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八十八章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八十八章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严平送吴大签出府,朱秀在官房坐了会,看完最近两期生活小报,又批阅了几份盐厂和裴缙送来的公文,看看漏刻还未到正午,起身抻抻懒腰,准备按原计划到符家姐妹居住的跨院溜达一圈。

如今彰义军各方面治理工作运转良好,除了军务一手抓,其他多数时候不需要朱秀过问。

宋参、裴缙、温仲平、陶文举是他麾下内政治理四大得力干将,宋参主抓农事,裴缙打理财务,温仲平掌管安定县城,负责和地方各县联络,陶文举管理盐厂,负责与镇海营对接。

四人皆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以四人为核心,又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政务运转体系。

朱秀居中协调,只需把握好四人工作大方向不出问题便好。

还有调任鹑觚县令,受到朱秀大力栽培的沈学敏,也是未来彰义军的后备人才。

军务方面,关铁石取代魏虎成为牙内都指挥使,潘美担任都知兵马使,统领外镇兵和折墌城兵马。

严平公开的职务是彰义军节度巡官,负责治下官吏的纠察和牙城日常警备。

严平更重要的职务是藏锋营副统领,负责情报汇总与整理,与远在开封的马庆联络。

盛和邸舍便是藏锋营暗中经营的主要产业之一,筹措经费,也便于安插人手。

以安定县城为例,藏锋营的布置可谓无孔不入,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第一时间传到严平耳朵里。

有此便利,朱秀便让他担任节度巡官,负责彰义军官员军将的监察之事。

踏山、镇海、藏锋、虓虎四营都是独立编制,与节度府僚属体系互不统属,财务上由裴缙单独拨款,具体金额只有朱秀和史匡威知道。

像镇海、藏锋二营又较为特殊,镇海营专卖私盐,获取的利润如今依然是彰义军重要财政收入之一。

所以镇海营通常不需要直接拨给款项,由陶文举结算后汇总裴缙备案便可。

藏锋营开销最大,各地开办盛和邸舍的收入大多用作贴补,另外还需要大量钱款支撑。

每次裴缙汇报工作时,都得跟朱秀抱怨一通,这些钱他觉得花的十分冤枉,花在哪里用在哪里,明面上很难看得见。

朱秀也知道这里面漏洞不少,不过情报网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件特别烧钱的事,从泾州到开封路途遥远,几经周转下来,花费更是不老少。

朱秀也只能安慰裴缙,一切都是为了彰义军的兴盛做努力。

别的地方可以先缓缓,但开封的情报网必须尽快建成,且能够稳定高效的发挥作用。

马庆和陈安远在开封,朱秀能给到的帮助极其有限。

他也知道依照马庆的性子,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开口跟泾州老家索要钱款,毕竟光是一路关卡和派遣人手押送的费用就不少。

