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真的想要造反啊 > 第四十六章 高速运转的汉阳国

我真的想要造反啊 第四十六章 高速运转的汉阳国

作者:笙歌迷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1:52:23 来源:笔趣阁

许彦舒舒服服地走进了官署。那天回来之后虽然处理了一些政务,但是时间一到许彦立刻就撤回了自己的小窝。休沐一日之后,许彦才再次来到官署。

“张老爷子,你也来了啊。”许彦做到自己位置上。

“是啊,还是你的属下!”一个头发全白的老头子呵呵笑起来。

自从世家豪强的功德碑立在城外之后,汉阳国的管理层就又扩充了一次,各个世家都有嫡系被安排进来。主要的几个就是张家的家老张著,李家的家主李云,以及游氏的嫡子游異。

面前这个白发老头就是张著,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智者。张家的其他人无论是嫡系还是旁支,全被这老头丢去从基层干起了,连家主都不例外。整个张家坐在官署里的就他一个。

至于李家,本来嫡子也能坐在官署里的,结果李罡拉着自己兄弟就去了军营,搞的李云的计划全盘破灭。

游氏派个嫡子来,一半是表明诚意,让刘初放心,毕竟游氏嫡系就这么一根独苗,损失不起。另一半是做个传声筒,毕竟游轩真的要忙起来了,组建商会,那会长肯定是游轩担任啊。到时候哪还能长期蹲在汉阳,肯定是整个大晋到处跑。

“老爷子你在正好,赶紧交接一下,然后我去忙我的了。”许彦坐到了自己的几案前,然后将一大片竹简摞了下来。

昨天休息到一半,刘初直接闯进他房间里了,然后一把竹简扔到案上。世家的人安排进来之后,大量的高端劳动力自然要安排好,许彦身上的担子直接被刘初丢给张著了。相比许彦这个家伙,张著的能力不弱,性格更是稳重很多,显然更适合这个职位。

张著接手了户籍,许彦自然就空了出来,刘初干脆让这家伙去铺设汉阳国的情报网,做信息收集处理的工作。户籍这个主要是耗费精力,能力够了谁来都行。但是情报网必须放在信得过的人手里,这个东西太要命了,放在世家手里刘初怕自己变成个小聋瞎。

宪宗、武宗时期厂卫横行,但是大明朝依然走了下去。等到崇祯时候厂卫没什么威势了,立刻群魔乱舞。世家虽然不像大明的文官集团那样没节操,但是对于一个君主来说,这两个没什么区别,都得防着。

除了张著和许彦,李云游異也有自己的事要做。

游異还年轻,先干一些比较简单比较累的,去勘测山川水文,绘制汉阳国的地图吧。话说刘初每次看到大晋的地图,就觉得这是假冒伪劣产品,只有一些简单的标记表示关隘和城池,等高线比例尺什么都没有,看着极度不放心。为了以后起兵时候方便,还是现在开始就绘制地图吧,最好是全大晋的都绘制。

至于李云,刘初考虑到李家是将门,应该懂得怎么养战马,于是直接将马政丢给了李云。

汉阳国这地方哪都好,就是位于南方,养骑兵是个大问题。反观大晋朝廷,长宁城内三千禁军乃是当世第一流的强军,北方边境郡县为了保持对北狄的威慑也养着骑兵,真要进京勤王扒拉个两万骑兵真不是问题。

这种情况下,刘初的步兵能打出一个平局就是极限了,他可不觉得大晋也有一座界桥,文广丁超那些堪称名将的家伙会犯公孙瓒一样的错误。

至于所谓的以步制骑,不过是名将的悲叹和儒生的臆想罢了。真以为古代骑兵都是满清那一套,将骑马和射箭分开?停马射箭那都算不上骑兵,东方绝大多数骑兵都是全能型,做不到驰射、速射的,根本就不算精锐。

还有游戏里经常出现的枪兵克制骑兵,这个只能说对了一半,毕竟真脸对脸互冲骑兵占不到便宜。但是骑兵得比公孙瓒还脑抽才会直接突你脸,袁绍好歹演了一波才让公孙瓒直接下令冲锋。正常骑兵碰到枪阵或者大规模步兵都是直接绕开,然后环形射击,直接放风筝的,枪阵只能起到一个路障的作用。以步制骑主要还是靠弓弩输出,基本上都是打成对射。

