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唐朝王爷 > 第156章 自掏腰包

新唐朝王爷 第156章 自掏腰包

作者:头条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7:30 来源:笔趣阁

杜言从两仪殿里出来,直接向南边皇城办公室走去。

工部是尚书省六部之一。总的来说工部就是掌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各项工程等等。

工部主管全国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下面分四个直属部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

工部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咸经度之。屯田掌天下屯田之政令。虞部掌天下虞衡、山泽之事,而辨其时禁。水部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工部主事三人,屯田主事二人,虞部主事二人,水部主事二人,从九品上。

来到自己一亩三分地,杜言有点看不懂。

按理就是一个很肥,油水很足的部门,可是杜言不管办公室还是从同事们的精神面貌,穿着来看,怎么一点不相符呢。

这样一个主管全国工程建造审批的职能部门,普通人要是跟它有点关系的,钱可是来得快呀。

“见过杜尚书。”杜言这是第一次来到部门,里面站着十几个人。

一打听,原来都得自己手下。

有工部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三人令史十二人书令史二十一人计史一人亭长六人掌固八人。

同时还有工部、虞部、屯田、水部郎中各一人。

“嗯,大家找个地方,咱们聊聊。”杜言说道。

“那,杜尚书,里面请。”其中一个四五十的人向杜言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杜言也不熟,跟着大家来到一个大的厅里。

不久就有手下端了水上来。

杜言看看四周。

连案几都是老旧的东西,也不知道有多少年月,都是老古董。

外面的窗户格栅都有些断裂。

“诸位,工部这么穷吗?怎么连这个会客厅都这么……”杜言指了指前面的几案,再指指周围的窗户格栅跟房梁上的蜘蛛网。

“尚书,你有所不知,咱们工部是六个部门最穷的一个了,谁都不愿意来。”一个年纪大一些的五十来岁中年人说道。

“这位是?”杜言看着对方问道。

“回禀杜尚书,在下工部侍郎,陈子强。”对方向杜言拱手说道。

“嗯。”杜言也向对方拱手回礼。

杜言接着旁敲侧听才知道,原来,工部是个冷门。

工部主管的都是全国的工程,手下也都是些工匠,而工匠在现在的社会当中,“士农工商”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基本都是一些有一身手艺,却不识字的匠人。

接着跟大家聊了起来。

杜言对现在的工部有了大体上的认识之后,说道:“不应该呀,按理说,咱们工部主要负责的是全国所有的主要大工程,那钱从咱们手里出去的,咱们怎么会……”杜言的意思大家怎么能不听懂。

一个胆子有些大的三十几岁青年说道:“杜尚书,有所不知,工程主要的款项主要是户部直接拨款,咱们工部主要负责工程的建造,款项没有经过咱们工部之手。”

这人叫田林,是工部郎中,从五品上。

理解了。

这样等同于做苦力,每月就拿那点死工资,没有外快,难怪工部这么穷。

正说着,外面一个主事走了进来。

杜言一看他欲言又止的,说道:“有什么就说吧,这里都是同僚,没有什么避讳的。”

“这个……杜尚书,外面……外面。”那人还是不好意思。

“外面怎么啦?”杜言问道。

“哎,直接说吧,外面来的是咱们工部来京服役的一些匠人,现在服役期满,今天回去,以往的惯例,咱们工部都送些盘缠作为一年的辛苦奖励,可是……可是现在咱们工部自己手里也没有钱,这……哎!”田林很无奈地叹气说道。

明白了。

原来工部每年都从地方上抽调一些匠人,年限是一年不等。

工匠们做的都是些辛苦的体力活,作为上头领导,属下回去后也都送一些盘缠,这是潜规则,可是工部实在是太穷,现在连盘缠都拿不出来。

可想而知,工部的员工日子也不好过。

“多少人?一般每人都多少银子?”杜言问道。

“回杜尚书,今天有九个人,往年一般每人送一两百文不等。”主事说道。

“嗯,这样,你派个人带他们到五味楼去取,每个人就送一贯好了,让跟他们说,我们感谢他们,同时也是陛下的意思,现在朝庭也穷,日子会好起来的,让他们在京城给家人买点礼物回去。”

怎么说也是自己手下,怎么可能让人寒心呢。

“这……不妥,怎么可能要尚书自己的钱。”

“对,对,不妥,不妥。”

大家议论起来。

在工部任职的,一般是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或者匠人出身的子弟,背景并不复杂,说话干脆。

“先这么办,你们不知道我吧,五味楼是我开的,不差钱。”

“去吧,跟掌柜说,就说是我让你们来的。”杜言说道。

“谢谢杜尚书。”

杜言说完了此事,接着说道:“接下来,我说一下今年咱们工部的最主要的工程。”

“我刚刚从两仪殿那里过来,陛下让咱们工部在渭水河修建一条大型水坝……”杜言把跟李建成商量的事情跟大家说了一遍。

“这不可能,这么高的水坝不等建好肯定被水冲垮不可。”水部郎中听杜言要在渭水修建一条高七八丈的水坝,反对地说道。

唐朝小尺一丈等于3米,大尺一丈等于3.6米.

“以现在的技术跟材料是不能,不过在此之前咱们要准备两样东西,就可能了。”

“是哪两样?”大家关心地问道。

“水泥跟钢筋。”杜言说完,接着又给大家讲了水泥。

至于说钢筋现在大唐一年的铁产量极低,一千多万斤,打造兵器都不够,要是杜言说用来建造水坝,不用李建成揣自己,兵部那些武将叔叔们都会打死自己。

水利是一定要修建的,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工程,一定要建。

“水泥不用说了,大家也没见过,不过我见过,我们工部今年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就是制造水泥跟研制钢铁制造,使铁的产量提高上去,并且用到工程建设中来,只有水泥跟钢铁一起,才能建造出七八丈高的水坝来,不然,一切都是空话。”

接下来杜言跟大家聊了起来,了解了工部的主要工匠类型。

铁匠、木匠什么都有。

“好了,明天大家跟我到城外探查地方,咱们先修建几座窑口出来,再修建几个大型的高炉,侍郎只会把最厅级的铁匠跟木匠还有泥瓦匠名单交给我。”

“是,杜尚书。”

“好了,现在时间了不早了,咱们先走,今晚五味楼我请客,现在的都去,在五味楼的三楼厢房。”杜言看看时间现在已经三四点名了,大家吃完了晚饭刚才到六七点名,刚好宵禁。

“啊!”听到杜言在五味楼请客现场大家一声惊呼起来。

五味楼他们是知道的,京城第一的酒楼,那里面的饭菜美酒那可是顶级,就是皇宫里的御厨都没有人家的好吃。

那里的鸡饭那是一绝。

不过也不便宜,一碗鸡饭二十文钱,还有那红烧肉,两百文一盘,吃过的人都说好极了。

他们本来俸禄就不高。

以水部郎中从五品上为例,一个的俸钱为三千六百文,当然还有其他的俸料等,一个月工资都不够他们下几次馆子的,不要养家人。

今天听到杜言在五味楼请客吃饭,大家梦寐已久的愿望眼看就要实现了。

“哈哈,谁都知道五味楼是京城第一的酒楼,今天知道了,原来是杜尚书的产业,现在好了,咱们今天吃大户去喽。”工部郎中田林兴奋得摩拳擦掌地说道。

“哈哈,不着钱,欢迎吃大户,酒菜管够。”杜言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