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五十章 朱秀可抵十万军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五十章 朱秀可抵十万军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正厅里宾主而坐,朱秀端起香茗小啜一口。

往厅室外瞟了眼,周宪那妮子不知道跑哪去了。

清清嗓,朱秀率先开口道:“承蒙贵国陛下恩许,今日在下特地到江宁城里好好逛了逛,领略金陵繁华盛景,果然大开眼界。”

周敏笑道:“要说这江宁城最繁华之处,当属夜里的桑家瓦子,朱侯爷今夜用过晚饭,可以带着家眷去逛逛,正好鸿胪寺离桑家瓦子也不远。”

“呵呵,正有此意。”朱秀道。

周宗笑眯眯地品茶,他知道朱秀今日前来一定还有其他事,不只是为了拉家常这么简单。

“听闻我主已经派遣使臣南下,今日在宫里不好得多问,想来问问老太傅,我朝使臣如今到了何处?还有多久到江宁?具体是何人负责此次出使?”朱秀笑问道。

周宗微微一笑,放下茶盏道:“周使已经过江,最迟后日就能抵达。据老夫所知,周主所遣使臣名叫薛居正,之前似乎从未听过。”

“哦?竟然是他!”朱秀惊讶,没想到郭大爷派薛居正来。

稍微一琢磨,朱秀就猜到肯定是魏仁浦举荐的。

周宗好奇道:“这薛居正是何人?似乎声名不显。”

朱秀笑道:“薛公居正,字子平,开封府人,后唐清泰二年高中进士。

之前汉隐帝在位时,薛居正担任开封府判官,因为得罪国舅李业遭贬黜,多年来一直郁郁不得志。

此人乃是一位饱学之士,我主有识人之明,派遣他出使贵国,相信贵国陛下和朝臣一定不会失望。”

“哦?”周宗捻须含笑,听朱秀这么一说,他倒是对这薛居正有所期待。

朱秀暗笑,薛居正是刑律官出身,天生正气刚直不阿,魏仁浦举荐他出使江宁,就是要向唐国君臣彰显大周之威严气度。

等薛居正入江宁觐见李璟,唐国朝廷一定会很热闹。

朱秀又隐隐有些不安,他在江宁惹祸的消息早已被郭威知道,就是不知郭大爷会如何处置他。

“在下听闻大将军边镐正在统领大军围攻长沙,唐军在荆襄的战事不知进展如何?”

朱秀随意似的笑问道。

周宗笑道:“南楚马氏丧失人心,荆襄百姓大多向往我大唐,相信边镐大将军一定能尽快攻克长沙,救荆襄百姓于水火。”

朱秀道:“可我怎么听说,唐军在荆襄之地进取困难,楚军顽强抵抗,前楚王马希广旧将徐威等人,不满马希崇有归顺贵国之意,数次举兵作乱,致使荆襄楚军降而又反,反复无常?”

周宗面色微变,眯着眼道:“朱军使人在江宁,对于荆襄局势倒是熟悉得很?”

“呵呵,不瞒老太傅,我这人喜欢听小道消息,有关荆襄战事,江宁城里传言众多,但凡有几分头脑,稍加整理,就能大致猜出楚地战局如何。”

朱秀“唰”地展开折扇,老神在在地轻轻摇晃着,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周宗紧盯着他,暗暗震惊。

唐国朝廷宣称荆襄战事平稳推进,大军不日就能攻克湖南全境。

江宁百姓信以为真,欢声鼓舞,还以为自家大军在荆襄如秋风扫落叶,打得马氏楚军抱头鼠窜。

加之上个月,囚兄夺位的马希崇率领全家归顺唐国,在江宁百姓围观中入城,觐见李璟后被封为江南西道观察使,赐给一座大宅,就此圈禁。

如此一来,江宁百姓更加相信唐军在荆襄打得顺风顺水。

可实际上,灭楚之战打得无比艰难,湖南局势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马希广死后,马氏兄弟夺位,还有徐威、刘言等一大帮实权将领逐渐发展壮大,不服从马氏统治。

马希鄂起兵反了马希广,马希崇又反了马希鄂,马希崇想要纳土归降唐国,手下将领徐威等人不服。

马希崇当了带路党,引边镐大军入湘,自己带着全家跑到江宁归顺。

湖南现在一片混乱,马氏旧将分割兵马占据州县,唐军来时纠合在一起,共同对抗唐军。

等唐军稍微撤退些,马氏旧将再度各自对立,混战不休。

边镐率领唐军就像一个救火队长,今日平了朗州,明日衡州又作乱,等平了衡州,长沙又乱了。

马希鄂之前被马希崇囚禁在衡山,大将徐威占据衡山拥立马希鄂当衡山王,竖起马氏大旗,以继续据有湖南全境为目标,号召楚军与唐军对抗到底,声势一时无两。

江宁城有关湖南战事的消息的确是满天飞,但大多都是朝廷故意散播出去的好消息,只为安定人心。

朱秀一语道破真实情况,让周宗倍感诧异,不知道他究竟怎么看出来的。

周宗沉默片刻:“听闻朱侯爷师承隐士高人,懂得观测天象,问卜吉凶?”

