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真的想要造反啊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召见

我真的想要造反啊 第一百三十九章 召见

作者:笙歌迷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7:04 来源:笔趣阁

温室内,刘明躺在床榻上,根本睡不着。前些天他的睡眠还算不错,可今夜却心神不宁,总觉得哪里不对,仿佛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怪了,莫非是我太久没碰女人了……”刘明晃了晃脑袋,将这个荒唐的想法抛开。他的身体他自己清楚,已经没有**的本钱了。现在的首要目标还是教育好自己的太子,然后将这个帝国平稳交给自己的接班人。这一切完成了,再考虑消耗生命的事情。

虽然大概率是完不成了。

“难不成是世家又开始搞事了?”刘明闭上眼睛翻了个身。

自从他罢免主和派,施行党锢以来,以李、段、许、何为首的世家就没消停过,几乎每过两三个月,就能搞出点事来。然而现在已经半年没有收到来自世家的“惊喜”了。

“不会真是这群混蛋搞事了吧?明天叫许子纲过来问问,应该能有所收获。”刘明闭上眼。

躺了大概几分钟,刘明又睁开了眼睛。不知为何,他虽然能感觉到自己有些困,但就是睡不着。

“来人呐,刚刚有发生什么事情吗?”

刘明的声音不算小,旁边一名宫女上前道:“刚刚缇骑来报,从汉阳国有一封密信送来。奴婢见大王在休息,就擅自拦下来了。请陛下责罚。”

“拿来看看。”

宫女将一份帛书递上,然后端来一盏灯。刘明打开书信,阅读起来。

书信是太史绍这个老头子写的,格式极为考究。刘明直接略过前面的废话,阅读起主要内容来。

“《太一经》有问题?还有汉阳国和世家合作捕奴的时候,何家插手,导致少了一批军械?”刘明站起来,走到暖炉边,将帛书丢进去烧了,然后坐回床榻上。一旁的侍女则很自觉地将暖炉搬出了温室——在室内烧帛布实在是太呛人了。

“这消息来得真及时啊。”刘明说话时有些咬牙切齿。一方面是因为太史绍信中的内容,世家又开始背地里搞事了;另一方面则是对自己派到汉阳国的国相和国傅。

刘明想过高盛、江威这两人可能会得不到重用,传递不来什么有用的消息,但是真的没想到这两货真就啥都不干,直接闭门著书去了!

他这掺的都是些什么沙子啊!

“看来我看人还是不够准啊……特别是汉阳国那边,就没看准过。”刘明揉着自己的脑袋,汉阳国那边也有些难办了。

刘初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实力,是刘明和世家都没想到的。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光一个扬氏就足够刘初喝一壶,山里的汉江蛮会搅得汉阳国焦头烂额。没有个几年时间,汉阳国很难发生什么大的变化。

谁知道刘初居然这么猛,一年不到的时间,就把扬氏灭了族,和当地世家达成合作,反手连喜欢躲山里的汉江蛮都打残了。甚至双方的攻守之势也彻底改变——以前是汉江蛮没事去汉阳国打打秋风,现在是汉阳国的捕奴队去山里抓抓蛮子……

整个过程完全没有大世家插手的痕迹。想想也是,那些一流的世家目光都在政治中心长宁,谁没事去帮汉阳国呢。

对这件事,各大世家都是当笑话看的。刘明在立储一事上纠结了半天,可见他是想立贤的。结果刘明前脚刚刚做出决定立了太子,后脚汉阳王反手就把刘明这个皇帝老爹的脸打得通红。

不过这些都没什么,毕竟是自己亲儿子。真让刘明头疼的,是汉阳国的实力日益强大,而太子依旧没表现出足够的能力。再加上太子并不宽阔的心胸,这兄弟二人迟早要做上一场。

别看刘明总是安慰自己,就算打起来问题也不大,皇位还是自己这一脉。这不代表刘明没有偏向,太子派人去刺杀刘初这事,刘明是知道,并且默许了的——别指望这傻太子办事能瞒过自己老爹,真当京城里的缇骑是吃干饭的?

“汉阳国的事情就告一段落吧,先把世家弄出来的麻烦解决。憋了这么久,麻烦应该不小。”刘明揉揉脑袋,脑海中又闪过军械这个字眼,又想起《太一经》。他总感觉有些不妙……

刘明绕到屏风后,擎着灯,照亮了屏风上的字迹。那些他认为重要的人物和地名,他都会顺手写在屏风上,忘记了,看一眼屏风即可。从某种层面上说,名字被写在这屏风上,也是受重视的一种表现。

朝臣们一般管这情况叫简在帝心。

“召祁原侯,辽台太守文广进京,允许他带上五百人马随行。北境边事由都尉康发暂代。”

“宣南池侯、侍中许子纲以及三校尉进宫,朕要商讨要事。”

“另外……把朱昌叫来。”刘明摆了摆手。

一旁随侍的宫女行礼退下,眼中却充满了惊骇之色。这七个人,可都不是什么简单角色。

祁原侯文广自不必多说,北伐之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零开始,短短几年内打造出一支铁军。禁军以及长宁三卫,遍布文广的旧部,说他是军方第一人也不为过。而且这些年文广一直顶在北境,应该又组建了一支能打的部队。

南池侯丁超也是一个狠人,南征蛮子杀了至少二十万人,虽然自身伤亡也不小,但也称得上一代名将。如今更是身居中尉之职,掌管三千禁军。

三校尉也不是小角色。自永宁十二年,刘明因为国库空虚,将十二卫裁撤了九个开始,三校尉的地位就节节攀升,因为这三人合起来就代表了长宁三卫。而长宁三卫,无论是兵力还是战力,都不比中尉丁超的禁军弱。

大晋在长宁的中央军,由禁军、长宁三卫、宁水水军三部分构成。抛去几十上百年一直是凑数的宁水水军,中尉丁超和三校尉就是长宁城军权的代表。

侍中许子纲,更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刘明的许多计划都是由许毅负责的。自刘明玩起内外朝架空朝臣以来,不知不觉间,许毅已经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丞相的位置,其他近侍则代替了丞相府。

最后一个朱昌,虽然没有什么大权,没有什么恐怖的战绩,但他可是从小陪皇帝玩到大的人。皇帝最信任的一批人里,绝对有朱昌的名字。再加上朱昌还是中常侍,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面圣,朱昌实际上的影响力并不低。

而在不久之后,这七人除了文广不能即刻赶来,其余六人将齐聚一堂,和皇帝议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