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第一太祖爷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君臣交心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三十八章 君臣交心

作者:贼秃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6:13 来源:笔趣阁

“微臣朱秀,参见官家!”

宽敞车厢里,朱秀不敢抬头,高高撅着屁股叩头,视线里只能看见一双嵌金线飞龙靴。

“起来,坐下说话。”郭威澹澹出声。

“微臣谢恩!”

朱秀四处瞟了眼,郭威身下档格里塞着一只小马扎,朱秀犹豫了下,大着胆子伸手拽出来,展开坐下。

小心翼翼抬起头,迎目便撞上郭威一双洞摄人心的虎目,朱秀咧咧嘴露出个卑微讨好笑意,刚要说话,眼童勐地一缩,心肝儿震颤了下!

只见郭威的面庞肉眼可见的消瘦下去,两颊和眼眶凹陷,颧骨微凸,面色呈现不正常的青灰色,让人一看就知道重病在身。

朱秀大为震惊,只不过近三个月不见,郭威竟然消瘦憔悴至此?

朱秀嘴唇颤抖,两眼立马氤氲水雾:“官家....官家万望保重龙体呀!”

朱秀声音哽咽了下。

如果不是郭威的眼神一如既往的敏锐炯亮,朱秀甚至担心这位大周开国之君能不能撑到明年。

郭威澹澹一笑,低沉嗓音道:“朕已有半月不上朝,召见朝臣时还隔着帘幕,这副模样,半月来只有柴荣、魏仁浦还有你见过。”

“官家....”朱秀抽抽鼻子,满面忧愁。

郭威低声冷笑,彷若自言自语:“这半月来,朝廷热闹得很呐!盼着朕死的人,亦不在少数!”

朱秀忙擦拭眼角,拱手恨声道:“微臣愿请旨,替官家斩除奸邪!”

郭威摇摇头:“还用不着你,朕自会料理,不会把上一辈的恩怨,留给下一辈去解决....咳咳~”

郭威拿着绢帕掩嘴咳嗽,声音撕裂音哑,放下手时,朱秀隐隐从那绢帕上瞧见一抹殷红....

朱秀迅速低下头,眼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有种勐虎老矣,迟暮山林的酸楚。

郭威一直待他不错,他也对这位五代史上难得的开明君主心怀由衷敬佩。

按照历史轨迹,这一幕迟早会到来,可真当朱秀目睹一位铁血强悍的君王在自己面前流露苍老衰弱之态时,心里还是涌出万分遗憾和同情。

这是实实在在的血肉之躯,不是历史文献里冰冷的字迹。

这些人和事,都是他的亲身经历,有他的一份感情倾注其中......

朱秀感慨伤感的模样落在郭威眼里,还以为这小子是担忧自己病情,略感欣慰地轻声道:“朕的病只怕是好不了了,这些年落下的病根,上了年纪就全都跳出来作祟,唉~

不过你也用不着担心,朕的身子自己清楚,再撑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咳咳~

朕还有一些事要做,还有一些人要处理,朕会尽量留给大郎一个干干净净的朝堂....”

朱秀睁大眼:“官家....已经决定了?”

郭威叹息道:“朕只有大郎这么一个儿子,还能有什么不能决定的?之前种种闹剧流言,不过都是野心家有意散播,挑拨我们父子亲情,当不得真!这些该死的乱臣贼子,朕一个都不会放过!”

朱秀心头一震,急忙拱手低头道:“官家圣明!”

郭威当面跟他说这种话,其实是想借他之口说给柴荣听,朱秀不傻,当即领会圣心。

毕竟郭威病情沉重,生命已走到尽头,既然已经决意传位柴荣,他当然不想让父子间存在隔阂,让自己带着遗憾离别人世。

更希望柴荣能在他死之后,继承他的遗志,带领大周完成统一河山的宏愿。

那样,作为大周开国之君,他也能在史书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

至于柴荣留守澶州长达两年之久,一直不能获准回京,还有后宫甄选嫔妾,朝野传闻官家属意嫡亲子嗣继位....

这些事实和流言,不管真假,也不去探明其原因,就让它如青烟一般被风吹散吧....

郭威真正的想法,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不会表露给任何人,也不会记述于史书,只会带着这些复杂难测的心思永远作别人世......

