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 第188章 李渊的手段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第188章 李渊的手段

作者:无酒不出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3:53:15 来源:笔趣阁

却说铁纲靖听到李密抱怨李世勣后,心想差不多到了李密要背叛大唐的时候了。难得穿越前看的小说和电视剧情节有那么一次是对的。

他兴冲冲把此想法告诉李世民,让李世民防备李密。

李世民淡淡一笑,道:“我也知李密呆不长久,他要背叛大唐是迟早的事,我们不需要急,等着他现出原形就好。”

正如铁纲靖所料想的那般,李密娇贵日久,又自负归国之功,朝廷给他的待遇跟他的期望相差太远。最让他郁闷的,是李渊竟然把黎阳等地归附的功劳全算在李世勣头上,心中越发愤懑。

而且有一次适逢大朝会,李密作为光禄卿,应当给朝会进奉食物,这让他深感耻辱。

回想他是魏公的时候,号令天下英雄,即便是李渊也得对他礼敬有加,称他一声“大弟”,可如今沦落到给人端茶奉食,心中不甘日渐爆发。

退下大朝会后,李密把心中郁郁告诉他最信任的右武卫大将军王伯当。王伯当也为他怏怏不乐,因此劝李密:“天下事情其实仍在魏公的掌握之中,现今东海公徐世勣在黎阳,襄阳公张善相在罗口,黄河以南的兵马屈指可数,魏公只需收归旧部,占领黄河以南区域,届时重振雄风,再与天下英雄争长短,何必久困于此,做一个光禄卿的鸡肋官职。”

“可是徐世勣还值得信任吗?”李密心存疑虑。

王伯当道:“魏公不必当心,黎阳区域都是你的旧部众,徐世勣若敢不从,废掉他易如反掌。”

李密点点头,心想此主意确实不错,于是第二天向李渊上表献策,道:“自从归附陛下以来,臣虚蒙荣宠,安坐京师,不曾为陛下立下丝毫功劳报效国家,深感惭愧惶恐。今山东之众多是臣过去的部下,请准许臣前往山东招抚他们。到时凭借陛下天威,要攻下东都,取下王世充人头,有如拾取地下的草芥一般容易。”

李渊也确实听说李密的旧部众大多不肯依附王世充,因此欲如李密所奏,派遣李密前往山东招抚。

群臣中对此多是反对,劝谏道:“陛下,李密此人狡猾好反,现在派他去山东,等于是投鱼于泉,放虎于山,铁定不会再回关中了。”

李渊不以为然,道:“帝王自有天命,非小子所能取。假使李密叛离,不过是如蒿草做的箭射到蒿草里,无用且不足惜。届时让李密与王世充在中原相斗,我们尽管坐收渔翁之利就行了。”

第二天,果然下诏,派李密前往山东,招抚其他尚未归附大唐的余部。

李渊朝堂那番话,铁纲靖是听刘文静说起的。听后,他是暗自佩服李渊,做帝王的果然不同一般,帝王之术玩的好,政治手腕也耍得漂亮。

李密不叛离,必会帮大唐招抚山东地区,到时又有大片土地纳入大唐领土;李密叛离,召集旧部与王世充在中原地区斗个你死我活,最终得利的还是李渊。所以,不论李密叛离还是不叛离,大唐都会得到大大的好处。

难怪李渊只给李密光禄卿的职位,分明是要让李密不堪受辱,另谋出路。难怪李世民听到说铁纲靖反映李密会叛离时无动于衷的样子,显然他也早已猜到李渊的意图。

这一政治手腕,比兵法厉害百倍千倍,铁纲靖是心悦诚服,可惜他愚笨,若非刘文静提点,他不仅参不透,连看也看不透。

那天刘文静还对铁纲靖说:“从李密归附关中那一刻起,陛下就想让李密死。”

铁纲靖问道:“那费这么大周折干啥,为何不直接杀了他?”

刘文静摇摇头,叹道:“树义,你还是这么蠢,哪能无缘无故直接杀人?杀了李密,以后谁还敢归附大唐?所以只需耍些手段,逼李密反叛,有了确凿证据和口实后,杀他就顺理成章了。”

铁纲靖若有所悟,道:“难怪朝堂大臣们都蔑视李密,还故意给李密难堪,原来都已瞧出陛下的意图了。想必李密也瞧出来了,他会选择叛离吗?”他再次对《隋唐演义》中情节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刘文静道:“以李密的心性,断不肯甘心在关中受陛下和朝中大臣的屈辱,所以他必反,也是选择必死的一条路。”

铁纲靖看着刘文静,忽然想起一事,提醒道:“你跟裴寂有嫌隙,到时可别落人口实找机会对付你。”

刘文静狂笑道:“他裴寂有何才能,不过是仗着陛下的宠信,我不会把他放在眼里。”

铁纲靖摇摇头,没再劝。他已经劝过几次了,算是看在刘树义面子尽心了。

李密出行那天,向李渊请求贾闰甫同行,李渊点头同意了,还邀请李密、贾闰甫一同登上御榻,赐给他们美食,传递着酒卮和了送行酒。

李渊拉着两人的手,道:“我们三人同饮此酒,表明我们同心为天下,两位爱卿要好好建立功勋,以称朕的心意。”

李密、贾闰甫拜道:“臣等定不辜负厚爱。”

李渊道:“大丈夫重承诺,一言既出,千金也不能改变。虽然有人执意不愿意大弟去山东招抚部众,但朕对于大弟是推心置腹,赤诚相待,非他人所能离间的。”

李密、贾闰甫再三拜谢受命。李渊又把李密最信任的王伯当派去为李密副手,一起去山东办事,表示对李密信任有加。

却说李密、王伯当、贾闰甫等人带着人马前往山东,可是将要出潼关之际,接到李渊加急快马传来的命令,要求李密把手下人马分一半留在华州,只能带另一半出关。

李密虽然心中不满,但想着出关后,就可天高任鸟飞,只能接受。

长史张宝德在出关的一半人马中,此人害怕李密半路逃亡,自己受到牵连,于是上了一封密封的奏章,称李密必叛。

李渊接到密奏,想法再次改变,但担心李密受到惊动不听召唤,便降下敕书慰问,命李密留下手下人马慢慢前进,自己一个人骑马入朝,另外接受安排。

刘文静退朝回到家中,给铁纲靖分析,这是李渊一步步在逼李密走上叛离之路。铁纲靖愚笨,对这等政治手腕参不透,只能静观其变,看能否学到一点半点,对自己将来的仕途及生存大有好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