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二百七十一章 赵家投机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二百七十一章 赵家投机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开封崇明门内大街,赵府。

后院有一片被房屋围拢,较为隐蔽的校场。

此刻校场上,聚拢百十名赵家庄丁。

赵匡胤披一身黑甲,系玄色军袍,头戴盔帽,腰悬雁翎刀,威风凛凛。

甲胃胸膛上还刻着天雄军字样,乃是当初赵匡胤在天雄军柴荣麾下效力时所穿的旧袍。

自从调入禁军,赵匡胤就再没穿过这身甲。

时隔一年多,又从箱子里翻找出,让仆人刷洗干净,晾晒后重新披挂上。

这百十名庄丁乃是赵家的私人部曲,为赵家效力最短的也有两代人,生死富贵都与赵家绑在一块,忠心耿耿。

赵弘殷、夫人杜氏、妾室耿氏、赵匡义全都在场,就连年仅三岁的赵廷美也紧紧依偎在母亲耿氏身边。

赵廷美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面前这么多人也不怕生,想要挣脱开母亲的手跑到一旁玩耍,耿氏紧紧拉住他,低声训斥着。

赵廷美不依,嘴一瘪哇哇大哭起来。

赵弘殷和耿氏围着幼子哄了一会,赵廷美依旧耍赖闹脾气。

赵匡义不耐烦了,在赵廷美的屁股蛋子上拧了一把,恶狠狠地呵斥:“小东西闭嘴!”

说来也怪,赵廷美调皮捣蛋,时常把赵府闹得鸡犬不宁,小家伙不怕耿氏,也不怕老父亲赵弘殷,还敢趁赵弘殷睡着时揪老父亲的胡须玩。

就连在赵府一言九鼎的夫人杜氏,算起来还是赵廷美的嫡母,赵廷美也不怎么怕,反倒与杜氏十分亲近。

杜氏再威严,也吓不住一个懵懂稚子,管教家宅的一套手段也不能用在小娃娃身上。

小家伙吃准了杜氏的脾气,每每惹怒杜氏,就撒娇往杜氏怀里拱,杜氏对这聪明的小家伙也很怜爱,拿他没有办法。

长兄赵匡胤脾气温厚,也很宠爱幼弟。

唯独赵匡义,是整个赵府让赵廷美唯一惧怕的存在。

赵匡义一瞪眼睛,呵斥一声,赵廷美就乖乖地不敢动弹,委屈巴巴地依偎在耿氏身边,抱紧母亲的腿往后缩。

“还是三郎降得住这小捣蛋鬼!”耿氏摸摸赵廷美留着一片瓦的头顶,感激地看了他一眼。

赵弘殷却是捻须皱眉道:“三郎对兄弟未免太过苛责了些。”

赵匡义忙揖礼道:“孩儿一时心急,吓到弟弟了,请父亲莫要责怪。”

耿氏急忙道:“老爷千万不要责怪三郎,是美儿性情太过顽劣....”

赵弘殷还想说什么,夫人杜氏澹澹地道:“廷美年幼无知,又是活泼灵动的年纪,自然怪不到他身上,只是妹妹身为亲母,往后还是应该严加管教,不可太过宠溺。”

耿氏忙拉着幼儿屈膝行礼:“夫人教训的是,妾记住了。”

杜氏微微一笑,伸手轻抬示意她起身,随后又瞥了赵匡义一眼,正色道:“三郎对待幼弟却不可太过严苛,当学你兄长宽厚待人。”

“母亲训戒,孩儿铭记在心!”赵匡义诚恳揖礼。

“嗯,好了,你们噤声,且看大郎如何训话。”杜氏说完,神情肃穆地看向校场。

赵弘殷捋捋须,把嘴边的话咽回肚子里,略带幽怨地瞟了一眼夫人。

感觉自己一家之主的风头完全被夫人抢了去。

赵匡胤如同检阅三军的统帅,跳上校场正前方临时搭建的高台,环视场中百余名庄丁,大声道:“想必诸位也听到消息了,朝廷不幸,奸佞当道,官家遭受蒙蔽,致使忠良之士遇难。

邺都郭大帅亲统大军驾临开封,只为肃清朝堂,整顿朝纲,为官家铲除奸邪,还天下以清平!”

校场之上鸦雀无声,一众庄丁瞪大眼看着高台上训话的赵匡胤。

赵匡胤肃穆的面庞忽地流露几分哀戚,愤怒道:“数日前,有奸臣挟持官家,出动朝廷禁军屯兵七里郊,阻拦邺军南下。郭大帅用兵如神,刘子坡一战杀后赞、聂文进、刘重进、袁鸷等一干奸贼,邺军直抵开封,兵锋所指,所向无敌!

