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真的想要造反啊 > 第九章 机变械饰

我真的想要造反啊 第九章 机变械饰

作者:笙歌迷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7:04 来源:笔趣阁

不出刘初的意料,盘城确实是一副民不聊生的样子。

大晋的南方多种稻,而且因为产量不错,基本处于粗放状态,一年一熟。而今年,就目前刘初所在的这个村子,已经自发种起了麦。稻麦轮种都被逼出来了。

更奇葩的是,明明是大旱,刘初看了一圈,一点抗旱的措施都没有。刘初可不相信这里的人连挖水井都想不到。

见到刘初一行十来个人个个骑马,村里的农民们以为是城里的老爷们来了,丢下农具就往山上逃。马匹可就贵了,随便一匹马价值也在万钱之上,换成粮食足能换上百石左右,够一个青壮吃上十年。

刘初虽然只带了十来人,但是人人骑马,排场在百姓眼里确实足够大了。以至于刘初想找个人问话都找不到。最后还是田健带了两个卫士,硬拦下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

“老爷子您贵姓,今年多少岁了?”刘初下了马,将差点跪在地上的老头扶起来。

“老汉今年已经四十又五了,免贵姓吴。”

刘初仔细瞅了瞅面前这个不到五十的小老头。他的身材精瘦,一身粗布麻衣,脚上还沾着泥土。看颜色和旁边的田地里倒是一样,应该是刚从田里跑出来。

同时吴老汉也在观察刘初。看着刘初腰间的赤色四采绶带,以及绶带下挂着的玉玺,老头不由地咽了口唾液。这个是什么级别的大官啊!

以前见了佩戴铜印的都是大官了,面前这位可是玉印啊!吴老汉一下子就激动起来,这样的大官肯定不是和那些害人的胥吏一伙的!

“这田里种的是什么啊?”刘初见老头激动地颤抖,以为是吓着了,便把话题往农民再了解不过的种植上引。这样可以缓解面前吴老汉的紧张。

吴老汉顺着刘初伸出的手看去,见刘初指的正好是自家的田地:“回使君,老汉家里种的是麦。”

刘初伸手抓过吴老汉的手腕,朝田边走去:“来,陪我走走。我自幼长于钟鸣鼎食之家,未曾躬耕陇亩,不知劳作之辛苦。今天想要和您学学这种田的方法,不知种麦子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提到种麦子,吴老汉顿时来了劲,嘴中滔滔不绝说了起来。刘初在一旁听着,不时点头。老汉说的都是经验之谈,而且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有些杂乱。不过整理一下,还是可以学到很多细节方面的东西。

“那去岁收成如何啊?”刘初见吴老汉说的差不多了,适时问道。大旱之下,稻必然减产,甚至绝收。极端天气对小农经济的打击一直无比剧烈。

吴老汉的脸一下僵住了。过了几个呼吸才反应过来,道:“去年,去年几乎绝收啊。老汉家年年稻麦轮种,今年也没了存粮。隔壁吴二那几户,往年都是只种稻子,仓促下哪里有麦种。过些日子,说不定就要去城里卖身了。”

刘初顿时愣住。他本来以为是减产的,没想到得到的结果却是绝收。这种情况,长宁那边居然只收到旱灾的消息,没有减税,没有赈灾,什么都没有。

盘城的官员们显然不是猪,那么只有一个可能——这样对他们有利。

“大旱时,你们没有架设桔槔,没有挖凿水井吗?”刘初问道。一般来说出现旱灾时都会用地下水救急。可现在显然出了问题,刚刚就没看见水井,估计是某些官员在这里下了黑手。

至于地下水枯竭……古人会管这个?

“我等刚刚架好桔槔,从水井里取水时,县里就派官吏来了。那些人说什么,架桔槔挖水井是机变械饰、惑乱民心,被太守知道了是要砍头的大罪!我等小民怎么有胆子去凿井取水啊!”吴老汉直接跪倒在刘初面前:“就连之前的水井都被填平了!这几个月村子里吃水都要翻两座山去另一个乡挑啊!”

刘初气血上头,左手紧紧握住剑柄,右手握拳,骨头咔咔响了两声,整个身子都在颤抖。

他现在就想问问,万一下个月汉阳农民起义了,锅谁来背?

还不是坑他这个汉阳王!

刘初勉强压住自己的怒火,开始思考起来。这种现象必须打击,不然别说积蓄实力造反了,就是安安稳稳在这里做诸侯王都做不到。谁知道自己晚上睡觉时,会不会有人打进王宫,将他从床上拖起,拉上断头台!

后面的许彦和太史绍也听了个明白。两人走上前来,太史绍拉着刘初回到队伍中小声耳语,许彦则站在吴老汉面前:“老伯,我且问你,来的小吏都姓什么?”

“回使君的话,老汉不知。但是盘城和汉阳都是扬氏的地头,也只有他家有这么大的权势了。”吴老汉看许彦一脸严肃的样子,这回是真怕了。

许彦深吸一口气:“好了,你先叫村民们回来劳作吧。此事便交于我们处理,我许子德在此发誓,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那就好!那就好!”吴老汉站起来,朝山上奔去:“使君为我等做主了……”

许彦这边刚刚让老汉离开,背后就传来刘初的咒骂:“硕鼠!”

太史绍已经给刘初解释了一遍这是什么情况。作为修史的人,他知道太多事情了。

大旱之后,汉阳百姓收获的粮食不够吃,只有补种麦子一个方法。没有麦种的、撑不到麦子收获的,那就只能卖儿卖女,卖妻卖地,甚至卖了自己。而买主自不必说,定然是当地的大户、豪强、世家。

土地兼并,隐户浮客,这就都有了。所以想都不用想,出了这种事直接找当地世家,九成九是他们干的。

至于如何串通官府给他们大开方便之门……哪有什么串通,都是自己人。朝廷一般都是只任命郡县的太守县令,还不准任命当地人。属官什么的都是太守县令自己上报,中央当个无情的盖章机器就完了。而几个主官能有多少亲信?

剩下的那些位置,特别是那种要求识字的位置,当然是从当地世家征辟“贤良”来任职了。久而久之,这已经成了规则,主官不得随意安插亲信。

到现在,各地世家都不同程度的把控着当地的官府。而下级架空上官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

“大王,问清楚了,是扬氏的人。”许彦叹了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