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十一章 复杂的斗争形势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十一章 复杂的斗争形势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9 23:31:21 来源:笔趣阁

前厅人数不少,除却各地镇将县官,凡是彰义军中,有职有衔的官员武将几乎全到齐。

史匡威端坐正中主位,戴乌纱翘脚幞头,穿紫绯圆领袍,胸前绣有团花,团花下还有一对活灵活现的踞狮。

自武周年间起,朝廷便兴起以官袍纹饰区分品级的传统。

只是绣有花纹图案的官袍,大多作为常服、时服,根据不同时节,由朝廷赐给各级官员,还未形成明清时期的补服样式。

节度使的品级在从二品至六品之间不等,往往根据节度使挂名职衔来定。

史匡威担任彰义军节度使,还挂着泾州刺史的职衔,按制,他在朝廷享受的是正四品待遇。

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按照规矩,史匡威没有资格穿紫服。

只是战乱多年,礼乐崩坏,藩镇大多自成一系,只要表示对中央朝廷的归顺和效忠,其他小节皇帝和朝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史作为一位小军阀,在彰义军这一亩三分地上就是土皇帝,节度府就是他的小朝廷,过过朱紫大员的瘾也无可厚非。

比起那些私底下穿赭黄袍,以王侯自居的节帅们,老史已经相当低调寒酸了。

当然,就彰义军这叫花子条件,也容不得老史狂妄跋扈。

史匡威左右两侧稍微靠下首处,摆放两张空交椅,还未有人坐,朱秀掸掸身上雪花迈入厅中,看了眼两把空椅子,知道自己并非最后入场者。

厅内,嘈杂的私议声戛然而止,十几双眼睛齐刷刷看向朱秀,眼神充满质疑、好奇、排斥....

显然,他们已经知道,史节帅身边新出现一名年轻人,彰义军这张本就不大的餐桌边,说不定得添双筷子。

“学生拜见帅爷!”

朱秀绷着脸,一丝不苟地揖礼。

史匡威笑眯眯地一指左侧下首一张空位:“免礼,坐!”

“谢帅爷!”

朱秀走向那处空位,朝邻近的两名官员拱手致意,而后施施然地坐下,眼观鼻鼻观心,一脸云淡风轻。

坐在他上首位的,正是支使裴缙,再往上,就是判官宋参。

判官主掌藩镇内的仓、兵、骑、胄四曹事,同时掌握钱粮赋税等财政大权,地位在藩镇文官系统里,仅次于行军司马。

支使位在判官之下,负责辅佐判官,经手具体的钱粮出纳事宜。

坐在他下首的是主掌狱讼的推官,相当于藩镇内的司法主官。

朱秀坐在支使之下,推官之上,正是掌书记一职在藩镇官僚系统里的地位。

史匡威如此安排,用意明显。

一众官员面面相觑,难不成掌书记一职,节帅有意让这名年轻人担任?

瞧他模样,还是个半大小子,会不会太年轻太草率了些?

史匡威捧着大陶碗悠然自得的啜茶,将底下僚属的反应看在眼里,黑脸面无表情。

朱秀满脸淡然,眼睑抬起飞速瞟过一眼,嘴角划过冷笑。

既然决定留在彰义军,做老史的狗头军师,迟早有一天都会与这些旧有势力正面相碰,朱秀对此早有心有准备。

只是瞧厅中众人反应,似乎并不欢迎他这个节度府新人。

看来老史说的不错,即便他身为节帅,彰义军也并非他的一言堂。

起码有两把椅子,几乎与他平起平坐。

朱秀朝上首两张空椅子望去,节帅升堂高坐,却要耐心等候属官到来,这两人的架子可真够大的。

一刻钟后,两个锦袍着身的男子前后脚步入厅中。

原本一众在打瞌睡、窃窃私语的官员急忙相互推搡提醒,纷纷站起身,朝二人神情恭敬地行礼。

朱秀也跟着站起身,拱手作揖。

“帅爷出征归来,我兄弟却未能出城迎接,实在失礼,还请帅爷恕罪。”

行军司马薛修明满脸愧色地躬身行礼,身边的是他亲弟弟,都知兵马使薛修亮。

史匡威大马金刀的端坐,关切道:“老太爷如何了?”

薛修明感激道:“有劳帅爷挂怀,家父偶感风寒,今晨突发头痛,现在经过大夫诊治,已经好多了,刚刚安睡下。”

“那就好。”史匡威点点头,指指两侧椅子:“你二人坐吧。”

“谢帅爷!”

待落座后,朱秀这才有机会仔细观察。

坐在左侧首位的行军司马薛修明,约莫四十岁许,相貌清癯,留一撮山羊胡,神情平淡,颇有几分望族子弟的端庄气派。

右侧的都知兵马使薛修亮,三十多岁,满脸横肉,相貌凶狞,刚才见礼时,态度也显得有些傲慢。

朱秀看看俩人,暗自腹诽,这兄弟俩肯定不是一个妈生的,甚至也不是一个爹....

史匡威搁下茶碗,清清嗓道:“人已到齐,开始议事吧!”

薛修明率先开口,将一年以来,彰义军的总体情况向史匡威做一个简单陈述。

朱秀倾听一会,不由点头,听说这薛修明是后唐清泰二年(935年)中的举人,后晋天福五年(940年)中的进士,肚子里果然还是有些墨水的,一番话说的条理分明,详略得当,老史这种大老粗听下来也毫不费劲,对泾原二州一年来的状况心中有数。

薛修明说罢,判官宋参又站起身汇报。

这宋参也不得了,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年仅二十岁就考中进士,堪称神童。

宋参说话啰嗦了些,还时不时引经据典,朱秀听得津津有味,史匡威却一个劲地打哈欠。

宋参说了一大通,将他主管的四曹事讲的清清楚楚,涉及到全军后勤总务,他能分门别类的归纳清晰,也算不简单。

顺带着提了几嘴财政事项,就将介绍钱粮大事的机会让给了支使裴缙。

裴缙讲话简练,内容也很简单,两个字概括彰义军目前的财政情况:缺钱,缺粮。

总结下来一个字:穷!

史匡威听罢脸色愈黑,使劲抓头。

接下来跳过朱秀,推官、巡官等依次汇报工作。

左侧第一排入座的几位节度府主要文官,只有朱秀没作汇报发言。

史匡威又朝右侧望去,都知兵马使薛修亮粗声道:“帅爷,四月时,临泾、良原两县,有暴民因为不满征粮发生暴动,我率兵镇压,折损不少兵马,请帅爷许我招募健勇,再将牙外军扩充至三千兵额!”

史匡威皱了下眉头:“钱粮不足,只怕再难供养一千兵员。”

薛修亮笑道:“近来关中也不平静,大批流民从宁州、邠州出逃,为防止暴民生乱,牙外军扩军确有必要!如果帅爷许可,我薛家可以为帅爷负担这一千兵马的粮饷。”

史匡威微微凝眼,旋即笑道:“三千五百牙兵的钱粮用度,大部分都靠薛氏周济,如何还能给薛氏增添负担!何况泾州原州人丁稀薄,再扩军的话,只怕百姓难以负担,此事不可行!”

“可是帅爷....”

薛修亮还想争取,薛修明出声打断道:“以彰义军眼下的情况,确实无法再招募男丁充军,此事以后再说!”

薛修亮压下眼皮,有些不甘地抱拳道:“谨遵帅爷令!”

简单询问了下泾州防务,史匡威咳嗽一声说道:“诸位,本帅今日有一项重要安排宣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