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 第185章 大唐功臣

李世民座下第一搬砖工 第185章 大唐功臣

作者:无酒不出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7:39 来源:笔趣阁

李密如丧家之犬逃到虎牢关,但是小小一个关口如何能守,更别提与天下英雄逐鹿中原了。他寻思着要去黎阳与徐世勣会合,依靠黎阳仓好东山再起。

但是有部众直言:“魏公,当日杀翟让时,差点没把徐世勣砍死,现在我们失利了去投奔他,若是他跟单雄信、邴元真一般反水,只怕我等死无葬身之地呀!”

单雄信等人的背叛,让李密无法再相信瓦岗那帮元老,他只能长叹一声,道:“你们说的有道理。”

而镇守金墉城的王伯当,听闻大军失利,心下着急,城中兵力少,多是老弱病残之辈,假若王世充大军杀来,如何能守。他决定放弃金墉城,退守河阳。

虎牢关终究地方太小,而王伯当是李密唯一信得过的人,于是他率众从虎牢回到河阳,然后召集诸将共同商议,道:“我等可南面以黄河为天险,北面以太行山为屏障,东面连接黎阳,凭此进取,可有望东山再起,与群雄争锋。”

但是在遭遇连连失利后,众将已经心灰意冷,纷纷说道:“魏公,不是我等不愿意跟随您图天下,只是如今我军连吃败仗,众心危惧,军心不稳,如若再如此停留下去,只怕用不了几天,将士们就叛逃光了。”

这番话让李密最后的希望破灭,他无奈道:“我所能依靠的就是大家,既然大家不愿意,我是无路可走了。”欲拔剑自刎向众人谢罪。

幸亏王伯当一直留意,眼疾手快一把抱住李密,痛哭流涕道:“魏公,您乃我们的主心骨,岂可如此轻生?”

从李密上瓦岗寨开始,王伯当一直是李密最坚定的支持者,为了李密,甚至不惜背叛曾经的大哥翟让。李密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力挺,他伴随着李密起起伏伏,两人的CP情感,军中无人可比。

看到王伯当哭得差点昏过去,众人想起现在的处境,也一个个伤心落泪。

李密自杀不成,扔下手中的剑,道:“有幸各位没有抛弃我,不妨我们一起归附关中。唐帝宽厚仁慈,我李密自己虽然没有功劳,但必保诸位富贵。”

记室魏徵道:“魏公与唐公是同族,加上过往有联盟之谊。虽然没有随唐公一同起兵,但魏公阻隔东都,切断隋军归路,使唐公不战而胜占据了长安,得以在长安称帝,这其中可说是魏公之功也。”

王伯当等人齐声道:“说的正是!”

于是众人浩浩荡荡入关,跟随李密的人有两万人。而李密原有的将帅、占据的州县则大多归顺了隋。

听完李密的表述,铁纲靖差点没气昏过去。这李密虽然没有如演义小说和电视剧演的那般好色与无能,但在关键时刻接连犯浑,连出昏招,把声震海内外的瓦岗军硬生生给搞垮了。

曾经的瓦岗军,将士达百万,饮马则河洛可竭,作气则嵩华自飞。附近城镇纷纷归附,威望震天下。巅峰期的瓦岗版图,“七国之地,四为我有;五都之所,三在域中”。

瓦岗的崛起有他铁纲靖的一份功劳,如此强盛的瓦岗而今一朝灰飞烟灭,多少令他有写痛惜。

李世民对此并无惋惜之感,他曾经把瓦岗当作大唐一统天下最强劲的对手,被隋所灭,算是去除他最大的一块心病。

让铁纲靖担心的是他的几个结拜兄弟秦叔宝等人,这才想起刚才李密的叙述中没怎么提及秦叔宝,急忙问道:“那秦叔宝怎么没有跟你一起来关中?”

