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二百一十一章 韩令坤的小九九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二百一十一章 韩令坤的小九九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23 17:31:38 来源:笔趣阁

翌日一早,朱秀拉开屋门,只见韩令坤负手在院中徘回。觭

“早啊韩将军。”朱秀笑着打招呼。

有亲卫送来洗漱热水和青盐,朱秀蹲在檐下漱口洗脸。

韩令坤从亲卫手中接过托盘,示意亲卫可以退下了。

亲卫见朱秀无甚反应,抱拳一礼退下。

“我可受不起韩将军伺候洗漱。”朱秀嘴里含着盐水,含湖不清地道。

韩令坤哈哈笑了声,半是认真半是开玩笑地道:“某有事想请朱副帅帮忙,当然要事前把朱副帅伺候周到!”

朱秀从木盆里掬一捧热水扑脸上,头也不抬地道:“能让韩将军纡尊降贵之事,恐怕不小,我可得多留几个心眼,免得被你一番花言巧语哄得团团转。”觭

“哈哈~朱副帅可真会开玩笑。”韩令坤不自然地干笑一声。

等朱秀洗漱完毕,二人到院中小坐。

院中植株翠绿,晨光倾洒下,照射满堂金辉。

朱秀捧着茶盏慢慢细品,韩令坤紧锁眉头,坐在那一言不发。

好一会,韩令坤才叹口气,抱拳道:“韩某特来向朱副帅请罪!”

朱秀放下茶盏,笑道:“何罪之有?”

韩令坤踌躇了会,低声道:“唐右卫将军陆孟俊,已经死了!”觭

朱秀笑吟吟地望着他,并不说话。

韩令坤无法从他神情里觉察端倪,心中更是惴惴不安。

稍作犹豫,韩令坤一咬牙道:“今日某便向朱副帅坦白,陆孟俊是被某下令斩杀的!”

朱秀点点头,“说说理由。”

韩令坤吞吞吐吐,“朱副帅可知,昔日马楚旧主马希崇,也在扬州城中?”

朱秀笑道:“马希崇投降南唐后,李璟便把他全家迁到扬州定居,这我当然知道。”

韩令坤又道:“某在邵伯镇击溃唐军,擒获陆孟俊后,率军直奔扬州,南唐东都府尹潘承佑弃城出逃,扬州士绅公推马希崇为代表,开城迎接王师。”觭

“呵呵,扬州士绅还是比较识时务的,我会奏明陛下,早日为扬州派下官员。”朱秀道。

韩令坤脸色赧然,搓着手不说话。

朱秀忍住笑,假意好奇道:“听闻陆孟俊正是马楚降将,当年马希崇取代兄长马希鄂成为南楚之主,陆孟俊也曾出过力。

怎么,陆孟俊之死,和马希崇有关?”

韩令坤更加脸红,吭哧好半天,才小声道:“当年陆孟俊攻打舒州,因觊觎舒州刺史杨昭恽家财,借口杨昭恽降而复反,灭其全族。

杨昭恽有一侄女,才貌双全,美名远播,杨昭恽投降后,就把侄女献给南楚之主马希崇,受到马希崇宠爱....

韩某....末将....末将进入扬州那日,马希崇把杨氏女送给末将......”觭

韩令坤越说脸越红,两只老茧满布的手用力揉搓。

朱秀装作恍然似的一拍巴掌:“我明白了!杨氏美貌,深得韩将军宠爱!知道陆孟俊被将军所擒获,想起当年家族血仇,苦苦哀求之下,将军为搏美人欢心,不惜秘密下令斩杀陆孟俊!

呵呵,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好一段风流韵事!”

韩令坤脸皮火辣辣烧得疼,只觉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扒开地缝钻进去。

朱秀摩挲下巴一层细密硬胡茬,很是为难地道:“陆孟俊是唐军大将,按理连我也没有资格擅自惩处,只能交由陛下处置。

韩将军却杀了他,这让我很难办啊~~”

韩令坤一咬牙,单膝跪地抱拳道:“一人做事一人当,是末将一时鬼迷心窍,有违军法,愿承担所有罪责!”觭

“哎呀呀~言重了言重了!韩将军快快请起!”朱秀将他搀扶起,好言相劝让他坐下。

韩令坤低着头唉声叹气,一副愁容满布的苦恼模样。

朱秀宽慰道:“常言道‘宝剑赠义士,美人配英雄’,韩将军乃当世英雄,自然不乏美人青睐!于私情而言,我也能理解。”

韩令坤看他一眼,又低下头只作苦笑。

朱秀想了想,“只是陆孟俊被生擒回扬州,有不少亲眼目睹者,到时候朝廷派人来接收俘虏,发现他却死了,不找个合适的理由,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韩令坤一愣,有些不敢相信:“朱副帅言下之意,不会追究末将罪责?”

