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 第281章 行皇帝之实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第281章 行皇帝之实

作者:无酒不出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3:53:15 来源:笔趣阁

除了铁纲靖,还有一个人为太子、齐王的党羽求情,此人就是尉迟敬德。

他在战场上可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杀人从来不曾手软过,此刻竟然为对手动了恻隐之心。想当初太子府对他极为残忍,不仅诬陷他,还给他上了披麻拷刑,如今他反而为太子府的人求情。

他争辩道:“叛乱的元凶是太子、齐王,他俩既已伏诛,倘若再牵连党羽,只怕天下难以安定。”

铁纲靖非常赞同,道:“殿下,尉迟将军说得不错,想那太子早已暗中结纳了不少驻守在外的将领,包括李艺等,若是株连党羽,只怕李艺等内心惶惶,多半会选择造反。如今我们大势初定,若为了各地叛乱疲于奔命,加上道义不站在我们这边,到时恐怕结局难料。”

李世民作为未来的天下雄主,大局观超出常人,经铁纲靖这么一提醒,当即下令,禁止追杀太子、齐王的党羽,并立即以李渊的名义,颁发大赦天下的诏令。对李建成、李元吉所犯的“叛乱之罪”,只追究到太子、齐王,其余党羽一概无罪,不予追究。

虽说对太子府余党不问罪,但李世民对魏征耿耿于怀,提来审问,道:“魏征,你好大的胆子,为何要离间我兄弟,造成我们自相残杀。”

魏征大病未愈,尚处病中,对李世民的责问丝毫不惧,举止自若,坦然对答道:“太子终究是不了解秦王,若是早听从我的建言,先下手为强,就不会有今日之祸了。”

铁纲靖对魏征还是存有好感,又知他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谏臣,当心其说的话激怒李世民而被杀,立即站出来走到李世民耳旁低声道:“殿下,你需要一面镜子。魏征直言敢谏,将是你最好的镜子。”

原本严肃冷面的李世民忽然转变成亲切的笑容,请魏征坐下后,才道:“魏洗马敢作敢当,又是谋略过人,本王是佩服之至。本王向来爱惜人才,洗马若肯不计前嫌,本王欢迎洗马加入秦王府。”

本来以赴死之心而来的魏征听到李世民要留用自己,心下自然欢喜,道:“多谢秦王厚爱,魏某荣幸之至!”

此前太子不听从他的建议,他已有些后悔当初没有追随铁纲靖加入秦王府。如今太子失败,秦王没有追究他过往的所作所为,反而礼遇他,令他颇为感动,决定誓死效忠秦王。

李世民将魏征引为詹事主簙,还派人去把此前流放的太子府属王珪、韦挺召回,拜为谏议大夫。

大赦天下的诏令一下,加上李世民礼遇太子府僚属,不明真相的天下百姓纷纷咒骂李建成身为太子为了当皇上心急造反,还骂齐王李元吉助纣为虐,一个个转而大肆歌颂李渊和秦王李世民仁义无双。

六月初五,也就是“玄武门之变”的第二天,逃出长安城的冯立看到大赦天下的诏令,又听闻李世民礼遇魏征,放下心来,料想李世民不会当着天下人的面违背诺言,当即回京投降李世民。

李世民听闻薛万彻逃亡终南山,爱惜他是一员猛将,接连派使者前去诏谕,他才相信李世民的诚意,回长安城投降。

李世民对他们在玄武门的抵抗不再介怀,安抚道:“你们当时作为太子府属,所作所为皆是忠于职守,实乃忠义无双的义士,本王心中佩服万分!”

诸事皆已平定,该杀的人也都杀了,该安抚的也安抚了,六月初六日,李世民在太极殿独自一人坐了一天。他坐在大殿中央,看着前方高高在上的皇位,始终没有选择坐上去。他在等待,等李渊下诏禅位。

六月初七日,李渊没有让李世民等太久,下发了诏书,立李世民为皇太子,诏书还说:“自今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数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意思很明显,大小国事由李世民决断后,再告知李渊一声就可以了。

此诏书一下,李世民虽然还未受禅,但已不啻于在行皇帝之实了。

诏书一下,李世民自是大喜,总算是不用与父皇李渊撕破脸皮。他每日看着太极殿的皇位,怕自己缺乏耐心,有一天会逼迫父皇禅位。如今李渊虽未行禅位之名,但已交出手中权力,实质上等于是禅位。

过了几日,喜登储君之位、掌控天下权力的李世民开始论功行赏,以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房玄龄为右庶子,“刘树义”为左卫率,尉迟敬德为右卫率……又将齐王府查抄的金帛什器等分赐给“刘树义”和尉迟敬德。

而天下间有些私心颇重的人开始利用李建成“叛乱”之名进行公报私仇,或者将此作为自己平步青云的踏脚石。

其中益州行台仆射窦轨因与行台尚书韦云起、郭行方有私人恩怨,利用韦云起宗族曾多人效力太子李建成的借口,诬陷韦云起参与李建成“叛乱”,直接命人将韦云起收监斩杀。而郭行方听后,急忙逃亡到京师,才算躲过杀身之祸。

而闹得更大的一起事件是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造反,被其部下右领军将军王君廓杀了,传首长安,不过此事件背后另有重大隐情。

庐江王李瑗是李渊从弟,曾与赵郡王李孝恭合讨萧铣,但表现平庸,无功可述。他本是一个怯懦之人,昔日调到洛州任总管时,因刘黑闼来犯,吓得立即弃城西逃。李渊念及他是李姓本支,没有怪罪于他,转而改派他任幽州大都督,又担心他懦弱,不是帅才,派了王君廓辅佐他。

无能的李瑗自此是将王君廓引为心腹,还与他结为姻亲,每次有什么谋划,必然与王君廓商议。

太子李建成因“叛乱”被杀,李世民查得李瑗与李建成暗中来往甚密,便派使者前去幽州召李瑗进京。

胆小的李瑗猜不透李世民用意,担心去了长安会被秋后算账,便请来王君廓商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