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 第292章 出海求药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第292章 出海求药

作者:无酒不出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0 03:53:15 来源:笔趣阁

在狱中忐忑不安的度过几日,铁纲靖是每日望穿秋水,是死是活好歹给个话,如今好似悬在头上的利剑,每日担心不知何时落下。

这日终于等到长孙无忌来提他,带着他再次来到李世民的寝宫。

这次李世民没有喝问铁纲靖,口气平静许多,道:“太子造反的处置情况,无忌都说给你听了吧?”

铁纲靖点点头,道:“回禀陛下,我已知悉。”

根据长孙无忌的描述,太子李承乾被废,幽禁在右领军府;汉王李元昌被赐自尽;侯君集审讯不服,但罪证确凿,终究被诛;李安俨、杜荷、刘树艺等参与人员悉数伏诛。李世民还算仁慈,没有对这些人满门抄斩,只是籍没他们家资,妻子儿女等则被流放边境。其余连坐之人,也都赦免。

只是因为刘树艺参与造反,凌烟阁中刘文静和刘树义的功臣像被下了,刘文静和铁纲靖用生死换来荣耀也灰飞烟灭。

李世民道:“你可知道这几天有哪些人来为你求情吗?”

“不知。”铁纲靖老实回答。

“求情的人有尉迟敬德、程咬金、房玄龄,还有无忌也为你说了不少好话,其中尉迟敬德更是愿以其性命换你一命。”李世民一一数说着,道:“你面子还是真的大,这么多重臣为你求情。”

敢为牵连造反的铁纲靖求情,可见这些人不怕死,义气深重。

铁纲靖诚惶诚恐回道:“我不过是一条贱命,不值得他们如此。只要陛下能宽恕他们,尽管取我性命就是。”

“朕若杀你,只怕你心里也不服,又会像当日刘文静一般,抱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李世民眼神凌厉地盯着铁纲靖。

铁纲靖不敢直视,视线转下,道:“罪臣不敢。”

“大理寺已查明,你确实没有参与太子造反事件当中。即便是你参与其中,以你曾经为朕立下的诸多功绩,免死几次也是足够。”李世民看着阶下的铁纲靖,停顿下来。

铁纲靖清楚后面话锋必然要转,但没听到李世民往下说,只好抬起头看向李世民,遇上其凌厉的眼神,心中生怯。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道:“这些年的安逸,改变你不少,你不再是以前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变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了。”

这一说让铁纲靖也意识到了,以前他何曾把什么皇帝放在眼里,但现在竟然害怕失去,亏他还修了这么多年的道。不过他很快明白了,这大概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的道理。以前他是一个搬砖工,穷光蛋一个,为了生存,在生与死之间搏斗;现在他位极人臣,踏入权贵一族,当然害怕回到一无所有的苦日子,何况他还要为家人着想。

铁纲靖也不争辩,趁机示弱道:“在陛下的天威下,罪臣的渺小就如是一粒沙。”

李世民道:“前面朕说过你立了不少功绩,但你是穿越者,想必也该明白,有你没你,朕的大业也不会受影响,一切都是既定历史事实,朕说的对吧?”

这是一句话就否定铁纲靖立下的所有功绩,但此时他哪敢争辩,回道:“陛下英明,所言极是,没有罪臣,陛下仍然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代明主。”

李世民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点点头,道:“话虽如此,只是你结识的过命之交都是朝中重臣,朕不杀你,一则是因为你跟了朕多年,二则是照顾朝中重臣的感受。至于今后的路你要如何走,朕希望你明确一下。”

诚如李世民所说,若是铁纲靖拉拢这些朝中重臣谋反,只怕会真给李唐构成重大威胁,这话分明是让铁纲靖消除李世民的忧虑。

心领神会的铁纲靖道:“陛下,我从今后隐居荒野中,不再出现。”

他想当个隐士,躲入终南山,与孙思邈为邻,修道养性。

但李世民摇摇头,不语,只是面露微笑地看着铁纲靖。

铁纲靖会意,显然李世民对自己的方案不满意,便又道:“那罪臣自我放逐塞外,永不踏足大唐领土半步。”

可李世民还是摇头,脸色反而带着一丝愠怒。

铁纲靖细想一下,又是想抽自己的脸。此前突厥等外族经常骚扰边境,很多是在大唐中土人士的带路下造成的,铁纲靖对大唐知根知底,去了塞外,若是勾连西突厥等夷族来骚扰大唐,岂不是后患无穷?

他急忙改口道:“陛下,我愿意把自己流放到岭南的蛮荒之地,不再踏过长江流域半步。”

穿越之前,他在广东搬砖,对那里的气候还算熟悉。而且在他现今所生活的当下,那里是一片蛮荒,天高皇帝远,不会威胁到李唐。

李世民脸色稍稍缓和,但还是摇摇头,仍旧不语。

这下铁纲靖犯迷糊了,猜不透李世民的真实意图,只得诚惶诚恐道:“罪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李世民微笑道:“朕派人寻遍神州大地,终究未得长生不老丹药。朕的意思,是想派你去海外仙山,替朕寻访得道仙人,求取长生不老丹药,不知你是否乐意?”