朱秀笑了笑:“此事可大可小,就看如何操作。在我看来,陆孟俊死不足惜,无需为此感到自责!韩将军在此次淮南战事里多立功劳,那位杨氏美人,理当作为赏赐奖给韩将军!”觭

“朱副帅....”韩令坤抱拳,嘴唇嗫嚅,心里相当受用,激动得说不出话。

朱秀又道:“当然,陆孟俊之死还是应该如实向朝廷禀报,不能说是因为杨氏娘子的缘故,更不能说他是被韩将军所杀。”

韩令坤睁大眼道:“那该如何向朝廷解释?”

朱秀摩挲胡茬,笑道:“这样好了,就说我来到扬州提审陆孟俊,那厮满口污言秽语,出言不逊,我一怒之下将其枭首示众!”

韩令坤万没想到朱秀会愿意替他承担罪责,怔了怔,急忙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此事全因韩某而起,怎能叫朱副帅替韩某担责?”

朱秀无所谓地笑笑:“不妨事,陆孟俊如果死在我手里,陛下知道了,顶多只会斥责一顿,再就是罚我一年俸禄。”

韩令坤还想说什么,朱秀摆摆手道:“此事,重点不在陆孟俊是死是活,而在军法、朝堂规矩!未经朝廷许可,擅自处置敌方俘虏大将,往小了说是违背军法,往大了说有藐视朝廷,甚至是欺君之过!觭

所以,韩将军可得把杨氏女藏好了些,尽量不要让其抛头露面,等风声过后,自然不会有人追究此事。”

韩令坤满眼感激,重重抱拳:“朱副帅大恩,韩某没齿难忘!”

朱秀笑道:“你我既是殿前司同僚,又是南征同袍,自当荣辱与共!此事就这么决定了,韩将军也无需太过放在心上,淮南战事未定,我这里也还要多多仰仗将军!”

韩令坤沉声道:“朱副帅令旗所指,末将自当赴汤蹈火,为陛下、朝廷效死!”

解决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韩令坤身心都轻松了许多,脸上愁容尽消,有种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振奋感。

朱秀笑道:“杨氏留在扬州难免惹眼,我令武德司派人以官卷名义走驿路将其送回开封韩将军府上。”

韩令坤道:“全凭朱副帅安排,末将替杨氏谢过!”觭

“呵呵,不过韩将军可要提早修书一封回开封,让嫂夫人知道此事,免得到时候见面不知如何相处。”朱秀打趣道。

韩令坤不好意思地道:“内子李氏素来体弱多病,前些年诞下一子一女后就一直卧床养病,多年来一直劝我多纳妾室,好为家族开枝散叶。杨氏的事情,末将已经派家将赶回开封报之。”

朱秀点点头,唏嘘道:“嫂夫人贤惠,通情达理,将军真乃有福之人。”

二人从家长里短聊到淮南战事,又聊到古今变局,民政军务,越聊似乎越投缘,甚至忘却时间流逝,就连早饭和午饭也是亲卫送到院中,边聊边吃。

下午时,马希崇和几个扬州望族家长前来拜见。

朱秀在厅堂会见,畅谈一下午,还算宾主尽欢。

此次会谈,也是代表大周朝廷,安抚扬州士绅之心,表示大周将会重视扬州地域发展,保护当地士绅地主们的家财。觭

马希崇和一帮扬州士绅族长自然满心欢喜,争着表态支持大周在扬州的合法统治,也期盼朝廷早日派遣官员治理扬州。

昔日的楚王马希崇,如今已是个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不复往日威风,小心翼翼赔笑脸的样子,看上去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富家翁。

