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六十章 为王令温代笔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六十章 为王令温代笔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在太傅府用过晚饭,回到鸿胪寺天色已暗。

问候过老母兄嫂,朱秀准备回房泡个热水澡,而后早早歇息。

宿醉留下的后遗症开始显现,还在太傅府时朱秀就感觉精神倦怠,在竹林听周宪弹琵琶更是差点睡着。

回到卧房,朱秀哈欠连天地宽衣解带,胡广岳准备去吩咐仆从伺候汤沐。

一道黑影突然从梁上跃下,直扑朱秀而去,胡广岳凄厉地拔刀怒吼“有刺客”,同时奋力往前一扑,准备用自己的血肉之身保护朱秀。

“朱侯爷莫惊,是老夫!”低沉沙哑的说话声在朱秀耳边响起,慌忙扭头一看,一张扔进人堆就找不出的枯皮脸映入眼帘,正是王令温!

“哐哐”两声推门响,潘美和几个第五都军士焦急冲进屋,几口光寒闪闪的尖刀对准王令温。

“住手!”

朱秀赶紧高举双手大喊,两鬓微微冒出些冷汗。

吞了口唾沫,眼睛斜瞟,王令温此刻就站在他斜后方,相距不过尺长。

若真是刺客,这会儿他已经是个死人了。

潘美、胡广岳率人把王令温围住,依托宽敞卧房形成包围圈,封住门窗出口,可以确保在动手瞬间,不让他轻易逃脱。

王令温枯皮脸似笑非笑,对朱秀身边这支训练有素的武士越发感兴趣了。

没有经过长时间的严苛训练,不可能有如此默契的临敌反应。

朱秀慢慢转过身,笑容僵滞:“王使司再度造访,不知有何贵干?”

王令温澹澹道:“老夫突然想起来,还有些事需要请教朱侯爷。”

朱秀哭笑不得:“王使司要见我,也用不着潜入卧房蹲守梁上,容易使人误会....王使司要藏匿行踪隐瞒身份,在下可以理解,也请王使司莫要如幽魂一般,不打招呼突然现身....在下胆子小,不经吓....以后王使司派人通传一声,约定地点,在下自会前往相见....”

“呵呵,老夫来去自如习惯了,没想到吓着朱侯爷。”王令温低笑两声,听起来没有丝毫歉疚之意。

朱秀心里暗骂,嘴上干笑,挥挥手示意潘美和胡广岳退下。

等到屏退旁人,卧房门闭拢,朱秀和王令温分坐桉几两侧,朱秀一边倒茶一边说道:“不知王使司找我有何事?”

王令温道:“是这样,离京时官家命我多多搜罗江南情报,写一份有关江南朝廷和民间现状的详细奏报。素闻朱侯爷才高八斗,对天下形势了然于胸,老夫特来请教,这份奏报应该从何处入手?”

王令温担任武德使,主抓情报工作的确是把好手,但要让他把情报写成条陈,再撰写成文章可就难了。

朱秀暗笑,想了想问道:“官家可有说,想要详细了解江南哪些方面的情况?”

王令温捋须道:“近来朝廷颁布垦田令,鼓励百姓开荒垦田,奖励生育,凡是流民、迁徙户一律就近落户,放良除奴,大力增加编户、主户数量....仁政一经施行,仅开封府两月内就增加了五千余丁户。

淮北诸州县上奏说,淮南百姓知道我大周仁政,不少百姓拖家带口,甚至不惜放弃田籍,渡河迁入我大周境内安家。

官家知道后大悦,下旨令淮北州县安抚北迁百姓,按照垦田落户令,一律给予优待。

官家说,淮南百姓必定受伪朝廷压榨,日子过不下去,才铤而走险渡河北迁。

所以官家想进一步了解江南各地民生状况,观察伪唐朝廷施政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为我大周治理民政提供借鉴。”

朱秀感佩道:“官家真乃仁君啊!此事我在江宁也听说了,大量淮南百姓受我朝仁政吸引,举家渡河北迁,为此唐主还下旨封锁关隘,严查逃户,一经查处加以严惩。”

王令温嘲笑道:“由此可见,唐国已失人心,我大周才是华夏正朔!”

