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 第83章 同一条战线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第83章 同一条战线

作者:无酒不出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7:39 来源:笔趣阁

王伯当首先想到的是找贾雄当说客。

贾雄通晓阴阳,是翟让指定的瓦岗军师,翟让对其是言听计从。若有贾雄出面说服翟让留下李密,必将事半功倍。

但王伯当来到贾雄房中,却不见人,问服侍贾雄的道童才知道,原来贾雄昨日便已出门云游,说是七天后才回来。

这让王伯当郁闷坏了,贾雄是最能倚仗的一张王牌,偏偏在此时出去云游,不禁抱怨道:“贾道长真是的,出去云游偏偏挑在这个时间,还是下雪天。”

没办法,他只能转头去找徐世勣。

徐世勣是翟让同乡,也是瓦岗寨创始元老,说话分量也够。

听了王伯当的想法,徐世勣道:“蒲山公的才略是天下闻名的,瓦岗寨能有他的加入,声势必然壮大。但是翟大哥他们如此做,想必有他们的道理,我们不妨也听听他们的想法。”

这话甚是圆滑,两边都不得罪,至于到时支持哪边,就看哪边嗓门大或者占优势。

跟随在一旁的铁纲靖听出话中意思,心想原来你是这样一个徐懋功,不是小说、电视剧中那个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兄弟义气而起义的徐懋功。

小说中徐世勣很纯粹,现实中的徐世勣很世故,这就是铁纲靖面临的困境。

王伯当听出徐世勣这张牌是一个墙头草,不怎么靠得住,但他没办法,至少徐世勣可以壮一下声势。

之后,他去找单雄信、王当仁,两人的回答跟徐世勣差不多,都说是要听听翟让怎么说。

然后王伯当去地牢带上李密,会同徐世勣、单雄信几人一起到大殿偏厅找到翟让等几个首领,刘树义则去拉了李逵过来壮声势。

翟让几个本来在偏厅中喝酒吃肉,见王伯当几个进来,喜道:“众位兄弟,来得正好,我还打算派人去请你们来喝酒吹水。”

但是当见到后面跟着松了绑的李密,翟弘几个脸色瞬间暗了下来。

翟弘冷笑道:“我说众位兄弟突然这么整齐划一地过来,原来是要给李密当说客的。”

徐世勣急忙道:“几位大哥不要误会,我们只是希望多听听众兄弟的意见,再做决断也不迟。”

听到这话,铁纲靖有时候猜不透,徐世勣到底是暖男,照顾到每一人想法,还是一种圆滑,打着太极,都不得罪。

单雄信、王当仁凑过去和翟让、翟弘等人围坐在一起,王儒信给他们倒上酒,两人已喝上,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势。

等见到翟让等人望着他们俩,单雄信才道:“徐兄弟说的有一定道理,有什么想法大家都一起说出来,了解清楚怎么回事,然后统一意见,以免兄弟之间闹出分歧。”

翟让坦然道:“既然如此,大家说开来比较好。伯当,你先说说,为何要放李密?”

王伯当看了一下偏厅诸人,单雄信、王当仁已坐下喝上酒了,徐世勣也被周文举拉过去坐下,厅内能相助李密的只有他和刘树义、李逵三人了,自己这番话若是说得没有说服力,只怕李密要遭殃。

他沉思一阵后,道:“蒲山公李密家世显赫,早年更是受到越国公杨素青睐,而李兄的才学谋略更是闻名天下。”

铁纲靖始终紧闭嘴巴,不给刘树义机会开口。此时是翻着白眼,心想李密的名声又是靠杨素吹出来,跟李靖一样。

杨素这老头真是一个大好人,提拔后生,吹嘘他们,为他们带来了全国皆知的名誉。不过杨素还真不愧是一个好伯乐,发现了李靖,也发现了李密,都是影响历史的举足轻重人物。

王伯当继续道:“我先说李兄的谋略。众人皆知,大业九年,杨玄感率兵起义时,李兄是杨玄感的重要谋士。当时杨广这个暴君正在辽东第二次征伐高丽,李兄为杨玄感提供了上中下三策。其中上策是出兵奇袭占领涿郡,扼守临榆关(今山海关),截断杨广征辽队伍回中原的退路,让隋军退无可退,只能溃散在关外;中策就是西行直取长安,占据关中,凭借关中地势的天险,与隋军对抗,徐徐夺取大隋江山;下策是直接围攻东都洛阳。试问当今天下,能提出如此高瞻远瞩谋略的能有几人?”

