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二百二十九章 君臣诀别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二百二十九章 君臣诀别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柴荣陪弟弟们在武场玩闹一上午,弄得满身灰尘大汗淋漓,沐浴后吃过午饭,在自家居住的独院里陪伴妻子,享受离京前的短暂宁静。

下午时,有家仆禀报,说是内殿直班虞候赵匡胤前来拜会,已经请到前厅奉茶等候。

赵匡胤是司徒府的常客,家仆们都认得他,来了以后都是直接请入府。

柴荣跟妻子说了声,随家仆赶到前厅。

“拜见柴帅!”

赵匡胤心事重重地坐在厅中,听到脚步声急忙起身迎上前。

“无需多礼,坐。”

柴荣屏退家仆,与赵匡胤宾主而坐。

柴荣稍微打量他一眼,笑道:“元朗调任内殿直班虞候,往后便在宫中任职,天子近前侍奉,该高兴才是,怎地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赵匡胤苦笑:“此事事前我并不知情,直到柴帅随郭枢密到河北巡边,家父才突然告知,那时朝廷调令已下,容不得推却....唉~家父也真是的,事先完全没有与我商议....”

“升官调职是好事,赵老将军也是为你的前途着想。”柴荣笑道。

赵匡胤叹气道:“我倒宁愿继续跟随柴帅回到天雄军任职,这个劳什子的内殿直班虞候不做也罢!”

柴荣打趣道:“如今,藩镇将校削尖脑袋想往禁军里钻,你倒好,请你到内殿直任职反倒落个满腹牢骚!”

“宫里规矩繁多,哪有跟在柴帅身边,与弟兄们待在一块自在爽快!”赵匡胤摊摊手一脸无奈。

柴荣笑道:“令尊也是为你的前途着想,在内殿直干几年,再外放藩镇历练,用不了几年调回禁军,便是一军都指挥使,令尊早已将你的路子铺好了,这可是别人羡慕不来的康庄大道!”

赵匡胤摇头道:“当年我便是不愿意照着父亲安排好的路子走,才外出游历数年,而后有幸结识朱秀,在他的举荐下前往沧州,得以拜在柴帅麾下。

如今兜兜转转,没想到又回到了当初的起点,家父不声不响就把我安排得明明白白,这莫非就是天意使然,叫我注定逃脱不了他的魔爪....”

赵匡胤仰头叹气,满脸惆怅。

“哈哈~”柴荣指着他哈哈大笑,“好个赵元朗,别人终其一生也走不到的路子,被你年纪轻轻就轻而易举地踩在脚下,还有什么不知足?

你这副样子若是被朱秀瞧见,那小子肯定要阴阳怪气地大肆嘲讽一番!说你得了便宜还卖乖,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赵匡胤腾地一下脸红了,抱拳悻悻地道:“柴帅莫要取笑,赵某说的可都是真心话!”

“哈哈~好了,不逗弄你了。”柴荣摆摆手,正色道:“令尊也是为你着想,既然已经领了职事,自当尽忠职守,毋须多做他想。

虽说今后咱们兄弟不能时时聚在一块,但兄弟相交贵在知心,今后不论相隔万里,不论世事变迁,你我兄弟情义永不褪色!”

“柴帅~”

赵匡胤瞬间红了眼眶,哽咽着抱拳,满脸动容。

柴荣用力握住他的手,四手相握,似有温厚情义在彼此心中流淌。

说开了此事,赵匡胤脸上愁容顿消。

原本还担心,因为他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仓促调到内殿直任职,柴荣会对他产生看法,兄弟之间产生嫌隙。

现在看来是他多心了,柴帅为人豁达大度,待人宽厚,绝不会因为这样一点小事就对他产生意见。

要是换作朱秀....那小子肯定来个闭门不见,就算见了,也免不了冷嘲热讽一番,百般挖苦嘲笑....

赵匡胤略作犹豫,诚恳道:“还有一事要向柴帅禀报,家父近来眼疾复发,无法理事,已经向朝廷告假,在家休养一段时日。前些天,官家有意升任家父为龙武军都指挥使,可惜家父碍于眼疾,只能上奏推谢,连护圣军都指挥使的职务,也一并卸下....”

柴荣关切道:“老将军的伤势如何?”