然后最恶心的来了。骑兵只要觉得自己的损失足够大,扭头就能撤离战场,步兵和弓手完全没办法追。反过来,要是步兵一方溃败,那能逃几个就值得思考了。说简单点就是步兵根本无法扩大战果,对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所以想要克制骑兵只能用骑兵了。这也是为什么汉唐能做到“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这两个朝代骑兵贼强,跑到北边乱杀,大唐甚至做到了步兵骑马赶路,下马作战,还顺便每人都配了把弓。而到大宋,胡人岂止是南下牧马、弯弓抱怨?直接占了中原,连你骨灰都扬了!

同样的道理,岳飞没马的时候打得中规中矩,战马到手就溜到飞起。没有骑兵,这群不识时务阻碍民族融合的家伙,有什么能力阻挡异族南下?

像宋朝那样把骑兵拆开使用,各个军队里面都塞点,那就没救了。呃,说错了,大宋没有骑兵,大宋只有马军……

而要养骑兵,最大的问题就是马政。刘初和李云聊了小半天,搬出了对于汉唐马政的理解,以宋代马政为反面教材,最后定下了计划,小规模先养一次,能养出来多少就是多少。至于没有好马和好的养马地,这两个从来都不是马政搞不起来的理由。

别看老是有人替大宋洗这洗那,马政这方面还真没得洗。马不好,别人肩高一米一都敢组建骑兵,大宋河曲马蒙古马随便养养肩高一米三,愿意卖马给大宋的也大有人在。至于没养马地,那就更扯了,燕云十六州确实是最好的牧场,但是这不影响很多地方都能养马啊。

就不说现代很多优质马场的环境类似中国南方了,光从华夏历史上看。先秦时候楚国万乘之国,战车难不成是驴子拉的?汉唐就不说了,之后的明朝沙漠化比大宋还严重,结果朱元璋刚刚定都南京,就开始在合肥、凤阳养马,《合肥县志》上写的明明白白,这也是假的?

大宋马政不行就是单纯自己不行而已。《宋史》:”饶州所蓄牝牡马五百六十二,而毙者三百十有五,驹之成者二十有七。“这话意思是,种马562匹,养死315匹,养成了27匹。仔细一算培育率4.8%,结果这还是业界良心,很多地方直接就死光了。更离谱的是,就这个成绩大宋还将养马坚持到了最后。

讲句实在话,大宋自己养的马还不如西北弓箭手自备的马。一句有马者多分五十亩田,多少万弓骑兵就出现了。这些钱全部拿来养步兵也行啊,一万重甲步兵武装到牙齿,叠最厚的甲,什么毒打扛不住。然后再把弓箭手调过来,随便换个能打的当统帅,北边的辽金蒙古都得哭。

和大宋一比,刘初的汉阳国才是没马没地。至少现在刘初手里的北方大马还没大宋在饶州养死的多,地盘更是只有一郡之地。

虽说张著李云两人接手了户籍和马政,但是最累的还属袁昭。少府机构太庞大了,什么杂活都有。不过游轩的到来确实减小了袁昭的销售负担,现在袁昭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扩大生产上。为此袁昭已经贴了招募令,希望能多收一些工匠。

话说现在少府工匠的待遇好了不止一倍,为了提高少府的工作效率,刘初早就拿出了多劳多得这四个大字。现在这些工匠里,收入最低的一批也有将近百石,妥妥的高收入人群了。

不过这样还是不够,少府同时进行的项目太多了,曲辕犁、炼铁、造纸等等,将近两千多工匠扔进去都显得缓慢。特别是曲辕犁这个东西,名气已经传遍了这个汉阳国,很多百姓都等着用呢,至少得再生产个十万才够汉阳国使用。袁昭已经开始计划裁撤一些冗员给工匠腾位置了,或者干脆就把这些人往工匠堆里一丢,到时候干不好活的都走人。

“中仁,铁怎么样了?”刘初再次出现在少府。

“禀大王,这两日炼出了七炉,其中一炉的质量已经超过了府库里存储的铁锭。”袁昭面带喜色,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只要再过一段时间将生产质量稳定下来,汉阳国就得考虑铁矿的事情了。

