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仙宋 > 第615章 抑儒抬农,大办农学堂

仙宋 第615章 抑儒抬农,大办农学堂

作者:禁区中的幽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6:49 来源:笔趣阁

民求财、商求利,官求的首重绩。

百姓与商人在本质上是相近的,想要日子过得好、首先得学会赚钱。赚到钱以后,怎样让钱生钱通常变成为每一个家庭中做主之人最是绞尽脑汁去想的事。

刘行前世里也只是个升斗小民,自幼便看着母亲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长大以后自己步入社会、选择自立以后,那一点点微薄、还经常被无良老板或领导克扣收入。

如果不去精打细算可能都不用等到来到这个时代,早就已经被饿死、去见了冥界的鬼王了。

当来到这个时空以后,年幼无父、少小丧母成了失孤之儿。豹林谷弟子的供养每个月只有那么一点点,不精打细算不要说后来去嵩山书院、只怕在山谷中不饿死也会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正是因为了有了前世今生的种种遭遇,被生活的那些磨砺。在前几年游走四方、用医术去积累功德帮助修行之时,刘行总是能够第一时间理解所遇上那些百姓的困苦与心思。

所以才有了曾炜杰当日对刘行一见感恩随其战的事情发生,也才有了红巾军驻在五台城非但没扰民反而备受万民拥戴的后来之事出现。

知其心所想,才能做到想其所想、及其所及。

换到如今这件事上来,这种及其所及是能给有余钱、想要钱生钱的千家万户带去更多收入是事,刘行自然信心十足、坚信必会成功……

既然有了成功的底气,刘行在几句喧闹后,看着那亲兵队长又忙、又急地满头大汗却丝毫没想让他就此休息,而是即系说出了自己对粮农加工行当的深入性新策略来。

想要有坚实的加工坊产业链,单纯只是有资金还是不够。人才、技术,这对于刘行而言远比当今这天下任何一个人都更加懂得其重要性。

大批的农业生产人才、加工人才,如今北朝应该有不少。但那些都是爹传儿子、儿子再教孙子,靠一代代人子承父业、小门小户传承出来的狭小能力。

欲使产业规范化,必须打破传统小家庭模式、去走产业规划之路。所以在人才之上。刘行首先确定了除六大书院之外,要在三年内、在北朝境内兴办起每县至少一所的粮农专业学堂。名称上,就定名为农业中等专科学堂。

在州府之上,每个州府至少在三年内要兴办起一所农业高等专科学堂。而每个省。必须尽快建立起一所农学院。

以老农民做顾问、聘专长之师任教授。五到十年后,刘行希望看到各种农学院堂中走出来的粮农专业有学识的人才下到田间地头去、进入到各处工坊中去。

这些人才的培养上,从中等专科到高等专科的学生,都必须在校期间每年至少有三个月是在田间“实习”中度过。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田间地头上浸淫足够时间的人。才能够真正掌握农业知识并最大程度做到“学以致用”。

这些学生不但享受正常的免费读书待遇,同时还可以在各学堂通过三个月的劳作、从学政田的收入得到所产的一半作为生活补贴。此外,还会得到各级官府额外给其家中的“扶农助学粮”。

对于那些学习工坊技术的学生,在其毕业前一年、或者半年进入到各处工坊时,便可以领取“实习生薪酬”。待其毕业后,前三年可以从农发会领取直拨到每个人手上的工坊农技补助金。

也就是说,只要那些农村家庭的子女考进了三级农业学校中。从入学到毕业,全城都在免费上学之外还能得到很多补贴。

等到毕业后,前三年是增加实践经验的时间,那段时间里收入不高也不用怕、因为有农发会的工技补助金足以让其生活得很富足。

如此一来。刘行不相信还会有人轻视农学。相反,一定会在当今天下以利益驱使,掀起一股强大的农学为先的风气……

有人读书只为了有份收入稳定的好职司做,更多的人读书,在此时这个时代里其实还是想要奔着围城一般的官场里钻。

了解人心之中这种思想,刘行还额外做出了一项规定:凡各省农学院毕业之学员,参加六大书院入学考试时全部同比降低两成的录取标准分。凡各地各学堂生,毕业后成绩差的毕业生,都将被征召、直入屯田营先去服兵役三到五年。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告诉那些读书人别看不起农学生,你们可以十年寒窗苦、朝廷日后随时能让你们下乡去翻土。

相反一直在翻土实践中学习、成长起来的学生。在考六大学堂的时候录取分数线比你们低了两成,大大增加了农学生入学的可能性。

你只知苦读书的人,下乡去翻土的时候至少几年都难以适应,无法过上令他们满意的生活。

可是农学生则不同了。他们本身就有扎实的劳作基础在。就算毕业后成绩在同期生中是排名末位的,人家未来最多还是回去做老本行。

农学生都有田间劳作的扎实基础,与那些死读书的同时下地去耕作,必然是农学生收成远比书呆子要多。产得多、分得多,生活标准自然而然就会形成鲜明对比、不同的层次感了。

甚至刘行可以预见到,未来田间地头上同样是毕业时成绩末位的学生。书呆子们追着捧农学生的臭脚、猛拍农学生的马屁。为的只是人家给他们支支招、让他们在秋收时能多得点粮食,让生活过得更好一些那场景……

“刘哥哥,你太坏、你真的太坏了,你这是逼着书呆子向农学生低头、逼着那些嘴上喊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儒生们去为吃饱肚子尊重农学生呀!”刘行这一套计划才说完,一旁的赵金珠捧腹大笑起来。

她大笑着,望着刘行道:“哈哈哈,看来十年、二十年以后,谁再敢喊不为五斗米折腰、朝廷都无需动辄重型惩治、只需要把他们罚去屯田便能使那些自以为高风亮节的人为了吃饱肚子而变得明事理、懂识时务了呀!”(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