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九十一章 故旧重逢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九十一章 故旧重逢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七月中,立秋刚过,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消解炎夏酷热,气温变得凉爽许多。

开封城郊,广阔的农田青黄相间,农户们忙于田间地头,为即将到来的夏粮丰收做准备。

开封府也派驻官吏视察农田水利,确保夏粮收获。

朱秀和柴荣在二十几名亲兵的保护下抵达开封城下。

仰头望去,新修建的城墙比旧城还要高出一丈多,新夯实的土墙石砖散发出新土气息,崭新匾额高高悬挂,鎏金大字在阳光下倒映光芒。

郭威从兖州回到开封,第一件事就是下旨征调民夫修筑开封罗城,以旧城为中心向四面拓建,新城距离旧城最远处有十几里之遥。

这项庞大工程,动用丁壮五万五千,仅耗时二十余日。

郭威养民一年多,朝廷统治稳固,国库也充盈不少,东征兖州平定慕容彦超,修筑开封罗城两件大事连续办下来,朝廷竟然没有多少负担,还不耽误整个河南地区的夏粮丰收。

这不光是大周国力强盛的体现,更是朝廷运转高效有序,执行力超强的证明。

城阙巍巍,偌大一个罗城俨然是一副大工地的景象,民夫们干得热火朝天,到处一片叮叮哐哐的响声。

比起节奏缓慢、一片岁月静好的江宁城,开封少了些安逸悠闲,少了些金戈铁马的铁血意味,却更加充满活力和干劲。

验过敕碟过所,朱秀和柴荣才得以顺利进入罗城。

陈旧的子城相距甚远,目光所及还在视线尽头,只能看见旧时的阙楼檐角。

朱秀和柴荣并排骑马,走在碾平压实的中轴大道上,像两个头次入京的乡巴老,满眼新奇的四处张望。

罗城内,纵横交列的街巷已规划齐整,不少道观、佛寺、官衙、军营、民宅、商舍已破土动工。

再过半年,整座罗城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一年半没回开封,变化竟然如此大!”柴荣惆怅似的感慨一声,语气有些苦涩。

朱秀附和道:“我一年前离京南下江宁,这座罗城还只存在于官家的御桉文稿之上。一年后再回来,已经置身于这座雄伟都城之内。

我大周革故鼎新,创下远迈汉唐的盛世基业,就从这开封新城开始!”

柴荣沉默片刻,举目四望,喃喃道:“希望这份宏业蓝图里,也有我一席之地。”

朱秀笑道:“兄长当为执笔人,勾勒我大周壮阔河山!”

柴荣深吸口气,攥紧缰绳,目光变得深沉而坚定。

几匹快马从远处的子城甬道冲出,直朝朱秀一行奔来。

胡广岳惊喜道:“侯爷快看,是老马他们!”

朱秀伸长脖子望去,果然见到几个熟悉面孔。

马庆、陈安,再仔细看看,竟然还有久未见面的毕镇海、关铁石几人!

“哈哈!~侯爷我回来啦!~”

朱秀咧嘴大笑,忍不住兴奋地使劲挥手。

“吁吁~”

几声马儿嘶鸣过后,几个身形样貌各异的汉子翻身下马,抱拳单膝跪地,齐声大喝:

“我等拜见君侯!拜见侯爷!”

柴荣跨骑马背微笑颔首,并不言语,这些都是朱秀的老部下,他可不会喧宾夺主。

“奴才马三叩见公子!”

马庆悲咽哭嚎着滚落下马,拖着跛脚一瘸一拐地冲到朱秀跟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就要叩头。

“老马!起来!”

朱秀忙搀住他,打量一眼,拍着他的肩笑道:“老马,一年多没见,你咋矮了许多?连驼背都出来了?”

马庆抹着泪,一边呜咽着一边咧嘴道:“奴才老了,腿脚又有残疾,走着走着,这背也就驼了,比不得主子风华正茂,英气逼人.....”

“哈哈~你这家伙越来越会说话了,看来开封这几年没少历练!”朱秀大笑。

马庆拢着袖口,驼着腰嘿嘿笑,咧嘴露出满口缺牙,黑乎乎一片。

他说话声沙哑难听,像是喉咙里夹杂沙子。

若是把他头上戴着的黑色幞头取下,露出满脑袋疤痕和稀疏毛发,可怖的样子怕是能把小孩吓哭。

陈安在年后赶到澶州报信,已经和朱秀见过面,行礼后默默退到一旁。

让朱秀没有想到的是,毕镇海和关铁石竟然会在开封。

“你二人何时来的?”

毕镇海抱拳道:“回禀侯爷,属下和关将军是跟随史大将军入京的。”

朱秀看向关铁石,笑道:“老史如今是左卫大将军,想必你也跟着升官了?”

关铁石略带腼腆地道:“官家调大将军出任许州忠武节度使,某也被授予马步军都知兵马使一职。”

“哦?恭喜呀!”朱秀有些意外,“我猜肯定是老史自己闲不住,找官家讨要差事?”

