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二百四十四章 潞州汇合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二百四十四章 潞州汇合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潞州城外,灰蒙蒙的旷野里,风雪呼啸不止。

泥泞的官道上偶尔有叁两个行人路过,也全都埋头匆匆赶路,不敢在寒冷的野外多做停留。

城门洞内,守城兵卒围拢坐在一块,缩在墙角避风处,燃起火堆取暖,相互调笑着,议论城内花坊里的几个红人究竟谁最漂亮。

一阵马蹄急促的蹄哒声远远传来,兵卒们扭头望去,不知道谁会在这样严寒的鬼天气里,顶风冒雪赶路。

“吁~吁~”

几声吆喝响起,四匹神骏的河西大马在潞州城外驻足。

他们身后,还有一名肩扛浑铁棍,披散狮鬃长发的巨汉,撒开大脚板奔走如飞,没过一会也赶到了。

其中一人摘下斗笠,露出一张长髯红脸,活脱脱像个在世美关公。

只见他抬头看看城头上高挂的匾额,破锣般的嗓门响起:“终于赶到潞州啦!当年前往河北镇州从军路过此地,在城中投宿几日,没想到那黑心的店家趁老子外出,摸进我房里偷了老子的钱财,好几十贯钱哩!

后来那该死的鸟厮还诬陷老子不给房钱,被老子识破,一顿打砸,废了那贼厮一条腿,还一把火烧光整间客舍!

狗日的潞州官府派差役捉老子,被老子一通打杀,闯出城去,从此再也没回来过....”

潘美仰望着城头痕迹斑驳的匾额,颇有几分唏嘘之色。

如今一晃眼六七年过去了,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初入军伍,年轻莽撞的少年郎。

“那黑心店家瞎了眼,竟敢把脏手伸向潘将军,活该遭受一顿好打!潘将军杀得好,也算是为潞州城除去一害!”

陶文举也掀开斗笠,带着几分恭维谄笑着,鼻头被冻得通红,配上尖嘴猴腮的长相,颇有几分滑稽。

朱秀解开勒在下巴处的绑绳,摘下斗笠,仰头看了看高耸的城头。

他们一行从泾州千里迢迢赶来,仗着马匹脚力不凡,倒也没有多耽误时辰。

胡广岳笑道:“少使君,咱们还是先入城找地方落脚,歇息一晚,明日再赶路。”

朱秀点点头,对身旁的史向文笑道:“大郎可是饿了?”

史向文摸摸干瘪的肚皮,大脑袋重重点了点。

躲在城门洞里烤火取暖的兵卒叁叁俩俩走出,一个个带着讨好笑意,磨磨蹭蹭地围拢上前。

这伙外乡人不知道从哪里来,穿着蓑衣戴斗笠,也瞧不出衣着相貌,不过见他们骑的马都是品相上佳的良驹,只怕也是非富即贵的人物,不敢得罪。

还有那比寻常人高出大半截身子的巨汉,肩膀上那根手臂般粗细的浑铁棍只怕有几百斤重,抡一下就能把人砸成肉泥。

城门守卒畏畏缩缩地环视众人,发觉除了当中那名年纪最轻,唇红齿白的小官人外,其余几人都不太像好人。

“小人们给小官人见礼!敢问小官人一行打哪来?要去往何处?可有过所凭证?”

一个小队正站出来,恭恭敬敬地问道。

朱秀朝陶文举使眼色,陶文举急忙从包袱里取出几人的过所凭书给守卒们检查。

“我们从长安来,要去洺州。”朱秀笑道。

小队正检查凭书无误,双手奉还。

陶文举没好气地接过,鼻孔里重重哼了声。

这些过所凭书是京兆府开具的,姓名籍贯身份全都是假的,只有个人体貌特征属实,花五十贯钱就能搞定。

小队正一听他们要去洺州,急忙道:“小官人有所不知,洺州如今可是去不得啊!”

“噢?为何?”朱秀心中一惊,故作不解。

小队正说道:“邺都留守郭威郭大帅起兵造反,洺州靠近邺都,已经被郭大帅的兵马占据,封锁官道,严禁出入,这兵荒马乱的,小官人一行去了只怕有危险!”

朱秀惊讶道:“不知大哥说的可当真?我家世代在长安,却也听过郭大帅的威名,郭大帅乃是当世豪杰,怎会突然造反?”

“嗐~朝廷的公文已经传遍河东河北,哪还有假!小人们奉命办事,可不敢信口胡说!”

