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八十八章 开荒工程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八十八章 开荒工程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王守恩今日起的稍晚,临近正午才坐在厅室里用早饭。

半锅药膳炖鸡,一大碗太湖精白米饭,被他风卷残云般扫下肚。

前两日开封传来消息,他的长子右迁为贝州刺史。

贝州乃是河北中部重镇,在去年的战乱中损失惨重。

朝廷重建河北,贝州更是重中之重,他的儿子调任贝州,说明得到官家和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一时间,王守恩倍感欣慰,觉得王氏家族后继有人。

情绪高涨之下,昨天夜里,他特地招来两名新入府的婢女,都是十七八的年纪,水嫩动人,让他兴奋地操劳大半宿。

心情愉悦无比,只是身体略感疲乏。

马上就是知天命的年纪了,不服老不行啊!

王守恩默默感叹着,又多舀了一碗鲜美炖鸡汤喝下,锅里的枸杞、山参、黄精、锁阳等药材,被他吃个精光....

一名军士满头大汗跑进厅中。

王守恩端碗拿着汤匙,不满地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军士单膝跪下,抱拳急道:"启禀节帅,斛斯罗....死了!"

"噗~"

王守恩刚喝进嘴里的鸡汤喷出,手忙脚乱放下碗,连嘴也不顾上擦,嚯地起身:"你再说一遍?"

军士哭丧脸道:"宜禄镇将斛斯罗,昨天夜里,在县城玉笙苑被贼人杀害!首级...首级就挂在长武城头!贼人还留下字迹,说....说...."

"说什么?"王守恩暴跳如雷。

"说'杀斛斯罗,替天行道';!"军士硬着头皮苦笑道。

王守恩身形一晃,感到些头晕目眩,只觉一股火气从心口腾地一下燃起。

"长武城....难道是盐贩所为?"王守恩强捺怒火,迅速做出判断。

军士道:"据玉笙苑虔婆说,杀害斛斯罗的是一个女人,当天刚被她哥哥卖到玉笙苑,兄妹俩自称长武城人氏。斛斯罗的首级清早出现在长武城头,说明此事与附近盐贩脱不了干系。"

王守恩满脸怒愠,攥紧拳头厉喝:"该死的盐贩!这分明是对本帅进行公然挑衅!"

没有多做考虑,王守恩厉声下令:"即刻传令下去,调集三千兵马,随本帅赶赴宜禄县,与宜禄镇军合兵一处,本帅亲自统领,开赴长武城!"

"谨遵帅令!"军士大声应道,急忙下去传令。

当即,王守恩亲自率军连夜赶路,于第二日一早赶到长武城下,果然亲眼见到斛斯罗的人头,和一旁高挂的血书。

暴怒的王守恩顾不上歇息,下令封锁长武城,大肆搜捕盐贩,但凡有丁点消息就派兵抓人,抓到后也不审问,直接杀头处死。

长武城顷刻间陷入一片血雨腥风当中,恐慌反抗的情绪迅速蔓延开,周边村落还发生几起反抗静难军搜捕,打死军士的事件。

王守恩大怒之下悍然下令屠村,本就动荡不宁的长武城彻底陷入混乱,邠州盐贩的根基遭到毁灭性打击。

同一时刻,陶文举和严平悄然撤出邠州,在长武城西南面,阳晋川河谷道连通邠州的入口处,准备接纳出逃的长武城百姓。

果然,王守恩率军进驻长武城的三日后,大规模的恐慌性逃亡开始了。

从每日的两三百户,短时间内激增至近千户,大批百姓在有心人的指引下,来到河谷道,受到彰义军士的热心接待,帮助他们从河谷道前往泾州。

同时,河谷道前出之地,一座坞堡也在紧锣密鼓的修建当中。

往后,这颗楔入邠州的钉子,就是彰义军保护河谷道口的重要据点,也是长武城百姓眼中的明灯,通往向往中的美好生活。

王守恩起初对百姓逃亡不加重视,直到半月后,他再一次来到长武城,望着空荡荡的土城,再去周边乡村转悠一圈,才发现已是十室九空的局面。

大规模搜剿盐贩成效显著,邠州境内的私盐生意一蹶不振,官盐进项有所增加。

王守恩暗自窃喜,可是当他搜查出一批还未脱手的私盐后,立马从中觉察到不对劲。

长武城一处民宅地窖内,王守恩望着码放成堆的盐包,解开绳索打开一包,舀起一碗盐,竟然发现这些盐的品质,与他从泾州买来的上好白盐分毫不差!

部将把一名打得半死的盐贩拖到跟前,王守恩厉声逼问:"说!这些盐从哪里来的?"

血人般的盐贩有气无力地求饶,断断续续吐露话语。

王守恩听罢,眼睛死死瞪大,难以抑制的怒火从心底燃起。

这些盐,竟然也是从泾州运来的!

一瞬间,王守恩像是想明白什么,咣啷拔刀砍下盐贩头颅,嘶声怒吼:"史匡威!我定不与你干休!"

泾州吃盐不花钱,不可能存在盐贩,邠州盐贩手里的盐,分明就是彰义军派人送来的!

同样的盐,低价卖给盐贩,高价卖给他,两头赚,到最后血亏的可是他王守恩!

王守恩猛地想到,自己还提前预支了一个月的盐款给彰义军,更是像生吞了几十只苍蝇一样难受,挥刀大骂。

从来只有他占便宜,什么时候吃过如此大亏?

