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真的想要造反啊 > (截止107章)关于弓箭手战斗的解释

弓手站第一排不是我瞎写的,这玩意古代有阵图,人家就是这么画的。而且弓手一般都是精锐,在第一排可以保证战斗力,避免发生前军崩溃倒卷后军的悲剧。

至于弓手为什么是精锐……因为古代造箭难啊,箭镞还算好办,用不了多少铁,我小说里是因为全拿去造甲了才让少府停工。实际上造箭最难的是箭杆以及箭羽,这二者要求极高,工艺复杂,不是随便弄点材料来个人就能做的。

有大佬查过资料,南宋一支弓箭七十多文钱,一支弩箭六十多文。根据《明会典》数据计算,大明朝和平时期不过只有一千五百万左右的羽箭储量,巅峰期两千五百万支,年造箭量大概两百五十万支。根据出土汉简记载,汉代汉成帝一个武库箭矢储量一千万多,但是其中大部分是制造难度低一些的弩矢。

在箭矢有限的情况下,古代军事家对弓弩手的精度都是有要求的。比如《将苑》:射不能中,与无矢同。中不能入,与无镞同。

所以几乎每一个弓手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造价远比长矛手,刀盾兵之类的高。谁是精兵不言而喻。

至于我小说里经常出现抛射的问题,主要是箭矢可以回收,在有把握获取胜利的情况下,损失一部分箭矢来减少士卒伤亡是我认为比较合理的选择。而且小说设定里还有蕴养一说,箭矢的使用寿命会相应的延长一些,勉强按十年算吧。

左射右右射左也不是我瞎编的,袁绍和公孙瓒界桥就是这么打的。

贴一下原文:绍自往征瓒,合战于界桥南二十里。瓒步兵三万余人为方陈,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余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