马庆既然传信求助,想来一定在开封遇到困难,别的支持给不到,但要钱的话,就算人背马驮也要给他送去。

不过等着急用的救命钱从泾州送去不太现实,朱秀想来想去,只能求助于符氏。

符氏家大业大,在开封产业不少,以生意合作为由头与马庆接触,想来也不会惹人怀疑。

朱秀准备去找符金盏商量。

走到跨院门口,听到里面传出少女嬉笑声,如百鸟竞相展示歌喉,听得人身心愉悦,遍体舒爽。

朱秀正正头上帻巾,拉拉领口,掸掸一身月白色圆领袍,把悬挂在腰带上的一件佩饰玉石整理到右侧,清清嗓施施然地迈着八字步进到跨院。

院中,几株低矮的桂花早早凋谢枯萎,馨香之气荡然无存,飘落的褐黄色花叶被秋风一扫,落得满地。

符金盏和史灵雁各持一柄木剑,在院中试练武艺。

符金环在一旁鼓掌叫好,侍女墨香忙着递送毛巾茶水。

符金盏身姿高挑,出手间干净利落,英气十足。

史灵雁身材更显纤细些,木剑在手,出招更具灵动轻盈,手腕上的铃铛叮叮作响,十分悦耳。

符金盏擅长刀剑,史灵雁擅长短刀与鞭法,二女便相互请教,取长补短,一个学鞭,一个习剑。

符金环不喜欢练武,但喜欢观看欣赏,负责喝彩便好。

两把木剑如灵蛇舞动,交织如飞练横空,满地的桂花随着她们呼来喝去间卷带起的风势飘落。

对于一名在武学领域一窍不通的小白,朱秀能欣赏的只有曼妙的身姿和出众的美貌。

“啪啪啪~”朱秀鼓掌,毫不吝啬地献上叫好声。

符金盏收剑而立,美目流转莞尔一笑。

符金环却一脸嫌恶,好像美食当前却突然飞来一群苍蝇。

墨香端着茶水刚跨出屋一步,见到不请自来的朱秀,犹豫了下,缩回腿躲入屋里,探头探脑地观望。

史灵雁娇笑着跑上前,兴奋道:“朱秀你来的正好,快说说我的剑法练得如何?”

朱秀比划大拇指赞道:“雁儿乃是武学奇才,大娘子更是有宗师风范,如此名师高徒,雁儿的剑法自然是一日千里,进展神速!”

史灵雁开心得咯咯直笑,手腕翻转舞了一式剑花:“这一招你可还记得?刚从农垦区回来时,我练过一遍不算熟练,还差点打到你。”

朱秀不动声色地后撤一步,小心避过木剑,虽然是木头做的,打在身上一样生疼,因为史灵雁的力气着实不小。

“当然记得,这招叫做....叫做夺命连环剑?”朱秀哪里会记得,干笑两声,绞尽脑汁想出个叫法。

史灵雁一怔,气恼地跺脚:“才不是哩!明明叫老君降鹤!你根本不记得!”

朱秀讪讪道:“主要是咱们雁儿精通十八般武艺,所学太过庞杂浩瀚,实在难以全都记住....”

史灵雁得意洋洋地娇哼一声:“本姑娘天赋异禀,任何一件兵器一过手就能学会。”

“那是!雁儿是女中豪杰,要是闯荡江湖,只怕早就做了武林盟主....”

朱秀嬉皮笑脸地一顿胡吹海夸,哄得史灵雁喜笑颜开。

符金环看在眼里,更是对朱秀鄙夷到了极点,觉得他果真就是一个只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谄媚小人。

符金盏注意到她的神情,笑了笑没有说什么,接过朱秀递来的木剑,笑道:“这套剑法脱胎于上清天心正法,乃阁皂山天师陈象真早间年传于家父,一招一式皆有相应道经作为依据,怎会叫什么‘夺命连环剑’?实在粗俗,一听就是剪径蟊贼打家劫舍时唬人的噱头!”

朱秀讪笑着拱拱手:“还是大娘子见多识广,见笑了。”

符金盏哼了声道:“分明是你随口胡诌,敷衍雁儿。”

朱秀咧咧嘴,赶紧作揖讨饶,幸亏史灵雁进屋喝水,要是被她听见,少不了又要闹腾一番。

符金盏摇摇头叹口气:“罢了,雁儿这脑瓜,再长十个也不顶用,活该被你骗。”

史灵雁蹦跳着跑出屋,听到她的话,奇怪道:“为何要长十个脑袋?砍头的时候岂不是很麻烦,要砍十次?”

说着,连她自己也被逗得咯咯娇笑不停,符金环听了也觉得好笑,两个妮子嬉笑成一团。

躲在屋门背后的墨香也掩嘴吭哧偷笑。

符金盏恨铁不成钢地苦笑道:“你们两个....唉~”

朱秀笑道:“雁儿奇思妙想着实有趣,大娘子不必见怪。”

符金盏摇摇头,懒得理会俩傻妮子,对朱秀道:“瞧你神情,似乎有事要说?”

朱秀拱手道:“确有一事相求。”

符金盏点点头,转身进屋:“来屋里坐下慢慢说。”

到堂室里坐下,墨香奉上热茶,朱秀刚想说声谢谢,她却放下茶盏忙不迭地逃走,弄得朱秀一脸懵。

“说吧,何事。”

朱秀言简意赅地道:“一年前,我派遣人手到开封置办了些产业,一直以来经营得还算不错。

不过几个月前,他们传信回来,说是遇上些麻烦,急需一笔钱作为周转。

开封路途遥远,从泾州派人送去只怕耽误正事,开封有符氏不少生意,我想请大娘子托人传信到开封打个招呼,我再让开封的下属跟符氏接触,请符氏出借他们需要的钱款。”

