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四十三章 为赵大指点迷津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四十三章 为赵大指点迷津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一盏酒喝完,两人大笑,关系熟络了许多,之前的一点不愉快也抛之脑后。

老史斜瞅朱秀,黑脸得意,臭小子,现在知道咱老史家也不简单了吧?

朱秀偷偷撇嘴,拱拱手以示失敬、佩服。

赵匡胤的意思,朱秀也听懂了。

不能走关系门路,以一个纯素人身份投军,赵匡胤担心就算顺利投到郭威帐下,也得不到郭威的重视。

一军都指挥使,统辖一千五到三千兵马左右,看似职权不高,但如果没有家世背景打底,单靠军功的话,两年时间想做到这个职位,还是比较困难的。

赵匡胤想用两年时间证明自己的能力,摆脱父亲的掌控,这就是他的焦虑所在。

朱秀眼珠一转,忽地道:“赵大哥可听过柴荣柴牙帅之名?”

赵匡胤道:“听闻过,据传他本是郭帅侄儿,自小投奔郭家,被郭帅收做养子,如今已是天雄军牙内指挥使。”

朱秀笑道:“不瞒赵大哥,小弟如今在柴牙帅麾下,担任行军参谋。我与史节帅从沧州而来,之前随天雄军一同驻守沧州城。”

“哦?贤弟竟在天雄军麾下任职?”

赵匡胤抱拳,有些惊讶,天雄军虽然不比当年声势,但也是郭帅麾下最强战力之一。

朱秀小小年纪,竟然能得柴荣看中,收入麾下,不是家世显赫,就是自身有几分本事。

濠州朱氏?赵匡胤细想,没听过说。

莫非这少郎真有什么过人之处?

“呵呵,柴牙帅对我有救命之恩,承他恩情混口饭吃罢了。”朱秀谦虚地笑道,姿态放的极低。

史匡威一脸狐疑,觉得朱小子在这赵大郎面前怪怪的,什么时候见他如此虚心客气过?

朱秀又道:“柴牙帅率领天雄军镇守沧州,数次击退契丹永康王大军,护沧州十数万百姓安危。柴牙帅乃当世豪杰,人中龙凤,正是求贤若渴之际,赵大哥何不前往沧州投他?”

“这....”赵匡胤迟疑了,“某倒是从未想过。”

朱秀继续蛊惑道:“赵大哥试想,郭帅的确名满天下,但也正因名声太盛,想要投在郭帅帐下,出人头地者多如过江之鲫!其中不乏家世显贵者,更不乏真正的饱学之士!

赵大哥志存高远,若是投在郭帅麾下,一定能凭借本事得到郭帅青睐,将来为将为帅不在话下!只是赵大哥想在两年内当上一军都指挥使,若无门荫铺路,只怕时间不够。

不如另辟蹊径,投在柴帅和天雄军麾下,或有奇效也说不定!天雄军乃郭帅手中嫡系兵马,柴帅初掌天雄军,正是用人之际,凭借赵大哥的本事,一定能很快出人头地!柴帅知人善用,绝对不会埋没赵大哥这样的人才!”

赵匡胤沉吟,陷入思考,朱秀一番话说动了他。

柴荣是郭威的养子,投在柴荣麾下,也相当于投在郭帅麾下。

重要的是,在柴荣帐下,竞争不如留在郭威身边激烈,崭露头角的机会也更多。

朱秀倒些粗茶水润润喉咙,一脸鬼祟地压低声道:“还有一点,赵大哥切莫忘记。郭帅如今升任枢密副使,枢密院使向来没有直接统兵的惯例,往后,或许郭帅会逐渐与兵权剥离开....”

“贤弟之意....”赵匡胤浓眉紧皱,与朱秀眼神交错,瞬间意会。

郭威是官家的亲信,更是朝廷元老重臣,升任枢密院使,看似位极人臣,职高权重,但也渐渐远离统兵之权。

枢密院掌握军机,有调兵之权却不能直接统领军队,禁军将领和节度使直接统兵,又无权利擅自调动军队,这便是相互制衡之道。

名义上来说,枢密院使更偏向于掌握军机大权的文官,充当皇帝的军事顾问,辅助皇帝做出军事决策和部署。

此刻去投靠郭威,如果目的是为了掌握兵权,直接得到带兵打仗的机会,说实话性价比不高。

赵匡胤领悟到了这一点,惊醒道:“若非贤弟提醒,某当真没有想到这一层!多谢贤弟!”

“赵大哥客气了!”朱秀谦逊地拱手。

史匡威盯紧朱秀,眼中愈发火热,越看越是欣赏,越是喜爱,越是舍不得放跑....

