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二百一十五章 顺水人情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二百一十五章 顺水人情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23 17:31:38 来源:笔趣阁

十月,淮南气温骤降,东线周军还有近三分之一没有配给冬衣,朱秀一面派人赶回开封请求朝廷尽快拨给军备,一面继续屯兵**、石头镇,派战船封锁江宁至润州一段江面,对江宁形成威压之势。

月中,朝廷就近调拨的冬衣送到**,随行而来的还有武德司副使曹翰,京兆府尹、兼华州镇**节度使向训。

他二人带来噩耗,皇后符金盏,已于月初时薨逝,开封百官服丧,京兆、河南、开封三府辖地停止一切祭祀、嫁娶、酒宴活动,为期一月。

**县城,由县衙临时改建的淮南前军行营东线指挥所,朱秀见到了身穿丧服的曹翰和向训。

从除州赶来的赵匡胤、赵弘殷父子,刚刚升任除州节度判官的赵普,从扬州赶来的韩令坤,东线周军主要将领和官员济济一堂。

“陛下亲自操办皇后丧葬事宜,最迟明年二月底,陛下将会亲临淮南前线。”

曹翰环顾众人,目光最后落在朱秀身上。

赵匡胤、赵弘殷、韩令坤等人皆是感到振奋,陛下二度亲征,东线周军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一定会会在来年战事里取得更大进展。

曹翰从身旁锦盒里取出一份诏书,双手捧着看向朱秀:“陛下追赠史匡威节帅为太师、泾国公,陪葬太祖嵩陵。来时陛下托我转告,请朱郡公节哀!”

众人皆是起身,视线聚集在那道追赠诏书上。

朱秀长叹口气,双手接过,面北而拜:“臣代史节帅叩谢皇恩!”

曹翰又道:“陛下封史向文为安定郡公,授左卫将军,念及史向文情况特殊,无需当场接旨谢恩。”

自然又是朱秀代为领受。

曹翰身旁桌桉还摆放一道旨意,他和向训相视一眼,皆是面露苦笑,似乎谁也不愿意主动提及这最后一道旨意。

朱秀看看二人,笑道:“二位联袂而来,恐怕不单单只为送冬衣,向我等宣读这几道旨意,应该还有其他要事,就请一并说了吧!”

向训忙道:“曹副使奉陛下钦命南下,自然由他来宣读!”

曹翰无奈地瞪他一眼,向训转过头不与其对视,似乎在说这本来就与我无关。

所有人都看向曹翰,等着他颁布这最后一道旨意。

曹翰犹豫了下,拿起圣旨展开:“....诏书下达之日,免除朱秀淮南前军行营招讨副使、镇淮军节度使职务,即刻回京,另有任用!

以向训为淮南道节度使、淮南前军行营招讨副使、领镇淮军节度使,全权主持淮南战事!

以曹翰为淮南前军行营兵马都监!

......”

朱秀皱了皱眉,没想到就在他准备向紫金山发动攻击之际,柴荣会紧急调他回朝。

难怪曹翰和向训一同到来,除了宣旨,二人还是来接替他职务的。

特别是向训,头顶淮南道节度使职务,此后就是淮南地区实际最高统帅,就连率军围困寿春的李重进,名义上也要受他节制。

向训这些年历经高平之战、伐蜀之战,升迁之快就连朱秀也望尘莫及。

如今更是一跃成为淮南节度使,节制东西两线周军,名义上掌控淮南十四州的军政要务,可谓当朝第一封疆大吏。

站在朱秀身后的米信、田重进二将又惊又怒,米信是个暴脾气,忍不住就要张口质问,被朱秀狠狠瞪了眼,这才把到了嘴边的话咽回去。

韩令坤看了眼朱秀,又看看赵匡胤,低头不语。

赵匡胤和赵弘殷父子俩神情自若。

朱秀略微怔神,心中有种失落感。

但很快,他就平静下来。

眼角余光扫过赵大,当即明白了怎么回事。

赵大这一手报复来的还真快,定是他向柴荣打小报告,把楚州杀俘和除州整军杀韩重赟十一将两件事,添油加醋告了一通黑状。

“曹兄,向使君,恭喜!”朱秀笑道。

曹翰摇头苦笑,向训连连摆手,满脸惭愧。

“既然陛下召我还朝,我自当尽快归去。今日,就跟两位交接军务。赵虞候、赵老将军,还请二位暂时下去歇息,米信、田重进,你二人也退下!”

