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零九章 赵大:妖孽的世界我不懂

江宁城。

南唐李昇立国后,改金陵府为江宁府,定为国都,与东都江都府并称东西二都。

"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山翠。楚云朝下石头城,江燕双飞瓦棺寺。

吴士风流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味可人...."

彼时的江宁城,富庶繁华,安宁祥和,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百姓安居乐业,悠闲度日。

才子佳人风流俊俏,温和近人。

汇集大江南北的各色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闲暇时泛舟于秦淮河上,登**赏朝霞暮云,游古刹凭吊先人遗迹。

又或是邀约三五友人,于勾栏瓦子间**言欢,听歌女婉转楚楚糜音,看舞姬婀娜身姿,若是性致高涨,还可洒下重金邀约美人共度良宵。

倘若囊中羞涩也不要紧,投上拜帖,写上自己所作的辞赋文章,又或是新颖曲调,送美人审阅。

要是文采斐然投其所好,受到美人青睐,便可受邀前往闺阁相见。

等到话语投缘,相谈甚欢之后,已是月上中天,共赴巫山行**已是兴之所至,水到渠成。

再退一步说,若是个穷酸才薄之辈,既无万贯家财又胸无点墨,那只有拼相貌了。

如果自信长相上不输宋玉潘安,当然也可以靠脸吃饭,自有不差钱的娇娘们愿意养一帮美男奉承自己。

要是无钱无才无脸的三无青年,又想抱着亲近美人的机会,那想来只有去应聘龟公比较合适。

江宁城中连区划片的瓦子里,多的是迎来送往的男侍,涂脂抹粉、搔首弄姿者不在少数。

不管世道如何兴盛,贱业行当总是不乏投身者。

傍晚时分,落霞消褪,天色暮沉,江宁城中规模最大最兴盛热闹的西梁河瓦子迎来客流量高峰期,诸多锦衣华服的士人豪客呼朋引伴游走街巷,寻找今夜心仪的买醉留宿之地。

也有许多身穿朱裙罗裳、佩戴流玉翡翠的大小娘子,手执各色样式花纹的纨扇,相约流连于金银玉器坊、香料铺子、果脯食店。

瓦子勾栏是大型商业娱乐综合体,绝不仅仅是买醉**,服务对象下到三岁上到八十,各不统属,互不干扰。

举家出游者也数不胜数,繁荣热闹程度远胜开封。

西梁河瓦子主街上,游人如织,摩肩接踵,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有俩人沿街闲逛而来,混杂在熙攘的人群中毫不起眼。

