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真的想要造反啊 > 第十四章赠玉玦

我真的想要造反啊 第十四章赠玉玦

作者:笙歌迷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1:52:23 来源:笔趣阁

赶走了江威和高盛,这里剩下的就都是自己人了。至于太史绍,这老头有点特殊,那天晚上和刘初聊了很多东西,基本可以肯定向着刘初了。

“子德,你打算什么时候发动,我们还有多少准备时间?”刘初直接问道。

“明天去查一查资料,后天我就发动。至于时间,汉江蛮集合起来攻打汉阳,怎么说也要十几二十天吧。”许彦扭头看向向承和田健:“到时候就看你们两了,仲康负责打击对方的士气,子奉抓住战机,一举击溃对方。”

田健和向承点头,这几天用各种手段搜集到的信息已经汇集了,汉江蛮是个什么情况大家心里也有数了。

活跃在汉阳和汉江两郡,大约数十万人口,擅长山地作战,水性良好。以山划分领地,每座山一位首领,首领里最能打的那个就是蛮王。平时出了争端,都是单挑解决,解决不了的才会一拥而上打群架。好勇斗狠,很南蛮风格。

但是后面的就不好玩了。这几百年来,这群蛮子开始接触大晋的文化,一路点出了造船技术和青铜兵器制造。据说是百年前隐王时掠走过数千百姓,直接学了一些东西过去。现在的汉江蛮子手里几乎都有铜制的短剑,杀伤能力直接跨越了一个时代。

刘初现在只能安慰自己这群蛮子战时不穿甲胄,不然青铜兵器加甲胄,这装备和大晋的郡兵有什么区别?铜铁兵器都能砍皮甲啊。

“子奉的兵练的怎么样了?”刘初问道:“我给你的法子如何?”

向承点头:“确实是好办法,练出来的新兵看上去都很强。”

听到这话,刘初点点头,松了口气。

所谓的练兵的法子,其实就是刘初把军训的那一套拎出来加强了一下,然后塞了一堆干货。军姿正步一套下来,纪律绝对遵守,方阵绝对整齐,拉出去做皇帝仪仗都够格,不知道的都以为是大晋第一强军。

但是真打起来绝对露馅。

向承在拿到这个军训的法子之后,果断进行修补。军姿正步一个都没去掉,还给加了一个长枪右刺的项目。当时刘初大脑都有点懵,这个战术不是小说里经常出现的吗,还动不动就用来虐建奴,怎么大晋这么快就有了?

刘初直接就问了,然后被向承给鄙视了。这战术都出来几百年了,大王你怎么不知道?不应该啊,这么好的练兵方法你都给出来了,这个您不知道?

大晋这个环境,能克制猛将的除猛将外,就只剩战阵了。多研究一点东西,刘初还是能理解的。但是现在刘初就想知道,地球上这个右刺战术什么时候出来的?别真是先秦就有了。

“子奉,明天我去把虎符拿来,你把郡兵也选一遍,不能打的踢出去,年纪太大太小的也踢出去。”刘初将主意打到郡兵头上。汉阳郡兵三千人,按刘初的想法,剩下一千可战之兵应该没什么难度、

“好。”向承直接应下。

“十几天的时间应该够了,我去造一批军械,如果可以的话,卫队今后就配一杆一丈二的双头骑枪吧。”刘初说道。旁的不说,双边马镫和高桥马鞍配上,以他这三百卫队的精锐程度,冲阵能力得往上翻好几倍。

到时候真要打输了,冲个阵把自己救出去还是可以的。毕竟南方多是矮马,追不上自己的卫队。

向承看了刘初一眼,还是感觉刘初不靠谱。通过上次的事情,向承显然发现了刘初在军事上缺少基础认知,连长枪右刺这种对付乱兵的基操都不知道。

“然后是政务方面的事情了。解决扬家和汉江蛮之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生产。”刘初话说了一半,刘芸忽然推门走了进来,将一个托盘放在几案上。

“大王,刚刚我清点了收到的赠礼,这一份有点奇怪。”刘芸将一条竹简递过来,随后又将托盘里的礼品拿起。

刘初接过竹简:“汉阳太守袁昭赠玉玦一对?”

看了看刘芸手里的玉玦,刘初不由得一阵无语。这哪里是玉玦,分明是最普通的白玉环直接用手捏碎一部分。这袁昭真是个妙人,还现场手搓了一个礼品……

不过送玦就不对劲了。

玦通“决”,环之不周也。《荀子·大略》有言:“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正常人送礼,绝对不用玉玦的,玉璧才是主流。

那么袁昭送玉玦就有其他意思了。比如《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以手循玦示项羽。《白虎通》君子能决断则佩玦。

像许彦,这货前几年就喜欢在腰间挂着玉玦,以示自己善于决断。后来不挂玉玦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善决断了,对付他也会特别注意,然后许彦连续被坑了两次。

袁昭送玉玦的话,大概是要刘初做出决断了。而现在刘初需要做的决断就一个,毕竟以刘初现在的情况,不造反几乎和等死没区别。袁昭既然提醒刘初要造反,那么和当地世家就不是一伙的。

一旁的许彦瞬间理清思绪:“大王,袁昭向您靠拢了。”

刘初点点头,他也不笨,经过许彦一个提醒,瞬间反应过来。

“给他一个少府如何?”刘初微微皱眉:“宴席最后我记得他是和直符史、郡少府一起离开的。如果少府能握在我手里,以后汉阳国就再也不会缺钱了。”

“这个倒是没什么。但是他调去汉阳国少府,汉阳郡怎么办?”许彦问道。

一般来说,郡改为封国,一开始确实是有两套班子的。但是这样显然支出大了,大多数诸侯王会花一些时间,把郡太守的班子在尽量不得罪人的情况下解散。

久而久之,就出现了郡守位同国相的说法。理论上国相确实比郡守高一些,但是实际上这两个位置能管的地方差不多一样大。

“职位先留着吧,政务直接送到王宫里,你来处理。”刘初直接把锅甩给许彦。以刘初对许彦的了解,这家伙练练,处理一个郡的事务轻轻松松。

许彦点头:“也行,就是忙了点。”

“袁昭任少府的话,除了那三百套马具之外,我应该还能弄一些新的武器出来。曲辕犁应该也可以大量生产,到时候很多事情就好办了。”袁昭的加入让刘初的计划再一次发生了改变。不过这一次是好的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