朱秀拱拱手附和道:“圣天子在朝,我大周自然蒸蒸日上。”

顿了下,朱秀又道:“不过唐主并不湖涂,不会放任民间积怨日益加深,更不会容许江南百姓迁逃江北。

唐国朝廷已经着手安抚百姓,也赦免了一批沦落为奴的战俘家属,还在荆襄之地用垦田落户之策招抚流民,减免当年税赋,平抑粮价....

所以,官家圣明,详细了解江南官场和民间是必要举措,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王令温老眼微眯:“听朱侯爷口气,想来对此已有研究?”

朱秀笑道:“王使司在这江宁城几日,可有听过各大勾栏瓦肆里传唱的一首曲子,曲名‘众生’?”

王令温道:“听到过,此曲哀怨,直击人心,备受追捧。”

“呵呵,这首曲子的正是出自在下之手。

当然,作曲另有其人,曲词是在下随手所写的几句短句。”

朱秀微笑,谦虚中带着些许得意。

王令温略显惊异,目光灼灼:“朱侯爷作众生曲,莫非故意为之?”

朱秀没有正面回答,笑道:“在下认为舆情掌控乃是情报工作的重中之重。

众生曲之所以深得江宁百姓人心,就是因为曲词唱出了普通百姓生活不易、日子艰辛,反应出江南民间的真实情况。

江南水系丰富,稻田众多,却大多掌控在世家大族手里,多数百姓失去田地,沦为佃农,勤劳耕种,却多是养肥了主户,真正进到国家粮库和自家米缸的少之又少。

地主豪族兼并土地,朝廷又无力抑制,长此以往,使得富者田庄绵延,家赀巨万,后代子孙享用不尽,而穷者愈穷,脚下无立锥之地,头无片瓦遮顶,子孙世代为农,难有出头之日。

此种情形若不根治,世道必将大乱。

故而,在下建议王使司多多关注江南民生,从田制、门阀士族兼并田地、收拢佃户,以及富者贫者生存现状等几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大肆宣扬我朝仁政,挑动民怨,加深江南百姓对唐国不满情绪,一面在适当时机收买州县官吏,拿捏其把柄,等到将来两国边境战事再起,便可以加以利用,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朱秀对江南情报工作大谈特谈,王令温眯眼全程倾听,没有片刻打断。

朱秀说的口干,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清清嗓道:“王使司觉得在下提议如何?”

王令温饶有深意地看着他:“原来朱侯爷早就想好如何在江南布局。”

朱秀笑道:“不瞒王使司,这些都是在下来到江宁两月以来的所思所想。只要配合操弄舆情,江南官僚和百姓之间必将进一步撕裂。

将来我大周挥军南下,遇上的民间阻力将会小很多。

这些,在下原本想等到回开封,再详细奏明官家。

既然王使司奉旨来到江宁,收罗江南情报,不妨就按照这个思路撰写奏疏,上承官家便可。”

王令温笑了几声,“那王某岂不是有抢功嫌疑?”

朱秀拍着胸脯道:“怎会?王使司千里迢迢赶来救我脱困,我又怎能不表示感激?”

王令温想了想道:“朱侯爷乃饱学之士,隐士高徒,朝堂上谁不知道朱侯爷胸藏韬略,有谋定天下之才,不妨就请朱侯爷代老夫执笔,撰写奏疏上呈官家?”

朱秀愣了愣,王令温捻须含笑。

他娘了个腿,原来这老家伙一开始就打得这个主意,想让自己帮他写这份上呈郭大爷的江南情报书。

“怎么,朱侯爷不愿帮忙?”王令温枯皮脸笑得森寒。

“呵呵~怎会?”朱秀干笑,“王使司身兼重任,事务繁忙,自当由在下来效劳。更何况都是为官家、为我大周办事,分什么彼此嘛!”