赵匡胤叹口气道:“去年家父率军征讨蜀军,不小心被敌军流矢伤中眼部,如今左眼经常隐痛,天光稍暗便看不清,宫中太医看过,只说没有性命之忧,但想要治愈却不可能。”

“唉~老将军勇猛善战,以五十高龄仍旧杀得蜀军大败而归,真乃我辈武人的楷模!”柴荣赞叹一声。

说完自家事务,赵匡胤问道:“听闻朱秀有一下属被国舅李业抓获,不知现在如何了?”

柴荣道:“我同曹彬已经将人救出,现在交由曹彬安顿在城南一处民宅。”

赵匡胤苦笑道:“听到消息的时候,我正忙于办理军职变动事务,又在家中照料老父,差人打听几日也没有准信,一时间没有顾得上帮忙。幸亏柴帅把人救出,否则将来朱秀知道了,肯定要埋怨我不帮忙....”

“哈哈~朱秀贪财,下次打麻将你多输些给他就行了!”柴荣大笑。

“等柴帅从河北归来,也叫朱秀来京中玩耍,到时候咱们弟兄再聚!”赵匡胤也笑道。

柴荣本请赵匡胤吃完晚饭再走,赵匡胤说还要去太医署为父亲取药,又叙谈了一会便匆匆告辞而去。

柴荣送他出府,站在府门前微笑着目送他跨马远去。

柴荣知道,赵匡胤此来,一是为解释为何突然间调任内殿直一事,二是隐晦地表明,赵家并无意接受官家和李业等人的拉拢。

赵弘殷以眼疾为由婉拒了龙武军都指挥使一职,便是赵家最明显的态度。

赵匡胤说出此事,当然是希望柴荣转告郭威,向郭威示好。

柴荣心中感叹,还是父亲目光如炬,一早看清赵家的算盘。

正如父亲所言,局势没有明朗之前,包括赵家在内的许多勋贵重臣,是不会轻易地选边站队。

这也是人之常情。

赵家没有接受官家抛出的橄榄枝,其实已经算作变相的支持“辅政大臣党”。

许多时候,中立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默许的支持。

赵匡胤调到禁军任职,柴荣心里没有丝毫责怪他的意思。

毕竟赵家还是赵弘殷说了算,赵匡胤许多时候也只能接受父亲的安排。

就算今日赵匡胤不来,柴荣也不会怨他。

不过赵匡胤能主动前来解释,化解误会,柴荣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这说明赵匡胤心里看重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义。

~~~

三日后,郭威率军启程,赶赴邺都。

抽调五千余禁军兵马随行,分别由护圣军左厢都指挥使郭崇,和奉**右厢都指挥使曹英统领。

此次郭威的主要职责,是赶到邺都坐镇,统帅天雄军镇守河北,稳固河北防线,并非是要率领禁军大举出征,所以大大减少了征调兵马的时间。

司徒府内,郭威和柴荣一身戎甲,与家人们辞行。

郭威温厚的大手一一摸过郭侗、郭信的脑袋,又用力拍拍侄子郭守筠、郭奉超的肩膀,在宜哥儿、诚哥儿、定哥儿几个稚童的脸蛋上捏了捏,殷切叮嘱道:

“你等在家中,务必刻苦读书,勤奋练武,照顾好母亲和嫂嫂,还有几个年幼的弟弟和侄儿,不可肆意胡闹,惹事生非!等到本帅回来,见你们表现良好的话,每人都有奖赏!”

郭侗眼睛一亮,兴奋地道:“孩儿想要一匹燕山大马!”

郭信也嚷嚷道:“孩儿想要一柄渤海冷萃宝刀!”

年幼的诚哥儿和定哥儿仰着脑袋嘟囔道:“我们要好多好多的广和糖!”

“哈哈~”郭威大手摸摸两个小家伙的脑袋,“只要你们在家中相安无事,所有条件一并满足!”

少年们一阵欢腾。

郭守筠和郭奉超年纪稍长,性子敦厚,抱拳齐声道:“侄儿只求下次有机会随叔父出征!”

郭威爽朗大笑道:“你们勤奋习武,等我回朝之后考教,如果有所精进的话,我就举荐你们到军中历练。”

二人相视大喜:“多谢叔父!侄儿必定不让叔父失望!”

柴荣长子宜哥儿侍立一旁默不吭声,郭威奇怪地笑道:“宜哥儿有何心愿,不妨跟翁翁说说?”

