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二十八章 留给王峻的时间不多了

杞国公府。

冯道休沐在家,本想带几个小孙儿到罗城景初园里游玩垂钓,指挥扈从收拾好渔具,带上三五护卫,正要出门,却被匆匆而来的范质堵个正着。

“老太师欲往何处?”范质见冯道一身寻常家翁装扮,拎着根鱼竿,腰间斜挎鱼篓,不由一愣。

冯道见了范质也是一愣,范质紫色官袍着身,手捧圣旨,身后跟着两个内宫宦官,还有一队内殿直禁卫。

“今日休沐,老夫听闻新建的景初园景色不错,还有几处可供垂钓的野湖,正想带上小孙儿去玩耍一番,顺便试试这几根新做的鱼竿趁手否!

范相公,你这是?”

冯道指了指他身后。

范质苦笑道:“今日只怕要搅了老太师兴致了。信陵坊,一处枢密院官舍发生命桉,死者乃是晋州籍将领陈思让、康延昭,定远侯朱秀有莫大嫌疑,被王峻率兵包围,双方爆发火并,死伤者众多,柴君侯、李都点检、驸马张永德等人都已赶去,官家命老太师和范某即刻前去传旨。”

冯道先是一愣,而后大惊失色:“陈康二将乃是晋州战事功臣,怎会无缘无故被害?嫌犯竟然还是朱秀?没听说朱秀和二人有仇呀?

何况朱秀并非冲动莽撞之人,就算有过节,也不至于在开封杀人?这究竟怎么回事?”

范质摇头道:“具体细节某也不知。只知道信陵坊被重兵围困,以王相公和李都点检为首的殿前禁军分化严重,相互对立,若是我们去得晚了,只怕矛盾激化,酿出更大动乱!”

冯道白眉紧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把鱼竿塞给扈从,沉声道:“范相公稍等,老夫更衣便来!”

范质在府邸门房前等候,冯道匆匆回后宅更衣。

刚换好官服准备走,冯青婵闻讯赶来:“翁爷,出了何事?”

冯道骂骂咧咧:“朱秀那混小子不知发哪门子疯,竟然率人擅闯枢密院官舍,还涉嫌杀害两位四品卫府将军!

王峻率兵把朱秀堵在信陵坊,双方爆发混战,各有死伤,柴荣李重进等人都赶去了,现在官家命老夫和范质前去传旨....”

冯青婵吃惊地掩嘴,脱口问道:“朱秀无事吧?”

冯道摇摇头:“听范质说,那小子似乎也受了伤,应该死不了....”

冯青婵脸蛋白了白,眸子里满是担忧,犹豫了下,低声道:“我随翁爷一块去!”

冯道脚步一顿,浑浊却不失精明的眼睛泛起奇异色彩:“也好,朱小子要是被王峻害死了,对我冯氏而言也是个麻烦。你去看看那小子伤势如何,别让他死得不明不白。”

“翁爷~”冯青婵蹙紧眉头,嗔怪地翻白眼。

冯道捋须,羊装恶毒地道:“朱小子已是符氏女婿,可不能对他太客气!谁叫这混账小王八蛋有眼无珠,让老夫的掌上明珠暗然伤心!”

冯青婵哭笑不得:“翁爷胡说,我可从来没有伤心过!强求的姻缘不长久,我宁可不要!”

“当真?”冯道一脸不信,满是褶皱的老脸凑近孙女:“那你还牵挂朱小子的生死安危?传出去,岂不是叫人说我冯家闲话?”

冯青婵白了他一眼,背过身装作满不在乎地道:“嘴长在别人身上,想怎么说谁也管不了!毕竟、毕竟翁爷和朱秀有交情,当年开封动乱,也多亏他才保住冯氏一门,我、我心里感激他,现在他有难,我以朋友身份去看看有何不可?

再说,朝堂之上,翁爷和朱秀算作同一阵营,若是朱秀有失,对翁爷也不利....”

冯道眨眨眼,捻须促狭道:“嗯,婵儿所言有理,老夫竟然一时难以反驳!”

“翁爷!~”冯青婵脸蛋红润,娇嗔道。

“行啦,知道你放心不下,想去就去吧!”冯道慈爱地笑了笑,“反正三家争婿闹得开封人尽皆知,也不在乎这点脸面!你对朱秀越好,那小子心里的愧疚感越深!”