炼铁的用处刘初说过,优先制造军械,质量较差的或者剩余的就用来改善民生。袁昭现在已经在幻想以后汉阳国万人带甲列阵的场景了。

这个时代铁甲还是很值钱的。文广打北狄是尽了全力的,结果搞了一年多军购,全军不过八百套。华夏也一样,曹操在《军策令》中道:“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这一句话足以证明铁甲的稀缺性了。

当然,现在还是很尴尬的,炼出来的铁大多不够好,军械没见着,倒是铁锅铁水壶、菜刀锅铲造了不少。这一批铁质的厨具刘初直接给汉阳国五百石以上的官员都发了一份。

“让你找的石墨,你找到了吗?”刘初问道。怕袁昭找不到,刘初连石墨的古称都报了一遍,什么石涅、黑石脂、画眉石。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东西和地球一样了,刘初一度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古代。如果刘初是个历史盲,恐怕早就把这里当成灵气复苏的地球了

“找到了,是这个吗?”袁昭直接捧起一块黑黑的固体,递了过来。

刘初一个文科生,理论知识丰富,但是人就有不懂的地方,矿石他就见过几张图片,哪里认得出来。见袁昭手上一团有些像,于是摆摆手:“耐高温就好,拿去试吧,坩埚炼钢能成功就更好了。”

袁昭很快就将新的研究项目安排下去。

“中仁,肥料推广办的怎么样了?”

农家肥这个刘初一开始还真没想起来,毕竟大部分农家肥都是有机肥,基本上都让人……闻之欲呕,望而生畏。还是汤永这个沉迷种田不可自拔的家伙抱着研究成果来找刘初,刘初才想起来还有肥料的问题。

刘初推广的也就是粪肥、绿肥以及草木灰,这三样暂时先应付着,也足够提升一些产量了。至于堆肥,刘初觉得先让少府试验一波再说。

“已经让胥吏下去宣讲了,再有半个月汉阳国应该就都知道了。”袁昭回答得极快,这些天他对于农业的理解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以前只是会种地而已,现在让袁昭下地,种出来亩产很可能高于一些老农。

“那就好。”刘初点了点头,直接在少府里逛起来。

刘初所学的东西实在是太驳杂,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些什么。所以刘初会偶尔逛一逛少府,找一找灵感,看能不能想起些什么。坩埚炼钢就是有一次看高炉的时候想起来的。

“这是什么情况?”

刘初指着一个醉倒在地的工匠,然后右手抚额。闻着那股酒精味,刘初就知道这货喝的是自己让袁昭弄的蒸馏酒。再看看他身边那个大酒缸,刘初有些担心这货会不会醉死。

大晋的白酒就是米酒,蒸馏酒还没出现呢。就算是地球,蒸馏酒也公认是宋代才出现的,唐代存疑,东汉只是出土一个蒸馏器。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的人完全没有接受过蒸馏酒的考验。这种情况下真能喝死人的。

袁昭看着地上那个醉鬼,嘴角抽了抽。刘初一看袁昭的表情,也知道这是个意外:“以后这些东西藏好了。这玩意儿是用来消毒的,不是这么喝的。”

这话倒没骗人,刘初想起蒸馏酒是灭扬氏私兵之后的事了。当时大概有二十几个郡兵伤口感染了,让刘初想到了建立军医体系。

从经济上说,救一个老兵和训练一个新兵,显然前者的战力高效果好,后者开支大。从现实来说,他汉阳国缺的就是人口,要尽量保持士卒的存活率。不管怎么说,军医体系的建立都是有必要的,而酒精就是最简单的开始。

“我回头就把这些酒送到武库里去。”袁昭走上去拎起醉鬼:“大王,这人是少府的大匠之一,别看他现在醉得一塌糊涂,其实干起活来是个好手。”

“那你告诉他,以后研究出了有用的东西,我就让他敞开肚皮喝一个月酒。别拿鸡肋忽悠我就行了。”

大匠基本上就是工匠里顶尖的一撮,既然这人是大匠,那刘初也懒得下手了,这种专业人才给点特殊待遇也不是不行。一个人能喝多少酒?只要能拿出技术,刘初一国之力还不够他喝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