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二百九十章 英雄造时势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二百九十章 英雄造时势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郭威怒瞪范质,范质却像个没事人,澹定地端起茶盏小啜。

朱秀担忧地朝魏仁浦使眼色,示意他开口劝说两句,以免范质真的触怒郭威,给他留下清高傲慢的印象。

魏仁浦不着痕迹地摇摇头,低垂眼皮不打算掺和。

郭威忽地仰头大笑起来,吓得朱秀一跳。

“难怪你二十二岁高中进士,为官十八年,至今连开封城内一套像样的宅子也买不起。

像你一样历仕三朝的元老之臣,哪个不是功成名就,权重一方?

唯独你范质范文素,每逢改朝换代,你这官位却越做越小,从六部侍郎下放翰林院,顶着个翰林学士的头衔无所事事度日。

今日见了你,本帅总算是解开心中疑惑了!

像你这样脾气又臭又硬之人,能在朝局动荡变化之际活下命来,本身已经算是奇迹!

但换个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你的保命之道!

范文素啊范文素,你可真是个妙人!”

郭威指着范质哈哈大笑。

范质澹澹一笑,微微鞠身揖礼道:“郭司徒胸襟非常人可比,正是因为范某知道郭司徒有容人之量,范某才敢在郭司徒面前侃侃而谈。若换做别人,给范某十个胆子,也不敢如此言语无状。”

“哦?若换作其他人坐在这里与你谈话,你又该如何?”郭威戏谑般笑问道。

范质沉默了片刻,拱拱手道:“诚惶诚恐,俯首帖耳!”

郭威虎目一瞪,仰头发出一阵豪迈大笑声:“你们这些矫情的读书人,无耻的样子当真一模一样!”

不知为何,郭威说这话的时候,手指怼到朱秀的鼻子尖。

朱秀摊摊手委屈道:“大帅骂人可不要伤及无辜!”

“哼!~你小子有过之而无不及!”郭威笑骂。

魏仁浦捋须澹笑,不动声色地挪着椅子离朱秀远些。

朱秀撇撇嘴,算了,你是老大你说了算。

“范质,你的诰文写得不错,等嗣君继位,本帅一定为你如实请功。”

一顿笑骂,刚才各不相让的争辩似乎被郭威抛之脑后。

范质正色道:“不敢独受郭司徒夸赞!这篇诰文,虽是范某执笔,但文章内容却多亏朱军使提点,若有功劳,应是我二人各占一半。”

“范学士谦虚了,在下只不过帮范学士理清思路,岂能占据一半功劳?”朱秀忙客气道。

“若无朱军使提点,范某断然写不出能令太后和郭司徒满意的诰文。”范质一脸认真。

郭威摆摆手:“你二人无需谦让,诰文功劳,皆有你二人的份。”

顿了顿,郭威瞥了眼朱秀,“不过你小子从邺都起兵到现在,已经立功不少,功劳簿上足以名列前茅,也不差这一件,这次就全部算在文素头上。”

朱秀拱拱手,笑得合不拢嘴:“大帅过誉了!诰文功劳自当全部归属范学士。”

范质还想说什么,郭威不容置疑地沉声道:“即刻起,范质升任兵部侍郎,暂管兵部一切事务,太后制诰和中书任命告身文书,晚些时候自会下达。”

范质呆了呆,没想到郭威一开口就对他委以重任,直接升任兵部侍郎,一跃成为尚书六部的几大主官之一。

“范侍郎还不快快谢恩!”朱秀轻轻踢了他一脚,小声提醒。

范质回过神,站起身后退几步,一撂袍衫拜倒,语气难掩激动:“臣范质,定不负郭公之望!”

郭威澹澹道:“你暂且掌管兵部,配合枢密院办理好各军州兵马移镇事务,等过两日本帅和太后商议过后,再对你的职务进行调动。”

范质脑袋嗡嗡响,只知道叩首领命,没有听出郭威话语里的含义。

朱秀倒是听懂了,羡慕地看着范质。

郭大爷是告诉他,兵部侍郎只是.asxs.,并非终点,先干着,过几日你的职务又有变动也说不定。

这意思,明摆着是要对范质大加重用。

不枉他在翰林院清贫度日数载,如今终于迎来春天。

郭威又叮嘱了两句,让范质先退下。

枢密使官房前厅里只剩下郭威、魏仁浦、朱秀三人。

范质走了,郭威的神情又放松了许多,斜倚着身子,一只脚翘在另一条腿上,显得颇为懒散悠闲。

朱秀和魏仁浦早就对此见怪不怪。

郭大爷私下里,本就是这么一个不循礼节、江湖草莽气息不改之人。

“这范质确实是个人才,你小子眼光不错。”郭威朝朱秀抛去一个赞许的眼神。

朱秀嬉笑道:“大帅可别忘了,在功劳簿上再给我添一笔。”

郭威似笑非笑:“你小子还真是贪心,怎么,难不成日后还想本帅封你个国公当当?”

