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 第160章 西进还是淹留?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第160章 西进还是淹留?

作者:无酒不出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7:39 来源:笔趣阁

义军自从大破宋老生以来,势如破竹,将士们士气正旺,将士们纷纷向李渊请战,要强行攻城。

李渊见此,决定派遣士兵尝试一下,立刻就有上千士兵表示愿打头阵。

李玄霸自然报名最积极的那个,其次是孙华等不怕死的义士。李渊清楚河东城的城墙险峻,又是作战经验丰富屈突通亲自守城,易守难攻,不想李玄霸冒险,找了借口留下了他,由孙华率领义士上阵攻城。

那屈突通果然准备充分,面对义军的强行攻城,丝毫不惧,各种狼牙拍、木檑、夜叉檑、大石等,不断招呼攻城的义军。

虽然有弓箭手,但隋军借着木幔、城墙等物体的掩护,没有受到很大威胁。倒是攻城的上千义军在隋军的攻击下,伤亡较多,顷刻间已有上百人横尸城墙下。

此时,恰逢下起了秋雨,李渊料不是办法,鸣金收兵,然后对众人说:“屈突通是老派将领,擅长阵地战,野战是其弱点,所以他才婴城自守,加强防御。我军常胜,将士们有骄横之心,骁锐打头阵攻城,只怕有去无回。今日且示威一下,展示一下我军雄风。当下并不是攻城时机,否则即便强攻拿下河东城,但是杀人得城,又有何意义?”

李渊不愧是名将,战术运用合理,当下命诸将移营河渚,人数已达十数万。而自从霍邑之战以来,所作战略部署,李世民等人参与机会不多,铁纲靖更是彻底沦为旁观者,遵循李世民的叮嘱,少说话,可保命。

然而即便在等待寻找攻城的时机,好消息也是连绵不断。先是占据永丰仓的华阴县令李孝常派人送上投诚的书信。这永丰仓位于华阴县东北渭水南岸广通渠口,是长安城附近最重要的国家粮仓,这份大礼让李渊笑得合不拢嘴。

紧接着,又有京兆郡的万年、醴泉等县派遣心腹前来,向李渊以表忠心。这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一投诚,相当于为李渊清除了进据关中的拦路虎。

天下苦隋久矣,兴起了一个李渊,什么郡守啊、县令啊、贼帅啊,纷纷向其投诚。铁纲靖不禁为杨广摇头叹息,表哥要取表弟的天下,表弟还在遥远的江都夜夜笙歌。

以前他不明白,为什么天下反王这么多,包括河西有薛举、李轨等,这些人为何只向李渊投诚?但见到李渊收买人心的手段,加上李渊的关陇贵族、四世三公的出身背景,更容易为人诚服。比起李密搞内讧,杀瓦岗寨创始人翟让,显然李渊更得人心。

当前李渊势头正猛,各路豪杰听闻义军扎营在河东,纷纷前来投靠。而将佐们见李渊声势浩大,声望日隆,于是再提旧议,推举李渊为太尉,增置管属。这回李渊不再推迟,从了大家的意。

虽然河东未下,但是进据关中、攻打长安的沿途障碍已经没了,李渊想引兵西进攻打长安,一时犹豫未决,召集众将佐商讨。

长史裴寂率先站出来说道:“屈突通拥有数万大军,凭恃坚城,我等若就此舍他而去,转供长安,万一不胜,则进不可进,退又为河东所阻,腹背受敌,进退两难,岂不是将自己置于绝境?不如先全力攻克河东,然后西进打长安。长安之所以能坚守,不过是仗着有屈突通为援,假若屈突通败了,再转而攻破长安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此说听上去颇有道理,众老派将士纷纷点头,颇为附和,李渊也是捻着胡须,似有赞同之意。

李建成赞同道:“父亲大人,孩儿觉得长史所言甚有道理。若是不拿下河东,即便我们去攻打长安,只怕屈突通前往支援,我军一样会遭遇腹背受敌的困境。”

下面李世民还在征求两千年后穿越来的铁纲靖的意见,铁纲靖故作深沉中,他连历史课本都学不好,涉及历史上发生的这些史实自然是一概不知。再加上他看过的《说唐》小说和电视剧《隋唐演义》并没有讲李渊西进长安的情节,他也不知道。

不过结合他在瓦岗时攻打荥阳的情况,河东城墙比荥阳险峻坚固,守将屈突通也不是无能之辈,擅打防御战,里面军力不弱,强攻绝不是可取之道。只能围困,等城内粮草尽绝,才有希望拿下河东城。但是谁又能知道城内屯了多少粮食?以屈突通谨慎保守的作战风格,只怕绝不会屯的粮草绝不会少于三个月。

若是拖三个月时间甚至更久的时间,就要到明年618年了,那已经是大唐的开国元年,所以绝不能拖下去。

见李世民正在催促他拿主意,经过一番细密推理的铁纲靖斩钉截铁道:“绝不能拖下去,必须立刻西进攻打长安!”

有了铁纲靖这句话,李世民心里有了底,站出来朝众人说道:“非也非也。兵贵神速,我军自拿下霍邑以来,士气正旺,又有累胜之威,再加归附而来的四方豪杰之士,若乘此雄风,鼓行而西,正是出人意料的上策。长安城内的人必然闻风震骇,来不及做出正确的谋略决断和战略部署,此时拿下长安,比摇下树上的枯叶还容易。”

李渊听着,觉得亦颇有道理,道:“二郎,继续说。”

得到鼓励的李世民接着朗声道:“若依裴公及大哥所言,淹留于河东坚城之下,消耗我军战力,导致将士疲敝,而长安城内因为这些时日的拖延,加固城墙,备足防御器具,做好准备和战略部署,坐等我等疲敝之军前去,再一举将我们击破。况且在这里耗费日月,时间久了,众心沮丧,离心渐起,到时则大势已去。再说了,现在关中各路兴起的义兵,未有所属,我军宜早日入主关中招怀他们,否则众失所望,到时我军将会四面受敌。屈突通既然选择婴城自守,那就由得他守着河东这座孤城,不足为虑耳。”

李渊捻须沉思,良久才道:“你们说的两个策略均有可取之处,我的意思是拟分作两军,偏军攻河东,正军直趋长安便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