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徐铉的春天来了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七十七章 徐铉的春天来了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徐铉走在通往县衙官房的廊道上,觉得这短短距离分外漫长。

四十三名报考者,经过几轮筛选过后,只剩下他一人。

看似严苛的选拔条件,处处透露荒唐,却又恰好将他囊括在内。

让他成为四十三分之一的幸运儿。

徐铉心里默默想着,或许这最后,由县令亲自主持的面试,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县令亲自闻讯,想必难度颇大,除了招聘告示上标明的丹青笔墨、诗词歌赋,说不定还会临时问一些刁钻古怪的难题。

徐铉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打起精神,千万不能有半点松懈。

不要以为之前自己极其侥幸的通过了层层筛选,就已经是万事大吉,一定能成功选聘成为镇长。

真正的考验,或许还在前方等着他。

徐铉的目光重新变得坚定,挺胸昂首,像一位即将踏上战场的战士,做好了接受任何挑战的准备。

带路的青袍掾吏侧目看来,觉得这位徐茂才十分有意思。

换做别人,侥幸通过严苛到无理地步的筛选,只怕激动得焚香叩拜,欣喜癫狂。

而这徐茂才,却处处小心谨慎,始终以怀疑且审慎的态度环视一切。

从四十三人中脱颖而出,也没有让他兴奋的失去理智。

看他的样子,就算县尊准备好一系列刁难手段,只怕也能从容应对。

处变不惊,安之若素,有将相之风啊!

青袍掾吏暗暗欣赏,有些明白为什么幸运儿会是他了。

“敢问尊驾,县尊要考核的,可是招聘告示上注名的其他条件,譬如丹青笔墨、琴棋书画?”

徐铉侧身拱手询问道。

青袍掾吏笑道:“徐先生拜见过县令后自然知晓。”

青袍掾吏不再说话,加快脚步往前走去。

徐铉也不好得多问,只能跟紧。

来到官房,宽大的桌案后端坐一位身穿浅青色官袍,头戴乌纱的三十多岁男子,正是安定县令温仲平。

“启禀县尊,这位便是四十三位报考者最后的优胜之人,吴郡徐茂才。”

青袍掾吏带着徐铉上前拜见。

徐铉看了眼,见这位县令甚是年轻,比自己大不了几岁。

倒也没失礼数,恭恭敬敬揖礼:“吴郡学子徐茂才,拜见明府!”

温仲平细细端详,发觉这徐茂才果然一表人才,当真是一位清隽飘逸,有名士风范之人。

温仲平暗暗点头,笑道:“徐先生请坐。”

又挥手示意青袍掾吏退下。

徐铉道谢,在一旁落座,稍微侧身面对温仲平,低头垂目,礼节上挑不出丝毫毛病。

温仲平笑道:“徐先生是吴郡人士?”

“正是!”

“为何千里迢迢到泾州来?”

徐铉早已备好说辞,不慌不忙应对道:“启禀明府,在下一直想走访北国风俗,正好有族人北上行商,便随同前来,又见泾州物阜民丰,便起了久居之心。”

温仲平笑道:“你在本县以何为生计?”

徐铉道:“惭愧惭愧,在下随身携带钱财花费殆尽,只得典當了些物件,换些散碎钱勉为支撑。后来偶然间在泾州生活小报发表署名文章,赚得些稿费,又承蒙报社收留,让我在周末休沐之时,帮忙校对刊物,赚钱贴补,倒也能满足日常吃穿用度,一直过到今日。”

温仲平轻笑起来:“很好,你倒没有随口胡说蒙骗本官。”

“明府之意....”徐铉有些疑惑,不明白温仲平话语里的意思。

温仲平微微一笑:“本官除了是安定县令,还兼任报社总编。你的每一篇文章,本官都拜读过,每一篇登上头版的文章,都要经过本官的审理。”

徐铉大惊,连忙起身拱手:“原来如此!是在下失礼了,竟然不知明府还兼任总编!在下去过报社多次,倒从未听说过此事。”

温仲平淡笑道:“你并非报社正式职员,这些内部消息不方便向你透露。”

徐铉点点头表示理解。

温仲平又笑道:“你为何想来选聘镇长?”

