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 第228章 兵贵神速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第228章 兵贵神速

作者:无酒不出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3:53:15 来源:笔趣阁

当初若是不杀窦建德,给其一个爵位,再让其招降旧部,刘黑闼等又怎么会造反?铁纲靖听闻消息后,心里直骂李渊。若是不杀窦建德,他说不定已和花木兰有情人终成眷属,何至于现在孤凄凄一人。

不过既然战乱再起,而且战火越烧越大,想必又要派秦王李世民去平定叛乱,到时李世民就有理由召他回去了。念及此,他心中才算好受一点,毕竟待在李世民身边才能给予他安全感。

可是传来的消息却是以淮安王李神通为山东道行台,率着关中兵前去冀州,与李艺会合后一起会击刘黑闼。

铁纲靖一听是李神通,内心直呼李渊用人不当。想那李神通当初面对刘武周,一战即溃,此后是闻风而逃,不断撤退,结果是被窦建德俘虏了。如此毫无神通的无能之人,去对付刘黑闼,无异于羊入虎口。

对于秦王李世民,李渊因其军功大,现有官职已无法与其功劳相称,特拜其为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还令其兼任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等要职,增邑两万户,开天策府,置官署,并赐金辂一乘,衮冕之服,玉璧一双,黄金六千斤,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

李世民在长安因无战事,也不闲着,于是开设文学馆,延请四方文学之士,其中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等十八人被称作“十八学士”。

对什么文学十八学士,铁纲靖毫无兴趣,他不过是一个搬砖工,对文学一窍不通,更不喜欢说话文绉绉的人。只是李渊既然不派李世民出征,看来他暂时是回不到李世民身边了,心里失落至极。他只能暂时和李玄霸待在夔州,无所事事,度日如年。

时值八月,一日李孝恭正在阅兵,恰巧长江秋汛暴涨,江水泛滥,江面越发宽阔。

李靖见此,立即劝李孝恭速速进兵,攻打萧铣。但其他将军认为江水暴涨不宜进兵,应等水落之后再行进军攻打萧铣。

李靖一听,勃然道:“兵贵神速,今日我军巴蜀兵刚刚集结,萧铣尚未知情。正好乘着江水暴涨,顺流东下,杀他个措手不及,我料萧铣必然来不及布防,必然可一举擒住萧铣。此乃天赐良机,万万不可失去机会!”

李孝恭见诸将反对意见挺大,犹疑不决,转而问铁纲靖:“刘司马,你跟随秦王一举击败刘武周、王世充和窦建德三大势力,听闻你贡献了不少奇谋妙计,你觉得是否该速速发兵攻打萧铣?”

铁纲靖才来夔州没多少时日,对四周地形及敌人情况等都不太清楚,况且他也不上心。本想装聋作哑,对军事不闻不问,不求无功但求无过,避免有把柄落入李渊手中。但此刻李孝恭点他名,问到他头上,逼得他不得不答,否则被参上一本消极怠工的罪责,即便不杀头,只怕也是吃不了兜着走,若是贬为庶民,几年来的努力付之东流,更别提要替刘树义报仇了。

说实话,李靖的计策好不好,他一时也判断不出来,但他相信一代战神李靖,便硬着头皮道:“李长史所言极是,兵贵神速,趁敌不备要他命,此乃千载难逢的良机!”

李孝恭笑道:“好!既然精通用兵之道的两位意见一致,那我们即刻出兵攻打萧铣。”

这话让铁纲靖直冒冷汗,好一个李孝恭,也太鸡贼了,摆明是把责任推给他和李靖,若是兵败,只怕是要拿他俩祭天,若是成功,李孝恭又可以把功劳揽走。

他悄声问李靖:“李长史,此事能否成功?”

李靖倒是颇有信心,道:“放心,等着看萧铣一举成擒吧。”

这句话让铁纲靖内心稍稍安定,但他在现代社会学的那点历史知识,根本不知道萧铣是怎么被灭的,感觉有一种听天由命的感觉,只能寄望李靖的战略能成功。

按照李靖的战略,李孝恭当即率战舰两千余艘,与李靖、铁纲靖等东下。那萧铣以为江水上涨,果然不曾设防,唐军顺利拿下荆门、宜都二镇,直抵夷陵。

萧铣的大将军文士弘驻兵清江,有数万精兵,但也不曾料到唐军会趁江水上涨前来进攻,毫无防备。被唐军一鼓作气杀入,猝不及防的文士弘哪里能够抵挡,只得踉跄逃脱。

清江一战,唐军获战舰三百余艘,被杀及被江水淹死的敌军数以万计。

经此一战,李孝恭是喜笑颜开,拼命夸李靖战略高明,唐军更是士气高涨。

趁着大胜,兵锋甚锐,唐军一路追击,追奔到百里洲。那文士弘收拾残兵败将,竟敢来迎战,结果又是被唐军杀得大败而逃。唐军就此长驱直入,杀到北江。

江州总管盖彦举被唐军气势所慑,率其管辖的五个州投降了李唐。

在江陵的萧铣本已放士兵回家忙农活去了,城中只留了宿卫兵数千人,乍然听闻文士弘惨败,李孝恭率大军杀到,心中大惧。命人仓促间发出征兵告示,但回家的士兵们皆在江、岭之外,道阻且远,一时间难以聚集到江陵。

没办法,萧铣决定拼死一搏,只好调齐宿卫士兵以及赶回来和征集的兵士,出城应战。

唐军连下萧铣多个城池,士气正旺,李孝恭决定趁此一鼓作气击败萧铣,于是率着大军要与萧铣在江上决一胜负。

偏在此时李靖却劝李孝恭不可贸然出击,说道:“萧铣所率将士乃是为了急于挽救败局,出动所有精锐来战,有着破釜沉舟的斗志和决胜之心,如此兵锋必然势不可挡。我军不妨泊舟南岸,按兵不动,缓上几日,待敌军锐气衰退。且到时萧铣必分兵而动,一部分军队留下与我军对抗,一部分回江陵自守。兵分则势弱,且其士气已衰,此时我军乘其懈怠,奋起攻击,必然又是一场大胜。今日我军若是急于与其决战,敌军必然拼尽全力死战。想那楚兵剽悍骁锐,我军只怕是不易抵挡。”

李孝恭笑道:“李长史,你此前说兵贵神速,怎么此刻反而谨慎起来?我军连胜连捷,士气正旺,正应该趁此一鼓作气拿下萧铣。若依你计策,只会长敌人威风,灭我军气势,缓上几日,我军气势衰竭,凭何战胜萧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