李密道:“偃师之战中,一片混乱,我哪里顾得上他。不曾听闻他战死,想必是落入了王世充手中。”

铁纲靖气道:“你也太无能了,手中拥有秦叔宝、程咬金、裴行俨、罗士信等天下闻名的豪杰,却没有发挥他们的作用,相当于拱手把他们送给了王世充。不知何日才能见到我那四位兄弟?”

这时闯进来李玄霸,听说四个结拜兄弟被李密弄丢了,义气深重的他上来就想揍李密。铁纲靖是不想拉架的,李玄霸是皇子,是卫王,是该让他教训一下骄矜自大的李密。

得亏是李世民拦住,道:“三弟,不可胡闹!李公是我们大唐的大功臣,你这样做让父皇颜面置于何地?”

当初在瓦岗时,李玄霸不过是刘树义的一个跟屁虫兼蛮夫,李密对他向来轻蔑,但此刻也不敢惹他,整理了一下衣冠,道:“殿下,我妻子还等着我回去吃饭,告辞。”

李密新娶的妻子是李渊的表妹独孤氏,李渊对他还算不错,以礼相待,常称他为弟,并为他赐婚。

但是朝中大臣对李密可就没有那么客气,铁纲靖听过几位大臣讲起李密进长安的事情,全是嘲笑。

根据表述,在李密快要到长安时,早已收到信的李渊派人前来迎接慰问,慰问的使者是一波接一波,给足了李密面子。

李密大喜,心中得意,对部众说:“我拥兵百万,如今一朝卸下战袍,归附大唐。想我的版图在山东连城数百,他们若知我已归附大唐,派人去招降,也当会全部归顺。我这番功劳,比起史上窦融归汉,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唐还能不给安排一个宰辅大臣的要职吗?”

等到了长安,负责接待的部门在供应招待上并不如意,李密部下士卒一连几天没有饭吃,众人心里颇有怨气。

两天后,李渊颁发旨意,以李密为光禄卿、上柱国,爵位为邢国公。

这让李密心里非常不爽,光禄卿掌管皇室膳食,相当于是把他当作给皇室端茶倒水之人,与他期望宰辅大臣不可同日而语。

而大唐朝臣对他又多数是轻蔑,有些执掌大权的人还向李密索贿,更是令他心里愤愤不平。

显然朝臣们之所以轻视李密,是因为他手下猛将如云,谋臣无数,却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骄傲自大,把天下人眼中最好的一盘棋活活给下死了。

但是李密即便到了长安,也自以为才略过人,尤其是李渊只给了他一个光禄卿的职位,让他心里憋屈死了,整天想着的是争夺天下的霸业。

铁纲靖看着李密在长安城中的行径,就知道演义小说没有骗他,李密此人必反。他把此看法告诉李世民,让李世民防备一点。

李世民笑道:“天下人已对他失望,他兴不起什么风浪了,不用担心。”

对此,铁纲靖颇为认同。他又想起前两天遇见的魏征,急忙向李世民推荐道:“殿下,魏征有经世之才、济世之学,是不可多得人才,宜将他招为秦王府属,将来大有用处。”

李世民不以为然,道:“他不过是一个小小记室,也不曾有什么名声,李密偃师之败也不曾听闻有什么良策说服李密,可见此人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而且经世之才,你此前已经推荐了房玄龄,后又推荐了杜如晦,有他两人将来辅佐我,足够了。”

铁纲靖搬出穿越人身份,道:“可是他在我学的历史课本上大名鼎鼎,能名垂青史,可见此人必是栋梁之才。”

“史书之说不可尽信。”李世民笑道,“他若真是栋梁之材,将来有他出头的机会,你又何必为他着忙?”

铁纲靖不再劝,或许这就是命吧,推荐房玄龄、杜如晦时,李世民欣然接受,到了推荐魏征,李世民就拒绝了。

魏征知道后,心里有点郁郁不乐。想着昔日李密管辖的领土甚广,为了不被人看扁,过了几日,他便毛遂自荐,请求前往山东招抚李密部众,获得了准许,李渊封了他一个秘书丞的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