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六十八章 开封急递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六十八章 开封急递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开封,宫城。

后苑承香阁内,郭威斜倚软塌,手拿两份刚刚送来的奏疏细细阅览。

没看几行字,郭威只觉眼睛酸涩发干,两侧太阳穴隐隐胀痛,急忙放下奏疏揉捏额头,紧闭眼面带痛楚。

德妃董氏带着宫女送来一碗参汤,见郭威头疼病发作,赶紧快步上前站在软塌后,微凉的手轻轻按揉在郭威额头。

郭威睁开眼,四目相对,董氏笑容温柔。

阁房宁静,郭威闭目养神,面色惬意,头痛感在德妃的温柔抚慰下渐消。

董氏是镇州常山人,自幼因战乱与家人走失,随流民裹挟逃往潞州,被潞州一名牙将收养,直到十三岁那年,在其兄董瑀多方寻访下才找到她的下落,得以与家人团聚。

董氏先嫁同乡刘进超为妻,后刘进超在与契丹人作战时战死,董氏寡居于洛阳。

董氏和郭威的继室夫人杨氏是同乡,杨氏常闻董氏贤德之名,回乡时常去探望,一来二去俩人遂成好友。

天福十三年,杨氏在太原养病,临终前向郭威提到董氏,说董氏贤惠,持家有道,可以聘为正室。

杨氏不久后在太原病逝。

郭威随刘知远从太原起兵,南下途径洛阳时,想起杨氏临终嘱托,带上聘礼前去求见董氏,一见之下发觉这妇人美貌端庄,温婉贤淑,果然有大妇风范,甚为喜爱。

去年开封大乱,董氏因为随兄长董瑀一家出城游玩,得以侥幸逃过一劫。

郭威建立基业,相继追封元妻柴氏为圣穆皇后,继室夫人杨氏、张氏为淑妃、贵妃,册封董氏为德妃,掌管后宫。

前些年董氏小产过一次,大夫诊断伤了身子,今后难以生育,郭威倒也不在意,依然对董氏宠爱有加。

“官家可好些?”董氏柔声道。

郭威坐起身子,拍打额头笑道:“好了,一点不痛。你这双巧手比元景润的银针还管用。”

董氏关切道:“官家还是召元老太医入宫来诊诊脉,再为官家施针诊疗。”

“呵呵,再说吧。元景润年纪大了,朕也不忍心折腾他。”

郭威不以为意,拿起两份奏疏再度翻看。

“少被朱秀这个混小子气两次,比元景润给朕扎十次银针都管用。”

郭威看罢,又好气又好笑,把奏疏扔一旁,接过温热的参汤一饮而尽。

董氏拿着丝帕为他擦拭嘴角,抿嘴笑道:“官家骂朱秀最凶,但文武百官里,也最宠信他。”

郭威笑骂道:“那混小子和大郎、重进亲如兄弟,年纪又最小,朕自然也拿他当作子侄一般。

可这小混蛋着实不安分,净给朕惹麻烦。”

郭威指着两份奏疏:“这是薛居正和王令温送来的,你猜怎么着?李璟小儿竟然想招揽朱秀,想把朱小子留在江宁为唐国效力!

嘿嘿~为此,李璟还要下旨赐婚,把唐国太傅周宗嫡女嫁给朱秀为妻!

这混小子还挺招人稀罕,起初朕还担心他在江宁吃苦受罪,现在看来,混小子日子好过哩!朕白替他操心了!”

董氏惊讶不已,看了眼两份奏疏,却没有伸手去拿。

她想了想,笑道:“依臣妾看,朱秀那孩子是重情重义之人,不会做出背主忘恩之举。

官家看重他,年纪轻轻就给他封侯拜官,他又跟大郎、重进相交莫逆,绝不会受李璟诱惑转投唐国的。”

郭威摩挲着颌下扎手短须,虎目微眯:“朱秀一家眼下就在江宁,他若是此刻转投唐国,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董氏怔了怔,还是摇头笑道:“臣妾还是不相信朱秀会投唐。”

郭威笑了笑,对一名侍奉在侧的宫人吩咐道:“宣魏仁浦!”

宫人匆忙下去传旨。

董氏起身道:“臣妾先回宫准备晚膳,官家记得回宫用膳。”

郭威笑呵呵地答应了。

董氏刚走出几步,又回身道:“官家,此次采选入宫的女子,有京兆、河南、开封三府之地的官宦之女三十二人,良家女五十四人,臣妾打算从中择优挑选出二十七人,正式册封为采女.....

等人选议定后,臣妾再把名单送来,请官家决断。”

郭威又拿起两份奏疏,浑不在意地笑道:“些许小事,你自己做主就好,无需问朕。”

董氏屈膝福礼,迟疑了下,又低声道:“大郎离家已有半年,也不知他在澶州过得好不好....臣妾想着,官家可否在中秋之前召大郎回京,也好家人团聚....”