小队正唉声叹气道:“郭大帅的威名,我们这些当兵吃粮的可比小官人知道的更清楚!能当郭大帅的兵,那可是前辈子修来的福分,可惜小人们福薄,没这个命....”

身边的兵卒碰了他一下,一个劲地使眼色,示意他可别乱说话。

小队正急忙讪笑道:“总之朝廷上发生了什么大事,小人们不清楚,只知道上边有命令照着执行罢了。”

朱秀笑了笑,朝陶文举努努嘴,陶文举会意,取出一根叁两重的银铤塞给小队正:“拿着!我家少郎赏你们的!”

“哎呀~这....小人可不敢领赏!”小队正欣喜不已,嘴上惊慌婉拒,手却把银铤死死攥紧。

身旁的兵卒露出火热目光,这笔赏钱可比他们所有人一月的饷钱加起来还多,分到每个人手里都有好大一笔。

这小官人财大气粗,肯定是京兆府来的勋贵子弟。

朱秀笑道:“天气寒冷,你分给弟兄们,多为家里添置些薪炭。”

“多谢小官人赏赐!”

小队正和一众兵卒们感激地拜谢。

小队正手里还拿着一张画影图形,犹豫了会没有展开,招招手大喊道:“请小官人一行入城!”

朱秀注意到他手里拿着的东西,笑道:“可是官府下发的影画图?这潞州城里闹了贼匪?”

小队正笑道:“不是什么贼寇,是一个叫张永德的逆犯,听说他是郭大帅的女婿。如今郭大帅和朝廷闹翻了脸,朝廷把郭大帅定为反臣,这张永德自然也受到牵连。”

朱秀不动声色地笑道:“官府的抓捕文书下发多长时间了?可有此人动向?”

“已经满城布告叁日了,至今没有半点线索。府里的官老爷们,只让咱们严查进出城者....”

小队正满脸不在乎地说道。

朱秀道:“既然是公事,咱们还是公事公办的好,你把画影图形展开,与我等相貌一一比对。”

说着,朱秀让潘美、陶文举等人摘下斗笠露出脸庞,任由小队正照着画像比较。

“哎呀~小官人说的哪里话,小官人一看便是高门大户家的子弟,怎么会和朝廷逆犯牵扯到一块....”

小队正嘴上说得客气,还是飞快地展开画像,比对着瞟过众人脸庞。

“小人就说这画像跟小官人没有半点关系嘛!”

小队正心里松口气,卷起画像朝后挥挥手,“请小官人入城!”

“多谢!”朱秀拱手,提起缰绳轻轻抖了抖,胯下的金山神骏红孩儿打了个响嚏,迈开蹄子往城门走去。

忽地,出城的人群里,一个挑柴禾的高大汉子和兵卒产生争执,小队正急忙带人赶过去。

那汉子在一群面黄肌瘦的乡民中间格外显眼,虽然也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旧冬衣,破损处露出发霉的芦苇絮,但朱秀还是从他身上看出几分不同。

心中一动,朱秀忙招呼潘美几人跟上,骑马过去看看。

那挑柴禾的汉子要出城,只是拿出的过所凭书有问题,兵卒们不肯放行。

“那汉子,你的柴禾我家少郎全要了,不过你得帮我们挑到城外馆驿去!”

潘美破锣嗓门大声嚷嚷起来。

挑柴禾的汉子看着潘美一愣,又看看不远处,骑在马背上的朱秀,眼里勐地迸发亮光。

似乎怕被人察觉,他又急忙低下头去,瓮声瓮气地应道:“若是超过十里路,可得再付二十文力气钱!”

“放心!少不了你的!”潘美大咧咧地招手让他过来。

小队正见朱秀要人,急忙跑过去谄笑道:“小官人不进城了?”

朱秀笑道:“洺州去不了,打算绕道去邢州,行程上较为匆忙,还是赶路要紧。”

“呵呵,那就恭送小官人了。”

小队正客气地抱拳,看看那挑柴禾的汉子,犹豫了会呵斥道:“把柴禾给小官人一根不少地送去,往后进出城,一定要拿着加盖了府衙通行大印的过所,你那县里的文书不好使!”

汉子似乎不服气,瓮声回呛道:“怎地不好使?县衙就不是朝廷的官府了?以前都好好的,又为何要去开什么劳什子的通行文书?你们不干正事,尽瞎折腾咱们老百姓....”

汉子的话引得一众百姓感同身受,纷纷应和起来,拥堵的城门口爆发些许骚乱。

“放屁!我们还不是听命令办差!”

