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五十九章 代行节度使权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五十九章 代行节度使权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下了城头,朱秀和温泰赶往牙城仓库。

宋参、裴缙率领几名属吏正在检查存粮。

仓房只有一间厢房大小,粮包却只码放不到一半。

地上洒落小半斗麦子,裴缙拿着笤帚簸箕,小心翼翼地一点点清扫干净,连一粒也舍不得浪费。

“目前屯粮只够牙军五日之用,要是粥和面糊再稀一些,顶多能吃七八日,再少,士卒就得吵翻天了。”宋参低声道。

朱秀面色凝重,今早的稀粥他已经吃到了,按照他的要求,节度府除养伤的史匡威,其余人的伙食和牙兵一样。

一碗稀粥喝下肚,感觉不到任何饱腹感,顶多能缓解些许饥饿感。

“府里还有十几只羊,两头耕牛,十几匹瘸马,全都宰杀掉,粥和面糊可以再节省些,煮的时候加些油荤和菜叶,争取让这点存粮够吃十日!

再派人向全城百姓购买荤油和菜果,家中有余粮愿意出售的,按照一斤六十文购买。”

朱秀沉声吩咐,看向裴缙:“这件事交由裴支使负责。”

裴缙连日来消瘦了许多,颧骨微微凸起,眼眶凹陷。

听到朱秀的话,默默在一旁扫地的裴缙愣了愣,嘴皮子哆嗦:“少使君还愿意....愿意用我?”

朱秀笑道:“县城仓房大火与你无关,莫要多想。”

裴缙眼圈一红,流下泪来,哽咽着长揖道:“多谢...多谢少使君不计前嫌!某...某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秀差点忍不住翻白眼,就让他当个后勤总管,打理好牙军伙食,合理分配手中余粮,怎么搞得好像当上了顾命大臣,肩负起托国之重一样?

裴缙读书不行,算账还可以,对数字较为敏感,在朱秀的调教下,已经基本能掌握阿拉伯数字的加减法运用。

身为支使,如今彰义镇的节度帅令出不了安定县,府库里的钱粮也有限的很,用不了几个人就能把账算清楚。

让他当后勤总管,也算人尽其才。

宋参现在兼任行军司马的职责,重新登记牙兵军籍,制定军规,分发符印,充作朱秀的第一助理。

事不宜迟,裴缙放下笤帚,带领两个属吏告退。

朱秀的任用让他容光焕发,精神抖擞,步伐也变得昂扬匆忙起来。

他的暴妻已经带着女儿投奔折墌城去了,如今裴缙可算是孑然一身。

他之前公开与薛家决裂,也让自己上了薛家的黑名单,想要重回薛家怀抱不可能了,只能和节度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可县城仓房一把大火,裴缙还以为烧掉了自己在节度府的前途,人生失去希望,变得终日浑浑噩噩。

没想到如今朱秀还愿意启用他,让他心里万分感激,下定决心就算抠自己的肉煮给牙军吃,也要让现有的存粮吃十日以上。

宋参又皱眉道:“百姓或许能出卖一些荤油果蔬,不过余粮只怕就很难买到了,不光军中缺粮,百姓手里也缺。”

朱秀沉吟片刻,将目光看向温泰,其中含义让温老头只觉头皮发麻。

“温氏是泾州除薛家外的第一大户....”朱秀幽幽说道。

温老头脸一垮哭丧道:“大户家中余粮也不多呀!温家光是族人就有五十余口,再加上家奴、仆佣、长工,也有近两百张嘴要吃饭!”

朱秀搓搓手:“多少拿出些,做个表率。”

温泰长吁短叹,一把白须都快揪光,咬咬牙道:“三十石!再多就当真没有了!少使君如果不信,可以随老夫回家,打开库房查看。”

朱秀面色一肃,拱手道:“温公高义,我代彰义军全体将士感谢温公!”

温泰手比划着“六”用力晃晃:“六十文一斤,少使君可不能食言!”

朱秀略显鄙夷地道:“瞧把你紧张的,六十就六十,真是小家子气!不过得记账,我手里也没那么多钱!”

温泰唉声叹气,只得捏着鼻子认下。

受局势影响,温家刚刚筹建起的新式绞麻作坊,也已全面停工。

温泰也希望朱秀和史匡威能带领彰义军挺过这一劫,否则真让薛家上位,温氏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能保全族人已算不错,至于新式绞麻法,到时候肯定就不归温氏所有了。

下午,朱秀留在府里,陪史匡威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老史的伤口有些发炎,浑身高热不褪,人半昏半醒,说话上句不接下句。

老大夫不懂炎症的概念,解释为热毒,在药方里添加几味药材,效果却不太明显。

朱秀帮不上忙,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史灵雁眼圈红红,说是要去请术士来施展请神之法,弄点符水给老史喝,被朱秀狠狠训斥了一顿。

马三急匆匆跑进屋:“小官人,牙城门口聚集了好多百姓,关副使请你快过去看看。”

朱秀吃了一惊,难道是裴缙向县城百姓收购粮食时用强,激起民变?