当年马氏一族纵横湖南何其威风,南楚极盛时占据二十九州之地,兵锋之盛连南唐也要礼让三分。

可惜自从老楚王马殷病故,马氏兄弟陷入内斗,南楚政局一日比一日糜烂。

李璟派遣边镐几度攻打,终于彻底打垮马氏政权,南楚分崩离析。

最后一任楚王马希崇投降南唐,迁往扬州定居,其他马氏族人流离失所,难逃厄运。

朱秀望着犹如惊弓之鸟的马希崇,也不免感到唏嘘。觭

这就是大多数乱世诸侯的最终下场。

而马希崇的结局,在五代十国一众家族割据势力里还算好的。

就在扬州城东边一百多里处的泰州海陵城永宁宫,昔年的南吴杨氏皇族就被李璟圈禁在那。

二十余年来,杨氏族人不曾踏出过永宁宫一步。

李璟甚至不允许杨氏族人与外人婚配,多年来,杨氏族内男女婚配,生出许多怪胎、畸形,永宁宫被海陵当地百姓视作鬼地,谈之色变。

杨氏凄惨下场,就连吴越国都看不下去,吴越王钱弘俶还曾主动表态过,愿意接纳杨氏族人,可惜李璟不予理会。

当年的南吴太祖杨行密出身寒微,凭借勇勐善战纵横江淮,历经无数血战才奠定根基,为江淮之地开创数十年太平。觭

时至今日,江淮民间甚至还会偷偷悬挂杨行密画像,四时节令虔诚供奉,感念他当年主政期间施行的仁政,让老百姓实实在在过了几年好日子。

可惜他死后,杨氏族人却被当成牲畜般圈养。

七月底,唐主李璟惟恐周军攻占泰州,解救杨氏皇族,派园苑使尹延范率领一支禁军秘密赶到海陵,杀尽杨氏男子六十余人,其余妇孺带回江宁充作军妓。

南吴杨氏灭族。

马希崇和杨氏比较起来,无疑幸运得多。

八月初,韩令坤顺利攻下泰州,泰州刺史方讷携家小逃回江宁。

吴越水师屯兵江阴,遭遇唐军大举围攻,吴越王钱弘俶写亲笔信向朱秀求援。觭

吴越是属国,又奉大周皇帝号令攻打南唐,夺下常州,牵制南唐水师在长江下游登岸北上,也算功劳卓着。

钱弘俶苦苦祈求援兵,朱秀不能坐视不管,亲自率军赶赴江阴救援。

与此同时,楚州查保靖向江宁求援。

周军攻入楚州数月,整个江宁朝廷都以为楚州唐军已经覆灭,没想到突然接到查保靖的求援书。

原来唐军还在楚州苦苦支撑,凭借水网优势和周军周旋。

李璟大喜过望,万万没料到,不起眼的楚州成了南唐在整个江北战局里,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李璟马上就想到,要把楚州打造成第二个寿春,当成楔在周军后方的一颗钉子,对周军形成牵制作用。觭

于是,在西面行营应援使许文稹的建议下,招募健勇,派遣禁军将领郑彦化、林仁瀚率领一支五千余人的兵马从白沙渡口过江,秘密赶往楚州救援。

郑彦化、林仁瀚都以勇勐着称,此前在朗州曾经大败王逵兵马,被李璟紧急调回江宁参与淮南战事。

林仁瀚更是新任镇海节度使林仁肇的亲兄长。

林仁肇率领唐军在泸州、舒州等地稳扎稳打,步步向寿春逼近,李璟把解救寿春之围的希望全部放在他身上。

数日后,一匹快马赶至**,禀报唐军动向。

此前赵匡胤取得**大捷后,留下韩重赟在此驻军,自己和老父赵弘殷率军回除州驻防。

赵弘殷赶来**时带来一人,赵匡义,补任行参军,随军参赞。觭

赵匡义也请求留在**,赵匡胤和赵弘殷商量后也就应允了。

**城头,赵匡义拿着草图,正在监督民夫修补城防。

这是十七岁的他第一次真正参与到军务当中,赵匡义相当兴奋,也用心学习,进步极快。

驻军事务有他协助料理,韩重赟可是清闲了许多。

“有紧急军情求见韩将军!”城下,一匹快马冲进城,传来军士喊叫声。

赵匡义趴在墙头往下望,韩重赟也从城楼走下。

“二郎,出了何事?”韩重赟问。觭

赵匡义摇头:“我也不知,似乎是从白沙渡口赶回的探马。”

“哦?莫不是发现唐军踪迹?”韩重赟兴冲冲地跑下登城道。

赵匡义紧跟在后。

“禀报韩将军,在白沙渡口以北五十里发现大股兵马,疑似唐军!”军士单膝跪地,双手高捧急报。

“什么叫疑似....”韩重赟骂咧一句,接过急报拆开来看。

赵匡义也凑过去看个仔细。

“数千兵马,打得旗号是宿州镇淮军?”觭

韩重赟狐疑地滴咕一声。

报讯军士咽咽唾沫:“禀将军,那支兵马似乎是夜里从白沙渡过江,而后一路北上,往天长县西边去了。”

“朱秀又搞什么花样?”韩重赟鼻腔里重重哼了声。

既然是镇淮军旗号,自然是朱秀的部下,韩重赟不疑有他。

赵匡义皱眉道:“莫非是唐军假扮?”

韩重赟嗤笑道:“不可能!唐军龟缩江宁,哪里还敢渡江!一定是朱秀这小子又耍什么心眼!

他是主帅,有什么功劳,肯定先想着镇淮军,毕竟人家才是他的亲儿子。不事先通知,明白着不想让我们插手。”觭

韩重赟撕碎急报,扬手一抛,纸屑飘洒在空。

赵匡义觉得哪里不对劲,“依我看,还是派人向除州禀报一声。”

韩重赟大咧咧地道:“用不着,我们只管驻守**,其他的无需操心。走走走,二郎再陪哥哥下几盘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