老史心里感慨,朱小子这脑瓜也不知咋长的,小小年纪,竟然像那些老狐狸一样,把朝廷里的门门道道看的一清二楚。

赵匡胤冷静下来,沉吟好半晌,道:“贤弟所言句句在理,只是,某与柴牙帅素未蒙面,仓促投效,会不会略显突兀了些?”

朱秀哈哈一笑,爽快道:“此事好办,我即刻休书一封,赵大哥去到沧州,面呈柴牙帅,牙帅知你来意,定会善待!”

“由贤弟做居间介绍人?”

赵匡胤一愣,旋即闭嘴不言。

史匡威酸溜溜地道:“赵兄弟可别小看这臭小子,他可是柴牙帅的座上宾,天雄军的宝贝疙瘩,柴帅和天雄军守城有功,多亏这小子相助!他帮你写这份举荐信,绝对好使!”

“哦?”赵匡胤更惊讶了,将信将疑,想不到朱秀在天雄军竟有如此地位!

这少郎究竟是何来历?

朱秀微微一笑,也不作解释,找店家讨来纸笔,当场研磨,洋洋洒洒写下一封词藻华美的介绍信,直把赵匡胤夸的天上仅有,地下绝无,乃当世堪比周勃、李勣的将帅大才!

“这....贤弟如此夸赞,愚兄如何敢领受?惭愧惭愧~~~不过贤弟这笔字当真有风骨,叫人眼前一亮!”

赵匡胤接过书信浏览一遍,不由老脸一红,面庞有些灼烫。

二十出头的赵大郎,此刻还是一位淳朴厚道的有志青年,面对这通篇盛赞,有些难为情,不好意思接下。

朱秀面不改色地道:“赵大哥此言差矣!小弟所写,句句发自肺腑!这些,不过是赵大哥的真实写照而已!似赵大哥这般文韬武略的麒麟之才,穷尽言词也难以切实描绘!”

“....贤弟谬赞了!愚兄愧领!”

赵匡胤呼吸都急促了几分,面庞泛红,从小到大,还未有人如此夸奖过他。

那位襄阳城外,法相寺里的老法师,也只是给了他“人中翘楚,或为一世豪雄”的评语。

史匡威黑着脸,直犯恶心,鄙夷地撇嘴。

赵匡胤有没有才能他不知道,但是朱小子绝对是个没脸没皮的!

当即,赵匡胤让康姓店主再上些酒肉,摆满一桌,和朱秀史匡威痛饮大吃,畅谈直到深夜。

赵匡胤在自己落脚的邸店里,又包下两间房,让朱秀和史匡威歇息。

翌日一早,三人在洺州城外道别。

“史节帅、朱贤弟还请留步,某告辞了!”

朱秀笑着揖礼:“今后赵大哥高升,小弟就全靠赵大哥照拂了!”

赵匡胤朗笑道:“贤弟举荐之情,愚兄永不相忘!今后你我既是同僚,更是袍泽,当以兄弟相交!”

“哈哈~大哥在上,请受小弟一拜!”

朱秀满面春风,顺势深躬揖礼。

“贤弟快快请起!”

赵匡胤忙将他扶起,拍拍他的肩膀:“贤弟去往濠州寻亲,万事小心,早去早回,愚兄将来在邺都等你!”

朱秀咧嘴笑了,重重点头。

又多了一份香火情,这样等将来跑路回来,请求柴荣原谅时,或许又能多一个帮他说情的人。

南边虽然安稳,却终究没有前途,为长久计,他将来还是要想办法,回归中原王朝。

“告辞!”赵匡胤跨上马,一抱拳头,挥鞭跃马往北而去,一路疾驰、一路风尘。

朱秀远远眺望,嘴角情不自禁地咧了上去,眉头飞扬起来。

公元947年,大汉天福十二年秋。

我在洺州遇见一个叫赵匡胤的年轻人,我用一场谈话,一封介绍信,为他迷茫的人生指明道路,此去,他将开启崭新的人生,成就一段传奇!

而我,也即将踏上南下之路....

朱秀微眯着眼,双手背负在身后,任凭瑟瑟秋风吹拂衣袍,充分享受这历史时空交错的伟大一瞬间....

忽地,朱秀只觉后脊背发凉,一转头,发现史匡威以一种难以言明的诡异眼神,似暧昧、似阴险、似凶残,直勾勾地盯着他。

“....”

刹那间,朱秀浑身发凉,有些怕怕,故作镇静道:“邺都已近在咫尺,我们还是早日上路吧!”

史匡威咧开大嘴,摸摸短硬的寸头,颅顶刀疤有些狰狞。

“对,赶路要紧,走!”

朱秀望着他骑马往前跑,赶紧爬上灰毛驴,两腿夹了夹,催促灰毛驴跟上。

总觉得老史今日有些奇怪,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