“快走!”不敢耽误,朱秀匆匆赶去。

赶到牙城门口,果然聚拢大批百姓,不下千人,还有许多正从外城各处汇聚而来。

聚集的百姓虽多,却无人闹事,大伙排成十多个纵队,似乎在有条不紊的排队。

再仔细看看,百姓们肩挑手扛,大包小包,有的拎着小半斗粟米,有的挑着十来斤麦子,也有的抱着装有荤油的瓦罐。

“他们....”朱秀一时语塞。

裴缙笑呵呵地拱手道:“百姓们得知军中缺粮,都愿意从自家口粮里匀出些,出售给节度府。短短半日,满城都传遍了。”

朱秀嘴唇嗫嚅着,眼眶略显湿润,喃喃低吟:“民心可用、民心可用!”

之前还担心百姓们就算有余粮也不愿出售,毕竟现在正是春耕时节,县城封锁,还不知道哪日能开禁,手里粮食多些,才能避免饿死人。

何况几日前的牙兵骚乱,着实祸害了不少人家,百姓们就算心有防范,对节度府有所抵触,朱秀也能理解。

却没想到,安定百姓如此明理善良。

关铁石领着一名布袍男子走来,男子一见朱秀,跪地拜首:“草民给小官人叩头。”

朱秀忙俯身将他扶起,关铁石笑道:“他是东鸡儿巷,吴记货栈东主,县里有名的大善人。这次,也是他发动乡邻卖粮,还率先送来五石稻谷。”

吴商户拱手惶恐道:“不敢当大善人称呼,小人世代为安定百姓,左邻右里皆是故交,平素里哪家有事,帮个急,算不得什么。”

朱秀见他面阔眉浓,长相颇为正气,不禁心生好感:“吴东主叫什么?”

“小人唤作吴大签。”吴东主笑呵呵地作作揖。

朱秀拱手道:“吴东主深明大义,我代表节度府先行谢过!”

“哎哟!小官人折煞小人啦!”吴大签不敢受礼,急忙避过身。

“小人知道,正是小官人创办阳晋川盐厂,还主导向泾原两州百姓免费发放食盐。如今安定百姓不缺盐吃,节省了好大一笔开销,乡亲们都念史节帅和小官人的好。

这次薛家作乱,放火烧了粮库,害得牙军缺粮,小人寻思着正是报答史节帅和小官人恩情的时候,便将厉害关系告知给乡亲们,大伙知道后,都愿意拿出家中余粮卖给节度府。”

朱秀笑的愈发亲和了:“吴东主和县城百姓们,怎么看待此次动乱?”

吴大签咽咽唾沫,咬牙切齿道:“不瞒小官人,安定百姓哪个不知道,薛家就是毒瘤!以前百姓们为吃一口盐,没少把血汗钱往薛家送。像小人这样的普通商户,更是饱受薛家欺侮,凡是挣钱的生意,薛家都想插一脚!

小人家里以前是做皮货买卖的,薛家派人收了小人的屯货,给了十贯钱,警告小人说以后不许再经营。没办法,小人才又办起了货栈....唉,只要能铲除薛家,小人甚至愿意捐纳一半身家!”

朱秀和关铁石相视而笑,宽慰道:“吴东主放心,薛家祸害彰义百姓多年,这次史节帅下定决心将其铲除,还两州百姓以公道。”

又勉励了几句,吴大签千恩万谢地走了。

裴缙笑道:“下官调查过,这吴大签在本县颇有善名,为人也明事理知大义,有他牵头发动百姓,收购军粮一定能顺利完成。”

朱秀叮嘱道:“一定要按之前定下的价格给付,不许有丝毫短缺。若是银钱不够,就用布帛充代。另外,把这吴大签记下来,往后还有用得着他的地方。”

“少使君放心,下官明白。”

关铁石道:“百姓们手里余粮不多,满打满算只怕也收不到多少。为长久计,还是要想办法弄到足够多的粮食。”

朱秀点点头,指了指源源不断从县城各处涌来的百姓,说道:“让各指挥把兵士们轮番带来看看,这就是安定百姓对我节度府的支持!有此民心,我们一定能渡过难关!”

牙城角楼上,魏虎面无表情地望着城门口热闹的场面。

身后的庞广胜忍不住感慨道:“史家三代不忘善待百姓,时至今日,彰义百姓仍感念史家恩情。百姓们愿意支持谁做彰义之主,一目了然....”

庞广胜从怀里取出一封火漆密信,迟疑着道:“将军,这封信,还要不要送出城?”

魏虎沉默半晌,伸出手,庞广胜将信交给他。

魏虎将信撕烂,撕的很慢,很细,成粉碎,一松手,纸屑被风吹散。

庞广胜松口气,露出笑容。

在他看来,安心留下,才是正确的决定。

魏虎突然沉声道:“你说,朱秀打散牙兵重新划分,是不是为了防备我?”

庞广胜一愣,犹豫着道:“卑职认为不是,毕竟动乱过后,各指挥人员散乱,重新划拨兵员,安排指挥使也属正常调动。”

魏虎沉着脸不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

庞广胜低声道:“将军还是觉得,节度府无法胜过薛家?”

魏虎凝眼,远眺城外。

“且先看看,朱秀会如何应付凤翔军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