“是!”米信闷声领命,恶狠狠地瞪了眼赵匡胤父子,和田重进走出厅室。

赵匡胤似乎有些不悦,但见曹翰和向训没有任何挽留和表示,也只能和老父亲识趣地告退。

官衙正厅只剩三人。

向训一脸不好意思地道:“文才啊,按理说东线周军在你的统帅下节节获胜,形势一片大好,明年展开新攻势,东线周军必将承担进兵紫金山、攻打江宁的重任,这淮南道节度使,应该由你来当才对......

老哥我在京兆待的好端端的,也不知为何,陛下就紧急调我到淮南主持战局....

此事,我事先的确不知情,你可千万不要误会!”

朱秀爽朗一笑:“向老哥切莫多虑,陛下命你主持淮南战局,是对你的信任和重用,这是好事,兄弟我也替你高兴!”

向训搓着手,试探道:“你该不会在心里记恨老哥半道杀出,抢了你的功劳吧?”

“哈哈~在向老哥心里,小弟就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

向训嘿嘿一笑,眼底闪过狡黠。

都是带兵打仗出身的将领,谁不想在淮南大战里一显身手,为自己赢得累累名声和荣誉。

到目前为止,淮南战事总体进展顺利,特别在东线,朱秀主持下,除了楚州一场变故,其他各处都是顺风顺水。

明年将会对南唐发动新的攻势,向训此时来接替朱秀的位子,在外人看来难免有摘桃子的嫌疑。

向训自然也想参与到轰轰烈烈的淮南大战里来,可他也不想因此而得罪朱秀。

朱秀笑着宽慰道:“向老哥尽管放心,既是陛下旨意,小弟自当遵从!况且两年不曾回开封,家里的闺女小子,只怕都不记得我了,也是时候歇口气,回去探望妻小。

淮南战事和镇淮军子弟,就全托付给向老哥了!”

朱秀起身,郑重揖礼。

向训反而有些手足无措,赶忙起身搀扶住他:“朱兄弟放心,老哥一定不会辱没镇淮军威名,不负陛下重托!”

朱秀如此诚恳,向训心中感激又钦佩。

即便换做他自己,在连战连捷的情况下,陛下突然换帅,心里肯定会不痛快。

朱秀却能痛痛快快交权,这份胸襟当真没话说,此后也有利于向训接手军权。

曹翰低声道:“其实,若非楚州三千唐军一事被朝廷知晓,许多御史言官上书弹劾,江宁那边也是一片谴责之声,陛下也不至于紧急召回朱郡公。”

向训也苦笑道:“三千俘虏被杀在朝中引发不小争议,陛下也是顾全大局,担心因此激起江南百姓抵抗之心,对将来渡江南下不利。”

曹翰摇摇头惋惜道:“说实话,朱郡公此事做得有些不妥,那三千降卒不要也罢,只不过把三千颗人头送往江宁,这就有些耸人听闻了。”

二人看着面色平澹挂笑的朱秀,心里齐齐冒出一个念头:这家伙胸襟是有的,但复仇时的手段也着实狠辣。

杀三千唐军和十一个周军将领以告慰史匡威在天之灵,消息传到开封,引起轩然大波。

拍手称快者有之,叱责其凶残暴虐者有之,争论声相持不下。

曹翰和向训总结下来就是,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家伙,与他为友,总好过与他为敌!

柴荣也是为平息舆论,同时避免过度刺激江南臣民,才紧急召回朱秀。

朱秀笑道:“除州整军一事,陛下可有臭骂我一顿?”

向训道:“陛下得知**、天长驻军发现疑似敌军踪迹却不派人详细打探,十分生气,称赞你处置果决,及时稳定军心,整肃军纪,否则长此以往,日后定要酿出大祸!”

曹翰笑道:“高平之战后,陛下对军纪法令尤其看重,处置那十一个玩忽职守之人,朝廷上虽有微词,但陛下极力支持,朱郡公无需担心。”

“那就好。”朱秀点点头。

沉吟片刻,朱秀拱手道:“两位兄长,除却正常的军务交接外,小弟这里还有两件绝密要务,要拜托两位兄长代为执行!

如果事情顺利,淮南战事进展将会再向前迈进一步,也能给江宁朝廷造成极大麻烦,令其自顾不暇,让我军有机会在淮南彻底站稳脚跟!”

二人相视惊奇,向训忙道:“朱兄弟直说便是,我二人口风向来严禁,绝不会透露半个字!”

朱秀沉声道:“第一件事,我已经派遣武德司密探潜入寿春城中,与清淮军兵马都知郑冲取得联系,经过多番游说,此人答应充作我军内应!

通过郑冲,我得知,如今困守寿春的清淮军里,关于是战是降的争论日趋激烈,主降派以刘仁瞻的小儿子刘崇谏为首!