朱秀不置可否,似是而非地淡笑道:“灭楚之战关乎贵国国运,自然与天象有所牵连。

在下连日来观测湖南方位星象,发觉有所异动,这才想问问老太傅,楚地战事究竟如何。

在下虽然干不了冲锋陷阵的活,但对推演战局、行军布阵也并不陌生。

老太傅不要误会,这只是一个常年带兵之人的嗅觉,并非有意打探贵国的军事机密。”

周宗深深地看他一眼:“听闻朱军使深受彰义军节度使史匡威欣赏,当年在汉帝没有允许的情况下,就私自授予朱军使彰义军行军司马之职,号称储帅。

之后又千里驰援邺都,助周主南下代汉立国,如今更是担任镇淮军副帅。

这般看来,朱军使不光文采斐然,于军务上也多有建树。

允文允武,国之栋梁啊!”

“呵呵,老太傅过誉了,我主还时常骂我懒惰不肯习武,说我手无缚鸡之力,难堪重任啊!~”

朱秀摊摊手,满脸委屈:“不是我不肯习武,只是我有自知之明,并非练武材料,这辈子只求强身健体,不敢奢求疆场厮杀搏命....”

周宗捻须笑道:“个人勇武,至多杀百人而力竭。唯脑力无穷尽也,可谋算天下,决胜千里!周主得朱军使一人,可胜十万强军!”

“诶诶~老太傅赞誉太过,在下愧不敢当!”朱秀眉开眼笑,嘴上谦虚。

有关唐军在湖南的进展,双方都默契地没有再提。

不过朱秀已经得到想要的答案,起身告退离去。

周敏送朱秀出府,匆匆回来,见到周宗还独自坐在厅室里沉思。

“父亲,为何不趁机问问他,可是真的对我家娥皇有意?”

周敏兴冲冲地道。

周宗淡淡道:“朱秀在宫里对陛下说的话,不过是为了坐实他闯聚景苑不为行刺,而是为一女子和太子争风吃醋,何必当真?”

周敏遗憾道:“我倒觉得朱秀和娥皇甚是般配,可惜了!~”

周宗冷哼道:“朱秀是北朝之人,如何能与我周家结亲?”

周敏随口道:“想办法让朱秀留下不就行了?反正他一家老小都在江宁....如果他愿意改换门庭投效我朝,不就可以留在江宁,成为我周家的东床快婿?”

“嗯?”

周宗愣了愣,嚯地站起身,一双沧桑老眼精芒迸射。

周敏吓一跳:“爹,您这是?”

