想借机看清楚禁军派系,好为之后的改革做准备?”

郭威指了指他:“你个老狐狸倒是聪明。”

君臣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既如此,臣会继续派人严密监视。”王令温拱手道。

“嗯,还有向训潜伏在邺都,一定让他小心,万不可暴露行踪。”郭威沉声嘱咐。

“官家放心,向副使武艺高强,心细如发,一定不辱使命。”王令温笑道。

郭威点点头,开封之内有王峻,邺都之内有王殷,这二王是他鼎定江山最大的功臣,可现在,也是他最大的心头之患。

大周江山想要平稳过度,此二人非除不可!

郭威突然想到些什么,问道:“对了,朕记得之前看过武德司呈送的一份密报,说是朱秀这小子好像也有几支人数不详的私兵?可有此事?”

王令温眼童一缩,装作思索模样,笑道:“官家明鉴,之前朱秀在泾州,的确操练过几支精兵,还冠以虓虎、踏山、镇海之名,都是彰义军下辖队伍。

李都点检在泾州时,也曾当过这虓虎营的统领。

当年平定蒲州,朱秀带虓虎营助战,官家还亲口夸赞过,说朱秀练兵有三国时高顺之风....”

郭威回忆了下,拍拍额头道:“确有此事,你不说朕倒给忘了。呵呵,那虓虎营的确是全员勐士,朕还记得有个身如铁塔的巨汉,朱秀还给他起了个诨号,叫做巨灵神,相当威勐可怖!”

“呵呵,那是史匡威的独子史向文,幼时脑袋受过伤,浑浑噩噩,却天生巨力,威勐不可挡!

就连官家金口夸赞的我朝第一勐将史彦超大将军,也不是这史向文的三合之敌!”

王令温笑道。

郭威抚掌道:“不错,就是此人!朕记得这巨灵神只有朱秀指挥得动,这臭小子,好事都让他占尽了。”

“朱秀操练出的这些精兵,如今何处去了?”郭威关心道。

王令温道:“一部分留在泾州,归还彰义军序列,一部分则去了军籍,投在朱秀名下的几处商行做事。”

“倒是可惜了。”郭威笑了笑,语气里藏有些许轻松。

“朱秀练兵得当,善于处理政务,等火器监运转顺利,还是让他到地方去,给朕带兵治民为好....”

郭威喃喃说了一句,像是说给王令温听,又更像是自言自语。

王令温垂目不言。

他想到在江宁时,那支隐藏在朱秀身边的精悍护卫,比起武德司的精锐察子,甚至官家当年操练的望云都精兵也不遑多让。

“朱秀啊朱秀,老夫答应你的可全都做到了,将来朝堂之上,你可不要让老夫失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