王守恩怒不可遏,传令静难军四处搜捕逃亡百姓,顺藤摸瓜找到河谷道口,点起三千兵马杀奔而去。

等王守恩赶到,看见一座土筑坞堡,异常突兀地出现在山脚下,扼守住进山道路,更是差点气得吐血三升。

这里还算是邠州地界,在他眼皮子底下,彰义军竟然悄悄摸摸修建一座坞堡,专门用来接纳邠州逃亡百姓。

这种明目张胆的抢人行径,简直令人发指!

坞堡还未完工,还有几处豁口没有合拢,但并不妨碍它发挥作用。

王守恩望着两丈多高的土墙,外侧墙体上,竟然还漆着一行大字:泾州欢迎您!

墙头上,一杆彰义军旗号的黑红色大旗迎风招摇,异常刺眼。

王守恩愤而下令用云梯进攻,部队刚冲到土墙下,墙头垛口后便射出密集箭矢,数十人中箭身亡,上百人负伤,静难军的攻势被压制住。

墙头又多了几面军旗,人影晃动,一名披氅衣、戴纶巾,手摇鸡毛扇的白面小生,在众人簇拥下出现,笑吟吟地朝堡外的王守恩摇摇手。

王守恩收拢部下,骑马倒提大刀,指着土墙头怒喝:"你是何人?叫卑鄙小人史匡威出来见我!"

朱秀拱手,朗声道:"史节帅伤势未愈,不便见人,请王使相见谅!有什么事,王使相与我说便是了!在下朱秀,见过王使相!"

王守恩又惊又怒,没想到这白脸小子就是朱秀!

助史匡威扫除薛家的就是他!

据说史匡威还让他代行节度使职权,没想到如此年轻!

"你彰义军越界,私自筑堡,侵占我邠州土地,是何道理?史匡威勾结盐贩,贩卖私盐,鼓惑邠州百姓逃往泾州,这些事,本帅定要禀明朝廷,将你彰义军治罪!"王守恩怒吼。

朱秀摇头大声道:"王使相可不要胡说,彰义军一向遵纪守法,生产的盐只供应治下百姓,怎么会贩卖私盐?奈何盐枭势大猖獗,屡剿不止,我们也是苦不堪言呀!"

"你!黄口孺子!满嘴胡言!"王守恩气得浑身发抖,恨不得抡起大刀砍了朱秀的头。

彰义军本身就是关中最大的私盐贩子,还在这里贼喊捉贼!

朱秀笑道:"泾州邠州相邻,两地百姓本就时常走动,何分彼此呐?王使相无需多疑,什么鼓动百姓抢夺人口,没有的事!只不过,听说邠州发生**,百姓恐慌,我彰义军担心受到流民冲击,所以在此建坞堡。王使相不必大惊小怪,我保证,等邠州动乱平息,彰义军自会撤走。"

"诡辩!一派胡言!"王守恩气得热血冲头。

有心下令进攻,但堡内彰义军明显早有准备,他来的匆忙,也没携带什么攻城器械,再度冲城只怕会死伤惨重。

"撤军!"王守恩不甘心地大吼,率军退走,准备回去调遣主力,携带攻城器具再来,一定要把这颗钉子拔除。

否则的话,邠州百姓逃亡的局面,只怕难以止住。

土墙头上,朱秀远远望着王守恩退兵,暗暗松口气,摊开手掌,看着汗水淋淋的掌心苦笑连连。

这座土堡从陶文举和严平潜入邠州时开始修建,到现在快一个月了,也只是将外围土墙围拢,受限于地形和时间,不可能造的太大,作用也只是为了接纳邠州逃民,并非真的要跟静难军开战。

朱秀身边,陶文举和严平等人也长长松口气,如果刚才王守恩当真要猛攻,只怕仓惶撤退的就是他们了。

"抓紧时间修建坞堡,我再给你们调来两个指挥的人,还有十几枚黑火雷,小心防备王守恩偷袭!"

朱秀严肃地叮嘱道。

陶文举和严平急忙躬身领命。

看着二人,朱秀稍稍思索,又道:"今后,陶文举任行军参谋,严平任牙军左厢军使,暂时统辖四个指挥的兵马,驻守河谷道。"

二人大喜,行礼拜谢。

陶文举担忧道:"王守恩定会再来,难不成真要与静难军在此大战?"

朱秀淡淡道:"无妨,王守恩马上就要有更重要的事情处理,顾不上理会我们。趁他无暇顾及这段时间,抓紧将愿意前往泾州的百姓带回来。"

陶文举眨巴眼,不明白朱秀话语意思,严平朝他使眼色,低声道:"不该问的别问,照做就是!"

陶文举反应过来,赶忙道:"是我多嘴了,少使君恕罪!"

朱秀没有责怪,淡笑道:"你二人这次在邠州配合的不错,目前为止,已经为泾州带去近三千户人口。日后,当继续精诚合作,完成任务!"

"谨遵少使君之命!"二人忙鞠身施礼。

"派人通知毕镇海,今后由他全面接手邠州的私盐生意,不光邠州,邻近的宁州、坊州、乃至京兆,彰义军的私盐生意全面铺开!

**和王守恩断彰义军的官盐供应,我们就让他的京兆盐监一分钱都赚不到!"

陶文举和严平相视震惊,少使君当真想让彰义军变成关中最大的盐枭,官盐私卖,**挖朝廷墙角!

而且泾州白盐定价不会高,保证各地百姓都能吃得起,走量大管饱的促销路线!

如此一来,钱和名声都赚了,彰义军只怕要成为朝廷的眼中钉!

这才叫大手笔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