这回铁纲靖才醒悟过来,名义上是效仿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长生不老药,实则是让他效仿徐福,出了海就不要回来了,永远不要对李唐构成任何威胁。

出海也是好事,从此后不用再卷入李唐的权斗旋涡中。

铁纲靖立即欢快答应道:“臣愿奉旨出海!”

朝中大臣都知李世民寻求长生不老药的意愿强烈,听到要派铁纲靖出海寻药,认为是再恰当不过。铁纲靖修道多年,是此任务的最合适人选。

铁纲靖曾记得“风尘三侠”中的虬髯客也出海了,想去问问李靖和红拂女,或许他们知道虬髯客的出海路径。但是如今的李靖闭门谢客,料想去了也是吃闭门羹,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

李世民问他打算从哪里出海,他心想往东出海是去日本,只怕那里已经是徐福的天下,不宜过去。若从东南出海,则是流求,那里离大陆太近,还在大唐的势力范围内,只怕李世民不会安心。

最终,铁纲靖选择从广州出海,往南有大片天地。近一点可以去南洋,远一点可以到印尼,再往南可以到大洋洲。

李世民对他选择表示满意,命人给造了坚实的官船。

铁纲靖带上花木兰及孩子、仆从,还有管家来福一家,当然也少不了愿意跟他生死相随的李玄霸。

有了窦线娘后,李玄霸似乎不再提他的公明哥哥了,又或者是参透了佛法,放下了曾经的执念。窦线娘对李唐始终心存芥蒂,听闻铁纲靖要出海,乐得离开这片让她伤心的大陆,跟随李玄霸,也算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离开长安时,已知铁纲靖穿越者身份的长孙无忌问他以后该注意什么?

铁纲靖只说了句小心武媚娘!他却不知道,正是他这句话害得长孙无忌结局凄惨。

出海后,铁纲靖算是彻底远离了权斗旋涡,不用再听争夺太子之位的消息。他知道魏王李泰太过聪明,但是聪明反被聪明,容易弄巧成拙,接任皇帝终究还是看似无能的晋王李治。

李世民沉迷声色,身体日渐衰败,又乱吃什么所谓的长生不老药,贞观二十三年,五十一岁的年纪驾崩西去,比他父亲李渊少活了十八年。

武媚娘终究会成长为一代女皇武则天,但铁纲靖已经劝告过李世民,算是为李唐尽了心。只可惜长孙无忌听了铁纲靖的话,一生反对武则天,后来被人诬陷谋反,流放黔州,最后是自缢身亡。

房玄龄比李世民早死一年,还算善终。本来配享太庙,只可惜几年后,他那娶了高阳公主的儿子房遗爱参与谋反,被取消了配享太庙的盛誉。

李勣在唐高宗时期大破高句丽,而他最会见风使舵,支持武则天当皇后,备受荣宠,只可惜后来他的孙子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还为徐敬业写了千古名篇《讨武曌檄》。武则天镇压徐敬业后,迁怒于死去的李勣,追削李勣等人的官爵,将其掘墓砍棺,恢复本姓徐氏。

只有程咬金和尉迟敬德善终,一个活了七十七岁,一个活了七十四岁。尉迟敬德晚年还沉迷于仙丹炼制,也学些乐器自娱自乐,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而出了海的铁纲靖,凭着他穿越前学的那点贫乏的世界地理、世界历史知识,最终决定把出海终点定在大洋洲,那样他将会成为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人。他要带领李玄霸、来福等在那里开荒拓土,建立国家,开创一片天地。

如果刘树义是留在中国历史上,那他铁纲靖则要留在世界历史上。每当想到这里,他会在梦里笑醒。人生只要敢幻想,一切自然会变得美好,让他忘却海上的大风大浪,只有享不尽的荣耀。

爱做梦、会做梦,也是人生一件幸福的事情!

(完结)

分割线---------------------------------------------------------分割线

后记:

当初不自量力入坑写历史穿越,本身想象力贫乏,又不懂历史的我,反而更受制于历史,写一点看一点正史,写到后来不知所措。

可说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平时不爱读史,对史也兴趣不大,只道有史书作参考,情节更好展开,结果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反正我是想挖个坑把自己埋了。

曾经想过此书太监,但想想堂堂钢铁直男岂能当太监,勉强拾起来写。篇幅不算长,短点就短点吧,总比割了好。

最后向投出宝贵月票和推荐票的读者朋友表示衷心感谢,感谢您对扑街作者的支持!祝您一夜暴富!躺平也能日进斗金!

最后的最后写一首打油诗送给扑街的我:

人生·网文

天下扑街出我辈,一入网文岁月催;

僵坐桌前腰间突,收藏无几心悲危。

自嘲所写皆瓦砾,笑看热榜如流水;

成神无望恨才浅,把酒问月影独随。

——仿黄霑诗《人生·江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