如果能和刘崇谏取得联系,允诺在其投降后保全刘家,说不定能坚定刘崇谏投降之心,助我军早日攻克寿春!”

曹翰和向训相视大喜,若果真如此,早日拔出寿春这颗钉子,西线周军全面占领寿州指日可待,也就不用像如今这样,面临林仁肇凶勐反扑。

曹翰疑惑道:“此事武德司并未上报朝廷,陛下也不知啊?”

朱秀笑道:“曹兄见谅,事关机密,是我下令暂时封锁消息的。本来想着,等联络好郑冲和刘崇谏,定下起事时间,再通过武德司密奏陛下。”

“原来如此。”曹翰恍然大悟,旋即假装埋怨道:“身为武德司副使,如此机密朱郡公连我也瞒着,难道是怕曹某知道了,和你抢功不成?”

“哈哈哈~自然不是!”朱秀大笑,“事情重大,没有把握之前,不好向陛下报告。

如今小弟即将回开封,这联络郑冲和刘崇谏的重任,就得落在曹兄身上。

曹兄和向老哥配合,一定能尽快攻破寿春!”

二人相视惊喜,没想到才刚来,朱秀就送给他们如此大一份礼物。

如果事情办成,顺利拿下寿春,可是大功一件啊!

朱秀打趣道:“两位老哥先别忙着偷乐,小弟还有一桩大功要奉上!

我已在江宁布下一个计划,行刺李璟之弟、晋王李景遂,嫁祸太子李弘冀,彻底激化江宁朝堂多年来的储位之争!”

二人一惊,曹翰忙道:“不妨详细说说!”

向训也神情凝重,一副聆听样。

朱秀解释道:“李景遂和李弘冀之间的叔侄争斗,二位应该是知道的。

多年来,江宁朝廷一直存在严重党争,以李弘冀、宋齐丘等人为首的太子党,和李景遂、李景达为首的宗室党势同水火。

若非淮南战事爆发,让江宁朝廷内部矛盾转移到南北战事里,李弘冀等人恐怕早就对李景遂李景达发难,更加不会允许李景达挂帅出征,掌控兵马大权。

不久前,江宁六军都押衙袁从范之子因贪墨军饷,被李景达所杀,袁从范悲痛欲绝,如今已渐渐倒向李弘冀。

我安排武德司察子买通袁从范府上管事,安插人手混入袁从范府内。

而今,李景遂加封天策上将军、江南西道兵马大元帅,江宁禁军皆在其掌控之下。

以袁从范的职务,有许多机会可以接近李景遂。

我们可以指派潜伏在袁从范身边察子,找机会杀死李景遂,那样一来,江宁朝野都会认为是袁从范出于私怨报复李景遂和李景达兄弟,而幕后真正的主使,只需要传出一拨流言,自然而然就能引到李弘冀身上。”

曹翰听得仔细,眼睛越来越亮:“李景遂久负贤王盛名,他的死必定会引起江南震动。

就算最后无法证明是李弘冀指派,他也难逃干系!

如此一来,江宁朝廷将会彻底分裂,双方矛盾激化,李璟一定会焦头烂额!”

朱秀微微一笑:“曹兄所言极是!此计划已在进行当中,后续安排,就交由曹兄负责了!”

曹翰喜得满面红光,拱手道:“朱郡公康慨,把如此大的功劳让于曹某,实在是受之有愧啊!”

朱秀笑道:“都是为陛下和朝廷效力,只要计划能得手,又何必分什么你我?”

“唉~朱郡公心胸之广,实在令曹某钦佩!”曹翰又是感激又是欢喜。

心里也闪过几分狐疑。

又是武德司的计划,可他怎么全然不知晓?

想来也是因为太过机密重大,朱秀下了封口令吧。

曹翰不知道的是,寿春内应和江宁行刺的计划,前期都是由藏锋营和缉事司完成的,为此还损失了不少人手。

后期才交接到武德司手中。

向训兴奋地攥紧拳头:“李景遂一死,江宁朝堂必定大乱,再加上寿春投降,我军就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全面跨过淮河,占领淮南全境!”

二人相视大笑,万没想到刚来就能捞到两件泼天大功。

“朱郡公厚赠,我二人铭记在心!”

曹翰和向训起身齐齐揖礼。

“诶诶~两位兄长快快请起,小弟可受不起!”

朱秀急忙搀扶,心里却不禁笑了起来。

这两份沉重人情可不是白送的,将来关键时刻,还指望这两位老哥能站出来支持他。

本来这两件事朱秀打算亲自主持,可柴荣一道诏令命他赶回开封。

既如此,倒不如送个顺水人情,让曹翰和向训承他恩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