周宗捋须哈哈一笑:“你倒是提醒了为父!呵呵,替我更衣,为父这就进宫一趟!”

~~~

后宫一处临湖而建的殿阁里,风拂过水面,带来丝丝凉意,殿阁四面束挂的幔帐随风轻轻摇摆。

雨后天气凉爽,可殿阁里却传出一阵阵火急火燎的怒喝声:

“愚蠢!愚蠢!

就算教一头牛只怕也教会了!

朕好不容易摸到一把十八学士,却被尔等胡乱出牌,放个小炮就此葬送?”

周宗跟随引路的太监快步走进殿中,还未见到李璟,却听见一阵阵气急败坏的叱责声,眼皮子不由跳了跳。

一张四方桌旁,李璟气得踱步,一副上好玉牌被推倒,还掉落一些在地,三个红袍宦官战战兢兢跪在一边。

这三位可都是内侍省的三品太监,往常周宗见了也得问一声好,这会却被李璟骂得不敢抬头。

究其缘由,竟然是因为方才牌桌上,有人点炮胡牌断送了李璟好不容易凑齐的一把大牌。

李璟正准备摩拳擦掌大干一场,却被一张小小屁胡当头棒喝,戛然而止。

李璟那叫一个气啊,以三人牌技差为由开骂,然后上升到了攻击其人品的高度。

周宗听了会,哭笑不得。

这麻将听闻也是那朱秀捣鼓出来的,自从那日朱秀进宫陪李璟玩了一下午,皇帝陛下就爱上了此道。

一连几日,除却必要的朝会,都窝在后宫搓牌。

这三个太监已经是麻将初学者里的拔尖之人,李璟用自己的半吊子牌技攻击他们,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滚!~”

李璟痛骂好一会,火气也消了,面子感觉也找回来了,以一个滚字收官。

三个内宫大太监赶紧磕头谢恩,仓惶逃出殿阁,临走前还朝周宗感激地作揖。

显然他们认为,周宗的到来加速了他们的解脱。

周宗斟酌话语,拱手道:“陛下,博戏之道只能供消遣玩乐,不可沉迷其中,以免玩物丧志....”

“呵呵,朕自然知道!”李璟敷衍似的回了句,端起一碗冰镇荔枝膏吃了口。

“老太傅有何事禀奏?”

周宗面色严肃,沉声道:“敢问陛下,如今边镐大军进展如何?”

不说此事还好,提及此事,李璟怒火再起,“嘭”地放下瓷碗,烦躁道:“朕接到军报,边镐大军久攻长沙不下,衡州方向又有楚军集结,打着马希鄂的旗号招兵买马。

这些个楚蛮子,还真是难对付!我唐军入湘三四月,战事竟然如此不顺,死伤已经超过万人,军需的压力很大啊~”

周宗沉默了,又问道:“有关楚地战事的消息,除了陛下,可还有人能够准确知道?”

李璟摆摆手道:“军报向来一式两份,一份送入宫里,一份交给宰相宋齐丘,只要宫里和宰相不公布消息,朝廷无人能知。

另外还有边镐的密报,是要交到朕手里的,连宋齐丘也无权过问。”

李璟奇怪道:“老太傅为何如此问?”

周宗面色有些凝重:“有人不看军报,就已经推断出楚地战事进展缓慢,唐军损失惨重!”

“什么!?”李璟猛地拔高嗓门,眼睛瞪大,“竟有此事?是谁?!”

周宗道:“朱秀!”

李璟愣了愣,端坐身子:“你坐下,详细说来。”

周宗谢恩,在一方绣墩上坐好,沉声道:“今日朱秀到老臣府上,先是问周主使臣行踪,然后又向老臣打探,有关南楚战事的情况....”

“你怎么说?”李璟忙问道。

周宗苦笑道:“老臣自然是含糊其辞,把朝廷对民间公布的那一套说辞搬出来。

谁知那朱秀根本不信,接着就对老臣说出了他自己的判断....”

“他怎么说?”李璟又打断道,显得很焦急。

周宗沉着脸,一字一句地道:“和陛下方才说的军报内容分毫不差!”

“嘶~”李璟吸口气,惊怒道:“难道有人泄露了军报详情?”

周宗摇头道:“这份军报连老臣也不知道,更没有对朝廷公开,眼下只有陛下和宋相公手里有,不可能外泄!

依老臣之见,朱秀其人的确才识过人,更懂得察观天象,出任过泾州彰义军、宿州镇淮军两任藩镇节帅,识大局、懂军务,当真是一位世所罕见的天纵之才!

他能凭借天象和区区流言蜚语,就能准确预测楚地战局,这份才能我朝找不出第二人!

如此英才,再磨砺几年,必将是出将入相的国之栋梁!”

李璟难以置信地感叹道:“如果朱秀当真是自己从蛛丝马迹里,预测到楚地战事走向,那么此人的才智机敏的确超乎常人!”

“今日老臣观朱秀,想到了历史上江南朝廷几位英才绝艳之人!”周宗语气幽幽,吊足了胃口。

“谁?!”李璟再度大睁着眼。

“昔日东吴之陆伯言,萧梁之陈庆之!”老太傅语气凿凿,丝毫不介意把某人夸上天。

李璟喃喃道:“这二位可都是扶保江山危主的国之干臣呐!”

周宗道:“朱秀于我大唐而言,岂不正是这样的栋梁人物?”

李璟有些糊涂了:“可朱秀是北朝人,如何能为我朝效忠?”

周宗橘子皮似的苍老面庞露出一抹诡笑:“如今朱秀一家老小都在江宁,放与不放,全在陛下一念之间!拖个三五年,不怕他不乖乖就范!

常言道人情冷暖,曲终人散,等数年过后,开封朝廷有谁还会记得他?

朱秀还未娶妻成家,如果他当真对老臣爱女有意,只要他愿意留下,老臣愿意成全一段佳缘....”

李璟胖脸怔了怔,眼睛逐渐放光。

“老太傅用心良苦啊!”李璟夸赞了一句,摩挲着颌下短须,“此事,且容朕好好思量思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