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真的想要造反啊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建学宫

我真的想要造反啊 第一百二十四章 建学宫

作者:笙歌迷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1:52:23 来源:笔趣阁

“大王,那是否要提高蛮子奴隶的待遇,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如果能让这些蛮子也卖力干活,那么……”袁昭终于想起了少府里的几千蛮奴。

“奴隶就不用了,还是按照子高的制定的规矩来。”刘初揉了揉太阳穴。

之前刘初让李云弄了一套管理蛮子的方法,结果不合格被打了回去。然后两人交流了一番,李云拿回去接着修改。这一改,就改出了一个算得上经典的方案——以蛮治蛮。

先让看押奴隶的武装部队对蛮子进行洗脑,给他们灌输自己低人一等的概念。然后告诉他们,只有劳动改造才是出路,表现优异的可以成为管理者,管理一部分奴隶。而且来世再也不用受苦。

李云甚至自己写了一篇短小的文章,打算让蛮子每日朗读背诵,牢牢记住这些扭曲的思想。

在此基础上,挑选一些听话的奴隶,给他们封个头衔,管理其他奴隶,手握生杀大权。再从这些管理层里挑出最听话的,让他成为总管,管理一定区域内的所有蛮子。

说的简单点就是洗脑外加等级制度。洗脑的作用自不必说,而等级制度的存在,足以让奴隶内部出现分歧,互相争斗,消耗力量。

这个方案可以说是毒到了极点,配合上刘初将男**隶阉割的法令,完全就是绝户计。

“让这些奴隶去干容易死人的危险活。”刘初想了想,接了一句。

刘初心里太清楚了,奴隶制可不是什么好制度。别看现在可以白嫖劳动力,可等到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奴隶制必然会拖后腿,甚至会有后遗症。

灯塔就是个再好不过的例子了。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一直存在的奴隶制,提高了生产效率,表面上皆大欢喜。然而黑命贵的种子也正是在那时就生根发芽了,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所以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刘初下令阉割的目的,就是要剥夺奴隶的繁衍能力,避免之后一些问题的出现。

“那……开采庐城的铁矿和汉阳的废矿可以吗?”袁昭问道。

庐城铁矿的信息,在座的人都是知道的,怎么说也是汉阳国的高层,没必要藏着掖着。

储量极大,足够汉阳国使用过百年,还有不少伴生矿。但是露天部分不多,大部分都埋藏在地底,想要开采打矿洞是必须的,而以这年头的技术,深一点就是拿人命堆……

至于汉阳废矿,情况就更糟了。这是个小矿,但是矿洞打的很深,塌过几次后就被废弃了。袁昭想到这个矿,显然明白了刘初的意思——蛮子就是消耗品,随便用。

“可以。”刘初回答的很干脆。

袁昭得到批准,坐回了自己的座位,提笔开始在竹简上做记录。既然刘初对蛮子的使用毫不吝惜,那很多工作都可以加快了。

“这第二件事,我曾经许诺过要教育阵亡士卒的孩子,让他们读书识字。”刘初又看向了张著。张著负责户籍统计,哪些人识字他肯定比刘初这个到处浪的汉阳王清楚。

不久前,张著终于将户籍统计完毕,上报了主要数据。由于纸张的制造和改良还没结束,人口清查填写的黄册已经堆满了王宫里的十二间库房。就这样,还是没有备份的结果。

按照明朝原版制度,黄册是要造四份的,如今一份就弄了半年多,堆满了十二间库房。显然,即使这个制度再怎么好,纸张弄不出来,也没法扩大应用范围。不然等到上百万上千万人的时候,堆放黄册的地方能比武库都大。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急不来。谁让刘初只看过宣纸的纪录片呢。要是能提前知道自己会穿越,刘初肯定抱着科技树一通狂啃。

根据这一次人口清查的数据,汉阳国总共有九万户,四十三万人,其中成年男性十八万。这么多人里,招募一些识字的当老师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元昭,张贴告示,招募教师,凡是能熟练读写一百个字的,都可以招来。”刘初直接下令:“成为教师之后,除了薪俸之外,每月还可以免费来王宫藏书阁借阅一部书籍。”

“达标者全部录用?”张著抬头,脸上带着错愕之色:“是不是多了点?”

汉阳国这才打了多久的仗?伤亡不过数千人,适龄的孩子才多少?汉阳国能读写一百字的人起码几百个,全招来是干什么?

最简单的办法不应该是直接从世家里挑一些专门研究学问的族老吗?

“全部录用。”刘初平淡地重复了一句,随后盯着张著的眼睛。整个汉阳国的高层,就张著这个老头子人老成精,足够精明沉稳。刘初敢打赌,张著这老头子已经猜出来他的一些目的了。

“诺。”

“另外,来学习的学子发放助学补贴,饮食花销全由内帑支出,农忙时节可以回家帮忙。家中贫困难以生存者,可以向孤借钱周转,学有所成后偿还即可。”刘初补充道。

对许多家庭来说,孩子也是劳动力,尤其是这些孩子都是战死士卒的遗孤,家中劳动力更是缺乏。如果不考虑这些人家中的情况,那么将会有很大一批人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记下没有?”

“都记下了。”张著放下笔,心底却在抽搐。

这汉阳王年纪不大,目光倒是放得长远。这才刚刚稳住阵脚,就已经开始考虑摆脱汉阳国世家了,还考虑得如此细致。

偏偏汉阳国世家还不好反驳,刘初用的是照顾汉阳国阵亡将士遗孤的名头。谁敢站出来阻止,不用刘初动手,军营那群丘八就能在刘初的默许下,把你家掀了。

刚刚才把汉江蛮打残的军队,哪怕是练了不到一年的新兵,实际战斗力也不比经过完整训练的正卒弱了。对上精锐自然占不到便宜,但打打世家私兵,还不是碾压?

而纠结于教师数量问题,除了引来骂名外没有意义。这群人已经有一定文化素养了,而且数量不会增多。真正麻烦的是随时可能增多的学子。

不出意外,汉阳国肯定是要和大晋碰上一场的。若是输了,现在帮刘初的汉阳世家肯定全体倒霉,遭兵祸什么的铁定没跑,搞不好就是灭族之祸。要是赢了,那又多了一批遗孤,刘初手里的筹码更足了。

张著揉了揉脑袋疼,做选择令人头秃……

至于拉汉阳国之外的世家下水……就汉阳国这一个郡大小的地方,有能力跨地区下场的世家,哪看得上这点破事!不就千把读书人吗,存在与否有什么区别?

在规模没扩大之前,那些顶级豪门根本不会把汉阳国的情况当一回事儿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