小队正急得跳脚,破口大骂,“你这孬汉有胆地去找官老爷嚷嚷,冲我们叫唤个啥?”

xiaoshuting.la

汉子还要争执,潘美哈哈大笑着,硬拽着他走了。

一行六人折返回官道,继续沿着道路往西北方向走。

来到一处被大雪覆盖的野林边,四周没有外人,朱秀翻身下马,走到挑柴禾的汉子前,一脸揶揄地笑道:“张大哥这卖柴禾的可真是大胆啊!竟敢跟守城兵吵嘴!”

汉子朗声一笑,卸下肩上沉重的柴禾挑担,随手从枯枝上抓一把雪往脸上抹了抹,擦掉满脸锅灰,露出一张白净俊朗的面容,正是张永德。

“你们怎会在此?又是如何认出我的?”张永德朝众人抱拳。

朱秀道:“半月前,我在泾州接到开封紧急传报,知道开封城发生了大变故,担心朝廷对郭帅柴帅不利,这才匆忙启程赶赴邺都。”

顿了顿,朱秀笑道:“张大哥伪装得漏洞百出,稍微熟悉些的人一眼就能看穿!”

潘美撇撇嘴道:“哪有人抹锅灰只顾着抹脸,脸是黑的,脖子和手却是白的。还有你这乡下村汉,一身破旧冬衣,脚下却穿一双牛皮革靴,要不是满脚泥雪,这双靴子就能把你出卖喽~”

张永德一愣,低下头看看自己的脚,果然如潘美所说一般。

一个卖柴禾的乡下汉子,怎么可能穿得起价格不菲的皮革靴。

朱秀含笑不语,要论跑江湖的经验,张永德自然是及不上潘美的。

“唉~仓促之间疏忽大意,若非遇上你们,只怕我今日就得硬生生杀出潞州城了。”张永德苦笑着摇摇头。

“对了,张大哥怎会在潞州?”朱秀奇怪道。

“十月初,我奉郭帅之命到昭义军办事,大雪封城耽误了些日子,本想赶在十一月中返回邺都,没想到却突然听到开封传来惊变,我还被莫名其妙定为朝廷逆犯!

如今潞州满城张贴我的画影图形,我已经躲藏了好几日,今日才找到机会逃出城,没想到差点出了岔子....”

“不知四姐姐在何处?”朱秀一脸关切。

张永德奇怪地看着他:“老父病重,夫人半年前赶回阳曲老家照料,眼下还在阳曲。我已经想办法托人带信到阳曲,让她带着家中老小进山躲避,等风声过了再回来。”

朱秀恍然,原来张永德一家早早离开开封,难怪在那场血腥的政变里毫发无伤。

张永德娶郭威四女郭清为妻,两人成婚两年,夫妻恩爱,去年从蒲州回泾州途径长安时,朱秀曾经见过他夫妇一面。

“开封近况如何,张大哥可知道?”

张永德摇头,凝重道:“我只知道史弘肇、杨邠、王章叁大老臣被杀,岳丈和柴帅皆被定为逆党反臣,官家已经下诏,凡是追随岳丈者皆为反贼,如今邺都一带已经被封锁,开封附近也在调兵遣将。”

朱秀试探道:“开封城里情况,张大哥可知道?”

张永德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

朱秀叹口气,苦笑着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看来张永德对于开封事变,只知道前半段过程,不知道后半段的噩耗。

半月前,朱秀接到马庆密报,说是刘承祐召慕容彦超回京,就知道乾祐叁年的惊变已经拉开序幕,这才急急忙忙从泾州一路赶来。

沿途在蒲州又接到开封消息,刘承祐果然如历史上记载的那样,高高举起屠刀,屠尽了郭威和柴荣留在开封的一家老小....

对于想要铲除辅臣,收拢皇权的刘承祐来说,这完全是一步把自己推向深渊的臭棋。

藏锋营在开封的根基,几乎被李业拔除干净,马庆和陈安死里逃生实属万幸。

开封离泾州太远了,水也深得可怕,朱秀知道自己暂时还没有能力跳进去,也不敢跳,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赶到邺都,确保这场惊天剧变,能像历史上那样顺利首尾。

“走吧~咱们绕道邢州,而后再回邺都!”

朱秀的脸色突然变得有些晦暗,轻叹一声,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张永德从朱秀神情变化间看出些什么,心中一沉,默默和史向文走在最后。

一行人赶到前方的馆驿,想办法为张永德弄匹马再赶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