朱秀搓搓手满脸忸怩:“也不是不行!大帅厚爱,在下岂敢推辞?只能愧领了~”

“哈哈哈~好个无耻的臭小子!”郭威不客气地指着他笑骂。

魏仁浦悠然笑道:“朱秀居功至伟,日后大帅开创国基,论功行赏,封个国公也不为过。只是乱世动荡,勋爵封号更多象征荣誉,远不如担任实职,掌握实权重要。”

郭威摇头笑道:“符彦卿征战半生,直到高祖太原起兵入主开封,才捞到一个魏国公的封爵。虽说战乱年代,连皇帝都朝不保夕,爵位就更不值钱,但朱秀年不过二十,骤然封为国公也足以惊世骇俗。所以说,你小子就别做美梦,当什么国公了....”

朱秀笑道:“只要能为大帅效命,就算让我挎刀扛枪去守宣德门都行!”

郭威大翻白眼:“假惺惺!真要让你小子去守宫门,只怕你当即就敢撂挑子不干!”

朱秀摊摊手:“为大帅效命,无所谓职位高低。如果大帅让我去守宫门,岂不说明这天下已经海晏河清,国泰平安,已经没有我的用武之地。

那我就为大帅守一个月宫门,然后上表请辞,回檀州结庐隐居,为恩师守孝。”

郭威指着他,瞪着眼对魏仁浦笑骂道:“你瞧瞧这小子,话里话外威胁老子!他这是告诉老子,要是日后的封赏不能让他满意,他就要辞官归乡不干了!这天下间竟然有如此胆大妄为的臭小子!”

郭威气得吹胡子瞪眼,朱秀嬉皮笑脸一点不害怕。

跟在郭大爷屁股后面混了这么久,他早就把郭大爷的脾气摸得一清二楚。

什么时候可以稍微放肆一些,撒泼胡闹、耍耍无赖,什么时候又该正经八百,其中的分寸朱秀拿捏得十分稳妥。

魏仁浦笑道:“放心,以你的才能,再怎么惹大帅动怒,也不至于让你去守宫门。”

郭威虎着脸喝骂道:“那可说不定!真要惹老子生气,老子干脆一脚把你踢到颖陵去,给隐帝作伴,一辈子也别想回来!”

朱秀笑道:“大帅真要罚我去守颖陵,我也不怕!隐帝活着的时候我不怕他,死了就更没什么好怕的!何况他被大帅的皇霸之气所震,哪里敢轻易跑出来为祸人间!”

郭威一阵无语,指着朱秀哭笑不得。

“好了,你小子少胡搅蛮缠,等大事落定,本帅绝不会亏待你就是了。

你在坤宁宫里见了太后,太后可有什么嘱咐?”郭威笑道。

朱秀揖礼道谢,觍着脸顺嘴送上一记马屁:“大帅真是料事如神,在下还没说,大帅就已经猜到太后的心思。太后的意思,是想请大帅放刘赟一条生路,她愿意亲自出面劝说刘赟父子向大帅投降!”

郭威虎目微凝,冷着脸不说话。

魏仁浦捻须想了想,皱眉道:“太后毕竟是妇道人家,久居深宫,想法未免太过天真。刘崇、刘赟父子手握兵权,身为刘汉宗室,如何肯轻易投降?