却不想,奸臣郭允明挟持官家逃到城郊赵村,为了苟且活命,竟然残忍弑君!

官家遇难,可朝廷还被一帮奸邪把持,妄图倚仗开封城高大险固,与邺军和郭大帅对抗。

我赵家世受皇恩,满门忠良,绝对不会屈服在奸邪淫威之下!

今日,赵匡胤愿率领众弟兄起事,响应郭大帅,打开城门迎接邺军入城!

在此危难时刻,赵家上下当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我赵家与众兄弟同在!”

赵匡胤拔刀高举怒吼。

一众庄丁齐齐单膝下跪,抱拳大喝:“愿誓死追随赵家!”

赵弘殷朝一旁挥挥手,几十个仆从搬来十几口大箱子,打开,露出一箱箱装满的铜钱、绢帛。

“今日赵家愿倾尽所有,把家中府库所藏赏赐给每一个弟兄!”

赵匡胤大手一挥,仆从们开始派发钱帛,粗略算算,每一个庄丁大概能分到十几缗钱。

赵家庄丁日常的吃喝倒是不愁,但每年至多也只能攒下三四缗钱。

这一大笔赏赐,完全抵得过一户庄丁全家几年的积攒,绝对算是赏赐不菲。

赵匡胤严肃道:“某在此向诸位保证,不管是伤了残了,由赵家奉养你们一辈子,你们的后人依然可以留在庄上,只要赵家存在一日,就会尽最大努力,保证弟兄们家家有田种,有粮吃!如果战死,赵家会把你们名下的佃田留给你们的后人,供养你们的儿女直到成人,还会一次给予一笔丧葬钱,为你们修墓建坟,有家卷四时供奉!”

一众庄丁皆是露出感激神色,赵家连后事都安排得妥当,让他们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尽心竭力为赵家效死。

赵匡胤见士气鼓舞得差不多了,大手一挥喝道:“分发衣甲兵械,所有人原地休整,不可随意走动,今夜听我号令行事!”

仆从们赶着马车,搬来大批衣甲兵械,都是赵弘殷从禁军府库弄出来的淘汰品、残次品,用来武装私兵却是绰绰有余。

赵匡胤见场中开始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满意地点点头,跳下高台朝家人们走来。

“大郎已有将帅之风范!”赵弘殷夸赞道。

赵匡胤笑笑:“父亲过奖了。”

杜氏疼爱地看着他:“我儿已长大成人,赵家交到你手里,从此后,赵家的安危就要靠你来支撑了!”

赵匡胤忙抱拳道:“母亲放心,孩儿定会支撑赵家门楣不坠!”

赵匡义撇撇嘴滴咕道:“只要兄长能率领赵家部曲作为内应,迎接郭大帅入城,赵家分得一份从龙之功,就算兄长能力再差,也不至于只做个护圣军都指挥使,光大门楣那是必然之事....”

赵弘殷面带微笑的听着,起初还不觉得有问题,转念一想却觉得不对劲,吹胡子瞪眼道:“你小子的意思,是嫌为父能力差劲,只能为赵家挣个护圣军都指挥使的门脸?”

赵匡义讪笑道:“父亲言重了,父亲只做到护圣军都指挥使,并非能力问题,完全是因为时运不济。等改天换日之后,说不定也能老树发新芽,枯木又逢春!”

“唔~”赵弘殷捋须笑眯眯地点头,可细细品味这两句话,又觉得怎么想怎么别扭,咧咧嘴面皮抽搐。

一家人聚拢商量片刻,杜氏和耿氏带着赵廷美先回后宅歇息,赵弘殷受了赵匡义的刺激,说是要去把他的铁枪拿出来擦一擦,夜里与赵匡胤一起行动。

赵匡义拉着赵匡胤走到一旁,认真叮嘱道:“兄长今夜行动一定要果断迅速,东城迎春门是开封外郭城正门守卫最薄弱之处,若能一击而中,明日就能迎接郭公大军入城!”

赵匡胤笑道:“之前你百般阻挠,不允许我和郭公家卷接触,也不许我在外面以郭公旧部曲自居,怎么今日反倒敦促我迎接郭公入城?”

赵匡义撇嘴道:“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之前朝廷和邺军对峙,胜负未分,自然不能轻易选边站队。

如今官家已亡,大局已定,郭公入主开封开创新朝只是时间问题,我赵家当然要抓住机会,混一份从龙之功,否则将来如何立于新朝?”