年长者约莫三十多岁,中等个头,略显瘦削,神情恬淡,像是个清逸翛然之士,名叫徐铉。

年少者十二三岁,身材敦实,面貌白净忠厚。

他的长相有些奇特,让人看一眼便能留下印象。

宽广的额头,两道平直浓眉,眉下一双眼睛竟然生有重瞳。

他的嘴唇略微丰厚,龇出两颗整齐洁白的门牙,整个嘴部略显前突,俗称"骈齿",就是龅牙。

仔细看的话,竟然觉得有几分可爱,像只白胖兔子。

他的名字叫作李从嘉。

此二人锦衣玉带,气质不凡,自然不是寻常百姓。

徐铉出身吴郡徐氏,也算是吴郡望族,家族世代不乏在朝为官者。

徐铉幼时便是名动江左的神童,号称十岁著文章。

步入仕途后,担任率更令,管理宗室文牒和奖惩赏罚,算是个得罪人的苦差事。

徐铉性情寡淡,在官途上无欲无求,自觉无法胜任,数日前很果断地递交辞呈,不干了。

辞职以后的徐铉心情愉悦,连日来都到西梁河瓦子寻找佳酿品尝,每每尝到美酒,便兴高采烈地彻夜欢饮。

李从嘉的身世更是不凡,乃是当今唐主李璟第六子,受封为安定郡王。

十年后,他会为自己改一个新名字,李煜。

李从嘉是南唐朝廷和民间公认的天才,有文曲星转世之名,小小年纪便精通诗词歌赋,音律曲韵琴棋书画更是无一不通。

天才人物之间往往更能相互吸引欣赏,徐铉和李从嘉一见如故,以忘年交相称。

李从嘉年纪虽小,为人处世却十分老成,是一位温润笃厚的小君子。

今夜闲来无事,二人便相约前往西梁河瓦子听曲。

二人边走边聊,李从嘉手拿一把竹制叠扇,轻轻摇晃,目光略显好奇地四处张望。

身为皇子,又是个清寡性子,李从嘉极少到瓦舍里游赏,莺莺燕燕之所更是从不踏足。

不过他喜好听曲,徐铉说江宁城里最动听的歌喉都在瓦子里,李从嘉耐不住好奇,便跟来瞧瞧。

路旁传来争执声,两辆马车为了争抢道路,结果发生擦碰,停下来理论,游人们纷纷绕行,商贩也忙着将摊子挪远些,以免两伙家奴动起手来受牵连。

如此一来,着实影响交通,徐铉和李从嘉也不得不挤在人群里,一点点往前挪。

"街口处明明挂有车驾一概绕行的告示牌,还有徼巡把守,为何他们还将车辆驶入?"李从嘉不解地问道。

徐铉朝两伙推搡到一块的家奴看了看,淡淡道:"一方是尚书右丞袁鸿卿家,一方是宣政院同知宋洵家,都自以为是高门显贵,视律令为无物。"

李从嘉皱起眉头,两颗门牙露在嘴唇外,神情严肃,看起来却颇为滑稽。

"告示牌是江宁府尹所立,这些人肆无忌惮地依仗特权藐视法令,损害官府声誉,百姓看在眼里,心中定然有诸多不满。"李从嘉摇摇头道。

经过推搡,积蓄火气,双方家奴已经动起手来,撕打在一块,怒骂声尖叫声乱作一团,不远处有几名徼巡,站在原地观望,并不靠近,等他们打得差不多了才会上前制止。

徐铉拉着李从嘉快步离开。

"区区开封府尹,如何敢得罪中央朝官,这些明面上的规矩,不过是立给普通百姓的。"徐铉冷哼。

李从嘉小脸紧皱:"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回宫请求父皇下旨,严肃律令。"

徐铉笑了笑:"小郡王严以律己,可惜并非人人皆能做到,掌权者尤是。"

李从嘉认真地道:"王朝帝都,盛世气象,应该是君臣同享。倘若没有城中数十万百姓,又哪来这些繁华?"

徐铉笑道:"小郡王能如此想,实乃唐国百姓之福分。可惜小郡王晚生了几年,否则将来继承大统,我朝必然是另外一番景象。"

李从嘉眼中闪过几分慌乱,四周看看,拱拱手小声道:"先生此话犯忌,切不可再说!我一心求学,不问政事,从来没有为君之志!"

徐铉捋须轻笑道:"小郡王自号'钟隐闲人';,已经向所有人表明志向。"

李从嘉羞涩地笑了起来,两颗微突的门牙越发显眼,像只人畜无害的蠢萌白兔。

他天生异象,有圣人之貌,才情高雅,颇得李璟宠爱。

曾经,李璟也确实动过换太子的念头,被左右近臣劝阻了,废长立幼古之大忌,容易引起国家动荡。

可惜随着年岁渐长,李从嘉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长兄太子李弘冀的猜疑。

李从嘉心智早熟聪慧,知道自己成了兄长的眼中钉,行事做人越发低调,醉心于经籍文章,从不过问政事,还给自己取了别号,叫做"钟隐闲人"。

刻意小心谨慎之下,兄长对他的防范忌惮有所缓和,日子也好过了不少。

李从嘉如此做,倒不是他故意掩藏锋芒,他知道自己的性情志趣,从来不在争权夺利,只希望能寄情于山水,做一个自在逍遥的闲散文士。

"骈齿"、"重瞳"之相,按照后世医学标准,就是患有天生的上颌前突畸形,和瞳孔粘连畸变。

影响健康不说,还非常有碍观瞻。

可放在这年头,有这两种长相的人可了不得,那可是天生圣人。

有史记载的重瞳者只有八位,李从嘉很幸运的成为了其中之一,也是最后一位。

也难怪兄长李弘冀对他不放心,自家兄弟里出现这样一位天生圣人相貌的家伙,不提心吊胆才怪。

古人对于天生异象者抱有莫名的崇拜,长相越怪异越稀罕。

当然,若是怪的不成人样,那就是妖怪了,直接打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