如果这父子当真愿意归降,早在大帅进入开封之日,他们就应该上表来朝。

如今他父子,一个在太原一个在徐州,封锁城关道路,连一道表文也不见送来开封,表明不会轻易妥协。

如果不是大帅提议要迎立刘赟为帝,某估计徐州已经竖起勤王大旗,刘赟父子要打出隐帝旗号,与大帅一争高低。”

郭威冷冷地道:“刘赟黄口孺子,不足为惧。可刘崇老谋深算,坐镇太原,麾下河东军兵强马壮,占据河东险要之地,一旦与我朝为敌,恐怕会成为心腹之患。”

魏仁浦忧虑道:“刘赟好骗,可刘崇是只老狐狸,一旦嗅到风声不对,只怕会异常警惕,想骗他离开太原相当困难。”

一时间前厅陷入安静,无人说话。

郭威和魏仁浦都有些愁容满布。

朱秀劝慰道:“大帅和魏先生切勿忧虑太甚。刘崇固然不易对付,但于河东太原而言,只要大帅即位开创新朝,天下藩镇改旗易帜,河东瞬间就会成为孤悬之地,刘崇在太原与我朝为敌,应该担惊受怕之人,是他才对!”

郭威和魏仁浦相视一眼,都觉得朱秀说的有道理。

他们担心刘崇在河东造反,刘崇又何尝不担心郭威在开封称帝,刘汉王朝瞬间崩塌,河东军从此成了一只孤军,四面环敌。

在最坏的局势下,刘崇面临的压力要比郭威大太多。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请大帅尽快即位,以安天下民心!”魏仁浦说道。

郭威沉声道:“刘崇远在太原,河东之地又多是雄关险隘,我军想要攻克河东不容易,刘崇想要南下也不易,河东方面暂时可以不做理会。

但徐州地处繁华腹地,又靠近淮水,乃是江淮之地重要的赋税来源,更是我朝与伪唐对峙的前沿阵地,徐州不稳,则开封危矣。

徐州心腹大患,必须要尽快解决,不除掉刘赟,本帅无法安稳即位。”

魏仁浦叹口气:“希望冯道和郭崇尽快传回消息。冯道处事老到,一定会有办法稳住刘赟,请大帅无需担忧。”

郭威又道:“还有开封城里十几万禁军,其中不乏骑墙观望之辈,一旦局势恶化,这些人就会跳出来与本帅作对,也不可不防。”

“得想个办法,让这些人离开开封,以免紧要关头生乱。”魏仁浦捋须思索。

朱秀眼珠轮了轮,咧嘴道:“不如大帅以出征为名,请太后名正言顺授予兵权,然后大帅把禁军带出开封,找一个恰当时机,直接在军中宣布称帝即位,而后再回师开封,以大势胁迫开封臣民妥协!只要开封不生乱,大事就能定下七八分!之后,大帅再以皇帝名义传旨四方,号令天下藩镇归附!”

郭威浓眉紧皱沉吟不语,魏仁浦眼睛一亮,忙道:“此法甚好!把禁军带离开封,和邺军混杂在一起,有邺军将士弹压,想来禁军也生不出乱子。

离了开封,禁军就如无根浮萍,只能听命于大帅!

众将士拥护大帅为帝,此乃顺天应人之举!”

郭威犹豫不已:“这个办法....当真可行?”

朱秀道:“只要徐州传回消息,除去心腹之患,大帅众望所归,自然成为天子的不二人选!到时候再略施小计,激得邺军将士群情汹汹,大势裹挟之下,大帅称帝即位顺理成章!”

朱秀压低声说了几句,郭威和魏仁浦相视一眼,朱秀出的主意看似简单,但在相对应的情形下,或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魏仁浦急思一番,拱手道:“朱秀所言有理,大帅不妨一试!”

郭威攥紧拳头,咬牙犹豫片刻,低喝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好!就照朱秀所言办,成败在此一举!”

“邺都乃是大帅立足之本,如果能在邺都宣布称帝,可保万无一失!可邺都太远,率领大军北上,从行程来看拖延太久了。”魏仁浦捻须摇摇头。

朱秀笑道:“不如就在澶州!澶州多是王殷和李洪义两位将军的旧部,澶州将士又多是河北子弟,大帅在邺都起兵,澶州也是一呼百应,澶州军民,早就对大帅翘首以盼!”

郭威缓缓点头,呼吸浓重地吐出一个字:“可!”

魏仁浦笑道:“那就以契丹南侵,河北不稳为理由,大帅统领禁军北上澶州!等抵达澶州,徐州方面应该也有消息传回。”

郭威呼哧一声站起身,冷喝道:“就这么办!契丹入寇的消息,由军师去安排,朱秀先回去等候消息,今日商讨之事,不可泄露分毫!”

“谨遵大帅令!”

朱秀和魏仁浦躬身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