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仙宋 > 第939章 高家有“四杰”

仙宋 第939章 高家有“四杰”

作者:禁区中的幽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46:00 来源:笔趣阁

满门皆公侯,马扩说出了刘行为乌蛮高氏一族做好的设置。他的担心,刘行自然也能够明白其原因。

高家的人太多了,只是参加了征灭吐蕃之战的男性族人便达到了近四十人可以受封领赏。一个家族如果同时出现三、四十个公爵和侯爵,至少是伯爵的话,其家族的威望定然一时无两。

然而刘行之所以选择这样设置,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还是在分化、在瓦解乌蛮高氏一族……

听到马扩的疑问后,刘行微微冷笑着道:“高氏的家主是罔替一等公,领户四千、兵不可超八千。可是他是个人、不是个神,迟早有死的那一天。他一死、其爵位谁来继承呢?他的儿孙们我都已经封了爵位,不可能让其中某一个出现双爵加身。”

言语微停、刘行侧目重新望向墙上的地图,继续说道:“高泰明的一等罔替公爵位,只要他有离开人世的那一天,就将会成为其诸子、那些只受封为世职爵位的高氏子弟争夺的焦点。”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再次停话、回望马扩后刘行接着道:“昔日曹植遭兄妒,还只因其才高。日后高氏一族那些子弟间的妒忌之因由却是爵位与封赏、却是香火传承谁为主。一旦那种情况发生,我大宋也好、大理二省巡防也罢根本不用立即插手。坐山观虎斗、待其内斗的差不多了,再一起将其收拾掉、岂不乐哉。”

《七步诗》、刘行居然在这样一个令马扩担忧不已的时刻吟诵起曹植的那首七步之诗来,马扩听完后知道、刘行定然是心中已有数,高氏一族被这样一个坑神算计上、以后休想太平了。

马扩为何会如此认为呢?原因当然是高家现在内部的情况,也与那首七步之诗情形很是相似。

三国末年、曹操的二儿子曹丕在争夺继承权问题上处心积虑,战胜了文才更胜一筹的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

曹操逝世后,曹丕继位成为魏王,以不参加葬礼之罪逼弟弟曹植写下《七步诗》,险些将其杀害。曹丕还顺利夺下弟弟曹彰的兵权,坐稳了魏王之位。

之后不久,曹丕又逼迫汉献帝让位,代汉称帝,改国号魏,为魏国开国皇帝,也是三国中第一个称帝的君主。

曹植呢?他生前曾封陈王、死后谥曰“思”,故称之为陈思王。

他是建安时期最杰出、最有代表性,对后代影响最大的一位文学家,是当时文坛的主要领袖之一。

曹植天资聪颖、文思敏捷、才华出众,“年十余岁,诵《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曹操曾一度想立他为太子。

但曹植是一个典型的**才子,他行为**、不拘小节,经常被文不及他、武不及曹彰却工于心计的曹丕算计,渐渐失宠于曹操。

曹操死后,曹丕、曹睿相继为帝,曹植倍受猜忌和迫害。由于长期遭受迫害,精神上受到沉重压抑和打击,终于郁闷而死。

不过曹丕也好、曹植也罢,一个是工于心计的小人后来得志,一个是才高八斗、**不羁的才子,其活着的时间都只是四十年上下。两个兄弟,一个四十岁死掉、一个四十一岁挂掉。

究其原因,曹丕刚愎自用是一方面、更大的原因还是其自私自利到了极点。

若曹丕不去迫害自己的手足、搞出那些手足相残的家族内耗剧情来。那么当他出现决策失误的时候,至少还会有至亲之人站出来帮他扳正归途。

究其原因,曹植的自恃才高、**清高,从开始就注定了他的一生是以悲剧结束……

相似的情况如今也在乌蛮高家存在着,高泰明的大儿子高明量是个文武全才,其本事在征灭吐蕃那一系列战事中已是彰显无遗。

他的二儿子高明运则是一个重谋略、文采好,号称“大理国内君之下、文才首推属二郎”。但是呢、文才好的高明运可不是曹植,他是一个极其阴险、歹毒的善谋之人。

高泰明带兵上了雪域高原以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恍若全军消失了一般。最后却突然杀出来,从肋部将回援逻些的吐蕃大军刺了个对穿。那次的计谋出自高明运。

高明量身入天竺领三国,要知道天竺那三个国家的国主其实也不是酒囊饭袋,也都是一些有经验、有谋略,要文有能臣、要武有悍将的家伙。

那他们为何会那么听高明量的话呢?当然不会因为他们真心臣服大宋,其主要原因还是在高明量没去那里之前,高明运已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谋算了一番。然后,他为高明量定下了一个极大、极大的连环计。

正是凭借着高明运设出的超大连环计,加上高明量自身的才华与武艺。天竺三国的国主才一直被高明量给压着、压得死死的,只能乖乖听从他的命令。

那一对兄弟是能人、甚至曾几何时,刘行也曾赞那对兄弟是一对奇人。

然而他们并非是乌蛮部高家人里面最厉害的,还有两个人比他们要厉害、因为那两个的城府极深,深到慧了不读心都随时可能被那两个家伙给坑咯。

是谁呢?那就是高泰明的两个弟弟,一个叫高泰运、一个叫高泰平。

高泰运在当初他老爹夺段氏国主之位的时候,他就已经显示出了一个阴谋家的本色。

正是他的一连串毒辣计策、才使得段氏宫廷内部的禁军先生内乱。接着又鼓惑三十六部造反,给了高家抓住大理所有兵权的机会。

而且在他的谋划之下,直到丢掉国主位置、段正严那个老爹还是视高泰明一众是忠心爱他的人。

可见高泰运不只是善谋、更是城府极深,深到把人家卖了、人家还会开心地为他数钱……

高泰平的谋略上不及高泰运,然而在当初高家代段、夺大理国主的整个过程中。所有江湖人士南下大理,所有佛家高僧云集到了高家所掌之大观寺。

大理国当初的乱局中,上千能与高家对抗的贵族、王公大臣,正是被高泰平所领导的“僧俗千志士”做掉的。

搞暗杀、使毒,那些本事是刘行擅长的。但在前段时间宗欣将整理好关于高泰平昔日所做所为呈上来之后,刘行看过都不由得望着宗欣说了一句:你之城府与干才远不及他。(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