不管他曾经怎么想,如今他已经下定决心传位柴荣,那么一切真相都不重要了。

朱秀心里长长叹息一声,也算是舒了口气。

他真怕蝴蝶翅膀扇动起另外一场风暴,假若郭威这两年真的折腾出子嗣,假若郭威对后继之君的人选另有他意....

现在好了,一切回归正道,他也能按部就班地按照计划慢慢积蓄力量。

车厢里沉寂片刻,郭威笑道:“朕罢免了你的职位,你小子不会在心里怨恨朕吧?”

“微臣不敢,亦不会!”朱秀正色道,“犯了错就该受罚,官家只让微臣在大理寺监牢思过,已经是天大的恩宠!”

“你知道就好!”

郭威满眼殷切期望,“大周天下并不平静,九州大地还未重归一统,朕时日无多,没有机会看到这一日。

这些事,只能留待大郎和你们这些头角峥嵘的年轻人去做!

将来大郎主政天下,你就是新朝新君不可或缺的臂膀股肱!

朱秀,成大事者当戒骄戒躁,克己奉公,持正笃行!

大郎平生最敬仰唐太宗,朕希望你能做新朝的魏玄成!”

朱秀深深拜伏:“微臣一定竭尽所能,不负官家重托!”

“咳咳~~”

说完这一番话,郭威疲态尽显,强作精神又道:“眼下大周便有两大祸患,你可知道?”

朱秀想了想道:“官家说的是开封和邺都,两个王,一南一北?”

郭威笑着颔首:“你心里有数就好。此二人,已经勾搭成奸,若不尽早除掉,只会留下祸乱。

朕的病情瞒不过王峻,邺都那边也听到风声。

朕会亲手诛灭此二贼,让大周江山得以平稳过渡。”

“微臣愿为官家御前先锋,扫灭国贼!”朱秀严肃表态。

郭威虎目精芒熠熠:“朕已有计划,你回去听命就好。大郎与你同日成婚,之后,朕会下旨让他返回澶州。

在此期间,你先到司农寺做个屯田史,耐心等候朕的旨意....”

朱秀嘴角抽搐了下,屯田史,一个从九品下的微末小官,相当于农业技术员,平时没事就待在官田里搞搞研究....

“怎么,不乐意?”郭威语气玩味。

“不不!农事乃国家之本,微臣一定尽心尽责!”朱秀忙道。

郭威道:“你小子明白就好!民以食为天,任何时候,都不可轻视农事!大周立国以来,轻徭薄赋,休兵养民,未到三年已见成效,将来还要进一步发展农事,你先去实地考察,详细写个条呈出来。”

“微臣遵旨!”

郭威略显疲倦地抚了抚额头,“还有一事,朕命李重进整顿殿前禁军,本意是借此给王峻施压,逼他自己露出马脚....没想到李重进这混账大肆插手军将职位调动,肆意安插人手,搞得殿前禁军鸡飞狗跳。

大郎和驸马为此还跟李重进爆发争执,两边已有近一月不曾往来过。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你想个法子,从中撮合,让他们缓和矛盾。”

朱秀吃了一惊,没想到这段时间,开封城里竟然闹出这么多热闹。

柴荣张永德和李重进吵架了?也不知动没动手....

朱秀踌躇了会,道:“官家,微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郭威瞥他一眼:“说罢,朕恕你无罪。”

“谢官家!”朱秀斟酌了会,“其实,李重进如此胆大包天,胡作非为,与官家纵容不无关系!”

“嗯?”郭威皱眉,“何意?”

朱秀道:“官家迟迟不定嗣君储位,又让李重进担任大内都点检,成为殿前禁军最高统帅,偏袒之心明显。

朝野间都传闻官家有意传位给外甥,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李重进难免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官家给了他希望,他自然要奋力争取!

这才是矛盾根源所在!

官家想要平息他们之间的争端,首先要做的,就是断了李重进心中念想!”

郭威怔住,陷入沉思,久久不言语。

好一会,他才盯着朱秀道:“你和李重进有八拜之交的关系,就不盼着他取代柴荣成为大周的后继之君?”

朱秀笑了笑道:“官家和微臣都知道,李重进并非人主之材,即便他身上流淌一半郭家血脉,这江山也不能交到他手里!嗣君人选非柴君侯不可!”

郭威虎目微闪:“你当真如此肯定?”