“那老夫就多谢朱侯爷了。”王令温相当没有诚意地抱拳道了声谢。

朱秀笑着客气两句,心里痛骂不止。

这份江南情报总结书写起来可不简单,少说得有几千上万字,没个小半月工夫完成不了。

揽下这份差事,往后可就没时间听曲逛街了。

朱秀暗暗叫苦,想了想,说道:“在下会写一份需要重点了解的消息名录,劳烦王使司安排武德司的弟兄们费心打探,然后在下才能详细汇总各方情况,争取把这份江南情报书写得完美些。”

哼哼~可恶的糟老头子,趁火打劫抓小爷的壮丁,你也别想偷懒耍滑。

想让小爷代笔,你也得把小爷需要的情报一一弄来再说。

王令温眯着眼,笑容玩味:“可以。”

朱秀不客气地道:“还有唐军在湖南的战事进展,也请王使司多多派人打探。

越详细越好,最好连唐军主帅边镐每日吃几顿饭出几次恭也能探听到.....”

王令温澹澹道:“唐军攻南楚的战事,和江南舆情有何关系?”

朱秀正色道:“当然有关系!唐国此次倾力灭楚,从唐军战事进展,可以推测其战力、军备、将领素质、后勤给养、民夫征发、军粮筹措等等关键信息,可以加深我朝对唐国的了解,为将来两国可能爆发的战事做准备!

另外,在下听闻边镐率军攻占长沙,进兵醴陵,即将合围衡州,请武德司的弟兄帮忙打探,唐军下一步动向如何。

在下有一个初步想法,或许能借助这场战事脱困,甚至有机会让唐军沉陷湖南地境,轻易无法抽脱开,最大限度消耗唐军实力。”

王令温皱了下眉头:“你想利用唐军战事不顺的机会离开江宁城?”

朱秀笑道:“王使司高明!在下已经和周宗谈妥,他会全力协助我离开江宁北归开封,再过几日我便会向唐主表明投效之意,只要唐主相信我愿意留下,我就有机会离开江宁。”

王令温眼底划过异芒,紧盯朱秀看了会,缓缓点头:“武德司会全力配合你行动!”

“多谢!”朱秀拱拱手。

王令温从怀里取出一枚半个手掌大小的金牌,交给朱秀:“此乃御赐武德使金令,见令如见老夫,如若有事,持此金令到广运船行,自会有人禀报老夫。

一旦事态紧急,你可以用此金令,调动武德司潜藏在江宁城里的一切力量!”

朱秀吃了一惊,万没想到王令温会把如此分量重的一块金令交给他。

这块做工精致,花纹繁复的金牌,代表的是皇权授予武德司的法外特权。

见朱秀脸色犹豫,王令温沉声道:“来时官家嘱咐,务必不惜代价将你平安送回开封!

换句话说,这江宁城里,武德司半年经营所得可以不要,近百名察子可以不要,就连老夫也可以葬身于此,但你却是万万不能有事!”

王令温深深看了眼朱秀:“官家待你,可谓恩重如山,你好自为之!”

朱秀默然片刻,双手高捧金令,面朝开封方向跪拜:“臣谢官家隆恩!”

“告辞!老夫去也!”

王令温从半开的窗户一跃而出,又是起落间攀上墙头,踩着檐顶瓦片飞奔出院墙,身影消失在夜色下。

隔墙外传来阵阵骚动,火把点亮,有第五都的暗哨发现影踪,不明就里地紧急示警。

朱秀只能让胡广岳赶紧去安抚众人,解除警报。

这王老爷子高来高去,有门不走,非得翻墙越户,上梁跳窗,不去当个神偷大盗真是可惜了。

手里捏着金令,朱秀感触良多。

没有郭大爷发话,王令温是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令牌交给他的。

武德司在江宁经营半年之久,埋下的察子众多。

可为了救他,郭大爷甚至愿意放弃这股力量。

朱秀心里淌过暖流,竟然生出一种君恩深重,万死以报的激动和冲动。

也难怪王令温初见他时略带敌意。

任谁也不想见到,辛苦筹建的根基为救一人毁于一旦。

如果情势危急,武德司要做的,就是用尽一切力量和手段,来换取朱秀活命。

其中也包括王令温的命。

用自己的命换别人活命,朱秀绝对不会乐意,也肯定不会干。

可武德司是无条件贯彻皇帝意志的机构,身为武德使,王令温别无选择。

朱秀叹息一声,小心把金令收入怀中。

他当然不想毁掉武德司在江宁的根基,希望这块金令没有使用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