冯青婵默然片刻,轻叹口气:“符二娘子比我勇敢,比我更讨人喜欢,朱秀认识她在先,最后选择她,也算有情人终成卷属,我心里并无怨念。”

冯道怜爱地望着自家孙女:“唉~也怪老夫之前有些瞻前顾后,没有及时跟朱秀挑明,害得你错失一段良缘....”

顿了顿,冯道咬牙切齿:“老夫知道朱秀看重什么!符氏在军中有莫大影响力,这一点冯家万万比不上!符第四这老小子,一出手就送出三百虎卫都精兵,有了这些,就算符家闺女丑如无盐女,朱小子也会乐呵呵地娶回家供起来!

这个滑头的臭小子啊,老夫早就看透他啦!”

冯道拐杖冬冬砸地,又是叹气又是骂咧,一副恼火又无奈的样子。

冯青婵苦涩道:“事情都过去了,翁爷无需再提。”

“唉唉~走走!”

冯道带上冯青婵,和范质匆匆往信陵坊赶去。

~~~

坊内,气氛稍显怪异。

王峻带来的禁兵已经被制服,一个个跪地抱头,惶惶不安。

反倒是曹彬和史彦超带来的侍卫司兵马,把王峻一干人围拢,不是要杀他们,相反,正是为了保护他们。

暴怒的李重进几次下令,让刘庆义、刘守忠二位指挥使率人把王峻拿下,都被柴荣严厉阻拦。

为防意外,柴荣甚至令曹彬和史彦超把王峻一干人围拢保护。

李重进的殿前禁军和侍卫司兵马再度形成对峙。

李重进如此痛恨王峻,除了此次事件,还因为李重进的老丈人,原房州刺史董桐,原本在李重进成婚后,调往开封担任司农寺少卿。

没想到才过两月,就被王峻以各种借口调往蒲州出任防御使。

级别上虽有小升迁,但毕竟离开京城,调派外州,京官的屁股还没坐热,又成了地方官。

董婉儿埋怨李重进在这件事上没帮上忙,两口子闹了些小别扭。

董婉儿有孕在身,还因此小病一场,差点没保住胎儿,李重进又是惊吓又是恼怒,觉得在婆娘面前丢了脸面,自然把怒火迁移到王峻身上。

如果有机会,没有人会怀疑,李重进敢把黑铁枪刺进王峻胸膛里。

黑大王本就是条不讲道理的浑牛,就算真杀了王峻,官家也不会拿他怎么样,顶多罢官免职圈禁一段时间,过个一两年又找机会起复。

谁叫李重进的母亲,不久前被追封为福庆长公主的郭四娘,从小对郭威照顾有加,临终之际拉着弟弟的手,嘱咐他一定要好好照顾李重进....

这唯一的外甥,郭威自然是怜惜又宠爱的。

可柴荣知道,王峻绝对不能死,起码不能死在李重进手里,更不能以私自处死的方式。

有天大的罪名,也要经过朝廷公开审理,昭告天下,使得天下人信服。

这事关朝廷威信,事关官家声誉,关系到国家社稷的安定。

王峻是元老功臣,虽说名声不咋地,但从刘知远起家开始,他和郭威就算是同僚,积攒下不少人脉关系,如今又是位极人臣的当朝第一人。

想要对付他,必须要拿得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把他的罪行公之于众。

否则大周朝就会落得个滥杀功臣,纵容皇亲扰乱国家法度的恶名,连累官家的威望也会一落千丈。

这些才是柴荣考虑的重点。

他也恨不得当场斩杀王峻,这厮害得他在澶州两年多,连官家登基即位时的大典都无法到场参加,几次三番在官家面前进献谗言,污蔑他在澶州手握重兵,心怀异志。

可柴荣更清楚,一旦王峻死得不明不白,天下藩镇必定人心惶惶,对开封朝廷心生疑虑,最终导致天下不宁。

王峻是该死,可一定要死得堂堂正正,令人无可厚非!

李重进很恼火,黑铁枪在手掌里都快摩擦出火星,可他始终无法靠近王峻半步。

柴荣阴沉脸色拦在他身前,旁边还蹲着个发呆的史向文,只要他稍有异动,史向文那摧山断岳的巨掌就朝他呼来。

那动辄数百斤的巨力,足以打得人吐血,李重进吃过亏,可不想再去撩拨史向文的耐性。