符金盏点点头,爽快道:“此事好办,开封产业由我三伯符彦图打理,我写一封信,你派人一并送去,让你的下属拿我的信去录事巷道侍中府,找我三伯父便可。”

朱秀站起身揖礼:“多谢大娘子施以援手。”

符金盏笑笑,叮嘱道:“开封不比边地节镇,遍地都是勋贵武官,朝堂要员,让你的人行事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惹祸上身。”

朱秀感激道:“多谢大娘子告诫。”

符金盏没有问朱秀在开封置办的产业是什么,又为何要着急千里迢迢跑到开封去做生意。

她很聪慧,猜到这些事情可能涉及到彰义军的内部机密,或许不方便透露。

对此她倒是不觉得奇怪。

毕竟开封才是天下中心,任何一位节度使都会想方设法安插人手,方便第一时间探听朝廷动向。

半盏茶喝完,符金盏看了眼屋外,轻声道:“你打算如何与我家二妹相处?”

朱秀装作听不懂的样子,叹口气道:“这几日下来,相信大娘子也看见了,符二娘子根本瞧不上我,只怕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唉~”

朱秀长吁短叹,一副伤感样。

符金盏气笑了,压低声呵斥道:“分明是你故意扮丑,行自污之计,想让环儿厌恶你。你不想与符氏结亲,又不敢去跟郭枢密推脱,就把责任推到符氏头上,让符氏主动回绝郭枢密!”

朱秀抵死不认,辩解道:“二娘子美若天仙,若能得其垂青,我自然求之不得!只可惜任凭我百般讨好,二娘子始终不拿正眼瞧我,如之奈何?”

符金盏又气又好笑:“你这几日举止轻浮,言语轻佻,一脸谄笑奸猾小人相,像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环儿进城那日,你竟然还扮作羊倌半路劫道。你这副样子,任凭谁也瞧不上。

若是你能正常些,把环儿当作朋友一样相处,再带她看看你为泾州做的事,相信她会对你加深了解,留下不错的印象。”

朱秀长叹一声:“大娘子当真是高看我了,其实朱秀本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不务正业、不求上进的三不之徒。”

符金盏气恼不已,咬牙道:“罢了,我不管了,看你愿意装到什么时候。环儿可不傻,相处久了,她自然能分辨出真假。”

朱秀眨巴眼,小声道:“听说岐州已经彻底安稳,想必再过不久,符大公子也要随军回京,到时候我派人护送大娘子姐妹,去岐州跟兄长汇合。”

符金盏冷笑道:“怎么,现在就想赶我们走?可惜请神容易送神难,我们姐妹偏偏要在你这泾州住下,过完年再走也不迟。”

朱秀搓搓手悻悻道:“那多不好,魏国公思女心切,万一有个头疼脑热怎么办?”

符金盏杏眼一瞪,作势欲打,朱秀赶紧假意扇嘴,嬉笑道:“口误口误!魏国公龙精虎猛,怎会生病?说不定等大娘子一行回到兖州,底下又多了几个弟弟妹妹....”

不等符金盏一记手刀落下,朱秀嬉笑着飞奔逃出堂室,一溜烟地跑出跨院。

“臭小子!”符金盏恨恨地啐了口,粉脸染上一层红霜,旋即又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符氏除了军功赫赫,威名远播,还有一件事为世人所称道。

那就是符氏儿郎能生、会生,打仗勇猛,在生孩子这件事上也很猛。

符存审膝下有名有姓的儿子至少有九个,都是符彦卿的平辈兄弟,女儿少说也有五六个。

符彦卿不好女色,原配夫人病逝后,侧室杨氏扶正当了正妻,另有一名侍妾。

在许多贪欢好色的勋贵公卿里,符彦卿绝对算是一股清流。

即便如此,符彦卿膝下也有三子四女。

许多泡在脂粉堆里的勋贵想多生个儿子,却始终求而不得。

曾经有谣传,说是符家有生孩子的秘方,不少公卿大臣登门求教,搞得符家人哭笑不得。

符氏发迹不过两代,族人数量却十分可观,且家教大多不错,习武读书者皆有。

所谓人多势众,符氏便是最好的例子。

朱秀显然是知道民间关于符氏的谣传,这才出言调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