郭威看了她一眼,淡淡道:“澶州军务繁重,片刻也离不得他,等过些时日再说吧。”

董氏不敢再劝,眼眸里有些失望,低声道:“是臣妾考虑欠妥,官家莫怪....”

再度福礼后,董氏带着宫女离开阁房。

郭威放下奏疏,看着董氏身影走远,神情淡然,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会,魏仁浦匆匆赶来。

叙过君臣之礼,郭威把薛居正写的那份奏疏递给他,笑道:“李璟小儿倒也狡猾,他担心朕趁着唐国出兵南楚之际,对淮南用兵,竟然想搞什么两国会盟,共结盟好?”

魏仁浦快速看完奏疏,笑道:“此时两国达成议定,共结盟好,不光对唐国有利,对我大周同样有利,臣以为可行。”

郭威冷笑道:“结盟就不必了,太过虚假,两国就以通商名义达成暂时约定,开放淮河商路,双方沿淮河各自撤兵百里。

去年李璟不是派人入朝,要求购买一批军马?朕可以批给他,不过要用太湖稻米和苏州丝绣来换,而且要比去年的价格上涨三成!”

魏仁浦笑道:“唐军在南楚战事胶着,急需补充战马,李璟虽然不忿,但也只能咬牙接受。”

“哈哈~朕就是要趁火打劫!他不是跟朕讨要河朔马?嘿嘿~朕给他就是了,不过要在其中混杂三分之一的陇右驽马,李璟小儿爱要不要!反正这些马从形体上相差不多....”郭威狡猾大笑。

“官家这笔买卖做得划算!”魏仁浦也捻须笑了。

魏仁浦又道:“说到马匹,前两日南阳王、彰义军节度使安审琦上奏说,原州马场今年新出栏战马三千余匹,品种优良,堪比上等河朔马。”

郭威高兴道:“原州马场隶属于陇右牧马监,原本都已经荒弃,没想到朱秀这小子折腾几年,竟然又把马场给折腾活了。”

魏仁浦笑道:“朱秀不但擅谋,对于内政也有独到见解,他在泾州三四年,整个彰义军治下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州马场、青石岭采石场、平凉火器作坊、牧场、泾州阳晋川盐厂,这些全都是朱秀一手建立,如今可都是我大周在河西最重要的官营作坊。

京兆盐监下辖各处盐场,如今采用了朱秀献出的石盐精炼法,每年白盐增产可达十万余石,往后还有增加!

三司使李毂已经准备全面推广石盐精炼法,相信明年我大周盐产量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用不了多久,大周治下将再无盐荒之困。”

郭威意味深长地道:“朱秀之才于国有大利,一旦他转投唐国,于朕、于大周而言,都是一笔难以估量的损失。”

魏仁浦拿着那份奏疏道:“官家是说,李璟有意招揽朱秀一事?呵呵,以臣之见,此事不足为虑。

朱秀身陷牢笼,必定想方设法自救,以他的机敏狡猾,自然能想到假意投效换取李璟信任,而后再趁机出逃。

官家可不要忘了,以朱秀的性子,在危难关头,他是不会逞强装硬骨头,及时服软求饶才是他的一贯作风。”

郭威捋须大笑:“知朱文才者,魏道济也!”

魏仁浦笑道:“官家无需多心,这些不过是朱秀的缓兵之计,臣相信他已有脱身之法。”

郭威点点头,不置可否。

又商谈了一会有关河北和兖州方面的事务,魏仁浦起身准备告退。

“朕听太平宫太监张规来报,说是昭圣太后染疾,你代朕前去探视,如果太后病情严重,速速报朕知晓。”郭威叮嘱道。

“臣遵旨。”魏仁浦揖礼。

李太后虽然明面上和官家和解了,但两个人的关系也不可能回到从前。

郭威以今朝皇帝的身份去见前朝太后,也着实别扭尴尬,所以迄今为止再没踏进过太平宫一步。

魏仁浦犹豫了下,拱手道:“再过两月就是中秋,官家可要召一批节镇将领入朝述职?”

郭威淡淡一笑,魏仁浦言下之意,是问他能否召澶州柴荣入京。

“不用了,下旨抚慰各地节镇就可。”郭威平静地说道。

魏仁浦低头揖礼:“臣明白了。”

目送魏仁浦走出阁房,郭威起身走到御案前,提笔蘸墨,稍微沉吟一会,在一张云龙金笺纸上疾书。

写完,快速浏览一遍无误,郭威将金笺纸卷起塞入竹节筒,用火漆封口,盖上印戳。

“传令武德司,飞马急递江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