“朱秀!你他娘的让这家伙给老子让开!”李重进扭头叱骂。

朱秀被朱武和毕镇海左右架住,虚弱地咧嘴笑笑,没有理会。

他也知道,王峻今日不能死。

重重侍卫司兵马围拢中央,王峻脸色无比难看。

今日,他已经错失除掉朱秀的最佳机会。

史向文和朱秀身边一群悍不畏死的“家仆”,让他冒险袭杀的计划泡汤。

王峻冷眼紧盯王审琦,恶狠狠地低声道:“外殿直都虞候陈璞、捧日军左厢都指挥使谢成为何不按约定前来?”

王审琦歉然道:“之前下官奉王相公之命前去晓喻二位将军,二位将军也答应会按照王相公命令,如约赶赴信陵坊。

至于二位将军为何爽约,请恕下官不知。或许,有什么紧急公务耽误了吧....”

王峻两眼冒火,有种被戏耍的感觉。

“王审琦!之前你假意投效,分明是诓骗本相!你究竟受何人指使?”王峻怒道。

王审琦正色道:“下官在殿前禁军无依无靠,当然想要投靠王相公,好为自己找个靠山。

只不过,王相公动辄要带兵在开封城里杀人,目标还是定远侯朱秀,这就有点不太妥当....请恕下官人怂胆小,不敢效命!”

王审琦朝柴荣李重进等人努努嘴,低声道:“王相公这次恐怕失算了,打了一个定远侯,牵扯出这么多大麻烦,何必呢?”

王审琦摇头叹息,可王峻总觉得他在冷嘲热讽,气得浑身哆嗦。

其实此次计划并非杀死朱秀这么简单,信陵坊杀朱秀只是开始,王峻想要借助这次机会,挑拨禁军和官家对立,借官家之手罢免李重进大内都点检职位。

朱秀一死,李重进领兵来救,势必跟王峻派系的禁军发生冲突。

朱秀杀害陈康二将,又抗拒禁军拘捕,当场斩杀合情合理。

李重进徇私枉法,包庇凶犯,还敢对当朝宰辅动手,对殿前禁军痛下杀手,必定会激起同情陈康二将之人同仇敌忾。

属于王峻派系的禁军就会趁乱大肆污蔑李重进,最终牵扯到官家身上,让禁军兵将认为官家任人唯亲,把藩镇出身的兵将性命当作儿戏。

殿前禁军扩建,大部分兵将来自于天下各藩镇,虽说派系众多山头林立,但总得说来,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独立于侍卫司之外的禁军序列。

陈康二人也是有机会成为禁军将领的,却被无故杀害,如果这件事不能查个水落石出,给殿前禁军一个交代,必定会有损朝廷威望,让将士们寒心。

而王峻借助替陈康二将报仇的机会,就能大肆收揽人心,拔高自己在殿前禁军的威望。

陈璞、谢成二将就是王峻麾下重要一环,原本按照计划,这二将今日也要率领兵马赶来助阵,却迟迟不见人影....

而负责居中联络的王审琦,不仅没对朱秀动手,关键时刻还出手阻拦!

看看王审琦一副有恃无恐、镇定自若的样子,刹那间王峻有种当头棒喝之感,耳边嗡嗡作响!

这件事,自始至终,王审琦都没有站在自己一边。

他究竟是受何人指使?

王峻脑海里浮现一个人影,脸色白了白,有种上当受骗后恍然大悟的懊悔、愤怒!

王峻朝柴荣看去,暗暗捏紧拳头。

柴荣即将大婚,如今又在开封府尹左理政务。

万一柴荣婚后被任命为开封府尹,意味着官家已经下定决心立他为储。

唐末以来,以皇子担任都城府尹,往往成为储君的象征。

相反,正式册立太子在北朝几乎没有过。

毕竟四十几年来,淮河以北是一片连皇帝都朝不保夕的混乱地带,更别说太子储位,立与不立,没有太大意义和区别。

柴荣一旦成为开封府尹,下一步就是封王,又或许二者同步进行。

真到了那一天,这大周江山的后继之君就算是定下了。

王峻有种深深的迫切感,留给他的机会和时间,已经不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