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 第145章 疑窦丛生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第145章 疑窦丛生

作者:无酒不出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7:39 来源:笔趣阁

眼见李渊起兵在即,到了大展手脚的时候了。铁纲靖想起扑街作者的叮嘱,要让变强才是真正的变强,而不是依靠金手指。

因此每当有空闲时间,他就会到李靖府上,缠着李靖教他兵法。李靖讲课时半文半白,他听不太明白,回来后就让刘树义细细讲解给他听。

这日,铁纲靖来找李靖时,发现他正对着兵书发呆,便问道:“药师叔,你在思考什么?”

李靖抬头见是刘树义,便笑道:“没什么。对了,我昨日去郊外散心,发现在兴国寺附近驻扎着一支军队,从演习来看,是一支非常精锐的队伍,你知道里面情况么?”

铁纲靖道:“那是唐公募集的兵力,用来防备边境和讨伐刘武周的,所以这些日子在加紧训练。”

“哦。”李靖没再问下去,当日心不在焉地讲了一段兵法,就让铁纲靖回去了。

其实见到那支军队,李靖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去跟鹰扬府的几位熟悉的军官打听此事,发现他们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支军队存在。据他们说,李渊最近的确在招募武勇,准备对付刘武周,只因江都悬隔在三千余里之外,所以招募武勇的事是由李渊自己决定。具体事务都由李渊决断,他们并不太清楚。

李靖不敢再打听下去,早已听说王威、高君雅与李渊不和,所以此事显得非常微妙。他早知李渊有四方之志,如今如此大规模募集兵力,只怕……

当晚,他安排红拂女及孩子离开晋阳,之后找到驿站的驿事官,将他当作朝廷重犯给锁起来,然后快马火速送到江都,他有重要军情向主上汇报。

第二天,铁纲靖再到李靖家中学兵法,发现人去楼空,连仆人也离开了。他感到非常诧异,但又摸不着头脑,不知去何处寻找李靖。

只是他非常惋惜,现在李渊正是用人之际,失去了李靖这样的人才,实在是一个天大损失。

同时他觉得有些奇怪,李渊暗中结交了那么多心腹,怎么就没有结交李靖这个早已颇负盛名的人才?

他只是把李靖离开之事当作一个小插曲,没有那么在意,继续投入到李家开创大唐的伟业中去了。

进入四月,朔方郡人梁师都又杀郡官而自称天子,反王纷起的消息再度频繁传来。

铁纲靖大致数了一下过去几年到现在的各路反王如下:刘武周起于马邑,林士弘起于豫章,刘元进起于晋安,朱粲起于南阳,这几路反王都自称帝。

李子通起于海陵,自号楚王;邵江海起于岐州,自号新平王;薛举起于金城,自号西秦霸王;郭子和起于榆林,自号永乐王;窦建德起于河间,自号长乐王;王须拔起于恒定,自号漫天王;汪华起于新安,杜伏威起于淮南,两人均自号吴王;李轨起于河西,自号凉王;萧铣起于巴陵,自号梁王。

李密起于巩,自号魏公;王德仁起于邺,自号太公;左才相起于齐郡,自号博山公。

罗艺起于幽州,左难当起于泾,冯盎起于高罗,这几个均自号总管。

梁师都起于朔方,自号大丞相;孟海公起于曹州,自号录事;周文举起于淮阳,自号柳叶军。

还有高开道起于北平,张长凭起于五原,周洮起于上洛,杨士林起于山南,徐圆朗起于豫州,张善相起于伊汝,王要汉起于汴州,时德叡起于尉氏。

李义满起于平陵,綦公顺起于青莱,淳于难起于文登,徐师顺起于任城,蒋弘度起于东海,王薄起于齐郡,蒋善合起于郓州,田留安起于章邱,张青持起于济北,臧君相起于海州,殷恭邃起于舒州,周法明起于永安,苗海潮起于永嘉,梅知岩起于宣城,邓文进起于广州,杨世略起于循潮,冉安昌起于巴东,宁长真起于郁林。

数量上远远超过小说中的十八路反王。

这数十起草头王,都是在史册上留下名目有记载的。此外,还有许多跳梁小丑,东劫西掠,骚扰民间,实属数不胜数,记不胜记。

只是那久驻江都的杨广,还每日坐迷楼,采集吴娃,整日里花天酒地,醉死梦生。一班献媚贡谀的杨家奴,又把各处的反王警报,匿不上闻,眼见得杨氏基业,是朝不保夕了。

反王消息纷纷传来,王威、高君雅大为惊惧,心中越发倚赖李渊。只是见李渊命长孙顺德、刘弘基协同刘文静募兵,不免起了疑虑。

想那长孙顺德和刘弘基曾分别做过右勋卫和右勋侍,只因杨广出征辽东,两人不愿随行,中途当了逃命,亡命晋阳,躲进李渊府中暂作寓客。

况且那长孙顺德是长孙无忌的族叔,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内兄,有着姻亲关系,李渊此次任人唯亲,形迹可疑。

两人联想到最近刘武周和梁师都的消息,越发疑忌起来。他们暗中偷偷调查,发现募集来的士兵,聚集在兴国寺,而且只归长孙顺德和刘弘基统带,并不见李渊派属其他将士。

高君雅本来就是气量狭小之人,他在马邑吃了败仗,损失了李渊不少将士,曾受过李渊的责罚。他仗着自己的杨广的人,哪肯受这个委屈,此刻发现李渊如此多可疑的地方,便对王威说:“李渊此人深得太原内外人心,如今如此作为,只怕是要造反。”

王威道:“有这个可能。兹事重大,且待我去找人核实之后再做打算。”

高君雅同意,于是王威去问那行军司铠武士彟。

这武士彟是文水人,本来就甚是推崇李渊,曾劝李渊兴兵举义。王威不去问别人,偏偏是问到了武士彟。

武士彟当然是为李渊辩护,道:“募兵之事是唐公与众人商量出来的决议,当初你们也是赞同的,为何在这紧要关头还要猜忌唐公?”

王威道:“其他事且不论,只是这长孙顺德、刘弘基是朝廷逃犯,为何唐公要让他们两个带兵?我要将他们抓来治罪。”

武士彟道:“这两人皆是唐公门下客,若把他们抓来治罪,唐公必会出来反对,这岂不是自寻烦恼么?若是惹得唐公生气,撂挑子不干,到时谁来统筹大局,谁来对付刘武周和突厥?”

听了这话,王威面露沮丧,不敢再异议,仍然回去跟高君雅商量。高君雅也想不到好的办法,两人只能约定,寻找机会除掉李渊。

另有留守司兵田德平打算劝王威将李渊募兵的情况上报到江都,好在被武士彟及时阻止,说道:“讨捕盗贼的将士,全部隶属于唐公,王威、高君雅只能算是寄坐在这里,能有什么作为?若是惹得圣上罢免了唐公,到时只怕太原会沦陷为突厥之地。”

那田德平听了此言,便放弃了劝说王威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