这一次徐铉没有着急回答,而是沉吟片刻,脑中急思。

他不太敢确定,这位县尊是否知道他们曾经进过改造场,是否知道他的族人至今还关在里面。

犹豫稍许,徐铉还是决定以诚相待,以免将来惹出更大麻烦。

徐铉拱手道:“不敢欺瞒明府,在下有几位族人,因初来泾州,不懂规矩,犯了小过,至今还被关押在改造场劳动。在下研究过节度府颁布的法令,按照法令规定,在下的族人应该早就可以释放才对,可至今不见动静,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在下想当上镇长以后,找机会探查探查。

另外,在下对泾州的发展和改革相当感兴趣,非常想跻身于这场建设大潮当中,为泾州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在下所言句句发自肺腑,请明府决断!”

至于寻访四有先生下落之事,徐铉觉得无足轻重,没有透露出来。

温仲平捋须轻笑:“很好!很好!的确是一位坦荡君子!我泾州用人唯才是举,不怕有些许私心,就怕无本事者尸位素餐!”

徐铉暗自松口气,长揖道:“多谢明府宽容。”

这泾州上下的确有一股不同寻常的气度,令人敬佩。

温仲平笑道:“其实,你的情况本官基本了解,你说的这些,也基本符合实情。你的族人至今还被关押在改造场,原因很简单,他们一伙人,不服从管教,曾经试图抢夺看守兵器,逃出改造场,打斗中伤了几个看守,必须要予以惩戒,延长服役期限。”

徐铉惊讶不已,但转念想想,徐彪几人都是草莽气息浓重的江湖人士,根本受不了改造场的森严规矩,闹事逃狱一定少不了。

难怪过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打听到他们出狱的消息。

徐铉苦笑,也怪他大意了,没有想到这一层。

温仲平道:“你也无需担心,万幸的是没有闹出人命,否则....”

顿了顿,温仲平声音严厉:“他们一伙人,只怕一辈子也走不了。”

徐铉连忙长揖及地:“多谢明府宽宏。”

温仲平摇头道:“改造场直属节度府,本官无权管辖,一切都是遵照规矩办事,你也无需谢我。”

徐铉又道:“在下想写信送进改造场,交给那几位族人,叮嘱他们安心接受改造,不可再闹事,可否请明府帮忙转送信件?”

温仲平想想:“可以。”

徐铉感激,再度拜谢。

“你对农垦区有何了解?”温仲平喝口茶问道。

徐铉稍作思考,说道:“农垦区是泾州的粮食主产区,拥有泾州境内最密集的水渠网路,水田占比高达七成。农垦区下辖十七个村,逾八百五十户人家,四千余人口....”

徐铉侃侃而谈,将农垦区的基本概况说的**不离十。

温仲平又问道:“如果由你来担任镇长,你会如何施政?”

类似问题徐铉早有腹稿,当即笑道:“首先自然是遵循节度府整体战略布局,清晰定位,将农垦区粮食主产区的作用延续并且加强。

然后,便是进一步加强各村村长、村老与县衙的联系,镇署公衙要起到居中联络的作用,上承节度府政策指令,下接万民,彻底改变自古以来官府权力难以触及地方的弊病。

再之后,严格限制村老、耆老、乡贤对地方政权的干涉,避免宗法制破坏官府行政....

最后,在下认为,以泾州目前的发展趋势,便是从奖励生育、扩大草棉种植面积、稳定外来迁移人口等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温仲平听得连连点头,这徐铉的许多思路,倒是与少使君开会时说的差不多,难怪啊难怪....

徐铉此人见识之广博,学问之深厚,令温仲平深感钦佩。

温仲平起身走下堂中,徐铉一惊,急忙起身揖礼。

“徐公大才呀!”温仲平快步上前握住徐铉的手,连连感慨。

徐铉有些受宠若惊,毕竟他此刻的定位,只是一个普通的江南文士,来到泾州,面对安定县令,本县父母官,理应表现得惶恐才对。

“不敢得明府敬称,明府唤在下姓名便可。”徐铉后撤几步,揖礼道。

温仲平笑道:“徐先生乃才高八斗之士,遗落民间着实可惜了,就应该为百姓做一番实事。”

“徐某惭愧....”徐铉苦笑不已,泾州的人好像都喜欢当面狠狠夸人。

故作沉思,温仲平道:“徐先生还请回居舍收拾行李,两日后,本官派人接先生去往农垦区上任!到时候本官亲自送你去!”