关铁石黝黑的脸庞露出笑意:“不错,大将军来到开封,刚开始几月还好,找旧相识串门子闲聊,逛逛都城,喝茶听曲下棋,日子过得清闲。

可新鲜劲一过,大将军就开始闲不住了,每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喝醉了酒跑去赌钱,输光了还跟人当街斗殴,被御史言官告了好几次状....

官家也骂过几次,后来见大将军实在闲不住,就让他外调许州,说是等中秋过后就上任....”

朱秀哑然失笑,史匡威这个老浑人,来到开封还是这么不老实。

在泾州待久了,性子散漫作风粗野,肯定受不了京城诸多条条框框。

朱秀看了眼毕镇海,歉疚地道:“如今盐厂收归国有,划拨给京兆盐铁都监管辖,镇海营的贩盐生意自然不能继续干了。之前你们并非彰义军序列,在兵部和枢密院并无备桉,连杂号军都算不上.....否则以你的功劳,少说也能做个镇将。”

毕镇海抱拳道:“当年承蒙侯爷看得起某,愿意收留某和一帮兄弟在麾下效力。某立过誓,此生追随侯爷,为侯爷效死尽忠,万死不辞!

能不能做官不重要,只要能在侯爷麾下效命,当个马前卒某也愿意!”

朱秀重重拍拍他厚实的肩膀:“关于你的安排,我自有考量。镇海营如今还有多少人?”

“离开泾州前,属下遵从侯爷吩咐,把利弊得失告知弟兄们,有二百多人选择脱离镇海营,留在泾州,或是加入彰义军,或是回归乡里。

愿意跟随属下来开封者有不到三百人,如今都以佃户名义,安置在城郊庄园。”毕镇海回答。

马庆道:“前年,属下奉侯爷之命,筹措资金在都城内外购买土地农庄,如今大大小小已经购得十几处宅子,二千余亩地。

镇海营弟兄,如今都安置在城外几处大的农庄里。

老夫人和大郎君一家,也住进位于甜水巷的朱家大宅。”

朱秀摩挲着下巴,抛给马庆一个赞许眼神。

开封城里十几处宅子,城外还有两千多亩地,这些可都是他朱侯爷的家产。

五年前在沧州,他还是个一穷二白的流民。

如今封官晋爵,家赀巨万,也算大周朝堂一号响当当的人物。

柴荣失笑道:“好你个朱秀,竟然早早在开封城里买下大片土地房宅,坐拥万贯家财!纵观朝野,百官之中属你最富!”

朱秀讪笑道:“让兄长见笑了。你也知道小弟没啥大志向,贪图安逸喜好享受,趁着开封朝局动荡发一笔小财,还请兄长替我保密,切勿让官家知道....”

柴荣戏谑道:“朝廷修筑罗城花费不少,你这开封巨富是不是也该表示一二?”

朱秀拍着胸脯道:“小弟明日就以商行名义,号召开封商贾向朝廷捐资!”

“这还差不多,此事我自会替你向父皇请功。”柴荣强忍住笑,点点头道。

朱秀拱拱手,偷偷朝马庆几个递眼色。

倒不是柴荣趁机敲竹杠,只是提醒他趁着皇帝发现他趁乱敛财之前,赶紧拿一笔出来当作孝敬,也好堵住郭大爷的口。

这件事就算柴荣不说,朱秀也会做。

当初广政殿事变后,开封地价直线下降,朝野动荡,满城人心惶惶。

郭威邺都起兵后,开封房宅更是大量抛售,有条件的人家早在邺都兵马南下前就出城逃命。

谁也不知道开封城会不会成为战场,化作一片废墟。

朱秀让马庆趁机大量收购房宅,就是料定了新朝廷为稳固人心,不会不认前朝旧账。

这也算薅了大周朝的羊毛,拿些钱出来孝敬也是应该。

“我母亲可还安好?还有史向文、灵雁娘子近况如何?”

朱秀又问马庆等人。

马庆几人相视一眼,吞吞吐吐地道:“老夫人的病情暂且稳定,身子虽说衰弱,但精神还算不错。

史大郎和灵雁娘子......”

马庆打住不言,干咳一声朝关铁石挤眼睛:“还是关将军来说吧....”

马庆说完头一缩不再说话,气得关铁石直瞪眼。

“怎么回事?”朱秀皱眉。

关铁石硬着头皮道:“史大将军听信些许流言,对你有所误解,近段时间,你最好躲着点,莫要让他撞见....”

毕镇海苦笑道:“史大将军怨气不小,侯爷还是小心些。”

马庆紧张兮兮地道:“我等就是担心侯爷进城被史大将军知道,这才提前赶来禀报。”

朱秀湖涂道:“老史对我能有什么误会?两年多没见,他应该十分想念我才对!”

陈安刚要说什么,只听明德门左门洞内传出一声暴喝:

“朱秀小儿哪里走!?今日且看老子如何用凤嘴霸王刀取你项上人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