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仙宋 > 第516章 左都御史“沈铁骨”

仙宋 第516章 左都御史“沈铁骨”

作者:禁区中的幽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7:15 来源:笔趣阁

“我反对,我坚决反对太傅您以官代私这个新政令。”

刘行的想法是好的,是为了整个天下能够更好发展的。

可是历来变革者都会是时时刻刻面对诸多反对意见的,甚至是面对反对者设计下那无数圈套与诡计的。

这次刘行居然要以官代私,剥夺家族与宗派之主的特权。种师中和宗泽等人还没等做出反应来的时候,大堂内的群臣中却有一人大叫一声、率先冲了出来。

那人叫声中,急行几步奔到刘行近前。

垂首抱拳虽是仍然见礼,说话的语气却变得异常强硬:“民间族规之法,乃是上古之时便传承下来之制。且在历朝历代以来,从无任何一位君主去干涉民间家族内部之事。欲行王道者,必先驭各族。太傅此令若推行下去,恐我朝将无安宁日,恐各地大小家族会纷纷揭竿而起。故而,下官恳请太傅收回此令。”

当众人耳听到这些话后,全都是再次一惊,齐齐地心底暗道:这是谁呀?这么大的胆子,连天下各家族揭竿而起的话都敢当众说出来,用以反对刘行的政令,这胆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大了。

就在众人惊诧之际,刘行却看清楚了冲出来率先反对自己这道政令来人的样貌。

脸上露出了阴冷的笑容,刘行旋即盯着那人道:“沈晦、沈状元,你这样说话,就不怕我治你个谋逆之罪吗?揭竿而起,谁敢揭竿而起,当小爷的二百万大军是摆设不成?”

话略一顿,刘行话语重新变得异常坚定和阴冷道:“此制必须废,我朝必须将一切执法用刑之权完全收归朝廷,才能不使民间在多出一些被私刑残害的能人志士。你反对可以,你若想带着你钱塘沈家造反,对不起,那也等小爷给钱塘拿下以后你再来跟我叫板。”

沈晦,何许人也?他是宋徽宗宣和六年的状元郎。在金国围攻汴京城的时候,他曾经主动站出来、陪着肃王赵枢去往金营做人质,以为宋钦宗换取一些**的时间。

这个人的官声很不错,在他做著作郎的时候。几次三番敢为了一些朝政之事公然去顶撞当时权势熏天的六贼和后来伪立的张邦昌。在官场上,人送了一个诨号“沈铁骨”。

但是人生往往就是一场戏,永远不可能让某一个人按照一个轨迹一直走下去。

沈晦中了状元以后,凭借才学春风得意之时敢于对抗奸臣、反对贼子,却在他主动去为宋钦宗承担责任之后变了一个方向。

他当日去了金营做人质。没能让宋钦宗逃脱城破被掳的厄运。后来金国不是伪立张邦昌做了几十天皇帝吗?在那段时间里,他被女真人放回了汴京人,还被迫做了张邦昌的给事中。

给事中是个什么官呢?品秩不高,只有正四品,一共也只设四个人。

那这个官是干嘛的呢?宋律明定是:分治门下省日常公务,审读内外出纳文书。驳正政令、授官之失当者,日录奏章以进、纠治其违失。下设上、下、封驳、谏官、记注五案,分理杂务,领通进司、进奏院。

这一个明定,便说明了给事中的职责其实就是掌握门下省日常事务。给皇帝当高级秘书兼有很大权力的幕僚。在刘行的认知里,更像是后世里那些秘书带了长、放屁有了响的人。

那这个沈晦既然给张邦昌当过给事中,又是怎么留下来、还有机会来参加刘行这场生日加婚礼双重豪门盛宴的呢?

原因有二,其一、这个沈晦他也是胡安国的门生。早年曾经还跟随胡寅一起联名上书,多次弹劾过六贼的逆行。

有了那些往事,当张邦昌主动向刘行投降的时候,胡寅便先面见刘行、恳请恕他被迫附佞之罪。

法力不外乎人情,当时的刘行还没走出五台山,正是需要胡家父子帮自己笼络天下儒生、招揽南朝官吏北归的时节。

既然儒学上的师哥亲自来求情,而且沈晦确实也真有一副铁骨。只是迫于行事才没能保住名节、去给张邦昌做了给事中。不看僧面看佛面,刘行也只好应胡寅所求免其前罪、还让他重新做了著作郎……

第二个原因呢?这个沈晦重新做了著作郎之后,他很快又恢复了那副嫉恶如仇、铮铮铁骨的本色。

几次在遇上刘行等人疏忽,做事不小心出现弊端、留下潜在威害的时候。他都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帮助刘行和宗泽、张所着实改正了不少可能变成错事的决定。

爱才、唯才是举,是刘行自认如今能将北朝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主要原因。

既然沈晦擅于发现自己在掌握政权、行政过程中的不足,又敢于站出来据理力争、将自己拉回到确保万无一失的正路上去,自然也就不会再亏待了他。

于是乎,一进汴京城。刘行第一批正式提拔新任职人的名单中,第一个便是这位宣和六年的状元郎。如今他是什么职务呢?他是都察院两位左都御史中的一员,是个正三品的御史。

都察院有直言面圣、监督百官的职责。刘行是权倾朝野、一手遮天了,可是御史上来顶撞也是正常事。

可是一个御史站出来公然顶撞刘行、对抗新令,刘行的话说得有是那么无情。所有人在刘行话音落下时,为这个沈晦捏了一把汗。

然而在众人为他担心不已的时候,沈晦却抬起头、昂首挺胸地对刘行道:“太傅何时去取钱塘与我无关,因为我的家族在钱塘是小族,没有那么多的族规、族内家法也没太狠厉的。”

话稍一停,沈晦忽尔又俯下身去、摆出一副领罪之态来说道:“我是左都御史,既然可以预见太傅此令可能为我朝带来的危害,职责所在、我只能如此。太傅若是气我,可以马上摘了我的官帽,问我个妖言惑众、谋逆的重罪。”

“你爷爷的,你个‘沈铁骨’,你是真不怕小爷问你个重罪让你去边塞写诗吗?”

眼见耳听,刘行看到沈晦这番话再见他的神态,却是被气得苦笑起来道:“各地大族造反,我早有预料。你提醒的对,但是你能不能别总是给我提建议、给反对谏言,能否给出我个不用血流成河、也使此令可以推行的解决办法来呀!”(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