朱秀双手交叠拜伏,以额头相触:“官家亲手缔造大周江山,一定希望社稷永固皇权绵延!

官家重整河山的宏愿,只有柴君侯能替官家达成!

官家乃有道明君,天下臣民相信,官家一定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车厢里安静了片刻,头顶响起郭威轻笑声:“你小子也用不着给朕戴大帽子,朕的才能德行自己心里清楚,在历代开国帝王里,不算最上等,也不算最末等,堪堪合格罢了。”

朱秀直起腰杆,正色道:“自大唐分崩离析,乱世四十余年以来,官家绝对是最称职的皇帝!”

郭威揪着髯须,莞尔道:“比之秦皇汉武又如何?”

“这个....”朱秀语塞,心里忍不住吐槽,刚才还说自己什么水平心里有数,转过头就要跟历史长河里最璀璨的几位帝王比....

吐槽归吐槽,朱秀反应很快,认真道:“功业伟绩也只在毫厘之间!”

郭威指着他一通大笑,“岂不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朱秀从容笑道:“九州离乱四十余年来,万万人化作焦土,天下生灵十不存一,官家能以一己之力,在这段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已是幸甚至哉!

将来不论史书如何记载,官家都是这段历史里最重要、最耀眼的一环!

只要大周国祚绵延,官家英明将会流传万代!世人皆享官家余荫,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郭威长长叹息一声,喃喃道:“说的不错,朕历经无数次战乱,能活到今日,何其幸运?朕一手开创大周基业,已是青史留名,不该再强求太多....

身后事,就留待后辈人去做吧....”

一声叹息,英雄迟暮,心中最后一丝执念也化作烟云。

君臣重新相对而坐,郭威笑道:“没想到和你小子叙谈一番,朕心里许多郁结忧愁得以化解。

这些问题,朕和魏仁浦谈过,总觉得那臭酸儒还没有你小子看得通透,说不上两句话就红眼睛悲悲切切,搞得朕心里也不是滋味。”

朱秀笑了笑,魏仁浦和郭威那是布衣之交,二人情义深厚,有些事情魏仁浦难免掺杂私人情感。

而且魏仁浦是今世人,看待问题有时代局限性。

他不一样,他有来自后世的灵魂,这五代乱世四十多年的历史,原本在他眼里就是一段段毫无情感的文字记录而已。

作为一名本质上还是军阀出身的皇帝,且生长在乱世,郭威能有一份谋划天下的长远目光已经相当不错了。

朱秀最敬佩他的,是他真正认识到百姓疾苦,且愿意用实际行动去为百姓减轻负担。

大周息兵三年,养民三年,对北方辽国三翻四次的袭扰试探甘愿忍气吞声,对太原刘崇竖起北汉旗号一再叫嚣挑衅不予理会。

哪怕如今唐军深陷湖南泥淖,淮南防线空虚,看似江淮有机可趁,可郭威还是不为所动,不许片帆兵甲踏入淮河。

他让满目疮痍的北方河山得享太平,让数百万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得以喘息。

朱秀知道这份难得的太平无法延续太久,但在这乱世还未结束的时代,军阀出身的帝王能拥有这样一份仁慈之心,已经是天下百姓莫大的幸运。

历史上,没有郭威三年休养,改革内政,也就没有之后大周显德年间,大周王师四面出击,连战连捷,向西勇搓孟蜀和吐蕃,收复旧土,向南连克十四州,拓土千里等等一系列辉煌战绩!

赵家兄弟明明接盘了一把好牌,却没有打出应有的成绩。

这才是朱秀心里最介怀之处,每每念及此,就觉得心中那个郁闷啊~~~

郭威大手突然摁住朱秀肩头,语重心长地道:“大郎性子刚烈,有些时候对己、对人都太过严苛,往后你要多劝劝他,治大国,若烹小鲜,为君者最忌功欲过盛,贪求一世虚名,那样会给天下百姓带来沉重负担!”

“微臣谨记官家教诲!”

“还有李重进,你说朕该用什么办法,让他知道为君者并非如他所想一般容易?让他知难而退?”

朱秀稍作思考,笑道:“这好办,官家不妨让他到开封府历练一段时间,受了挫折,就能认清自己。”

郭威愣了愣,仰头大笑起来。

朱秀也跟着笑,心里默默为李重进祈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