宜哥儿小大人似的揖礼,一板一眼地说道:“孙儿只盼着翁翁平安归来,我朝河北边疆安宁无事,百姓免受战火灾乱!”

郭威一怔,捋须大笑,中气十足的笑声里有种老怀安慰之感。

“不愧是我家长孙,有仁者风范!”郭威满眼欣慰疼爱,又对柴荣道:“大郎教子有方!”

柴荣忙抱拳道:“有父亲言传身教,宜哥儿耳濡目染之下才能如此懂事。”

郭威笑着又把宜哥儿夸奖了一通。

宜哥儿谦虚地聆听翁翁教诲,却偷偷朝柴荣眨眼睛。

柴荣哭笑不得,这个鬼机灵的臭小子。

自家儿子自己知道,八岁的宜哥儿才是这帮小子里最调皮的一个,也属他心眼最多。

平时撺掇小叔叔和兄弟们捣乱,真到了挨骂挨打的时候,他总能想方设法逃过一劫,还总能哄得父帅开心。

郭威夫人张氏红着眼圈,低声说着些不舍的话,郭威疼惜爱妻,也好言劝慰着。

刘娥慧把一个红色的小荷包塞进柴荣腰间,轻声道:“昨日我与母亲到大相国寺请来的平安符,切记要贴身收好,不许弄丢了!”

刚说完,刘娥慧眼睛一红,低头垂泪。

柴荣急忙抚慰道:“夫人放心,我一定贴身藏好,就算沐浴时扒光衣衫,也得咬在嘴里。”

刘娥慧扑哧一声笑了,红着脸颊轻轻在丈夫胸甲上捶了一拳,柴荣捉住爱妻的手握在掌中,细细摩挲着,夫妇俩相视而笑,额头相抵。

两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哇!大哥要和大嫂亲嘴喽!”

“噫~又亲?昨晚还没亲够吗?”

“你懂啥!这叫夫妻恩爱,难舍难分!”

郭侗和郭信两个小子,你一言我一语,抱着手在一旁吭哧偷笑。

“臭小子!”柴荣大为恼火,追上前飞踢两脚,踢中郭信的屁股,却被郭侗跑掉了。

“哈哈~两个碎嘴的小兔崽子,该打!”郭威笑骂道。

张氏掩嘴轻笑,宜哥儿几人也是笑作一团。

刘娥慧脸颊红似火烧,哧哧地笑着。

时辰已到,郭威和柴荣拜别家眷,在亲卫的簇拥下跨上马,往东城朝阳门而去。

张氏和刘娥慧,和一众少年们站在府门口依依惜别。

柴荣回头招手作别,忍不住低声道:“父帅当真不同意带上家眷?此去邺都,恐怕要一年半载才回....”

郭威摇头,沉声道:“为父虽然授了天雄军节度使和邺都留守的职务,但还兼领枢密使,不算是彻底外放,携带家眷的话,容易落人口实,反叫李业等人诬陷我有二心。”

柴荣叹口气,还想再回头看看家人们,郭威低喝道:“男子汉大丈夫,休要多做小儿女之态!你也是沙场宿将,怎地如此婆婆妈妈?”

柴荣苦笑道:“也不知为何,此次离家百般不舍,满心牵挂无处安放,好像这一去,就有什么东西被彻底舍弃似的....”

柴荣没有继续说下去,喉咙滑动了下,心里没来由地涌出些许莫名酸楚,有一种伤感的情绪萦绕心头,竟然让他有种想哭的冲动。

柴荣咬牙深呼吸,压住心底的这份异常情绪。

好半晌没有听到郭威说话,柴荣轻轻夹了夹马腹,驾马上前几步,竟然发现父亲的眼角已然有一片湿润。

“父亲....”

郭威迅速抬起手背擦拭了下,低叹道:“为父何尝不是同样的感觉....征战近三十载,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还是头一遭!唉~想必是人老了,留恋家中温暖吧....”

郭威苦笑一声,旋即沉声道:“可若是连我父子也表露出一片难舍之情,让家中的妇孺又作何感想?别忘了,我这个当父亲的,你这个当兄长的,可是家中儿郎们的表率!”

柴荣默默点头,抱拳沉声道:“父亲用心良苦,孩儿明白了!”

“驾~”“驾~”

父子二人大声吆喝着,挥打马鞭,驾马直往朝阳门奔去。

宽阔的朝阳门大街上,郭字帅旗迎风猎猎,百姓们站在道旁驻足观望,目送气势如虹的马队冲出城门。

PS:郭崇原名郭崇威,后来避讳改称郭崇,这里直接使用史载名字,以后如有类似情况不再说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