徐铉愣住,好半天没回过神。

“明府之意....在下....通过考察了?”徐铉满面惊异,深表怀疑。

温仲平笑道:“自然是通过了。以徐先生之才,必定能胜任镇长一职!除了徐先生,也无人有资格担此重任!”

徐铉惊讶道:“招聘告示上注名,考核内容包括丹青笔墨、琴棋书画....这些明府就不再对在下考教考教?”

温仲平摆摆手:“不用不用!县府为民选官,要那些华而不实的才能有何用?写在告示上,只是掩人耳目,当作噱头,以防个别居心叵测之人,妄图来浑水摸鱼。”

“....”徐铉无言以对,亏得他之前还好好练了几天字,和李从嘉讨论了几篇诗赋,就等着考察之时拿出来展示。

现在竟然连提都没提,只不过问了几个基础问题,就告诉自己成功应选,当上了一镇之长?

这不拘一格的用人风格,是不是太过儿戏了些?

徐铉哭笑不得,说不出该高兴还是该失落。

有种一拳头打空的感觉,十足的准备,一身的功力,还没有得到发挥,就已经大功告成了?

成功与幸福,未免来得也太突然了些。

“明府当真不需要再考虑考虑?”徐铉苦笑道。

“诶~徐先生从四十三名报考者中杀出重围,历经层层严苛周密的选拔,又经过本官亲自面试考察,可谓过关斩将,才最终得以胜出!

如此公平公正的选聘考试,徐先生作为唯一获胜者,理当众望所归,哪里还需要考虑?

镇长一职,非徐先生莫属!

徐镇长,往后你我既是同僚,也是友人,有任何事,都可以直接来县衙找我!农垦区的事务,就有劳徐镇长了,县衙一定对你大力支持!

无须顾忌,只管放开手脚干事业!”

“....多谢明府!在下一定谨记明府教诲!”

徐铉无奈,只得拱拱手道谢。

“来人!礼送徐镇长出府!”

温仲平吩咐一声,青袍掾吏急忙进来,笑道:“下吏恭喜徐镇长!徐镇长,您请!”

“有劳。”徐铉客气地道谢,跟随他辞别温仲平,离开官房。

温仲平目送徐铉离开,松了口气,忙快步走到隔壁房间,候在门前恭敬道:“启禀少使君,人已经走了。”

“进来。”屋内传出朱秀的声音。

温仲平整理衣冠,推门而入。

“坐!”

朱秀正趴在书桌上写着什么,温仲平在一旁坐下。

“少使君,徐茂才的话想必您都听到了?少使君慧眼啊,此人果然有治世之才!少使君任用他当镇长,一定能将少使君的政令贯彻地方。”

朱秀搁下笔,瞥他一眼,笑道:“你好像有些紧张?”

温仲平笑容不太自然,擦擦额头汗水:“屋里略显闷热....”

朱秀盯着他,笑道:“怎么,你怕将来有一日,徐茂才取代你当上县令?”

温仲平脸色变了变,勉强挤出一丝笑:“此人才能胜我百倍,我愿将县令职位拱手相让。”

朱秀撇撇嘴,打趣道:“你说这话可就有些言不由衷了。报社总编的职位虽然清贵,但你身为温氏少族长,如果没有实权的话,只怕难以威服人心。”

温仲平沉默不语。

朱秀微微一笑:“放心吧,你当县令虽然没有太大功绩,但也不会犯错误,已经很难得了。

退一步说,即便你一无是处,我也不会弃你如敝履。因为,当初我与薛氏斗争之时,是你温氏果断投靠相助,投桃报李,只要我还掌权,就会保证你温氏一族在泾州的地位。”

“少使君!”温仲平拜倒叩首,感激地啜泣不止。

“起来!”

朱秀扶他起身,又道:“徐茂才应该不会在泾州留太久,你不用多想,安心做事,农垦区事关粮食生产安稳,你一定要全力支持。”

“少使君放心,下官一定谨记在心!”

又嘱咐几句,温仲平告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