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 第152章 晋阳誓师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第152章 晋阳誓师

作者:无酒不出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3:53:15 来源:笔趣阁

大将军府已设,长史裴寂那是春风得意,再不把大隋王朝放在眼里,一心一意傍着李渊这棵大树。眼见义兵云集,便把晋阳宫中储藏的粮食等,全部移送大将军府,足足有九百万斛。

另外还有杂彩五百匹,铠鍪四十万副,也一并移交。此外,将宫中所有宫女五百名,也全部遣送到大将军府中服役。

当然,裴寂私下将尹、张二位美人送到李渊府中,既兑现了当日对尹张二人的承诺,也巴结了李渊。

李渊是直到此时,才将两位如花似玉的美人收入府中实地受用,只是杨广那只绿头龟的颜色变得越发浓绿。

这日早上,李渊正在大将军府中处理公务,忽然天上出现一片紫云,位于李渊所坐位置的正当空,一个时辰过去了,也不见移动。

过了一阵,等到紫云要散时,却乍然变成了五色彩云,时而状若飞龙,时而状若麒麟。

令全城军民惊异的是,这一景象竟然连续出现了三个早上,令人匪夷所思。那文武官员自然是将此景象当作祥瑞,纷纷向李渊祝贺。不过李渊装作诚惶诚恐,不接受他们的祝贺。

又过了两日,突厥柱国康鞘利等人带着马匹抵达晋阳,安排在城东兴国玄坛住宿。那康鞘利见到里面供奉的太上老君像,竟然磕头叩拜。

观中道士见到,不禁道:“突厥来拜谒唐公,知道先拜老君,可说是不失尊卑之礼。若非上天安排,此等胡虏又怎么可能知道此礼节?”还不忘将这话传给李渊,拍一下马屁邀功。

加上此前还有一个僧人献上一只白雀,说是象征着吉祥。铁纲靖见到这些操作,不禁叹为观止,李渊不过是置了大将军府而已,离当上皇帝还早着呢,这拍马屁之人已经络绎不绝,从文武官员到方外之人,都在吹捧李渊。

他不过是一名搬砖工穿越过来的,还没有享受被人夸的快感,但是见李渊那表面谦逊内心暗爽的神情,应该是很爽。

这日,李渊礼见康鞘利等人,神态谦恭,不仅款待浓重,还用许多金银财宝贿赂康鞘利。康鞘利不过是始毕可汗派来交易的,相当于突厥政府支持的买办,唯利是图,见此当然欢喜,笑逐颜开,对李渊交口称赞,说什么“敬人者,人皆敬爱。天下敬爱,必为人主。”又向始毕可汗说了李渊不少好话。

李渊虽然对突厥谦恭,但仍然精明,对康鞘利带来一千匹马。只挑了其中五百匹上好的战马买下,剩下的五百匹马,以手头钱财不够为借口婉拒。

那些将士不解,纷纷劝道:“唐公,现在我们骑兵正是缺战马的时候,还请唐公将另外五百匹战马一并买下。”

李渊道:“众卿有所不知,胡人贪得无厌,唯利是图,少买战马,对他们示以穷困,也向他们表示对战马的需求并不急切,免得他们以此来胁迫我们,徒耗我们经费。”

众人这才信服,不再提此事。

过了几日,义军传来一个好消息,高阳郡灵寿贼帅郄士陵愿以其数千兵马依附李渊。这是李渊发出“立代王”的檄文以来,第一个前来依附的贼帅。

李渊大喜,立即授予郄士陵镇东将军,封燕郡公,置镇东府,由其补授僚属,并让他招抚山东郡县。

那康鞘利见交易完成,便要回去向始毕可汗汇报。李渊便刘文静一同出使突厥,向突厥借兵。

刘文静辞行时,李渊特意私下叮嘱道:“突厥之行,战马可以多,但是突厥兵无需太多,借数百人就行,来多了没什么用处,反而会令百姓遭殃。我们之所以向突厥借兵,是免得刘武周引突厥兵入寇边境,那样会让我们首尾难顾。现在我们与突厥结盟,刘武周行事就得掂量掂量,不敢入寇边境。而且我们可以借着突厥的声势,威慑天下。”

刘文静是一名经验老道的政客,一点就明,领命而去。

自从征伐西河郡回来,李玄霸每天都问一遍李世民什么时候出征关中,但是迁延数日,见李渊纹丝不动,只是忙于招兵买马。

铁纲靖也有些着急,这样迁延下去,只怕西京那边早已派人做好防备,给入据关中徒增难度。

到了七月初,天气初凉,暑气消去,金风拂面的季节,李渊宣布出兵。

他安排四郎李元吉为太原郡守,留守晋阳,文武之事皆交给他。

铁纲靖见此安排,心下嘀咕,就凭李元吉这等无能之辈,能守住晋阳才怪。把这想法通过李世民提议给李渊,但是李渊只信任自己的儿子,不过是另外安排了几个老成的官员协助。

誓师大会在军门前召开,那一天天青气朗,大号的战旗是白色的,迎风招展。湛蓝的天空从未如那天那般深澈,铁纲靖也从未像那天那般盯着天空看那么久。

这一切只是因为李渊那篇又长又臭的誓师词,还文绉绉的,比文言文还文言文,铁纲靖基本听不懂,这才看着天空发愣。

那篇誓师词的内容说着什么“夫天地定位,否泰迭其盛衰;日月着明,亏昃贬其贞满”,什么“日者苍精云谢,炎运将启,上天眷命,属乎隋室”,什么“饰非好佞,拒谏信谗。敌怨诚良,仇雠骨肉。巡幸无度,穷兵极武。喜怒不恒,亲离众叛”,什么“义无坐观缀旒之绝,不举勤王之师。苟利社稷,专之可也。废昏立明,敢遵故实”,什么“放后主于江都,复先帝之鸿绩”,什么“家怨国耻,雪乎今日。从我同盟,无为贰志。有渝此盟,神其殛之”等等。

这一长篇大论,无非是说自己造反有理,铁纲靖懒得让刘树义翻译给他听,所以只能望天发呆。

誓师完毕,李渊亲率将士三万人马出发,李建成、李世民等全部一起一同出征,打着尊立代王的旗号,无非是为了掩人耳目,宣告起义的正当性。

一路上,李渊对将士的坐卧饮食、马驴饥饱等事无巨细一一过问。义军所到之处,李渊还顺便解决百姓的伸冤告屈,于是成为了行军一大景色,每日有附近百姓前来围观。

李世民嫌这样耽误行军,想劝李渊,但被铁纲靖拦住,说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李世民幡然醒悟,每日积极从旁协助李渊处理这些事情。

果然几日后,百姓欢心,将李渊敬若神明,称其必为天下之主,每日有千余人加入义军,一起出征关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