赵匡胤哑然失笑:“你小子还真是个投机倒把的家伙!”

赵匡义纠正道:“非也非也!识时务者方为俊杰,何况赵家保持中立并没有错,开封诸多勋贵也是如此。”

赵匡胤笑道:“行了,你今晚在府中好好歇息,明日一早等候佳音便可。”

赵匡义不放心,又拉着他叮嘱道:“兄长一定要快啊,开封城里不知多少人谋划着做内应迎接邺军入城,要是晚去了,被别人抢占先机,这到手的从龙之功可就没了!”

“知道了,你松手,真是啰嗦!”赵匡胤挣脱开,摆摆手扭头离去。

赵匡义吁了口气,望着兄长挺拔的背影远去,喃喃道:“没想到郭雀儿这样的莽夫也能当皇帝,武夫当国,看来这天下乱世还远未到结束之时啊~”

~~~

开封城外,大军连营,密密麻麻的军帐沿汴河两岸宽阔地带分布。

遮天蔽日的邺军旗帜迎风猎猎,大军士气如虹,对京都开封虎视眈眈。

正中一座大帐的气氛有些怪异,大帐内用白布做装饰,布置成灵堂模样,还摆放一副巨大的梓宫,整日里有些焚香祭拜,偶尔从大帐里传出几声敷衍的哭嚎。

进出大帐的官员将领都是身穿素衣,头扎白麻,俨然一副举办国丧的样子。

但他们的神情却毫无悲恸之意,一个个有说有笑,谈笑不羁,偶尔说笑声大了些,相互提醒,会心一笑。

郭威每日都坚持来大帐祭拜,每次都跪倒在梓宫前,哭得稀里哗啦,泪眼模湖,在他的感染带动下,其他人的哭丧声也变得真心实意了许多。

下午时,郭威身穿隆重丧服,照例到大帐哭祭。

朱秀、柴荣、魏仁浦和其他将领官员全都跟随在后,王峻暂时充当丧礼官,用他独特的细柔嗓音唱喏着,指挥众人行祭拜大礼。

人人皆知王峻有一副天生的好嗓音,以歌喉婉转动听着称,尤其唱女声时,可谓真假难辨,雌雄不分。

朱秀以前看史料时,就对王峻音乐家的身份感到很好奇。

纵观古今,唐代官员多以诗画名噪一时,其余大多数幸臣又以擅长逢迎讨好、揣度君意上位。

像王峻这样因为唱歌唱得好受到当权者赏识,并且加以重用的人倒是极少。

朱秀一直想找机会听听王峻唱歌,如今终于得偿所愿。

虽然王峻唱喏的是一些办丧礼时说的官方礼节之话,但用他那副柔中带媚、似怨似泣的婉转之音唱出来,当真有些别样的动听之感。

好像不幸离世的怨女魂魄未消,飘散在空中唱出一曲幽魂。

其他人听到王峻的唱喏声,不禁觉得毛骨悚然,朱秀倒是听得津津有味,不愧是五代好嗓音,名不虚传。

郭威率领众将官员行祭拜大礼后,悲咽地哭嚎一声,重重跪倒在地,凄凉哭嚎:“官家不幸罹难,乃国之大丧,天下臣民举哀!臣率军而来,在刘子坡恭迎官家圣驾,本想当面叩拜,向官家陈述冤屈,不曾想奸贼郭允明丧心病狂,竟然将官家挟持至赵村杀害....”

郭威痛哭流涕,哭得伤心欲绝:“官家安心,臣已经派人抓住弑君凶手,郭允明对弑杀官家一事供认不讳!待臣进到开封,觐见太后,便召集群臣商议官家的国葬事宜,逆贼郭允明罪大恶极,臣已经当着众将百官之面,将其碎尸万段,以告慰官家在天之灵!

郭威救驾不力,愧对朝廷,愧对太后!”

郭威重重拜倒磕头,脑门都磕出红印子。

身后众人也跟着哭嚎几声,纷纷拜倒。

朱秀夹在人堆里,跟着山呼哭丧,瞟眼四周,观察众人神情。

侯益、焦继勋一杆老将面无表情,机械地跟着嚷嚷几声。

王峻哭嚎几声,嘴里还滴咕不停,像是在骂骂咧咧。

跪在朱秀身前的柴荣神情冷漠,一言不发。

史彦超一脸不耐烦,还肆无忌惮地打哈欠。

看了一圈下来,没有任何人对刘承右的死感到真正的悲伤。

皇帝当到这个份上,还真是够失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