翟弘冷笑一声,嘲讽道:“果然好谋略,在李密的出谋划策下,杨玄感的叛乱不到三个月就以失败告终,落下个满门抄斩的悲惨结局。”

一旁的李密争辩道:“并非我的计策不行,是杨玄感不听我忠告,又受到小人韦福嗣蛊惑,选择了最难取胜的下策。他以为朝臣的家属多在东都洛阳,只要攻下洛阳,就可以挟制朝臣、影响世人。”

王儒信道:“那又如何?总之你作为杨玄感的谋士是失败的。”

王伯当道:“不要做这些无谓的争辩,在坐的兄弟们心里都清楚,若是杨玄感选择上、中两策,是断然不会那么快失败的。”

正在喝酒吃肉的徐世勣开口道:“伯当兄这句是公道话,李密的计谋确实高明。”

王伯当微笑致意,表示感谢,接着道:“论谋略,我敢说咱们瓦岗寨无人可与李兄相比。论智谋机变,李兄也不会弱于瓦岗寨任何兄弟。”

论临场的机变,单雄信一向很自负,此时不服气道:“伯当兄,你这话不见得吧?”

王伯当道:“单兄你听我讲,当年杨玄感起义失败,李兄等人在关中被抓,当时杨广尚在高阳,他们便被送往高阳,计划经杨广审问斩首。送往高阳途中,李兄与士兵打好关系,并用金银收买他们,每夜请士兵们宴饮,等士兵防备松弛后,在邯郸的某夜,将士兵们灌醉,然后穿墙逃走。李兄一步步设下计谋,最后完美逃脱。这份智谋机变,怎能令人不信服?”

翟弘阴阳怪气道:“你和李密是知交好友,自然是舔着脸夸他,恨不得给他当狗。”

“翟大哥,你这是什么话?”王伯当气得浑身颤抖,想不到自己的一番公道话,受到了如此的侮辱。

翟让也觉得翟弘这话有些过分,喝道:“大哥,都是自家兄弟,你这话也忒难听了。伯当,看我面子,当耳边风过了。”

翟弘轻轻冷哼一声,没有出声,扭过头,示意王儒信说话。

王儒信很默契道:“纵然李密有谋略、有机智,但他是参与杨玄感叛乱,是朝廷的眼中钉,若是留在瓦岗寨,一旦风声传了出去,朝廷必然派大军围剿我们瓦岗寨。到时我们面临的可就不只是张须陀了,还有裴仁基、屈突通、尧君素等大隋名将,试问我们小小一个瓦岗寨,如何面临隋朝大军的铁蹄?”

此前杨广对普通百姓聚众为盗并不太重视,因为那帮盗贼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成不了大事,只要官军一出动,立即闻风而逃。但杨玄感叛乱却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性质。

杨玄感是杨素的儿子,隋朝的顶级贵族,在贵族世家阶层极具影响力。当他叛乱时,在贵族世家阶层中是一呼百应,典型代表就有李密、当时的右武卫大将军李子雄等。

发起贵族世家阶层的叛乱,社会影响力极大,是会动摇大隋根基的。

因而当时杨广一听杨玄感在后方叛乱,心下立刻慌了,立即放弃征辽,回撤进临榆关内,然后举全国兵力围剿杨玄感,派出樊子盖、宇文述、卫文升、屈突通、来护儿等当时的名将围攻杨玄感。

加上杨玄感没有听从李密的计策,选择了最不利的下策,之后是兵败如山倒,仅两个多月,这场叛乱就被平息了。

事实上,杨玄感叛乱,也表明了杨广在贵族世家阶层当中已经失去人心,大隋的统治根基已经动摇。

从杨广处理杨玄感叛乱的手段来看,他对贵族世家的叛乱是零容忍,翟让等人担心李密加入后会给瓦岗寨带来灭顶之灾。这就他们为何见到李密后,打算立即杀掉,以免给自己留下祸根。

翟弘道:“王兄弟说得对,留下李密等于是给瓦岗挖坑,必将我等辛辛苦苦几年建立起来的瓦岗寨毁于一旦。”

铁纲靖斜眼看了一下翟弘肥胖的身材,心道:“建立瓦岗寨或许辛苦,但似乎没你翟弘什么事,你倒是享福来了,打算在瓦岗寨颐养天年吧?”

但他紧闭嘴唇,不吭气,毕竟他支持翟弘赶走李密,此时此刻,他们算是同一条战线。

刘树义想帮李密,奈何嘴唇被铁纲靖抢先控制住,“唔唔”两声后只能放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