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 第142章 有如神助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第142章 有如神助

作者:无酒不出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7:39 来源:笔趣阁

敲门声让李渊惊魂未定,正在犹豫间,门外急促的敲门声再度响起,一个声音叫道:“唐公,属下有紧急重要的事情汇报。”

李渊细听声音,是自己的亲信温彦弘,稍稍放心,这才打开门让亲信进来。

温彦弘进来禀报道:“唐公,喜报,主上又派钦使到晋阳来了。”

这让李渊心中又是一惊,难道杨广为了捉拿他,连发两道追死金牌?他尽量让自己声音平静,道:“何喜之有?”

温彦弘道:“我兄弟今晚在城西门楼值班,正好碰上钦使夜至晋阳,询问之下,才知钦使带着主上旨意前来赦免唐公和王郡守罪名。”

“果真如此?”李渊大喜,心想刘树义的特异功能果然很准。

“千真万确。”温彦弘肯定道。

李渊大为激动,抓住温彦弘的手笑道:“此后余生,多活一天就是赚一天,实乃上天借给我的寿命。”

只是他自己还在装卧床不起,不能露馅,便叫来李世民,让二郎去迎接钦使,拜领圣旨。

李世民听此消息,也是大为欣喜,对铁纲靖这个未来人的身份又多了几分信服。

他来到郡廨,领了圣旨,果然圣旨免了李渊和王仁恭的罪行,让他们两个戴罪立功,好生做好边防,阻击突厥。

想是那杨广因马邑战事吃紧,如果斩了王仁恭,抓了李渊回来,北方边境再无有能力的将军把守,所以才紧急派出第二个钦使前来赦免李渊、王仁恭的罪行。

杨广南幸,远在江都,现今盗贼遍天下,反王纷起,到处兵荒马乱,可以说道路隔绝,来往不同,无论是信使还是行人,都无法独自从江都感到晋阳。

但是这次钦使从江都到太原,竟然没有遇到任何劫掠,快马加鞭,及时赶到晋阳颁发圣旨,众人都觉得惊异,觉得有如神助。

连李渊也是如此认为,他对李世民说:“此钦使之行,可说是神了。既然上天如此助我,我当见机而行,不可辜负天意。”

此前一直在等待时机的李渊就此当机立断,下定决心,着手起兵之事,仍然命李建成在河东暗中集结英雄,让李世民在晋阳密招豪杰。

见李渊下了决心,李世民趁机保举刘文静,称其可做参赞兵谋。李渊知刘文静颇有谋略,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便同意了李世民的保举。

当下,李渊厚厚地贿赂两个钦使,让他们回到江都,一则向杨广说些好话,二则给刘文静求情,免了其连坐之罪。

两个钦使得了好处,乐得做个人情,一一照做,没过多久,江都发来诏书,免了刘文静的罪行。

李渊素来怀有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而且礼贤下士。他接人待物,不限贵贱,一面相遇,十数年不忘。其有过目不忘能力,山川冲要,一览便可牢记在心中。加上其关陇贵族身份,远近豪杰对其都非常钦佩,想着有朝一日能投靠李渊。

如今,李建成和李世民,依照李渊的吩咐,倾财赈施,卑身下士,周边郡县的士庶之心,无不向着李渊。

时间已经来到了大业十三年三月,但李渊一直迁延未起兵,每次李世民问及,都说兵力不足,时机未到。

这些天偏偏又传来几路反王起兵的消息,什么王德仁起邺,自号太公;什么左才相起齐郡,自号博山公;罗艺起幽州,自号总管。

这些人中,铁纲靖只听过罗艺,想当年看电视剧时,对罗艺的“燕云十六骑”极为神往。只是没想到电视剧一直终于大隋的罗艺,竟然比李渊还先举起反旗,电视剧和小说终究不能当真。

他细算了起事的各路反王,已经不止是小说所写的十八路反王,数量超出甚多,看来隋末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比小说中写的还要严重。

反王纷起,让李世民、铁纲靖、刘文静等人很焦虑,可李渊偏偏还不愿起兵。刘文静便让李世民找了不少李渊的死党去劝说。

于是鹰扬府司马太原许世绪向李渊进言:“唐公您据五郡之兵,当四战之地,举事则帝业可成,若是迁延不发,在晋阳耽搁,只怕不久后会面临灭顶之灾,惟愿唐公尽快起事。”

又有行军司铠武士彟、前太子左勋卫唐宪、宪弟唐俭皆劝渊举兵。

唐俭劝道:“明公北招戎狄,南收豪杰,以取天下,此汤、武之举也。”

可是李渊只是说:“老夫还不敢自比汤、武,所做一切,在私是为了求生存,在公则是为了拯救乱离之世。你们姑且沉住气,老夫自有考虑,时机一到,共举大事。”

铁纲靖住在李府别院,每日见人来人往找李渊,才知李渊深藏不露,早已纠结了一些死党,随时准备举义。

他见李渊的死党劝说也不奏效,心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只能再次让李渊的密友裴寂出马。

于是刘文静找到裴寂,说:“裴宫监,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这样推脱迁延下去不是办法,何不劝唐公早日举兵?而且你作为为宫监,却以宫人侍客,这是灭门的大罪,你死了也就罢了,但何苦要害了唐公?”

裴寂听了这话又是害怕,又是很不爽快,当初是他们出的主意,可是后果却是他来承担。现在生死关头,也没办法计较那许多,只能赖着脸皮,多次来催促李渊起兵。

李渊只说还要蓄养兵马,把裴寂急得,道:“晋阳士马强壮,将士归心,唐公你又蓄积百万,借此举事,何患不成?如今只有代王杨侑留守在关中,代王是主上之孙,年龄尚在幼虫,关陇豪杰正谋划选择明主,唐公若是鼓行而西,安抚关中群豪,取关中就如拾草芥,奈何迁延不发,失去良机?”

刘文静找到机会也劝李渊:“唐公,得关中者得天下,听闻陇西近来盗贼纷起,若是形成一股实力强劲的反王,率先由西进入关中,那我们就失去了成就帝业的时机了。”

李渊见众人心情越发急躁,不敢再等下去,便叫来裴寂、刘文静、李世民、铁纲靖等人商量如何办。

刘文静献上一计,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杨氏失道,百姓怨愤,我们只需要再添一把火,让百姓对大隋深恶痛绝,到时唐公宣布起事,必然会得到纷纷响应。”

李渊道:“有道理。”

便让刘文静伪造敕书,发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等郡,要求各郡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的男子悉数征募为兵,年底前齐集涿郡,准备东征高丽。

这道矫诏发将下去,民心怨苦异常,恨不得隋朝皇帝即日猝死,才消痛恨。自此人情汹涌,人心思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